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6 毫秒
1.
目的比较常规血液透析(HD)、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以及血液灌流(HP)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微炎性状态的影响。方法以2010年6月一2013年8月行血液透析治疗的45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HD、HFHD和HP 3种不同血液透析方式对患者治疗前、首次治疗后以及治疗3个月后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3个月后,HP组患者的CRP、AGEs、IL-6、TNF-α水平以及HFHD组患者的AGEs、IL-6、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3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CRP、AGEs水平、首次治疗后以及治疗3个月后的IL-6、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P组、HFHD组优于HD组,且HP组优于HFHD组(P<0.05)。结论血液灌流可通过降低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中CRP、AGEs、IL-6、TNF-α水平起到改善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微炎性状态的作用,相比常规血液透析和高通量血液透析具有一定的优势,建议临床优选血液灌流进行血液透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组合型人工肾对维持性血透(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将42例MHD患者随机分为组合型人工肾组(HD+HP)组和血液透析(HD)组,2组患者在首次治疗前后及,HD+HP治疗8周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TNF-α、IL-6、CRP水平的变化。结果HD+HP组治疗后,TNF-α、IL-6水平显著降低(P〈0.01),CRP水平降低(P〈0.05),治疗8周后复查比首次治疗后轻度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HD组治疗前后TNF-α、IL-6、CRP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组合型人工肾能有效降低MHD患者血清TNF-α、IL-6、CRP水平。通过本研究提示:进行间断的组合型人工肾治疗可以改善MHD患者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及脂蛋白a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 HD+HP组,男25例、女21例)和对照组( HD组,男23例、女20例)。另选择30名健康人作为正常组,监测治疗前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脂蛋白a( lipoprotein-a,LP-a)的变化。结果 MHD患者普遍存在微炎症状态及LP-a代谢紊乱,与正常组对比,MHD患者hs-CRP、IL-6、TNF-α、LP-a等指标水平均显著升高( P﹤0.01);对照组血液透析治疗12周后hs-CRP、IL-6、TNF-α及LP-a水平较透析前升高( 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血液灌流治疗12周后hs-CRP、IL-6、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明显降低( P﹤0.05),LP-a水平亦显著降低( P﹤0.05)。结论 MHD患者普遍存在微炎症状态及LP-a代谢紊乱;血液灌流治疗可减轻MHD患者微炎症状态及改善LP-a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透(MHD)患者脂肪因子、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81例进行MHD的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常规血液透析(HD)组27例,血液透析并血液灌流(HD+HP)组27例,联机血液透析滤过组(OL-HDF)27例。检测治疗前后各组脂肪因子中脂联素和抵抗素水平及炎症因子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比较治疗前、后不同血液净化组之间脂肪因子和炎症因子的变化情况。结果:HD组治疗前、后血清中脂肪因子和炎症因子的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D+HP组与OL-HDF组治疗后脂联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抵抗素、IL-6及TNF-α水平降低,OL-HDF组抵抗素、IL-6及TNF-α水平较HD+HP组降低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D+HP治疗和OL-HDF治疗,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中脂肪因子和炎症因子水平都有较好的调节作用,HDF治疗对抵抗素、IL-6及TNF-α的清除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与常规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继发性甲旁亢患者甲状旁腺激素(iPTH)和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将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完全随机方法分为3组:血液透析组(HD)、血液透析滤过组(HDF)和血液透析+血液灌流组(HD+HP),比较对血清iPTH、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的清除率以及对临床症状的改善。结果 (1)HD+HP组治疗前后血CRP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HD+HP组和HDF组治疗前后血iPTH、IL-6、TNF-α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HD组治疗前后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HD+HP组iPTH、IL-6、TNF-α清除率比HDF组高(P<0.05)。(2)HD+HP组、HDF组治疗后骨痛和肌无力、皮肤瘙痒、心绞痛等均明显好转,有效率均优于HD组(P<0.05);HD+HP组的治疗有效率优于HDF组(P<0.05)。(3)患者CRP与IL-6(r=0.554,P<0.01)、TNF-α(r=0.572,P<0.01)及iPTH(r=0.541,P<0.01)呈显著正相关,iPTH与IL-6(r=0.533,P<0.01)、TNF-α(r=0.516,P<0.01)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HD+HP可有效清除iPTH、IL-6、TNF-α及CRP,从而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继发性甲旁亢患者的微炎症状态、减轻临床症状;HDF亦能有效清除iPTH及IL-6、TNF-α,但清除效果不及HD+HP;HD不能有效清除IL-6、TNF-α、iPTH及CRP。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复方α-酮酸联合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将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单纯血液灌流组(灌流组)、复方α-酮酸联合血液灌流组(联合组)各30例,于治疗0个月(治疗前)、3个月分别测定血中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水平。结果两组患者血hs-CRP、IL-6、TNF-α于治疗3个月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且联合组较灌流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复方α-酮酸联合血液灌流对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瘦素(Leptin)及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血液净化中心透析龄超过6个月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0例,随机分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组(HP+HD)20例和血液透析组(HD)20例。进行为期6个月随访,分别检测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患者的血生化指标、瘦素、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①6个月后,HP+HD组患者的血红蛋白(Hb)升高(P<0.05),PA和血Alb升高(P<0.01)。