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治疗儿童吉兰-巴雷综合征的疗效以及总结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防治及临床观察。方法2006-06~2008-04期间,选择我院儿科住院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19例,在其发病后6d内接受血浆置换治疗,血浆分离速度3~5ml/min,一次置换血浆的量占患者体重的4%,治疗次数≥2次。结果14例患者痊愈后出院,5例患者好转后出院退出治疗。结论血浆置换是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的有效方法,治疗过程中正确的临床观察为该治疗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利用血浆置换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观察疗效以总结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防治及护理体会.方法 2007-05~2008-04选择我院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16例,均在其发病后7d内接受血浆置换治疗,置换血浆量是患者体重的4%,血浆分离速度15~20ml/min,治疗次数≥2次.结果 14例患者痊愈后出院,2例患者好转后出院退出治疗.结论 在内科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的基础上,运用血浆置换方法 能显著提高患者治愈率,而正确的护理为血浆置换治疗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血浆置换(PE)与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在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的过程中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 64例GBS患者分别进行PE与IVIg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改善状况。结果 PE治疗的GBS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情况优于IVIg组,且临床效果显现时间早于IVIg组,治疗2 w后两组的有效率分别是96%和79%,PE治疗效果优于IVIg组。结论 PE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双重滤过血浆置换(DFPP)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的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9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GBS患者20例,9例接受DFPP治疗(DFPP组),其中女5例,男4例;11例接受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IVIG组),其中女7例,男4例。采用GBS残障量表(GBS-DS)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估量表(MBI)评估患者神经功能。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周、治疗后2个月的神经功能变化。对于严重GBS患者,以GBS-DS评分<3分或MBI>70分定义为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DFPP组和IVIG组GBS患者治疗后2周及2个月GBS-DS评分下降,MBI评分上升(均P<0.01),而两组治疗后2周与治疗后2个月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IVIG组与DFPP组患者间比较,治疗后2周及2个月GBS-DS评分和MBI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对于重症GBS患者,DFPP组4例重症患者治疗后2周时2例恢复良好,2例恢复不良,治疗后2个月时4例均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合并应用激素冲击治疗对血浆置换(PE)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对发病后2周内入院的GBS患者采用分组对照观察,其中甲基强地松龙(MP)冲击组7例,PE治疗组12例,PE合并MP冲击组11例。治疗4周后比较不同治疗方案对GBS的疗效。结果入院时MP冲击组、PE治疗组和PE合并MP冲击组Hughes评分分别为(3.1±0.7)、(3.4±0.8)和(3.5±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比较各组评分改善情况结果表明,PE治疗组及PE合并MP冲击组均较MP冲击组病情改善明显(均P<0.05);而PE治疗组和PE合并MP冲击组的病情改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PE治疗组和PE合并MP冲击组在治疗4周时Hughes评分进步1分以上的比例分别为91.7%和81.8%,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可独立步行5 m以上的比例分别为9/12例(75%)和9/11例(81.8%),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治疗和PE合并MP冲击对GBS疗效均明显优于单纯MP冲击治疗。至于MP冲击治疗对PE治疗GBS的短期疗效影响,尚有待于扩大样本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6.
吉兰-巴雷综合征机械通气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分析作者科室1 7年3 1 2例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患者中5 6例呼吸衰竭需要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特点,并探讨机械通气的影响因素。1 资料和方法 5 6例GBS呼吸肌麻痹需呼吸机辅助呼吸患者,男3 5例、女2 1例,中位年龄3 4.5岁(2~66岁)。调查患者机械通气前的病程、机械通气时间、机械通气时的并发症、预后和死亡原因。进行Cox回归分析。2 结果2 .1 机械通气的时间和并发症:从出现首发症状至需机械通气的中位时间为7d(1~96d)。47例气管切开,9例经口或经鼻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中位时间为2 7d(1~1 5 4d) ,部分…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双重血浆置换(double filtration plasmapheresis,DFPP)与常规疗法治疗急性吉兰一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急性GBS患者随机分为DFPP组及常规治疗组,观察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改善状况,并检测治疗前后血液中免疫系列、补体系列及总蛋白水平。结果两组MRC(medical research council)评分于治疗1个月后、Hughes评分于治疗半年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DF-PP组血液中免疫球蛋白IgG、IgA及补体C3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总蛋白无明显变化。结论 DFPP是治疗急性GBS较为有效的方法,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液中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有关。  相似文献   

