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ET-1/NO)失衡在内毒素血症胃粘膜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实验选用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6只,于0,20min腹腔分别注射如下两组药物.正常组:生理盐水+生理盐水.内毒素(LPS)组:LPS+生理盐水.特异性内皮素受体(ETAR)阻滞剂BQ-123组:LPS+BQ-123.NO前体L-精氨酸(L-Arg)组:LPS+L-Arg.一氧化氮合酶阻滞剂NG-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组:LPS+L-NAME.于60min分别测定血浆、胃粘膜中ET-1,NO含量变化,以及胃粘膜血流(GMBF)、胃粘膜损伤面积的变化.结果 LPS组ET-1水平较正常组显著增高(P<0.05),NO,GMBF较正常组显著减少(P<0.05),溃疡指数显著增加(P<0.05).而BQ-123组GMBF较LPS组显著改善(P<0.05),溃疡指数显著降低(P<0.05).L-Arg组NO,GMBF较LPS组显著升高(P<0.05),ET-1水平则较LPS组显著降低(P<0.05),溃疡指数显著降低(P<0.05).L-NAME组NO,GMBF较LPS组显著减少(P<0.05),溃疡指数显著增加(P<0.05).结论内源性ET-1/NO失衡参与了内毒素血症时胃粘膜损伤病理过程.纠正内源性ET-1/NO失衡,通过改善胃粘膜血流(GMBF),减轻胃粘膜损伤.  相似文献   

2.
一氧化氮,内皮素与胃粘膜损伤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胃粘膜损伤是内源性扩血管因子和缩血管因子失衡 ,胃粘膜血流 (GMBF)减少所致。一氧化氮 (NO)和内皮素 (ET)是体内一对相互拮抗的血管活性物质。内源性NO/ET失衡 ,可致GMBF减少 ,导致胃粘膜损伤。  相似文献   

3.
内皮素与胃粘膜损伤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内皮素与胃粘膜损伤关系密切。在各种急性胃粘膜损伤模型中均出现血浆或胃粘膜内皮素水平的升高,局部血管或粘膜下应用内皮素可致胃粘膜损伤,应用内皮素抗体,受体拮抗剂或干扰内皮素合成可减轻应激所致的胃粘膜损伤,通过收缩血管,增加渗出并减少循环血量而降低胃粘膜血流是内皮素的主要作用机制,另外,它还可影响胃壁平滑肌收缩和胃酸分泌,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通过迷走神经增强胃运动和胃内压也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内皮素与胃粘膜损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内皮素与胃粘膜损伤关系密切。在各种急性胃粘膜损伤模型中均出现血浆或胃粘膜内皮素水平的升高,局部血管或粘膜下应用内皮素可致胃粘膜损伤,应用内皮素抗体、受体拮抗剂或干扰内皮素合成可减轻应激所致的胃粘膜损伤。通过收缩血管、增加渗出并减少循环血量而降低胃粘膜血流是内皮素的主要作用机制,另外,它还可影响胃壁平滑肌收缩和胃酸分泌,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通过迷走神经增强胃运动和胃内压也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大鼠酒精性胃损害中,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和氧自由基的作用,以及NO对ET-1、丙二醛(MDA)水平的影响.方法以酒精给大鼠灌胃制备急性胃粘膜损害模型,实验分为五组,应用L-NAME或/和L-Arg依不同分组行尾静脉注射.取门脉血测定NO、ET-1和MDA水平,并取出胃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酒精灌胃后,大鼠门脉血NO含量降低,ET-1和MDA量升高,粘膜损伤加重.L-NAME组NO进一步减少,ET-1和MDA更加升高,粘膜损伤明显加重.L-Arg与L-NAME合用后NO、ET-1及MDA水平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粘膜损伤亦减轻.NO与ET-1及MDA水平呈负相关.结论在酒精性胃损害中,ET-1与氧自由基生成增加,起损害作用,内源性NO可调节ET-1的生成,清除氧自由基而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一氧化氮在胃肠粘膜损伤因素致病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0年furchgott及其同事首次发现血管内皮细胞能合成、分泌血管内皮衍生舒张因子(EDRF),随后的研究证实EDRF就是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一种有未配对电子的自由基分子.近年来愈来愈多的研究表明NO在一些胃肠粘膜损伤因素致病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参予了胃肠粘膜损伤的防御和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7.
一、材料与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 ,青年 (3月龄 )组 18只 ,体重 (2 78 78±14 86 )g ;老年 (2 5月龄 )组 16只 ,体重 (5 0 8 0 0± 4 3 5 7)g。经心脏取血 2 5ml,2周后 1次性尾静脉注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 1 5mg/kg ,制成内毒素血症模型 ,3h后再次取血 ,并摘取左侧肾脏作为病理标本。测定血清肌酐 (Cr)、尿素氮 (BUN) ;放射免疫分析法 (解放军总医院科技开发中心放免所 )测定血浆内皮素 (Endothelin ,ET)含量。病理标本行光镜 (HE、PAS染色 )及电镜检测。注射…  相似文献   

