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班氏微丝蚴血症者离体血人工感染淡色库蚊的实验观察黄炳成,陈锡欣,赵玉强,杨宝金,甄天民,魏庆宽,杨淑芳,程义亮(指导)丝虫病仍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要寄生虫病,淡色库蚊是我国北方班氏丝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进一步观察微丝蚴血症者对淡色库蚊的感染力和蚊体...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丝虫病监测残存微丝蚴血症者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8年至1990年有计划对广东省开展丝虫病的监测工作,64个市县横向监测,共血检474081人,人群微丝蚴率为0.19%。有54.55%(162/297)的乡未发现微丝蚴血症者。9个纵向监测县1988年、1990年分别血检17815人和15359人,微丝蚴率为0.12%(21/17815)和0.10%(15/15359),只有4个县发现微丝蚴血症者,1~9岁儿童未发现感染者;致倦库蚊自然感染率自1988年的0.07%(10/13640)降至1990年的0.03%95/15041),中华按蚊解剖三年均未检获阳性蚊。在监测工作中检获的残存微丝蚴血症者941例,对其中658例进行分析,有87.69%(557/658)系原血检阳性或以往未血检或外地迁入者,年龄均在5岁以上。沿海地区微丝蚴率较内地高(P<0.01),这提示还存在一定薄弱环节;须加强巩固扫尾工作。 相似文献
6.
丝虫病监测与低密度微丝蚴血症传播作用的研究潘士贤综述孙德建审校我国有15个省、市、自治区流行班氏和马来丝虫病(不含台湾省),经过40余年的积极防治,1983~1994年先后通过卫生部考核验收达到了基本消灭丝虫病标准。现将近10年来对基本消灭丝虫病后的...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马来微丝蚴在人体内自然消长情况,我们于1984~1995年,选择以中华按蚊为传播媒介地区的4名患者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对韶关市及其所辖班氏丝虫病流行县进行病原学、血清学及媒介昆虫学的纵向观察和横向调查。血检53268人,占流行区人口的10.26%,发现微丝蚴血症3例,平均微丝蚴率0.006%。选择丝虫病流行较严重的乐昌县和乳源县进行纵向观察,人群微丝蚴率和蚊媒自然感染率均逐年下降。人群丝虫抗体阳性率从1986年的52.82%降为1990年的5.80%,表明韶关市及所辖各县的班氏丝虫病传播已被阻断,基本消灭丝虫病后所残存的少数低微丝蚴密度患者已起不到传染源作用,因此可终止大规模综合性防治工作,加强监测则可达到消灭丝虫病目的。 相似文献
9.
为了证实浙江省全面消灭丝虫病 ,没有残存微丝蚴的存在 ,省地方病防治所引进目前对微丝蚴抗原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的澳大利亚快速免疫色谱测试卡 (简称澳卡 )。永嘉县在浙江省地方病防治所有关专家的支持下 ,于 1998年下半年对 1983年人群血检微丝蚴阳性的 5 4人 (其中 1人是1992年永嘉县最后 1例血检微丝蚴阳性者 )和在校 8~ 14岁小学生 10 0人进行了现场测试。对象与方法1 对象 (1)原微丝蚴阳性者 ;(2 )原丝虫病流行区在校小学生。2 方法 统一使用澳大利亚进口的快速免疫色谱测试卡。澳卡保存在 4℃的冰箱 ,使用时打开澳卡 ,采集指尖…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祁阳县基本消灭丝虫病后远期效果和净化情况。方法 于1980-1995年进行了丝虫纵向和横向监测。结果 人群微丝蚴率由1980年的0.06%降于0;致乏库蚊自然感染率由1980年的1.96%降至0;中华按蚊仅1980年检出阳性,3年血清学监测人群抗体率降至非流行区水平;3例微丝蚴阳性者,均于3-4年全部自然转阴。结论 全县丝虫病防治效果巩固。已达部颁消灭丝虫病标准。 相似文献
11.
12.
13.
致倦库蚊幼虫与具抗性蚊幼虫体内可溶性蛋白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测定致倦库蚊幼虫、具抗性蚊幼虫可溶性蛋白的组分,并分析、评价其特异性蛋白区带。方法:对正常和具抗性的Ⅲ龄、Ⅳ龄初幼虫的可溶性蛋白提取物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结果:正常蚊幼虫主要有12条蛋白区带,其中55KDa和50KDa为其特有;对马拉硫磷及溴氰菊酯具抗性的蚊幼虫,分别有15和17条蛋白区带,并发现66KDa蛋白为特异性蛋白分子。结论:具抗性的蚊幼虫所特有的66KDa蛋白分子可能为导致蚊幼虫对杀虫剂产生抗性的特异性蛋白。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了解10%残杀.高氯微乳剂对蚊蝇的持效。方法在玻璃、油漆、白灰3种板面上涂布药剂,剂量:玻璃板为30 mg ai/m2,油漆板、白灰板为50 mg ai/m2,分别涂好药后置于实验室后1、15、30、45、60 d对蚊、蝇进行药效测定。结果玻璃板对蚊、蝇KT50分别在7.3~9.6 m in和5.1~8.3 m in,24 h死亡率为100%;油漆板对蚊、蝇KT50分别在8.3~10.0 m in和8.2~12.6 m in,24 h死亡率为85%~100%;白灰板对蚊、蝇KT50分别在8.0~10.3 m in和8.4~11.0 m in,24 h死亡率均为100%。结论10%残杀.高氯微乳剂经实验室药效测定,对蚊、蝇的室内药效持效作用较好,有效期≥60 d。 相似文献
16.
不同措施防治班氏丝虫病远期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广西南宁地区11个班氏丝虫病流行县,采取三种不同防治措施的远期效果观察,结果表明仅于9年内共查获30例残存微丝蚴血症者,从第10年起再没有查到微丝蚴阳性者。微丝蚴率连续8年以上为0;IFAT检测人群平均抗体阳性率为1.53%~1.87%,已降至广西非丝虫病流行区人群抗体水平;蚊媒监测未发现自然感染蚊;也没有发现晚期丝虫病新病例。证明三种措施远期效果都很巩固,丝虫病传播已被阻断,流行已终止,全地区消灭了丝虫病。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研究10%立影杀虫微乳剂对致倦库蚊、家蝇、德国小蠊的杀灭效果。方法按照GB13917.1-92和GB/T17322.1-1998的室内药效试验和模拟现场试验方法进行。结果对致倦库蚊、家蝇、德国小蠊24 h死亡率大于70%,符合GB/T17322.1-1998滞留喷洒药效的B级标准。结论10%立影杀虫微乳剂在不吸收、半吸收、吸收表面对蚊、蝇、蟑有较好的杀灭效果,施药后表面药痕小、有较长的持效性,药效稳定。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