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黄芪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糖尿病持续的高血糖所致血管内皮细胞的完整性破坏是血管病变的始发因素,如能有效地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是防治糖尿病血管病变的一个重要而有效的措施.目的:观察中药黄芪对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形态的影响,探讨黄芪防治糖尿病合并血管病变的作用及其机理.方法:用四氧嘧啶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以黄芪水煎液灌胃治疗,优降糖灌胃进行对照.治疗4周后进行血糖检测;并取一段主动脉,采用血管内皮细胞(VEC)平铺技术,观察血管内皮细胞的形态.结果:糖尿病对照组大鼠血糖持续升高,血管内皮细胞形态受损;黄芪可降低血糖,但效果不如优降糖明显;但黄芪能保护VEC的形态,且明显优于优降糖对照组.提示:黄芪对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电针对糖尿病大鼠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电针对糖尿病大鼠的影响.方法:以四氧嘧啶腹腔注射选择性地破坏胰岛β细胞造成实验性糖尿病大鼠.电针治疗后,检测血糖、胰岛β细胞及VEC.结果:电针治疗后大鼠血糖显著下降(P<0.01),胰岛β细胞修复再生显著增强,能较好地保护VEC的形态结构.结论:糖尿病大鼠持续高血糖,可引起VEC形态功能异常.针刺能降低血糖、修复胰岛β细胞,有效地保护VEC,从而防治糖尿病及血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豁痰祛瘀法对糖尿病大鼠早期耳蜗毛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医豁痰祛瘀法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大鼠早期内耳病变中细胞凋亡的防护作用。方法:采用四氧嘧啶腹腔注射诱发糖尿病内耳病变大鼠模型,同时用中药复方高、低剂量灌胃治疗,并设立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西药都可喜组(都可喜灌胃)、西药都可喜+优降糖组(二者混合灌胃),应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技术(TUNEL)试剂盒进行测试。结果:TUNEL显示糖尿病大鼠耳蜗毛细胞、螺旋神经节细胞、血管纹内皮细胞出现凋亡细胞,而正常对照组无阳性凋亡细胞,模型对照组TUNEL阳性细胞数均明显高于中药复方组(P〈0.05)。结果:豁痰祛瘀中药能够抑制糖尿病导致的耳蜗外毛细胞、螺旋神经节细胞等细胞的凋亡。改善听功能。  相似文献   

4.
银杏叶提取物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管病变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GB50对高糖高脂诱导的2型糖尿病大鼠主动脉病变的干预作用。方法:应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放射免疫法、透射电镜等技术等研究糖尿病(DM)大鼠血糖、血清胰岛素、血脂、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的含量和血管超微结构变化。结果:DM组血清甘油三酯、胆固醇、AGEs、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升高,空腹胰岛素水平显著下降。灌胃给药5周后,EGB50 150mg/kg组血清甘油三酯、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AGEs含量明显比DM组降低,但空腹血糖、胰岛素变化不明显。电镜发现DM组血管组织出现明显改变,其内皮细胞胞浆中空泡增多,线粒体肿胀,可看到单核细胞黏附于内皮上;平滑肌细胞的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增多;EGB50 150mg/kg组则病变明显有所改善。结论:银杏叶提取物EGB50能降低糖尿病大鼠血脂、糖基化产物的含量,减轻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从而延缓及改善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桑白皮提取物对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早期病变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四氧嘧啶诱发糖尿病(DM)大鼠模型,经桑白皮提取物、弥可保灌胃每天一次,连续2月治疗后观察大鼠血糖(FBG)、体重(W),对坐骨神经进行病理学检测观察髓鞘面积、髓外纤维、髓鞘横断面面积。结果:桑白皮提取物能降低血糖,增加糖尿病性大鼠坐骨神经髓鞘面积、髓外纤维、髓鞘横断面面积,减轻神经髓鞘水肿,减轻坐骨神经的病变。结论:桑白皮提取物可明显缓解DM大鼠周围神经的早期病变。  相似文献   

6.
翻白草对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形态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翻白草对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方法:采用四氧嘧啶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自造模成功后,灌胃给予翻白草水煎液,连续给药4周,采用血管内皮细胞平铺技术制作血管内皮铺片.镜下观察。结果:翻白草组大鼠血管内皮细胞胞膜呈柔和锯齿状,边界清晰、连续,胞核椭圆形、居于细胞中央。结论:翻白草能有效保护血管内皮细胞。  相似文献   

7.
"芪蛭通脉饮"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2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益气滋阴、活血祛瘀、软坚散结中药汤剂“芪蛭通脉饮”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防治作用。方法:将5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控制饮食、降血糖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26例服用芪蛭通脉饮,对照组24例服用复方丹参片.观察2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血脂、血液流变学及下肢动脉血流量等的变化以及药物的毒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各项检测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和极显著性(P〈0.05或P〈0.01),其中空腹血糖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结论:以益气滋阴、活血化瘀为主的中药复方芪蛭通脉饮能有效地防治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并具有降糖、调节血脂代谢、抗血栓形成、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增加血流量等作用。  相似文献   

