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关节镜在踝关节陈旧损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关节镜在踝关节陈旧损伤中手术方法和治疗价值。方法对2003年10月~2004年9月应用关节镜诊治的26例踝关节陈旧损伤的病例进行回顾和分析,采用改良McGuire踝关节评分系统进行评分以评估踝关节功能。结果没有1例出现并发症,改良McGuire踝关节评分:术前为48~64分(平均56.5分);术后为78~94分(平均89.3分),按其标准评定结果为:优8例,良15例,可3例,无差。优良率88.5%。结论关节镜手术微创恢复快,明确诊断同时进行有效治疗,特别对X线片无阳性发现的踝关节损伤患者更体现其诊治价值。  相似文献   

2.
关节镜治疗踝关节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重介绍踝关节损伤使用关节镜的指证及手术法。  相似文献   

3.
踝关节镜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
关节镜治疗踝关节疾患71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关节镜技术在踝关节疾患中的诊治价值.[方法]回顾1998年9月~2004年10月关节镜治疗踝关节疾患71例,采用JOA踝关节评分系统对手术前后踝关节进行临床评估.[结果]术后10 d开始恢复日常活动(踝关节融合术除外);并发症4例(5.6%);术前JOA评分64.5分,术后88.2分,提高23.7分;术后随访62例,时间6个月~6 a(平均25个月);优52例,良6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93.5%.[结论]只要合理掌握适应证,关节镜治疗多种踝关节疾患可以取得满意效果;局麻下踝关节镜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并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前外侧踝关节撞击综合征的病因及关节镜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踝关节镜技术治疗的22例前外侧踝关节撞击综合征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关节镜清理,清除撞击组织,修整损伤的软骨。采用AOFAS评分系统和Meislin标准对疗效进行评估。[结果]22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6.8个月),镜下发现均存在前外侧踝撞击,撞击物类型:外侧滑膜组织撞击12例,半月板样组织撞击3例,下胫腓前韧带远侧束撕裂撞击3例,距腓前韧带损伤瘢痕组织增生撞击4例。AOFAS评分由术前的(46.27±12.50)分提高到末次随访时的(85.14±10.20)分,手术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Meislin标准进行疗效评估,优8例,良10例,可4例,差0例,优良率81.82%。[结论]踝关节前外侧撞击综合征多发生在踝关节反复损伤后,撞击物多为增生瘢痕组织,可合并出现关节软骨损伤。关节镜是诊断和治疗踝关节前外侧软组织撞击综合征的有效手段,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关节镜探查急性踝关节骨折时关节内合并病变,并辅助进行踝关节骨折的复位及固定的可能性及优缺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骨科2016年3月至2017年11月诊断为"急性踝关节骨折"的患者,共78例。所有患者在行踝关节镜检+切开复位内固定,记录关节镜下软骨损伤、三角韧带损伤、下胫腓联合损伤及游离碎片,采用卡方检验分析关节内病变与骨折类型的相关性。 结果在所有患者中,Weber A型骨折6例,Weber B型骨折45例,Weber C型骨折27例。骨软骨损伤共51例,其中Weber A/B/C分别0/33/18例;胫腓联合损伤39例,其中Weber A/B/C分别0/18/21例;三角韧带损伤27例,其中Weber A/B/C分别0/21/6例;关节腔游离碎片7例,其中Weber A/B/C分别0/4/3例。Weber B型骨折与Weber C骨折距骨软骨损伤发生无统计学差异(χ2=0.363,P >0.05),但软骨损伤程度,Weber B型骨折更重(Fisher确切检验,P =0.007)。胫腓联合损伤,Weber B型骨折与Weber C骨折两组之间相比无统计学差异(χ2= 2.4 ,P >0.05);在Weber C骨折中,后踝骨折与胫腓联合不稳明显相关(Fisher确切检验,P =0.02)。三角韧带损伤,Weber B型骨折与Weber C骨折两组之间相比有统计学差异(χ2=4.302, P<0.05);但当将内踝骨折与三角韧带损伤定义为内侧不稳时,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Fisher确切检验,P =0.07)。 结论在急性踝关节骨折时,关节镜探查可同时发现并处理合并的踝关节内病变,并辅助进行踝关节骨折的复位及固定,是提高切开内固定手术疗效的有益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7.
