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总结了角膜病从肝论治的经验。翳发于黑睛,但不离治肝这一主线,采用疏肝、清肝、泻肝、养肝诸法。角膜生翳如粟状者为星翳,治宜疏肝散风,方选逍遥散加疏风退翳之品;色白成片者为云翳,治宜清肝泻火,方用柴胡清肝饮;状若凝脂者为脂翳,治宜清利肝经湿热,方选龙肝泻肝汤加减;凹陷成坑者为陷翳,治宜滋补肝阴肝血,升举清阳,方选养肝明目汤。  相似文献   

2.
升陷汤加味治疗结缔组织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缔组织病常并发肺间质纤维化,临床表现为剧烈干咳、进行性呼吸困难、活动后加重,伴全身消瘦、乏力。文章提出以升气举陷、培土生金之法,应用升陷汤治疗结缔组织病合并的肺间质纤维化,以扶正固本,升举宗气,使肺脾之气尽快复举。升陷汤诸药合用,可提高人体免疫力,修复损伤的肺组织,改善微循环,标本兼治,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泄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的一种病症,病机基础为脾虚湿盛,病位在肠,主病之脏为脾,与肝、肾密切相关。脾主运化水湿,运化失常则生湿,湿盛则濡泻;脾主升清,清阳不升,清气在下则发为泄泻,本文介绍根植于脾虚,从健脾除湿、疏肝理脾、升阳举陷角度治疗脾虚泄泻验案一则的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4.
崩漏一症,病机关联五脏,与肾、肝、脾尤为密切,机制较为复杂。遵循妇女在长、壮、老三个阶段的变化特点,病位在下,血液流失,宗“陷者举之”,“损者益之”,“火郁发之”之旨,在辨证施治时,应掌握升提贯串始终。根据火郁、瘀滞、虚损等不同原因,守升清止崩法、升化止崩法、升补止崩法运用临床,疗效令人满意。1 升清止崩法 青春期气血充盈,阳生阴长,相火易动。苦平日嗜欲辛辣肥甘,或素体阴虚,阴分酿  相似文献   

5.
李智  刘智 《四川中医》1998,16(5):5-6
《傅青主女科》以肝、脾、肾三处立论,注重增补气血,调理脾胃,主张攻补并用。傅氏对李东垣之健脾升阳诸法潜心玩索,颇得心悟,并较前人更有新的发展,立有举肺升肝之说,拟有新的升阳诸法。本文就博氏升阳法作简要探讨,冀同道就正。1.升阳止血法升阳止血,运用于肝脾之气虚陷,血不统摄者。如升举大补汤治疗高年血崩,临床以出血量多,全身乏力,色谈质稀,舌质谈,脉细弱者。证属肝脾气虚下陷,营血不得归藏。药用黄茂、人参、白术配甘草,补脾气升阳气;佐当归、熟均补肝养血;合升麻、川芎补肝脾之气,以固本摄血,力挽气血陷脱之…  相似文献   

6.
对“脾主升清”溯源澄流 ,指出萌芽于《黄帝内经》 ,初步发展于金元 ,临床丰富于明清 ,系统归纳于现代。“脾主升清”源于阳气升发与脾气散精之论。东垣详述其理 ,明清医家繁衍于临床 ,为其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认为 ,金元时 ,张元素开“补脾气佐风药”之先河 ;李东桓创“补中气升清阳”之大法。明清时 ,医家颇有发挥 ,喻嘉言详病机阐发升清 ,张景岳治重危力主升举 ,黄元御阐经旨纵论升降 ,叶天士重胃阴不忘升脾 ,张锡纯论大气巧升拟升陷  相似文献   

7.
对“脾主升清”源澄流,指出萌芽于《黄内经》,初步发展于金元,临床丰富于明清,系统归纳于现代。“脾主升清”源于阳气升发与脾气散精之论。东垣详述其理,明清医家繁衍于临床,为其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认为,金元时,张元素开“补脾气佐风药”之先河;东东醒创“补中气升清阳”之大法,明清时,医家颇有发挥,喻嘉言详病机阐发升清,张景岳治重危力主升举,黄元御经旨纵论升降,叶天士重胃阴不育升脾、张纯论大气巧升拟升陷。  相似文献   