8.
陈民 《中医研究》2006,19(11):12-15
目的:研究高脂血清对血管内皮细胞(VEC)的损伤以及对E选择素(E-Selectin,Es)的影响,探讨体外VEC损伤模型的方法,为进一步开展防治动脉粥样硬化(AS)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高脂饲料加地塞米松注射的方法,复制高脂血症大鼠;以此高脂血清培养VEC,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培养上清液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含量;观察普通光镜、透射电镜下内皮细胞形态;RT-PCR检测Es mRNA表达;Western-Bloting检测Es蛋白的表达。结果:高脂血清致VEC形态损伤,VEC培养上清液vWF含量增加,Es mRNA表达及蛋白表达增加。结论:血管内皮细胞Es表达增加是VEC损伤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黄连解毒汤对2型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及腹主动脉血管内皮形态、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联合高糖高脂饲料喂养Wistar大鼠,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随机将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对照组和治疗组。空白组、模型组灌服生理盐水,对照组灌胃二甲双胍,治疗组灌胃黄连解毒汤。6周后检测FBG、FINS,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腹主动脉HIF-1α表达,HE染色法观察腹主动脉血管内皮形态变化。结果与模型组、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腹主动脉HIF-1α表达、FBG均明显降低(P0.01),FINS明显升高(P0.01),腹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得到明显改善。结论黄连解毒汤对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HIF-1α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彩色多普勒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彩色多普勒的疗效观察。方法:60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随机分组对照观察,治疗组30例,给予黄芪注射液;对照组30例,静滴丹参注射液。彩色多普勒观察两组下肢血管Guo动脉、胫后动脉、足背动脉内经,峰值流速,平均流速及血流量。结果:治疗组胫后动脉、足背动脉管径增大(P<0.05);Guo动脉、胫后动脉、足背动脉血流量增加(P<0.05);对照组除 左侧足背动脉血流量有明显变化外(P<0.05),余各参数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有延缓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高脂血清对血管内皮细胞(VEC)的损伤,探讨体外VEC损伤模型的方法,为进一步开展防治动脉粥样硬化(AS)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复制高脂血症大鼠并获取高脂血清,以此高脂血清培养VEC,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培养上清液的vWF、TXB2、PGI2含量,观察普通光镜、透射电镜下血管内皮细胞形态。结果:高脂血清致VEC培养上清液vWF、TXB2含量增加,PGI2含量减少,VEC形态及结构损伤。结论:高脂血清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形态、结构及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三黄消渴汤对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细胞TNFα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再分为模型对照组、中药治疗组、阳性对照组,分别给予三黄消渴汤药液和生理盐水灌胃。1次/d,连续8周后腹主动脉取血、离心、检测血糖、血脂、TNFα。结果:三黄消渴汤组能降低血糖、血脂及TNFα水平。结论:三黄消渴汤能调节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保护胰岛细胞,增加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3.
黄芪多糖对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探讨黄芪多糖对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治疗作用及其机理。 3 0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四氧嘧啶糖尿病组与糖尿病黄芪多糖 (APS)治疗组 (黄芪多糖 4 0 0mg/kg/d-1腹腔注射 ) ,5周后 ,处死动物取血测血糖浓度 ,血清胰岛素 ,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丙二醛 (MDA) ,内皮素 (ET) ,一氧化氮 (NO) ,并应用形态定量的方法比较各组的心肌病理检查结果。结果 ,腹腔注射四氧嘧啶 ( 2 0 0mg/kg)后的SD大鼠血糖浓度显著升高 ,血清NO ,MDA ,SOD ,ET及胰岛素水平明显改变。APS治疗 5周后 ,血糖浓度 ,MDA和ET较未治疗组显著下降 ;而NO ,胰岛素和SOD的含量显著升高。切片光镜下观察 ,糖尿病大鼠心肌毛细血管数量减少 ,基底膜增厚 ,微血管与心肌纤维的比率显著降低 ,这些改变都可被APS改善。黄芪多糖可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水平 ,对早期糖尿病大鼠内皮细胞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这可能与其减轻氧自由基的损伤 ,影响NO ,ET的产生以及促进胰岛B细胞损伤的恢复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察通心络早期应用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病变的影响,探讨该药在防治糖尿病心肌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取36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通心络组。应用链腮佐菌素制备sD大鼠糖尿病模型。通心络干粉(1.43g生药/g干粉)0.3g.kg-1.d-1。溶于水中灌胃。8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血糖;测定左室收缩压和左室舒末压、左室内压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dp/dtmax);经衄染色,光镜下观察心肌病理变化;透射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变化。结果:糖尿病组大鼠血糖明显升高。糖尿病组大鼠~dp,dtmax降低,而通心络组±dp/dtmax增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光镜下糖尿病组心肌肌原纤维排列紊乱,肌丝成分减少;电镜下显示心肌内皮细胞明显肿胀,毛细血管基底膜出现不规则明显增厚。通心络组病变较轻。结论:通心络能明显改善糖尿病大鼠的心功能、能减轻糖尿病心肌病变;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保护微血管来阻止糖尿病向糖尿病心肌病进展。  相似文献   

