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重点中学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重点中学在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某市4所重点中学的1937名在校初中、高中生,应用中学生心理健康调查表、父母养育方式量表进行调查。结果41.71%的学生存在程度不同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压力、情绪不平衡、适应不良、强迫症状。心理健康问题与母亲拒绝否认、同伴关系、母亲过分干涉、过度保护等诸多因素有关。结论重点中学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较高,应引起教育界和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职业中学与重点中学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选取职业中学和重点中学各一所,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学生进行测评,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两所学校问题学生检出率分别为22.5%和14.49%,职业中学学生的心理问题明显多于重点中学学生,其中,高一年级差异明显,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意、恐怖及精神病性等方面。而重点中学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则相对较好,但女生的多个因子分高于男生。结论职业中学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重点中学学生差,但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苦聪族人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对679名云南省普洱市镇沅县苦聪族居民进行横断面调查,并随机分成研究组340人(给予心理干预)和对照组339人(不给予心理干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于干预前和干预后1个月进行测评。结果:干预前研究组和对照组SCL-90总分平均分别为(58.14±38.45)分和(51.84±25.11)分(t=0.68,P〉0.05),干预后研究组和对照组SCL-90总分平均分别为(32.84±25.11)分和(58.14±38.45)分(t=2.68,P〈0.01);研究组除人际关系和敌对因子分外其他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苦聪族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职业中学和重点中学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抽取职业中学和重点中学各一所,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学生进行测评,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两所学校问题学生检出率分别为22.5%和14.49%,职业中学学生的心理问题明显多于重点中学学生,高一年级差异明显,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意、恐怖及精神病性等方面,重点中学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较好,但女生的多个因子分高于男生。结论职业中学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结果令人担忧,重点中学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较好,但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综合性心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亲属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对抑郁症患者亲属进行为期8周的心理干预,在干预前后采用SCL-90、SAS、SDS对亲属实施测评。结果抑郁症患者亲属的SCL-90各因子中抑郁、焦虑、躯体化、恐怖因子以及SAS、SDS评分高于全国常模(t=1.47—7.96,P〈0.05),干预后SCL-90各因子中抑郁、焦虑、躯体化、恐怖因子、SAS、SDS评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t=2.31-4.69,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亲属的心理问题较为明显,而综合性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亲属的心理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团体心理干预对初中生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我描述问卷和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上海市松江区146名初中生进行测查.将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学校的常规开展的心理健康课程,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合并参加每周1次共6次的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后1周对所有的学生再次进行自我描述问卷和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测量.结果 两组被试干预前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总均分及各因子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在干预后自我概念总分、外貌、一般自我、诚实可信、情绪稳定、一般学校情况、与同性关系、与异性关系评分高于对照组,心理健康总均分、敌对、焦虑、情绪不平衡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评分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干预后自我概念总分、外貌、一般自我、情绪稳定、一般学校情况因子分高于干预前,而心理健康总均分、偏执、敌对、抑郁、焦虑、学习压力、适应不良、情绪不平衡、心理不平衡因子分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团体心理干预能有效提高初中生自我概念及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老年期痴呆患者亲属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制的老年期痴呆健康知识调查表对80名老年期痴呆患者亲属进行调查,并对其进行为期6周的心理干预.结果 老年期痴呆患者亲属心理干预前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均高于常模,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心理干预后患者亲属的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较心理干预前有显著降低(P<0.01);心理干预后亲属对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度明显提高(P<0.01).结论 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老年期痴呆患者亲属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558名哈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哈医大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29.57%,其中有19.17%的学生心理问题达到严重程度.其中有7个因子分高于全国常模.通遏封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干预,其各因子分均显着减少,说明有效的心理干预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最佳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综合干预对首发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对318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于干预前后采用SCL-90问卷进行测试.