8.
静脉性阳痿病位在宗筋,与肝、脾、肾三脏密切相关,根本病机为气血失和,内在病理变化为肝郁血虚、脾虚失运、肾阳亏虚,重要病理环节为瘀血阻络。提出益气补血、升陷起痿法治疗静脉性阳痿,即通过养肝健脾、温肾壮阳、活血通络,综合调理肝、脾、肾三脏的气血功能,自拟八珍升陷起痿汤作为常用主方,并配合运用院内制剂、中成药和西药辅助治疗,随症灵活加减,共奏养肝健脾温肾、益气补血通络之功,达升陷起痿之目的。  相似文献   

9.
高伟 《江苏中医药》2019,51(2):20-22
逍遥散本为调和肝脾之方,将其用于慢性咳喘病的治疗源自中医整体观的辨治思想。从中医五行而言,肺与肝、脾密切相关。土虚则金弱,木叩则金鸣。武维屏教授认为逍遥散所治之咳喘多由肺肝脾三脏同病所致。临证中重视辨证论治,强调四诊合参,肝郁脾虚,肺失宣降为基本病机。肝脾调和,木和金清,培土生金,咳喘自平。临证中病轻者可单用逍遥散,病重者常需合理肺之品。肝脾不和,气血失调,变生他证,又常据病情,合方而治。  相似文献   

10.
呕吐是临床常见病症,其病位在胃,病机为胃气上逆。但五脏之气相应,病气相传,久吐不愈,或反复发作,又每多关于五脏。笔者从平调五脏入手,结合和胃,治疗顽固性久吐不已着,每天获良效,现结合临床,分析介绍如下。1.中虚气陷运脾升清脾与胃同居中焦,脾为阴土,得阳始运,胃为阳土,得阴始和。脾主升清,胃主降浊,人体升降,无器不在,升已而降,降已而升,升降相因,故脾虚气陷而升清无权者,必影响胃之和降。临证见呕吐久久不止,伴腹胀便溏、面黄不华、四末不温或伴见脱肛、便血、肛门虚坠者,可辨属脾不升清,胃不降浊所致。治…  相似文献   

11.
升提法是治疗泄泻的有效方法之一,参考有关文献,笔者对其具体运用,浅述如下:1升提法的理论渊源 升提法是针对邪气阻滞或气阳不足导致清阳不升、病势趋下的一类疾病所提出的治疗思路的统称。其理论源于《内经》“陷者举之”之旨,于仲景葛根汤、东垣升阳汤、升阳益胃汤、补  相似文献   

12.
崩漏验案     
王××,女,42岁,居民。前阴出血已20余天。妇科诊断:“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曾用麦角新硷、仙鹤草素、维生素K、黄体酮止血。迭进清热固经汤、丹栀逍遥散、加减四物汤、归脾汤等治疗,效不显著。于1968年3月15日,邀余赴诊。诊见颜面苍白,唇舌淡,气短声低,懒于言语,呼吸气微,心烦,手足心热,夜间汗出,渴不欲饮,不思食。出血由少渐多,甚则如注,头晕目眩,神志欠清,脉细数无力。证属气陷阴虚之崩漏病。治宜升举中气,填补肾阴。方用加味补中益气汤、加味六味地黄汤。  相似文献   

13.
以宗气为切入点探讨机械通气患者困难撤机的中医病机及诊疗思路。根据五脏相关学说,认为困难撤机与宗气密切 相关,宗气不足、肺脾肾虚损为其核心病机,宗气痹阻、气血失和为中心环节;治疗可采用四君子汤、补肺汤、参苓白术 散等补益宗气,以补中益气汤、升陷汤、举元煎等升阳举陷,同时应注意调和气血,并根据五脏之虚实加以辨证调护,以 期提高脱机成功率。基于宗气与五脏相关学说探讨中医辅助治疗困难撤机可为困难撤机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4.
《傅青主女科》认为带下病的发生与肝、脾二脏联系密切,肝不藏血则带下赤,脾不化湿则带下白,且二者常相互影响。在赤白带下病的治疗上坚持清肝热、燥脾湿的原则,白带下者治以完带汤,赤带下者治以清肝止淋汤,疗效显著。就肝脾之生理病理联系及赤白带下的病因、病机及辨证用药进行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5.
升陷汤出自《医学衷中参西录》,为张锡纯针对大气下陷之证专设之方。本方常广泛应用于治疗心肺疾病,症见胸闷、气短喘促、心悸怔忡等。近年来也可见临床报导其用于治疗内科杂病。导师岳仁宋教授认为升陷汤的根本病机在于气虚,胸中宗气无力升举,且认为本方善调理全身气机,故广泛地应用于治疗内分泌疾病,且每多良效,从而扩展了本方的临床运用范围。  相似文献   

