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探讨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方法对随机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6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采用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月经周期的正常率及月经量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中无子宫穿孔、TURP综合征、周围脏器损伤、宫腔粘连、空气栓塞、大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术后无感染、腹痛等不适。手术后6个月经量评分和月经期均显著少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组所有患者至随访结束时,均未复发。结论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有效方式,可有效地缓解子宫内膜息肉所产生的症状,可以明显改善月经紊乱、降低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2月—2022年3月收治的10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住院号单双数,将单数者纳入A组(50例),双数者纳入B组(50例)。A组实施宫腔镜子宫内膜冷刀切除术,B组实施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对比两组临床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6个月复发率和手术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下螺旋动脉血流指标及术后炎症反应水平。结果:A组膨宫液吸收量、术后首次月经量少于B组,手术时间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术中出血量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6个月复发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A组子宫内膜厚度小于B组,子宫内膜动脉搏动指数、阻力指数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天,A组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和降钙素原水平低于B组(P<0.05)。结论: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冷刀切除术可改善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减少月经量,有效预防子宫息肉复发,术后创伤和炎症反应较轻微,应用效果较... 相似文献
4.
钱慧霞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21,41(2):176-178
目的:探讨宫腔镜切除术和宫腔镜摘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纳入靖江市中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间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者为A组,行宫腔镜引导下内膜息肉摘除+刮宫术者为B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平均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比...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 (endometrialpolyp ,EP)的临床效果和手术的安全性 ,回顾性分析 2 0 0 1年1 1月至 2 0 0 2年 8月 ,在北京复兴医院宫腔镜中心门诊宫腔镜检查可疑EP并入院行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 (transcervi calresectionofpolyp ,TCRP)的 1 0 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部手术均 1次完成 ,无手术并发症 ,病理报告EP符合者 98例 ,宫腔镜诊断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 90 .7%。术后随访 90例 ,EP所致月经增多者 84%症状改善 ,子宫不规则出血者 1 0 0 %症状改善 ,原发不孕者 2 6%术后妊娠成功。提示 :TCRP是治疗由于EP致月经紊乱 ,子宫不规则出血的安全有效的方法。TCRP术可发现非典型增生的EP及子宫内膜癌前病变 ,给予早期干预及治疗 ,积极预防子宫内膜癌。无症状的息肉患者 ,尤其是不孕症患者也应首选TCRP。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确诊子宫内膜息肉42例施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术后予以孕激素治疗并定期随访。结果 4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8~55min,平均(18.12±5.16)min;出血量10~50mL,平均(30.43±9.93)mL,无一例严重并发症。月经异常者术后月经基本恢复正常,贫血患者术后1~3个月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复发1例。结论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首选方法,并配合孕激素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息肉行宫腔镜治疗效果观察。方法选择81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分为: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组(息肉切除组);宫腔镜刮宫术组(刮宫组);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组(内膜切除组)各27例,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术中手术时间、出血量比较:内膜切除组明显高于息肉切除组与刮宫术组(P〈0.01);复发率比较:刮宫术组明显高于其它两组(P〈0.01)。结论对需要保留生育能力的患者采用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及术后联合孕激素类药物炔诺酮口服,能达到满意治疗效果。而对于无生育要求及年龄较大等情况采用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能避免EP的复发。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分析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与手术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将其中接受传统刮宫术治疗的5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另外50例接受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子肉切除术治疗的患者纳入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术后6个月息肉残留率.结...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采用宫腔镜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及治疗效果. 方法:2002年1月至 2004年12月对宫腔镜下确诊子宫内膜息肉者施行宫腔镜电切除术54例,且行术后定期随访.结果: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手术时间19.39±0.48min,出血量33.57±0.68ml.术后月经量明显减少者33例(61.19%),无术中、术后并发症,降低了手术的风险系数,随访无复发.结论:宫腔镜是确诊子宫内膜息肉的首选检查方法,宫腔镜电切术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一种较好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1.
<正>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EP)由内膜腺体及间质组成,内含小血管,有瘤蒂向宫腔突出,其形态多样,是一种子宫内膜基底层过度增生性病变。在生育年龄的妇女主要表现为月经过多、经间期出血或不孕,绝经后妇女则表现为少量点滴状出血。不规则阴道出血的妇女中,EP的发生率约为25%[1],常规妇科检查往往无异常发现。宫腔镜可根据子宫内膜的形状、色泽情况及血管分布等,对EP作出较为明确的诊断和治疗。对我科2010年6月~2012年10月入院行宫腔镜手术治疗的66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现报告如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子宫内膜息肉开展宫腔镜手术联合黄体酮治疗的疗效。方法收集子宫内膜息肉患者82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两组均行宫腔镜电切术,而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黄体酮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术前,术后第3、6、9个月末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出血量及息肉复发率。结果两组在术前及术后3个月末的子宫内膜息肉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0.05);两组于术后3、6、9个月的子宫内膜厚度均小于术前厚度(均P〈0.05);术后6个月和9个月末,研究组子宫内膜息肉厚度均小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术前子宫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6、9个月的子宫出血量均少于术前(均P〈0.05);术后第3、6、9个月末,研究组出血量均小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术后6个月复发1例,术后9个月复发1例,复发率为4.9%;对照组术后3个月复发2例,术后6个月复发2例,术后9个月复发3例,复发率为17.1%;研究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内膜息肉采取宫腔镜联合黄体酮治疗,能有效缩小子宫内膜厚度,减少子宫出血量,并降低近期息肉复发率,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电切术来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分为行电切治疗的电切组(80例)与行刮宫治疗的刮宫组(22例),在不同的治疗方案下对比两组患者各自的疗效。结果:电切组治疗后平均月经量为(35.9±15.1)ml,治疗后6个月随访共复发3例,复发率为3.75%;刮宫组患者治疗后平均月经量为(76.4±29.6)ml,治疗后6个月随访共复发5例,复发率为22.73%,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采取宫腔镜下电切术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症状,减少月经量和复发率,是目前治疗子宫内膜息肉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刘绮 《世界今日医学杂志》2006,7(3):184-185
子宫内膜息肉是临床常见病,一般多无症状,其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经前、经后不规则出血,也可以引起月经不规则或绝经后阴道出血、腹痛、不孕等症状,B超检查常可提示子宫内膜息肉之诊断。我院对B超提示子宫内膜息肉的50例患者在官腔镜下进行检查,并进行诊断性刮宫以明确诊断,现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诊治子宫内膜息肉中的作用.方法:对53例可疑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行宫腔镜检查治疗,观察其疗效,判定宫腔镜在子宫内膜息肉诊治中的价值.结果:宫腔镜术中诊断子宫内膜息肉50例,术后病理确诊48例.准确率96%;手术均1次成功,无术后并发症,患者满意度高.结论: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准确率高,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除术与子宫内膜息肉摘除加电凝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EMP)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6月无锡市惠山区第二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EMP患者112例,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摘除加电凝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和术后3个月的月经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术后1年妊娠率及复发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月经量减少量和VEGF降低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子宫内膜息肉电切除术治疗EMP患者,能够减少患者月经量,降低VEGF水平及复发率,并提高患者妊娠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民康医学》2014,(2)
目的:研究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并选取2010年8月-2012年8月治疗的58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将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9例。治疗组采用宫腔镜下电切除术,对照组采用宫腔镜下刮匙刮除术,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复查的术后月经量、排卵期子宫内膜厚度及复发率相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好、损伤小,术后恢复时间短且复发率低,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