8.
现将我院2003—10~2006—12应用呼吸机救治16例吉兰-巴雷综合征(GBS)合并呼吸肌麻痹患者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IVIG治疗20例(观察组)GBS患者,与20例(对照组)应用激素治疗GBS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IVIG观察组按功能评定的临床分级及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力改善、感觉恢复等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但2组临床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观察组疗程短及痊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治疗效果较好,为治疗GBS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淋巴血浆置换(lymphoplasmapheresis,LPE)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 30例GBS患者进行淋巴血浆置换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改善状况,并检测治疗前后血液中免疫全套、血常规、凝血四项及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淋巴血浆置换治疗1w后患者MRC评分、2w后MRC评分及Hughe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2w后有效率高达90%。患者外周血免疫球白及补体、单核细胞百分比、纤维蛋白原等指标于治疗后显著降低。治疗后淋巴细胞亚群中CD8+T细胞百分率显著升高,CD4+/CD8+值显著降低,并且2w后Hughes评分提高大于1分者这种变化更为显著,而2w后Hughes评分提高小于1分者淋巴细胞亚群分布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结论 LPE治疗GBS疗效显著,可能与纠正GBS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紊乱,直接去除免疫球蛋白及补体、单核细胞、纤维蛋白原等病理性物质有关。  相似文献   

11.
Plasmapheresis modifies the course of the acute Guillain-Barré syndrome (GBS) in terms of time-related parameters such as time on a respirator or time to achieve a specific area of improvement at specific times after onset of the illness such as at 1 month and at 6 months.

Certain factors are associated with poorer outcomes in acute GBS. These include amplitude of compound muscle axon potentials on stimulating distally, time of onset of disease of 7 days or less, need for ventilatory support, and older age. Plasmapheresis, the only variable that the physician can influence, has a beneficial effect over and above all these factors.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对吉兰-巴雷综合征的作用。方法选择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57例,分为康复组及对照组,2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康复组同步进行康复针灸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评定,肌力采用徒手肌力试验Lovett的6级分级法进行评分,ADL用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康复组肌力的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康复组ADL恢复更显著(P<0.01)。结论进行康复针灸治疗可明显提高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的肌力和ADL得分,降低致残率,缩短康复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免疫吸附(IA)与双重血浆置换(DFPP)治疗急性Gu illain-Barre综合征(GB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0例急性GBS患者随机分为IA组及DFPP组,分别采用IA及DFPP方法治疗;观察治疗后神经功能改善状况;检测治疗前后血液中免疫系列、补体系列及总蛋白水平。结果IA组与DFPP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均随时间变化而改善;两组间Hughe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半年后IA组MRC病情评分显著优于DFPP组(P<0.05)。两组血液中的补体C3及免疫球蛋白IgG、IgA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P<0.05~0.01);两组间清除免疫球蛋白及补体量差异无显著性。DFPP组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IA组,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IA及DFPP均是治疗急性GBS有效的方法,IA疗效及安全性优于DFPP。  相似文献   

15.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75岁,主因"头晕、步态不稳3 d"于2009年11月30日入院.患者入院前3 d出现头晕、步态不稳,伴视物重影、于外院检查:头MRI检查示"双侧半卵圆中心、双侧基底节腔隙性梗塞灶",为求进一步诊治收入我院.既往神经性高血压病史50年,入院前1个月有受凉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病史.入院神经科查体:双瞳孔等大等圆,左∶右=3∶3,光反射(+),双眼外展不全,肌张力正常、肌力、腱反射、深浅感觉正常,双侧巴氏征(一).入院辅助检查:血、便常规、生化、肿瘤标记物、心电图、听性脑干诱发电位、血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游离前列腺抗原、头核磁血管无异常.纤维蛋白原(H:5.77 g/L).尿常规潜血(+2).经颅多普勒示动脉硬化.胸片示左肺门带状高密度影,考虑血管壁钙化,主动脉硬化.入院诊断:腔隙性脑梗死.  相似文献   