②CRP、IL-6、TNF-α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③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脂蛋白(a)[Lp(a)]水平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HD可明显改善MHD患者的营养状态,减轻炎症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透析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炎症因子及β_2微球蛋白(β_2-MG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0月来本院诊治的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90例为研究组,3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组分为高通量血液透析组(HFD)、常规血液透析组(HD)、常规血液透析合并血液灌流组(HD+HP),各30例。分别测定与比较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透析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后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β_2-MG水平;观察各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后,HFD组、HD组、HD+HP组的IL-6、TNF-α、CRP、β_2-M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HFD组、HD组、HD+HP组治疗前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FD组、HD组、HD+HP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HFD组、HD+HP组IL-6、TNF-α、CRP、β_2-MG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但HD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HD+HP组各指标下降百分比均高于HFD组(P0.05);HFD组和HD+HP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HD组,HD+HP组低于HF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D和HD+HP均能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IL-6、TNF-α、CRP、β_2-MG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HD+HP的疗效更好,值得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6例 MHD 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血液透析组(对照组)和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组(治疗组),各13例,2组均进行血液透析治疗,透析时间为4.5~5 h /次,每周2~3次;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每2周进行1次血液灌流,灌流时间为2~2.5 h,完毕后再进行血液透析2 h,疗程均为3个月。对比 2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 C 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钙(Ca2+)、磷(P3+)水平。结果治疗3个月后,对照组 CRP、IL-6、TNF-α水平较治疗前有所提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 CRP、IL-6、TNF-α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05),与对照组比较,P ﹤0.05;治疗3个月后,2组 SCr、BUN、P3+、Ca2+均有所下降(P ﹤0.05),但 SCr、BUN 比较,P ﹥0.05,P3+、Ca2+治疗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 MHD 可起到良好的协同作用,能有效改善患者微炎症状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改善残余肾功能,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HP)联合血液透析(HD)对慢性肾衰竭(CRF)患者炎症因子、钙磷代谢及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5月-2019年4月治疗的78例CR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进行HD治疗,观察组进行HD联合HP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钙磷代谢及PTH。结果:治疗后,观察组C-反应蛋白(CRP)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钙水平高于对照组,而血磷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PT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HP联合HD治疗CRF有利于调节患者炎症因子及PTH水平,纠正钙磷代谢紊乱,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袁彬  冯凯 《吉林医学》2011,(32):6794-6796
目的:观察泰脂安胶囊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收集72例ACS患者,随机分为氟伐他汀组(36例)和泰脂安组(36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氟伐他汀组口服氟伐他汀40 mg/d,泰脂安组口服泰脂安9粒/d。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CRP、TNF-α和IL-6浓度显著下降(P<0.05),氟伐他汀组CRP浓度下降较泰脂安组显著(P<0.05),两组TNF-α和IL-6浓度下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泰脂安胶囊具有抗炎和稳定斑块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低通量血液透析(LFHD)、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和血液透析滤过(HDF)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同型半胱氨酸(Hcy)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MHD患者54例,随机分为LFHD组、HFHD组和HDF组各18例,检测治疗前后AGEs、Hcy、CRP、IL-6及TNF-α水平的变化,另纳入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3组MHD患者透析前AGEs、Hcy、CRP、IL-6及TNF-α水平均升高(P<0.01)。与治疗前比较,LFHD组单次和透析8个月后均不能降低AGEs、Hcy、CRP、IL-6、TNF-α(P>0.05);HFHD组单次透析后AGEs、Hcy下降(P<0.05)。透析8个月后,Hcy、CRP、IL-6及TNF-α下降(P<0.05);HDF组单次和透析8个月后AGEs、Hcy、CRP、IL-6、TNF-o下降(P<0.05),透析8个月后,与LFHD组比较,HFHD组及HDF组各项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且HDF组低于HFHD组(P<0.05)。结论 MHD患者存在微炎性状态,HDF和HFHD可以降低AGEs及Hcy水平,改善微炎性状态,HDF可能优于HFHD。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微炎症的影响。【方法】比较30例HCV抗体阳性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阳性组)与30例HCV抗体阴性(阴性组)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标志物: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同时检测并比较两组营养状况指标:血浆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结果】阳性组较阴性组血清CRPI、L-6和TNF-α水平均显著增高(P<0.05);阳性组ALB、PA组较阴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感染HCV可加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内的微炎症状态,并进一步加重营养不良。