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托吡酯添加治疗难治性颠痫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29例难治性癫痫用托吡酯小剂量逐渐添加的方法,进行开放性自身对照研究,第8周达到最大有效量及耐受量后维持1年以上。观察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本组治疗总有效率85.7%,其中11例(39.3%)完全控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例(27.6%),大多出现在加量期,且不良反应较轻。结论添加托吡酯治疗难治性癫痫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
刘起运 《安徽医学》2008,29(5):630-631
目的观察托吡酯添加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32例难治性癫痫患儿采用开放式自峰对照法进行添加托吡酯治疗,以治疗前3个月发作频度为基础,观察添加治疗3个月后的效果,同时观察其副反应。结果托吡酯治疗总有效率为65.7%,单纯部分性发作患儿治疗有效率为77.8%,复杂部分性发作87.5%,部分性发作继发全面性发作50%,4例Lennox—Gastaut综合征患儿中仅1例有效。托吡酯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3%,均较轻微。结论托吡酯添加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托吡酯添加治疗难治性癫痫的疗效。方法观察添加托吡酯治疗40例临床确诊为难治性癫痫的病人在稳定期3月及1年的疗效。结果稳定期3月和1年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0.0%和80.0%,完全控制率分别为30.0%和50.0%。结论托吡酯是一种广谱有效新型抗癫痫药物,对于难治性癫痫病人可添加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梅雅琴 《中原医刊》2004,31(22):41-42
目的:探讨应用托吡酯治疗小儿难治性癫痫的疗效。方法:对托吡酯治疗加周以后22例病例进行临床随访,观察疗效与不良反应,分析影响疗效的原因。结果:22例中控制症状发作≥50%者9例,有效率达40.91%。其中单药治疗5例,有效者3例,有效率达60%,添加治疗17例,有效者6例,有效率35.29%。不良反应属于轻度,不影响疗效。结论:托吡酯治疗小儿难治性癫痫可以提高有效率,为改善预后提供一个机会。  相似文献   

5.
蒋苏华 《海南医学》2004,15(8):57-58
目的 观察托吡酯作为添加药物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开放性实验的方法对30例儿童难治性癫痫患者进行添加托吡酯治疗并观察其疗效。结果 托吡酯作为添加药物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总有效率达80%,23.3%患者发作停止,对强直-阵挛发作、复杂部分发作、简单部分发作效果尤为明显,对Lennox-Gastaut综合征、失神发作亦有一定疗效。结论 托吡酯作为添加药物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有良好疗效,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托吡酯添加治疗难治性癫痫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008年12月~2010年6月门诊和住院部就诊的54例难治性癫痫患者进行托吡酯添加治疗的开放性自身对照研究,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3~12月.结果:托吡酯添加治疗第3个月时总有效率为79.60%,与基线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4~12月疗效与近期相仿.1年保留率为88.89%.2例出现头晕,1例患者为轻微嗜睡,另1例为肢体麻木感,均自行缓解.结论:托吡酯添加治疗难治性癫痫有良好疗效,且不良反应轻,保留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托吡酯对儿童各型癫痫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69例癫痫患儿进行了添加及首次诊断单药托吡酯治疗。以应用托吡酯前3个月的发作频率或月发作≥2次发作频率为基准,与应用托吡酯达到目标剂量后的月平均发作频率进行比较,计算有效率百分比。结果:托吡酯治疗各型儿童癫痫的总有效率为85.5%,单药治疗组完全控制率56.5%,添加组完全控制率47.8%。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除2例发作增多外,大部分不良反应轻微。结论:托吡酯对儿童多种类型癫痫有良好疗效,安全性高,可以作为儿童癫痫一线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托吡酯对难治性癫痫的近期临床疗效和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对51例难治性癫痫患者,采取原抗癫痫药物不变加用托吡酯治疗13周后停去原抗癫痫药改为单用托吡酯治疗。结果加用托吡酯治疗难治性癫痫总有效率为80.4%,单用托吡酯治疗难治性癫痫总有效率为82.4%(P>0.05),对各型难治性癫痫均有效。托吡酯起效时间在4~8周(有效率达70.6%)。副作用发生率为15.7%,而且较轻。结论托吡酯治疗难治性癫痫疗效好,无耐药性,不良事件发生少,是一种广谱的抗癫痫药,托吡酯可作为单药治疗难治性癫痫。  相似文献   

9.
