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西医结合治疗动脉硬化性闭塞症8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动脉硬化性闭塞症III期临床心得。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的动脉硬化性闭塞症III期(脱疽)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属阴虚毒热型,湿热毒蕴型,气血两虚型。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并总结疗效。结果:临床治愈32例,占36.78%;显著有效40例,占45.97%;好转7例,占8.04%;未愈(截肢)8例,占9.19%。显愈率82.75%,总有效率90.79%。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动脉硬化性闭塞症III期疗效确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血管腔内成形术配合中西医药物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5年5月~2016年8月收治的3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住院患者,均采取血管腔内成形术、中西医药物治疗,疗程为2周,根据疗效标准、踝肱指数(ABI:踝部动脉压与同侧肱动脉压比值)变化,进行分析。结果:临床治愈8例(占26.67%),好转20例(占66.67%),未愈2例(占6.67%),总有效率93.33%。结论:血管腔内成形术配合中西医药物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动脉硬化性血管闭塞症的疗效观察.方法:对4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照组运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1.7%,对照组有效率:70.6%,P<0.05两者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动脉硬化性血管闭塞症疗效确切,有效率高.  相似文献   

4.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液流变学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通过对82例病人的检测,发现动脉硬化闭塞症病人血液流变学指标中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凝血因子I等有异常,且中医辨证病情变化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之间呈正相关趋势,而经中医辨证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明显,临床疗效与血液流变学指标呈正相关,亦证明了中医“不通则痛”的理论。结论:中医辨证,中西医结合治疗是改善其血液流变学异常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周围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临床研究的方法,对120例周围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能够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发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及诊疗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并发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该患者久居高原地区,因右下肢足趾皮肤溃烂2个月在阿坝州藏医医院就诊,根据病史、体征、辅助检查被诊断为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病情复杂危重,若治疗不当有截肢的风险。予以个体化的中西医结合联合藏医药综合治疗方案。结果:治疗后患者的缺氧症状明显改善,右下肢足趾皮肤创面愈合。结论: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由多种机制的参与导致的。中西医结合联合藏医药的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缺氧症状,遏制并发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辨证分型、证病结合治疗糖尿病足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方法:对21例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糖尿病足并拟行介入治疗的患者进行术前评估,并于治疗前后均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析证候积分及治疗疗效。结果:所有入选患者均符合介入指征,辨证均为气血两虚型,治疗后证候积分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中显效6例,有效15例,有效率为100%。结论: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糖尿病足患者,临床辨证为气血两虚型时,应及早综合评估病情,尤其是是否具有介入指征,以争取时间及时施治,避免错过治疗时机,提高疗效,改善预后。介入术对气血两虚证有良效,为有效治疗该证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8.
牟新  马国玲 《北京中医药》2002,21(6):341-343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疗效。方法 将86例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将治疗结果作统计学处理。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4.62%,对照组有效率83.33%,二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疗效好,症状改善快,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自拟温经通络活血汤辨证加减治疗,对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血脂变化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脂明显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温经通络活血汤配合西医常规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和探讨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进行临床干预的情况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之间,在该院普外科进行治疗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96例。将他们根据抽签法平均的划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并对比、分析和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和效果。结果统计学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3.75%)和护理总满意度(95.83%)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81.25%,83.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进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其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度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过敏性皮炎疾病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的疗效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过敏性皮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组,一组为西药组,21例患者,采用纯西药治疗:5~10mg的磷酸地塞米松注入10ml的葡萄糖酸钙和2g的维生素C注射液中,进行静脉推注,同时予以20 ml的溴化钙注射液,静脉滴注;另一组为中西组28例患者,在西药基础上辨证使用中药治疗,加用50ml的复方甘草酸苷静脉滴注,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中西组28例患者治愈21例(75%)、好转6例(21.4%)、无效1例(3.6%),总有效率为96.4%,西药组治愈11例(52.4%)、好转7例(33.3%)、无效3例(14.3%),总有效率为86.7%,中西组疗效显著。结论:中西医结合辨证治疗过敏性皮炎,疗效肯定,有效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性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5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给予中药内服,中药足浴,西医治疗。连续治疗30∽35d后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治疗显效35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的空腹血糖、全血黏度及肢体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显著改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明显,用药安全,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咽喉炎的疗效。方法:对126例慢性咽喉炎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126例患者中,临床治愈112例(88.89%),好转11例(8.73%),疗效差3例(2.38%),总有效率为97.62%。结论: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慢性咽喉炎疗效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86例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法,实验组则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法,详细记录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和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在分别接受治疗后,血气分析指标和临床症状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实验组患者显效29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患者显效23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为74.42%,总有效率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呼吸衰竭比单纯的西医治疗法效果更加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手术与创伤诱发深静脉血栓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抗凝加内服中药治疗手术与创伤诱发深静脉血栓形成29例。结果:临床治愈16例,占55.17%,显著好转8例,占27.58%,进步4例,占13.79%,无效1例,占3.45%。结论:临床实践证明,西药结合中药补阳还五汤治疗本病,确为行之有效的方法,特别是针对不能西药溶栓的手术或外伤诱发DVT病人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变异型哮喘(CVA)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接诊的患CVA的60例病例。结果:60例病人有36例痊愈(占60%),有22例好转(占36.7%),其余两例无效(占3.3%),有效率为96.67%。结论:正确的诊断再配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CVA疗效显著,病人基本都能够康复,且有良好的预后,但是如果治疗不及时,将带来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3年2月收治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中西医结合组,每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卡托普利单用治疗,中西医结合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天麻钩藤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总有效率,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及血压下降值等。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患者血压控制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中西医结合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同时中西医结合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与单纯西医治疗相比,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血压控制及临床症状改善效果更佳,可显著降低血压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青春期功血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意见。方法:将来院就诊并确诊为青春期功血的患者160例平均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给予单纯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给予合适的西医治疗的同时给相关的中药辅助治疗。3个月后观察治疗效果并记录分析。结果:治疗后患者激素水平均有所改善,治疗组患者有41例痊愈,痊愈率达51.25%,总有效率高达91.25%,效果显著。对照组痊愈31例,痊愈率为38.75%,总有效率为72.50%。两组比较,P〈O.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青春期功血相对于单纯西医治疗效果更显著,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8例来门诊就医的类风湿因子(RF)阳性患者,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结果:治愈16例(42%),有效20例(52.3%),无效2例(5.3%)。治疗前ESR(血沉)增快者20例,治疗后恢复正常16例。结论: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抽取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1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10例,并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给予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增添中医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独的西药治疗,记录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5.4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27%,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经对比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尤其是通过中药能帮助胰岛素细胞再生及功能恢复,安全性高,疗效肯定,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