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LFHD、HFHD及HDF三种血液净化方法对MHD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25例MHD患者根据血液净化方法分为三组:低通量血液透析(LFHD)组42例、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组41例和血液透析滤过(HDF)组42例。观察各组患者的CRP、IL-6、IL-8及TNF-α水平。结果 LFHD组患者透析前、首次透析后及透析6个月后的CRP、IL-6、IL-8及TNF-α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HFHD组患者透析6个月后CRP、IL-6、IL-8及TNF-α水平较透析前显著下降(P〈0.01);HDF组首次透析后及透析6个月后CRP、IL-6、IL-8及TNF-α水平较透析前显著下降(P〈0.01);HDF组透析6个月后CRP、IL-6、IL-8及TNF-α水平显著低于HFHD组(P〈0.01)。结论 HDF治疗及长期的HFHD治疗均能有效的改善MHD患者的微炎症状态,且HDF治疗的效果好于HFHD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前后血浆瘦素(lep-tin)、急性期反应蛋白(CRP)、TNF-α和IL-6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散射比浊法测定50例COPD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组)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前及治疗48h后血浆中leptin、TNF-α和IL-6以及CRP水平的变化,并与50例非COPD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并记录治疗前后血气指标(PH、PO2和PCO2)。结果经有创机械通气(VCV-SIMV-PSV-PEEP模式)治疗48h后,COPD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血气指标PH、PO2和PCO2与治疗前相比明显改善(P<0.05);COPD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血浆leptin、CRP、TNF-α和IL-6浓度在经过有创机械通气治疗48h后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P<0.05);同时COPD患者血浆leptin、CRP、TNF-α和IL-6浓度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后患者各血气指标(PH、PO2和PCO2)明显好转。COPD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血浆lep-tin、CRP、TNF-α和IL-6水平明显升高。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可明显降低血浆leptin、CRP、TNF-α和IL-6水平。血浆leptin、CRP、TNF-α和IL-6对AECOPD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疗效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刘国茹  郝峥  马云伶 《河北医学》2014,(7):1142-1145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60例并随机分成三组: HD组20例,HP+HD组23例, HDF+HD17例;观察三组患者治疗6个月前后血色素变化;并对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血β2-MG、iPTH、CRP、ALB 、KT/V、 EPO用量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三组患者血色素明显提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 HP+HD、HD+HDF组治疗后血素色提高更明显,与HD组相比较差异显著( P<0.05), HP+HD与HD+HDF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HP+HD与HD+HDF两组患者β2-MG、iPTH、CRP治疗后明显降低,较治疗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上述指标下降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单纯HD组患者β2-MG、iPTH、CRP 治疗前后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三组患者治疗前后KT/V、ALB无明显差异( P>0.05);三组患者在观察结束时EPO用量均有所减少,但三组间以及与入组时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HP+HD及HD+HDF能更好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状态,其机制可能与二者有效的清除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内的大、中分子毒素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胃癌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免疫比浊法检测108例胃癌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并与85例胃良性病变患者和120例健康体检者对应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胃癌组患者HMGB1、CRP、IL-6、IL-8和TNF-α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胃良性病变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P<0.01)。胃癌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与肿瘤淋巴结转移分期密切相关,随着胃癌病情加重,HMGB1、CRP、IL-6、IL-8和TNF-α水平逐渐升高,Ⅲ、Ⅳ期胃癌患者各炎性因子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P<0.05,P<0.01)。结论血清炎性因子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反映胃癌进展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4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浆IL-6、IL-8和TNF-α含量,并与34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急性脑梗塞患者急性期血浆IL-6、IL-8和TNF-α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恢复期3种因子有下降的趋势,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急性脑梗塞患者恢复期IL-6、IL-8和TNF-α水平低于急性期(P〈0.05)。结论脑梗塞发病过程中存在IL-6、IL-8和TNF-α介导的炎症和免疫反应,IL-6、IL-8和TNF-α的测定对急性脑梗塞的治疗和预后判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9.
刘秀翠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19):588-590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方法将117例糖尿病患者分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DR,76例)、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DR,41例),DR组又分为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亚组(NPDR,45例)、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亚组(PDR,31例)。健康对照组40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VEGF、TNF-α及CRP水平,分析对比。结果糖尿病患者血清VEGF、TNF-α及CRP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DR组血清VEGF、TNF-α及CRP水平显著高于NDR组(P〈0.01);PDR组血清VEGF、TNF-α及CRP水平显著高于NPDR组(P〈0.01)。结论血清VEGF、TNF-α及CRP可能参与了DR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