踝关节前外侧软组织撞击综合征的关节镜下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 探讨踝关节前外侧软组织撞击综合征的关节镜下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50例临床疑似踝关节前外侧软组织撞击综合征者行关节镜检查,确诊并行关节镜下清理术者40例.对诊断和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术前确诊率为80%,40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8个月.术后优16例,良18例,可6例,优良率85%.结论 踝关节镜对踝关节前外侧软组织撞击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关节镜下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刚  郑松  范国民  张玉山 《中国骨伤》2008,21(10):787-788
踝关节是个高度适配的鞍状负重关节,骨折时还可同时伴有软骨、韧带和肌腱的损伤,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率高。作为常见的关节内骨折,踝关节稳定性重建非常重要,但临床上仍发现部分患者虽然影像学资料显示复位固定满意,但并发后期关节炎,影响生活质量。同时部分患者骨折部皮肤条件差,切开手术感染概率高,为此,我们利用关节镜技术,进行微创手术治疗踝部骨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关节镜技术在踝关节疾患中的诊治价值。方法总结近年笔者开展踝关节镜15例。其中3例为陈旧性踝关节扭伤,诊断为:足球踝、踝关节软骨损伤及踝关节外侧不稳;12例为慢性踝关节疼痛,诊断为:踝关节游离体5例,踝关节骨性关节炎5例,踝关节滑膜炎2例。分别行踝关节镜下关节清理,踝关节游离体取出,踝关节胫骨前缘骨赘切除术,关节软骨成形术。踝关节外侧不稳经镜检确诊后,先行关节镜下关节清理,再切开行外侧韧带重建术。结果15例镜下手术,术中均获确诊。术后平均随访10个月,优9例,良6例。结论踝关节镜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只要选择合适病例,特别是对伤后无骨折脱位,踝关节反复肿痛,活动后加重的病例,非手术治疗半年以上效果不佳者,尤其有手术指征,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赵其纯  尚希福  蔡道章 《中国骨伤》2009,22(12):883-885
目的:探讨对创伤后慢性踝关节疼痛患者行关节镜检查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自1999年4月至2008年6月,收治39例创伤后踝关节慢性疼痛的患者,男15例,女24例;年龄15~58岁,平均32岁。病程2个月~11年,平均18个月,其中X线显示受伤时骨折脱位者26例。均行关节镜检查,明确关节内病变状况,并对相应病变行镜下清理术,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OFAS)后足踝评分表对手术前后功能状况进行评分。结果:软骨损伤及退变26例,游离体形成3例,撞击综合征21例。引起主要撞击的组织有:滑膜增生3例;韧带断裂后断端撞击10例,包括距腓前韧带断裂7例,下胫腓韧带前内侧束远端断裂3例;半月板样组织撞击6例;骨软骨增生撞击3例。平均随访(14.2±8.4)个月(5~36个月),术后关节功能AOFA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59.7±16.9)分改善为(68.8±21.2)分,其中主观评分改善更为明显,术前平均(22.8±10.0)分,术后(29.5±12.1)分。结论:对于踝关节损伤后慢性疼痛患者,尤其是X线无骨折脱位者,及时行关节镜检查,有助于明确关节内具体病变状况,且术中一并进行关节清理,能显著改善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1.