16.
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Guinain-Barre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Guillain-Barre综合征(GBS)的疗效.方法 将34例急性GBS患者随机分为WIG治疗组(IVIG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各17例),IVIG组用人免疫球蛋白0.4 g/(kg·d)静脉注射,连续5 d;其他治疗两组相同.治疗21 d后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IVIG组治愈率(52.9%)及总有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11.8%,76.5%)(均P<0.05),且四肢肌力、呼吸肌瘫痪、感觉障碍、脑神经损害开始改善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0.001).结论 大剂量IVIG治疗GBS有显著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We evaluated the effects of plasmapheresis in two patients with Morvan's fibrillary chorea, one of whom had sigmoid carcinoma, with oligoclonal bands in the cerebrospinal fluid, and modifications of the lipid-oxidative muscle pattern. The use of plasmapheresis in the treatment of Morvan's fibrillary chorea has not been reported previously and in our patients improved the symptoms markedly.  相似文献   

18.
免疫吸附治疗急性吉兰巴雷综合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免疫吸附对急性吉兰巴雷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对56例急性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分别进行免疫吸附(Immunoadsorption,IA)治疗及常规治疗,治疗前后观察神经功能改善状况,检测治疗前后血液中免疫系列、补体系列及总蛋白.结果 IA组1月后MRC评分与常规治疗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在半年后Hughes评分两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意义,治疗后血液中的免疫球蛋白IgG、IgA及补体C3水平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总蛋白无明显变化.结论 IA是治疗急性吉兰巴雷综合征较为有效的方法,可明显地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这可能与降低血液中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有关.  相似文献   

19.
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血清中抗神经节苷脂抗体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神经节苷脂抗体在格林 -巴利综合征 (Guillain- Barre syndrome GB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 EL ISA方法检测 85例 GBS病人血清中神经节苷脂 (GM1 、 M1 a、 GD1 b、 GA1 )的 Ig G、 Ig M、 Ig A抗体。结果 :anti-GD1 b Ig G抗体阳性在 AMAN中为 2 5 (2 5 / 5 3 47.2 % )例 ,在 AIDP中为 2 (2 / 32 6 .3% )例 ,正常对照组 2 (2 / 5 0 4% )例 ,其它神经科疾病组 1(1/ 5 0 2 % )例。AMAN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P=0 .0 0 1,OR=2 1.4;AIDP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P=0 .6 48。anti- GD1 b Ig G抗体阳性在 AMAN中为 2 7(2 7/ 5 3 5 0 .9% )例 ,在 AIDP中为 10 (10 / 32 31.3% )例 ,正常对照组4(4/ 5 0 8% )例 ,其它神经科疾病组 4(4/ 5 0 8% )例。AMAN与正常组相比 P=0 .0 0 1,OR=11.9;AIDP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P=0 .0 0 6 ,OR=5 .2 ;AMAN及 AIDP间 P=0 .0 76。结论 :GM1 Ig G抗体与 AMAN及 AIDP均相关 ,但 GD1 a抗体只与 AMAN相关。其它神经节苷脂抗体与 AMAN、AIDP不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类固醇治疗 Guillain- Barre综合征 (GBS)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按 Hughes运动功能缺损评分法 ,对 5 6例运动功能缺损评分≥ 3分的 GBS患者分成类固醇治疗组与非类固醇治疗组进行回顾性研究 ,观察两组运动功能缺损评分的动态变化 ,病程 1年时的后遗症 ,以及类固醇的副反应。结果  (1)GBS患者发展至高峰的时间及高峰时病情与是否应用类固醇无关 (P>0 .0 5 ) ,但高峰期持续的时间 ,改善 1分所需时间 ,达到 2分所需时间 ,以及平均住院日 ,类固醇治疗组明显短于非类固醇治疗组 (P <0 .0 5 )。 (2 )在病程 1个月、3个月时 ,类固醇治疗组较非类固醇治疗组运动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 (P <0 .0 5 ) ,但自 6个月起 ,两组运动功能缺损评分无差异 (P>0 .0 5 ) ,在 1年时的后遗症发生率及其程度两组相近 (P>0 .0 5 )。 (3)主要副反应为 Cushing反应及易患上呼吸道感染。结论 类固醇能加快 GBS的恢复 ,缩短平均住院日 ,但对 1年时后遗症的发生率及其程度无影响。合理应用类固醇不会发生严重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