16.
《内经》曰 :“久风入中则为肠风飧泄”。飧泄即风泄 ,故有肠鸣飧泄之称 ,其特点是泻而伴有肠鸣 ,中医认为腹中雷鸣是风行地中之象。久泻者加风药升清以化浊 ,常能收佳效。故治泻不问多久 ,在治疗的相应方中加入风药 ,是很切合泄泻之病机的。考泄泻之发病 ,在外多与风、寒、暑、湿有关 ,在内多与肝脾失调有关。按风药可祛风、胜湿、散寒、疏肝、升清、开郁泄热及化暑等多种功用 ,笔者临床宗前人之说 ,结合自己的体验 ,常用风药治疗多种泄泻 ,收效满意。其代表方 ,如已故名医秦伯未教授推荐升阳益胃汤 ,他如羌活胜湿汤、升阳除湿汤等也为有效…  相似文献   

17.
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应用柴胡灵活广泛,认为柴胡具有理肝胆而除中满、升大气而挽下陷、解少阳寒热之邪、交通三焦利小便、入少阳提疟透膈等功效,并提出柴胡的用量应根据治疗疾病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书中记载了张锡纯创制的柴胡新方,包括升麻黄芪汤、鸡胵汤、气淋汤、升陷汤、理郁升陷汤、培脾疏肝汤、通变大柴胡汤、加味小柴胡汤、玉烛汤、升肝舒郁汤,可治疗多种疾病,如癃闭、淋浊、大气下陷、伤寒、疟疾以及女科阴挺、崩漏、热入血室等。在柴胡的配伍方面,张锡纯用其配伍薄荷增强和解少阳之功,配伍石膏以上下分消少阳阳明热邪,配伍鸡内金可治疗肝积、臌胀、疟母,配伍黄芪、升麻可添升陷之力。同时,《医学衷中参西录》也记载了临床慎用、忌用柴胡的情况。张锡纯运用柴胡治疗疾病经验丰富、观点独特,对现今临床亦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赵军  师建平  段迎喜 《河南中医》2020,40(3):344-347
脾胃之气的充足和清气的正常升发对人体生命活动具有决定意义,饮食、劳倦、情志、外感对脾胃的损伤往往影响中焦脾胃清阳的生成及升发,脾胃病以本虚为主,多由虚致实,虚实兼有,病机关键为升降失常,脾气不升。肝对人体气机具有升宣调畅作用,脾气的升清有赖于肝气升发促进。在补中益气的同时,要补肝益气。同时,肾精气充盈,元气方能充沛,肾阳又主气化,肾精不封、肾气不固者必致肾气下陷。治疗须温肾壮阳、升阳举陷。脾胃中气不足,气机郁滞而化火,并脾之清气下流而生泄泻,相火乘其土位更加耗伤中焦清阳之气。段老师特别注重脾气生长、升发,只有清阳升发,脾气上升,元气才能充沛,阴火才会收敛潜藏。治疗时运用辛甘之药以补益中气,借升阳风药以助肝胆之用,补其中而升其阳,升浮变通,使生长之气健旺。段老师善于运用甘温之品,温补中气,升发清阳。  相似文献   

19.
王杏伯 《山西中医》1995,11(1):19-21
本文介绍泄泻从脾论治12法为:芳香醒脾、解毒清脾、化湿燥脾、淡渗利脾、消积运牌、泄肝补脾、益气健脾、举陷升脾、酸涩敛脾、养阴润脾、补火暖脾、活血畅脾。临证灵活掌握,多法溶一炉,方能奏效。  相似文献   

20.
"逍遥散"源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乃调和肝脾之名方。张大伟教授依据多年临床经验,注重辨病施治、异病同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中医学理论,把逍遥散与月经病紧密相连,依据患者兼证遣方用药,疗效明显。本文将从逍遥散与月经病的联系、病案举隅、临床体会等方面简述张大伟教授运用逍遥散化裁治疗月经相关疾病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