关节镜下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术后踝关节撞击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术后踝关节撞击综合征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8年3月-2010年4月,收治38例踝关节骨折脱位术后发生踝关节撞击综合征的患者。男28例,女10例;年龄18~42岁,平均28岁。患者内固定术后至该次入院时间为12~16个月,平均13.8个月。踝关节前外侧和前侧有局限性压痛;关节背伸—20~—5°,平均—10.6°;跖屈30~40°,平均35.5°。根据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标准,总分为(48.32±9.24)分,疼痛评分为(7.26±1.22)分。X线片检查示胫骨前缘和距骨均有骨赘增生,MRI显示22例有胫、距关节软骨面损伤。关节镜下行胫骨前缘或距骨骨赘磨削,刨削清理前外踝的瘢痕和增生滑膜组织,清除剥脱软骨;其中22例胫、距关节软骨面损伤者行微骨折术治疗。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3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26个月,平均16个月。末次随访时,26例踝关节活动基本恢复正常,背伸达15~25°,平均19.6°;跖屈35~45°,平均40.7°。8例轻度受限,背伸5~15°,平均7.2°;跖屈35~45°,平均39.5°。4例持续行走3~4 h后踝关节出现疼痛,关节活动轻度受限,背伸0~5°,平均2.6°;跖屈35~40°,平均37.5°。AOFAS踝与后足评分总分为(89.45±9.55)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962,P=0.000);疼痛评分为(1.42±1.26)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762,P=0.000)。结论关节镜下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术后踝关节撞击综合征手术操作简便,可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踝扭伤后长期存在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反复扭伤等踝关节功能紊乱疾病的关节镜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42例踝关节扭伤后症状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患者行关节镜检查诊断并行关节镜下治疗,对诊断和治疗结果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本组4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6~36个月,平均18.2个月.术后按AOFAS踝关节后足功能评分,优34例,良5例,中3例,优良率:91%,无感染,神经血管损伤病例.结论 关节镜对踝关节扭伤后疼痛持续存在,迁延不愈,活动受限,反复扭伤等症状的病例具有良好的诊断和治疗效果,对恢复踝关节功能,预防创伤性关节炎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前踝撞击征的关节镜下诊断与治疗。方法2000年1月至2006年1月,关节镜下治疗前踝撞击征患者28例,男18例,女10例;年龄18-51岁,平均32岁;左踝12例,右踝16例。17例有长期运动史,5例有踝关节背伸劳作史,6例有踝部骨折脱位史及反复损伤史;病史最短6个月,最长7年。踝关节检查时胫骨前缘或前内侧有固定压痛,背伸活动均不同程度受限,部分踝关节僵硬。根据Scranton和McDermott的放射学分级标准,Ⅰ级6例,Ⅱ级15例,Ⅲ级5例,Ⅳ级2例。术前采用McGuire踝关节评分系统进行评分,13例可(65-70分),15例差(〈65分)。最低41分,最高67分,平均52分。踝关节镜下用刨削器、磨钻、组织汽化仪等清理增生肥厚及炎性的滑膜、退变的软骨和骨赘等。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1-48个月,平均27个月。术后McGuire评分显示:Ⅰ级6例,均为优良。Ⅱ级15例,12例优良,3例可。Ⅲ级5例,2例优良,2例可,1例差;其中无间隙狭窄者2例,1例为优良,有间隙狭窄者3例,1例为优良。Ⅳ级2例,均为差。优良率为71.4%。术后最低59分,最高94分,平均76分,较术前平均提高24分。无一例发生并发症。1例Ⅳ级患者术后27个月复发。结论关节镜下治疗Ⅰ、Ⅱ级及部分无关节间隙狭窄的Ⅲ级前踝撞击征患者疗效肯定,而对于部分有关节间隙狭窄的Ⅲ级及Ⅳ级前踝撞击征患者疗效欠佳。  相似文献   

14.
温建民 《中国骨伤》2016,29(12):1074-1077
正踝关节作为下肢重要的负重关节,其稳定性和灵活性在人们的日常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踝关节损伤治疗不当极易发生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进一步导致肢体功能障碍或残疾,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对踝关节功能康复至关重要。1踝关节骨折分型踝关节骨折分型包括了Lauge-Hansen分型系统、Danis分型系统以及Weber分型系统构成的骨科创伤协会(OTA)/AO分类系统。Lauge-Hansen分型  相似文献   

15.
