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医外科临床辨证与辨病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辨证论治乃中医理论之精髓,两千多年来,它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中医的临床实践。自倡中西医结合以来,辨证与辨病已成为医疗工作者常用的方法,提高了疾病的诊断水平和治疗效果,但也随之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偏向。诸如只注意西医辨病,而忽略了中医辨证及中药西用,只注重专方专药的应用,而忽略了辨证选方用药,等等。这样用抛弃中医精髓的办法,去学习别人的长处,不仅严重影响了医疗效果,发展下去势必走上某些人已经走过的“废医存药”的错误道路,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注意。  相似文献   

2.
刘景荣 《河南中医》2002,22(5):9-10
近年来在逐步实现中西医相结合的过程中 ,许多现代医学的检查方法已在中医临床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弥补了中医“四诊”的不足 ,把中医的诊治水平提高了一步。但是 ,在临床中应该怎样去看待及应用这些现代医学的检查资料它能否与中医“四诊”所得的资料一样作为辨证施治的依据呢 ?下面将结合部分病例的治疗作一初步探讨。  中医辨证施治与辨病施治都是祖国医学重要的治疗原则。凡是坚持辨证与辨病施治相结合的原则 ,治疗方法就多 ,临床疗效就能提高。如果单纯追求“特效方”或“特效药” ,很容易钻进形而上学的死胡同。如以治疗病毒性肝…  相似文献   

3.
4.
乔富渠 《陕西中医》1993,14(12):545-545,551
<正> 中西医各有长短,中西结合则相得益彰。作者临床体会中医辩证对西医辨病有指导作用。1 辩证可为辨病的锁钥在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工作中,越来越多地发现辨证对辨病重要的指导作用。如陈某,女29岁。1986年3月10以发热、盗汗、轻咳、口咽干燥、五心烦热、血沉加速为主症进某院求治,辨证为阴虚潮热,西医诊断:“急性支气管炎”、“风湿”、“斑疹伤寒”等,后确诊为淋巴结结核(取左锁骨上淋巴活检证实)。中医向有“痨病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中医辨病辨证治疗学和现代医学诊疗特点的叙述,分析中、西医学诊疗特点,探讨中医辨病及辨证治疗学在临床运用中的优势。进一步指出在中医临床治疗过程中,要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不能仅停留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基础上,要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走出现代中医治疗学的新路,拓宽中医治疗学的局限,在继承基础上做出创新,走现代中医治法学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在中医研究对象、方法、医学体系、概念属性、防治观比较的基础上,从临床诊断的角度对中医的辨证与西医的辨病,作一些初步的比较。这是当代中医领域的热门话题之一,也是需要讨论和厘正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8.
9.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设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中、西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中医辨证和辨病相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胃炎,有独特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尖锐湿疣的辨证与辨病治疗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尖锐湿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所致的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临床上以皮肤粘膜交界处出现疣状赘生物 ,其味臊臭为特征。属于祖国医学“疣”的范畴。中医文献中对疣早有记载。最早可见于《五十二病方》中用针灸法治疣。《灵枢·经脉篇》称“疣目”,亦可称为“枯筋箭”。对发于肛门及生殖器部位者鲜有记载。生于二阴皮肤粘膜交界处的疣 ,由于其形如菜花状 ,民间称“菜花疮”。瘊为疣之小者 ,“千日疮”之别称 ,又因其生长在下身阴部 ,其味腥臭 ,有的方书称“臊瘊”或“瘙瘊”。《诸病源候论》称此病谓“湿涡疮”。1 病因病机祖国医学认为…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中医辨证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脑梗塞奠定基础。方法:选取本院中医内科2011年3月-2013年1月的100例脑梗塞患者,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6%,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6%,显而易见,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有明显差别(P〈O.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脑梗塞临床效果显著,从根本上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缺血性脑卒中运用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两组,A组(62例)予中医综合治疗,B组(62例)予西医综合治疗,并予以观察分析。结果:A组总有效率(90.3%)高于B组总有效率(75.8%)结论:中医综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效果良好,为缺血性脑卒中提供了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自制中药穴位贴敷辨证治疗哮喘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3月-2011年3月间治疗哮喘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内科基础治疗,实验组应用自制中药穴位贴敷进行辨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平均起效时间为3.73±5.65(3~9)d,3d后即有明显效果10例,最终痊愈25例,好转3例,无效2例;对照组平均起效时间为7.78±2.65(5~11)d,3d后即有明显效果8例,最终治愈19例,好转5例,无效6例。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应用自制中药穴位贴敷辨证治疗哮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食管癌的中医治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玉 《中医临床研究》2010,2(12):111-112
目的:探讨食管癌的中医治疗方法。方法:选取60例噎膈(食管癌)患者,分4个证型治疗:痰气交阻型12例,采用理气化痰,开郁散结法;气滞血瘀型24例,采用理气活血,祛瘀散结法;津亏热结型18例,采用滋养阴液,清热散结法;气虚阳微型6例,采用健脾益气,温阳散结法。以上各型方药均:1剂/d,水煎服。另外,合理给予营养支持治疗。分别观察其疗效,总结中医治疗食管癌的理、法、方、药。结果:60例患者,治愈4例(6.7%),好转49例(81.7%),未愈7例(11.7%),总有效率88.3%。平均住院15天,吞咽困难明显改善,只能进食全流者均可进食半流,而只能进食半流者多数可进食软饭;进食后均无呕吐发生;27例胸骨后疼痛者有18例已无疼痛,余9例亦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存活均大于1年。结论:针对食管癌不同分期给予相应治疗及术后针对本虚治疗是预防复发转移的关键。患者生活质量均得到了提高,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支气管扩张症(Bronchiectasis,BE)是由于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慢性化脓性炎症和纤维化,使支气管壁的肌肉和弹性组织破坏,导致支气管变形及持久扩张,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病程长,病变不可逆转,易反复感染,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住院率,故积极有效的治疗至关重要。中医药治疗在缓解支气管扩张症临床症状、减少急性发作次数、改善肺功能、减轻炎症反应、提高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阻止疾病进一步发展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本文对中医药辨证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现状进行概述,以期为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采用中医辨证方式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06例,60例(中医组)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方式治疗,46例(西医组)采用阿莫西林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HP转阴率、整体效果以及不良情况。结果:中医组HP阴性率93.3%,西医组仅为78.3%;中医组总有效率95.0%,治愈率71.7%;西医组总有效率78.3%,治愈率50.0%;中医组不良情况出现率为3.4%,西医组为15.2%;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采用中医辨证方式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佳,临床可继续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胃癌癌前病变的临床观察。方法:资料选自2011年4月-2013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胃癌癌前病变患者84例,分为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胃复春片的治疗,研究组给予中医辨证治疗,对两组的病理疗效、证候疗效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病理疗效以及证候疗效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癌癌前病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中医辨证治疗较胃复春片的治疗具有更佳的效果,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皮肤湿疹采用中医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共选择80例皮肤湿疹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n=40)与中医综合治疗(观察组, n=40)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选取病例经统计示临床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经统计示为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肤湿疹采用中医综合方案治疗,可促使症状消除,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对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析中医辨证治疗对慢性结肠炎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34例慢性结肠炎患者,根据患者病症分型采用不同中药汤方给予对症治疗。结果:本文34例患者经辨证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达到91.18%。结论:运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结肠炎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医中药辨证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5例)运用中医中药辨证施治,对照组(65例)采用西医常规疗法,两组均以30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中药辨证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