托吡酯单药及添加治疗各型癫痫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托吡酯单药及添加治疗各型癫痫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安全性.方法 对164例各型癫痫患者分别应用托吡酯单药及添加治疗的方法进行开放性自身对照研究,第4~8周达最大有效和耐受量维持>1~3年的临床观察.结果 单药治疗组42倒,总有效率88.1%,添加治疗组117例,总有效率85.5%,因失访2例,经济原因2例和不能耐受不良反应l例,中路退出共5例.结论 托吡酯单药及添加治疗各型癫痫发作有良好的疗效,口服安全,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
我们选择15例(其中7例脱落)难治性癫痫的病人,在服用基础抗癫痫药物(AED)的同时加用托吡酯,连续观察3个月,发现病人的发尖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且毒副作用极少。结合托吡酯的独特分子结构及抗癫痫机理,可以认为托吡酯是一种新型的安全有效的抗癫痫用药,尤其是对难治性部分性发作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李淑英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9):59-59,69
目的观察托吡酯单药治疗儿童失神癫痫的临床疗效和副作用。方法将符合诊断条件的患儿随机分为托吡酯治疗组38例和丙戊酸治疗组36例,托吡酯治疗组均采用托吡酯单药治疗,目标剂量(4—8)mg/(kg·d);丙戊酸治疗组采用丙戊酸钠单药治疗,目标剂量为(20~40)mg/(kg·d)。比较两组在临床疗效和副作用方面的差异。结果托吡酯治疗组38例中完全控制20例,显效5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为71.05%;丙戊酸治疗组36例中完全控制24例,显效2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为80.55%,经t检验统计学处理,两组在疗效上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O.05)。毒副作用方面:托吡酯治疗组38例患儿中6例出现不良反应,占15.79%;而丙戊酸组36例患儿中有12例出现副作用,占33.33%,经t检验统计学处理,两组在毒副作用方面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托吡酯治疗CAE与传统药丙戊酸比较疗效相近,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2.
托吡酯是一种新型抗癫痫药物 ,自1999年3月在我国使用以来 ,难治性癫痫的治疗又有了新的希望。我院1999年6月~2000年4月应用托吡酯添加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33例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1.对象33例均为我院神经专科病房和门诊治疗及随访的癫痫患儿 ,经用1种以上抗癫痫药物的正规治疗(在血药浓度监测下) ,发作不能控制 ,且在近3月每月发作4次以上者。男性18例 ,女性15例 ,年龄11月~15岁 ,平均 (6.5±4.8)岁。按1981年和1989年国际抗癫痫协会提出的癫痫发作和癫痫综合征的分类 ,1…  相似文献   

13.
托吡酯治疗癫痫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托吡酯治疗部分性和全面性癫痫发作的临床疗效和耐受性。方法:应用托吡酯对67例癫痫患者进行自身对照治疗研究。其中部分性64例,全面性3例。单服托吡酯治疗23例,添加治疗44例,记录患者对托吡酯的客观反应。结果:67例患者中显效率40.6%。有效率31.3%。无效率28.1%。托吡酯对无脑组织结构改变患者疗效较好,对各类型部分性癫痫疗效无显著性差异。成人有效剂量100-200mg/d,儿童每日4-8mg/kg,不良反应轻,以纳差,嗜睡多见,结论:托吡酯单药/添加治疗部分性癫痫疗效较好,对全面性癫痫亦有效。在治疗过程中应掌握调整治疗剂量以达到最佳疗效。托吡酯是一种有效的广谱新型抗癫痫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托吡酯、丙戊酸钠、卡马西平治疗脑炎后癫痫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借鉴。方法回顾分析符合入组标准的120例脑炎后癫痫患者的病例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托吡酯40例、丙戊酸钠40例、卡马西平40例,各组给予相应药物治疗,3组均治疗12个月,治疗前后记录统计癫痫的发作频率,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测及脑电图检查,分析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静脉取血检测血药浓度,监测毒性血药浓度,并进行比较。结果托吡酯组总有效率为92.5%,丙戊酸钠组为70.0%,卡马西平组为62.5%,3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出现不良反应患者的平均血药浓度为卡马西平组(14.37±2.43)μg/ml,丙戊酸钠组(116.6±3.3)μg/ml,托吡酯组(6.6±1.8)μg/ml。结论脑炎后癫痫的患者的治疗首选托吡酯,丙戊酸钠和卡马西平其次,根据血药浓度监测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能够提高给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托吡酯与丙戊酸钠治疗成人癫痫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分别应用托吡酯与丙戊酸钠单独治疗成人癫痫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托毗酯组总有效率(86.0%)明显高于丙戊酸钠组(6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04,P〈0.05);丙戊酸钠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4%,明显高于托吡酯组的16.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20,P〈0.01)。结论托吡酯对各种癫痫均有显著疗效,是一种广谱、安全、高效的新型抗癫痫治疗药物,可作为新诊断的成人癫痫患者的首选药物单独使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饶萍  温天明  周莉  唐宇红  郭文利 《四川医学》2006,27(10):1033-1034