俞光荣  洪浩 《中国骨伤》2016,29(12):1071-1073
正踝关节损伤的损伤力机制复杂,包括轴向暴力、旋转暴力、剪切暴力及混合暴力。常见的踝关节损伤包括骨折、韧带损伤以及两者的混合伤。不稳定的踝关节损伤大多数需采取手术治疗。踝关节损伤一直是国内外骨科领域的研究热点,包括损伤的机制、诊断和分类、治疗方案等,产生很多较新的理念和技术。但多数医生未能熟练掌握和运用,所以每年有大量患者因为误诊漏诊或者不合理治疗导致长期疼痛、功能障碍以及肢体畸形。1腓骨远端骨折的治疗进展对于没有移位的单纯外踝骨折,过去习惯非手  相似文献   

16.
魏民  刘洋 《中国骨伤》2016,29(12):1084-1087
目的 :观察后踝关节镜治疗后踝撞击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采用后方双入路后踝关节镜治疗34例后踝撞击征患者,其中男20例,女14例;年龄29~62岁,平均42.2岁。采用VAS视觉模拟评分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12个月关节疼痛情况,并采用AOFAS踝后足评分进行踝关节功能评价。结果:所有病例获12个月随访,切口愈合良好,无伤口并发症。术中发现34例骨性撞击和19例软组织撞击。手术时间20~35 min,平均(25.6±5.2)min;术后2、6和12个月后踝撞击征呈阴性。术后12个月的VAS视觉模拟评分1.2±1.3明显优于术前的4.6±1.0(P0.05)。术后12个月的AOFAS踝后足评分84.7±6.5明显高于术前的62.7±8.9。结论:采用关节镜治疗后踝撞击征可以缓解疼痛,改善功能,手术时间较短,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7.
踝关节软组织撞击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踝关节软组织撞击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1995年3月~2001年5月,我科共收治踝关节软组织撞击综合征36例。其中经MRI检查后行踝关节切开嵌夹软组织切除术14例,关节镜检查及镜下切除嵌夹软组织22例。结果 随访36例,时间6月~7年,平均22月,优9例,良19例,可7例,差1例,优良率77.8%(28/36)。结论 关节镜检查及镜下手术是治疗踝关节软组织撞击综合征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王敏  石仕元  赖震 《中国骨伤》2010,23(7):522-523
踝关节内翻应力时极易造成踝外侧副韧带损伤,漏诊率高,大多采用保守治疗,但对于Ⅲ度损伤的患者,通过外固定治疗易产生踝关节外侧不稳.我院自2007年3月至2009年4月对11例踝关节外侧副韧带Ⅲ度损伤患者进行了早期手术修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Summary Between 1970 and 1979, 123 synovectomies of the ankle joint were performed on 99 patients. Sixty two of these patients (81 ankles) were followed up for an average period of four years. Using Steinbrocker's classification 10 ankles had Stage I disease, 34 had Stage II, 33 had Stage III and 4 had Stage IV. In more than 80% of the joints pain and swelling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fter operation, with improvement in te range of motion and of the gait pattern. However the procedure did not change the walking distance or dependency upon walking aids, probably because the ankle joint was rarely the only joint of the lower extremity affected by rheumatoid arthritis.
Résumé De 1970 à 1979, 123 synovectomies de la tibio-tarsienne ont été réalisées sur 99 malades. Soixante-deux d'entre eux (81 articulations) ont été suivis pendant une duréemoyenne de 4 ans. Selon la classification de Steinbrocker, 10 chevilles étaient cotées degré I, 34 degré II, 33 degré III et 4 degré IV. Dans plus de 80% des cas la douleur et le gonflement ont diminué de façon notable après l'opération, avec amélioration de la mobilité et de la marche. Par contre l'intervention n'a pas modifié le périmètre de marche, ni la nécessité d'utiliser des cannes, probablement parce que la tibio-tarsienne était rarement la seule articulation atteinte par la polyarthrite rhumatoïde au niveau des membres inférieu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