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SCL-90中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4个因子均明显高于国内常模,研究组SCL-90各因子分干预前后有明显差异(P<0.0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1).结论 首发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应给予综合干预,而干预结果提示综合干预方式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对新兵军事训练前后心理健康状况变化特点的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调查军事训练对新兵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采用SCL-90、EPQ于军训前后进行团体测验,评定心理健康状况。结果 结果发现军训后强迫、敌对、偏执对症状更加明显,中间个性者人际关系敏感必、外向个性者精神病质表现更为突出。结论 提示军事训练中应加强心理评估和心理卫生干预。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重点中学初一学生孤独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并观察干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重点中学初一学生925名,分别采用自编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和儿童孤独量表进行评定,对其孤独感及相关因素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以此制定干预措施进行综合干预。结果在925名学生中,有孤独感的学生142名,占15.35%。单亲与双亲家庭学生、走读与住宿学生、男女生之间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影响学生孤独感的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同学关系、健康状况、老师惩罚严厉、学习成绩、父母教育方式一致性、父母婚姻关系、学生年龄、经济状况。进行综合干预后孤独感检出率为8%,较干预前明显降低。结论重点中学初一学生孤独感受自身素质、家庭状况及学校环境等多因素的影响,早期进行综合干预,可减少孤独感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学生考试焦虑与考试成绩的相关性,研究心理干预对考试焦虑及考试成绩的影响。方法选择上海市长宁区某所中学初、高中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SaraSon考试焦虑量表,在期中考试前2周进行测试,记录期中考试成绩。期中考试结束后进行为期2月的心理干预,在期末考试前再次测试,并记录期末考试成绩。结果考试焦虑与考试成绩具有明显相关性,对初中生来说,考试焦虑与考试成绩呈显著负相关。心理干预后高焦虑者焦虑分显著下降,初中生考试成绩有显著提高。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高焦虑者焦虑状况,提高初中生考试成绩。心理干预应从初中生开始并持续进行,对高中生应进行综合干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女子中学学生心理卫生状况.方法抽取寄宿制女子中学和普通中学各一所,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学生进行测评,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两所学校女生的心理卫生状况均较差,问题学生检出率分别为15.45%和13.83%,以初一和初四多见而严重.表现形式亦不尽相同,女子中学表现在人际关系敏感、敌意、恐怖及精神病性等方面,普通中学女生表现在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及焦虑等因子方面,这些在初中三年级时差别开始明显.结论两所学校学生总体心理卫生状况均较差,有心理问题学生的总检出率相当,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却不十分一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方法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本市下属农村某中学初二学生共325人进行调查.结果男女初中生SCL-90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国内常模;相关分析表明,SCL-90各因子与EMBU的父母亲严厉惩罚、父亲过分干涉过度保护、父母亲拒绝否认等项呈显著意义的正相关;父母亲温暖理解与SCL-90各因子呈负相关;父亲偏爱与SCL-90中的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恐怖及偏执等因子呈显著意义的正相关;母亲偏爱与SCL-90中的人际关系、抑郁、敌对、恐怖和偏执等因子呈显著意义的正相关.结论本市农村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且与父母教养方式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中学生心理卫生状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以群体分层抽样法,共抽取受试样本2066例。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个性问卷(EPQ)、青少年心理卫生调查表(自编),对宝鸡市12所中学初一至高三的六个年级的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约9%的中学生有心理健康问题。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依次为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偏执、抑郁、焦虑等。偏相关分析发现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神经质、精神质、年级、学习任务、性别等呈正相关。结论:中学生心理健康值得高度重视;神经质与精神质的个性倾向、年级、学习任务等是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牡丹江市小学生心理卫生现状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CONNERS儿童行为父母问卷(PSQ)对6994名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用卡方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及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心理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40.66%,其中冲动—多动4.29%、多动指数9.04%、焦虑7.28%、品行问题9.48%、心身障碍21.13%、学习问题23.41%;其中心理行为问题主要以学习障碍和心身障碍最为突出。结论牡丹江市小学生心理行为问题检出率高于同期国内其它城市,其中家庭因素对小学生心理状况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学生自我意识水平、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被试从青岛市两所高中、三所初中以班为单位整群抽取,采用自编一般资料问卷、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PHCSS)、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查。结果研究组的自我意识量总分高于中国城市常模(P〈0.01):低自我意识组的SCL-90总分及各项目分高于正常范围组(P〈0.001),正常范围组的SCL-90总分及各项目分高于自我意识组(P〈0.001);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除了SCL-90及学习成绩等因素外,与自我意识水平有关的其他因素有:学习兴趣、家庭民主程度、母亲受教育程度、家庭和睦;与满足/幸福有关的其他因素有:母亲及父亲职业、学习兴趣、家庭和睦。结论入组学生的自我意识水平较好;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存在相关性;在儿童自我意识发育期,家长及学生应注意,培养学习兴趣、营造民主和睦的家庭氛围、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