目的观察托吡酯(TMP)合并用药治疗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癫痫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方法对24例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癫痫患者进行TMP合并用药治疗共20周,前8周为加量期,后12周为稳定期。加量期剂量为25mg/d开始,以后每周增加25mg,目标剂量为200mg/d。稳定期按目标剂量保持3个月不变。结果本组治疗20周后在稳定期3个月的癫痫发作次数较基础期3个月中的发作次数,显效13例(54.2%),有效6例(25%),5例无效(20.8%),无1例加重。总有效率为79.2%。不良反应轻。结论托吡酯治疗癫痫安全有效,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托吡酯治疗小儿癫痫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47例癫痫患儿,原来使用的抗癫药种类和剂量不变,将托吡酯作为辅助治疗药物,从0.50—1.00mg/(kg·d)开始,每周增加0.50-1.00mg/(kg·d),目标剂量4.00-9.00mg/(kg·d),根据癫发作情况调整托吡酯剂量。癫痫发作被控制后,原用抗癫药物逐渐减量直至停用。结果患儿治疗3个月后,总有效率,其中简单部分性发作为88.9%,复杂部分性发作为77.8%,症状性癫痫为83.3%。12例患儿在加量期出现轻、中度不良反应,不需特殊处理大多可自行消失。结论托吡酯治疗小儿癫痫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患儿耐受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托吡酯添加治疗婴儿痉挛症的疗效。方法选择2004年1月至2007年1月首次确诊婴儿痉挛症的患儿4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3例,治疗组使用丙戊酸钠添加托吡酯治疗,对照组使用丙戊酸钠单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约69.6%(16/23),对照组显效率约43.5%(11/23),托吡酯添加对婴儿痉挛症发作控制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结论托吡酯添加能较好地控制婴儿痉挛症发作,不良反应小,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托吡酯添加治疗小儿难治性癫痫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40例小儿难治性癫痫在原用药物基础上添加托吡酯治疗,开放性自身前后对照.结果 40例患儿显效26例(65%),好转7例(17.5%),无效7例(17.5%).表现为全身性发作癫痫24例,显效12例(80%),好转2例(13.3%);继发性癫痫9例,显效5例(55.6%),好转2例(14.3%);表现为部分性发作癫痫14例,显效9例(64.3%),好转2例(14.3%);不能分类的癫痫发作2例,好转1例.全身性发作癫痫的显效率高,但与其他类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全身性发作癫痫的病例中,原发性癫痫显效率最高,但与继发性癫痫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病例中仅4例有轻微不良反应.结论托吡酯添加治疗小儿难治性癫痫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托吡酯联合丙戊酸钠治疗难治性癫痫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难治性癫痫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5例,采用托吡酯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对照组55例,采用单用托吡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脑电图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49例,总有效率为89.09%,对照组总有效41例,总有效率为74.55%,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显效率及无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9111,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7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6%,包括头晕、头痛、疲倦、食欲减退及恶心呕吐等,随着治疗的延长,不良反应逐渐缓解,未见皮疹及肝肾等重要脏器损害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托吡酯联合丙戊酸钠治疗难治性癫痫疗效好,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