15.
益肾康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白细胞介素-6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复方益肾康对糖尿病大鼠早期肾病血糖、尿微量白蛋白、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53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设立中药治疗组、西药治疗组、模型对照组、正常对照组。观察指标为血糖、尿微量白蛋白、血清IL-6。结果:血糖:中药治疗组治疗后血糖有所下降,西药治疗组和模型对照组疗后血糖较疗前明显升高;尿微量白蛋白、血清IL-6:中药治疗组和西药治疗组较模型对照组显著降低,中药治疗组显著低于西药治疗组,模型对照组显著升高;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结论:该复方通过控制血糖、降低尿微量白蛋白、降低血清IL-6水平等作用而具有保护肾脏,防治早期糖尿病肾病作用,且疗效优于西药对照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归知糖疽颗粒对I型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和血管病变的影响。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糖尿病大鼠模型,试验分对照组、模型组、归知糖疽颗粒组(0.81,1.62,3.24 g·kg-1)、阳性对照药组,灌胃给药12周,以坐骨神经传导速度、摆尾温度阈值、血糖、体重、病理形态学为观察指标。结果:归知糖疽颗粒能延迟神经传导速度减慢,降低摆尾温度阈值,调节血糖及改善大鼠体重;病理学证实,可减少神经纤维断裂及轴索萎缩,减轻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抑制炎细胞浸润。结论:归知糖疽颗粒对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及末梢血管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以3.24 g·kg-1剂量组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芪藤通络饮防治糖尿病多发性神经病(DPN)的可能机制。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观察组及中药芪藤通络饮治疗组,以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治疗组中药汤剂灌胃,观测体重、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变化及坐骨神经的组织形态学改变.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坐骨神经中VEGF表达.结果:中药组大鼠坐骨神经病变比模型组轻,轴突变性萎缩、髓鞘脱落较少,坐骨神经VEGF表达与模型组相比明显增多(p〈0.05)。结论:中药芪藤通络饮能防治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上调坐骨神经中VEGF的表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8.
山药多糖对大鼠血糖及胰岛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目的 :通过实验观察山药多糖对糖尿病大鼠血糖、C肽及胰岛释放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四氧嘧啶模型糖尿病大鼠 ,并以优降糖作阳性对照组。以山药多糖连续灌胃给药 15 d。结果 :山药多糖对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有明显降低作用 ,同时能升高 C肽含量。结论 :通过实验证明 ,山药多糖对糖尿病的治疗作用与增加胰岛素分泌、改善受损的胰岛β细胞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小檗碱(降糖Ⅰ号)对正常大鼠、外源性葡萄糖引起的高血糖小鼠及四氧嘧啶性糖尿病大鼠的降糖作用;方法:正常大鼠灌胃给予降糖Ⅰ号25mg·kg和50mg·kg,连续给药6天。小鼠灌胃给予葡萄糖溶液及大鼠尾静脉注射四氧嘧啶溶液制备糖尿病模型,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含量。小鼠及大鼠灌胃给药,观察其疗效。结果:正常大鼠灌胃给药,高剂量组于给药后第4天呈现显著的降血糖作用,其作用不如优降糖稳定;一次灌胃给予降糖Ⅰ号50mg·kg和100mg·kg,高剂量组对葡萄糖性小鼠高血糖,均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按25mg·kg和50mg·kg剂量连续15天灌胃给予四氧嘧啶性糖尿病大鼠,高剂量组于给药后第6天、低剂量组第9天及降糖灵组第12天,均呈现明显的降糖作用;结论:降糖1号具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芪藤通络饮防治糖尿病多发性神经病(DPN)的可能机制。方法:将Wist&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观察组及中药芪藤通络饮治疗组,以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治疗组中药汤剂灌胃,观测体重、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变化及坐骨神经的组织形态学改变。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坐骨神经中VEGF表达。结果:中药组大鼠坐骨神经病变比模型组轻,轴突变性萎缩、髓鞘脱落较少,坐骨神经VEGF表达与模型组相比明显增多(p〈0.05)。结论:中药芪藤通络饮能防治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上调坐骨神经中VEGF的表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