8.
一氧化氮和内毒素在梗阻性黄疸致病机制方面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梗阻性黄疸(obstructive jaundice)是临床常见的表现。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较高,常死于感染和败血症,提示机体术前的免疫功能受到了抑制。梗阻性黄疸可使网状内皮系统功能降低,细菌清除能力减弱。肠道来源的细菌和内毒素逃脱肝脏枯否细胞的监视,进入血液循环。有研究发现梗阻性黄疸常并发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内毒素激活枯否细胞,产生大量炎性介质,如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氧自由基等。  相似文献   

9.
内毒素血症在重症肝炎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内毒素血症在重症肝炎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肠道粘膜屏障受损,肠道菌群失调,大量内毒素经肠粘膜下微血管入血,引起内毒素血症,直接或间接引起肝细胞的大量坏死,导致重症肝炎的发生。内毒素血症引发重症肝炎的机制有三种形式[1]:肝微循环障碍、肝非实质细胞及其介质的作用、肝细胞毒性作用,这三种形式可单独或混和存在,在重症肝炎的发生发展中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最终导致重症肝炎的发生。1内毒素的特性细菌内毒素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上的一种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和微量蛋白的复合物,它不是细菌或细菌的代谢产物,而是细…  相似文献   

10.
背景:肝硬化失代偿期时多伴有内毒素血症,内毒素血症是造成和(或)加重肝硬化进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目的:研究内毒素血症在大鼠实验性肝硬化腹水形成中的作用,探讨血清内毒素血症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一氧化氮(NO)间的关系。方法:采用CCl4方法建立肝硬化大鼠模型,以鲎试剂偶氮显色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抗体夹心法和比色法分别测定正常对照组(n=10)、肝硬化组(n=15)和肝硬化伴腹水组(n=18)大鼠腹主动脉血中内毒素、TNF-α和NO的水平。结果:肝硬化组和肝硬化伴腹水组大鼠血清内毒素、TNF-α和NO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多元回归分析表明.肝硬化组和肝硬化伴腹水组大鼠血清内毒素水平与血清TNF-α和NO水平呈显著正相关:肝硬化伴腹水组大鼠的腹水量与血清TNF-α和NO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肝硬化腹水的形成与内毒素血症逐渐加重有关,内毒素增加诱导了TNF-α和NO的过度分泌。  相似文献   

11.
一氧化氮在雷贝拉唑对大鼠胃黏膜损伤保护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在雷贝拉唑对大鼠胃黏膜损伤保护中的作用.方法:在乙醇诱导大鼠胃黏膜损伤前,预先给予雷贝拉唑(20 mg/kg)灌胃,1-硝基-精氨酸甲酯(1-NAME,4 mg/kg)、1-精氨酸(250 mg/kg)及d-精氨酸(250 mg/kg)iv.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计(LDF)测定胃黏膜血流量(GMBF),采用镉粒还原和比色法测定胃黏膜和血浆NO-2/NO-3含量,并观察胃黏膜损伤指数(UI)、溃疡坏死组织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严重程度的变化.结果:与模型损伤组比,雷贝拉唑组大鼠UI明显降低(5.5±0.5 vs 25.2±2.3,P<0.01),溃疡坏死组织和中性粒细胞浸润程度明显减轻(坏死物质 → /≤ :1/9 vs 8/2,P<0.01;中性粒细胞 → /≤ :3/7 vs 9/1,P<0.01).预先用1-NAME处理后,雷贝拉唑保护胃黏膜损伤作用明显减弱;1-NAME抑制作用可被1-精氨酸拮抗,而不被d-精氨酸拮抗.向胃内灌注雷贝拉唑,可增加GMBF、胃黏膜和血浆NO-2/NO-3,1-NAME可逆转这种作用,但对雷贝拉唑抑制酸分泌作用无明显影响.结论:雷贝拉唑对大鼠胃黏膜损伤保护作用与NO有关,而与雷贝拉唑抑制酸分泌作用无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NO)和前列腺素在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HG)大鼠胃粘膜灌注中的作用。方法 部分结扎大鼠门静脉主干2周后,采用中性红清除率法测定大鼠胃粘膜血流量(GMBF),同时观察门静脉压力(PVP)的变化。结果 PHG组大鼠GMBF和PVP显著高于假手术组(t=3.431、3.312,P<0.01)。低剂量的NO合成酶抑制剂L-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呈剂量依赖性降低PHG大鼠GMBF,而对假手术组GMBF无明显影响;高剂量的L-NAME(12mg/kg)能非常显著降低PHG和假手术组大鼠GMBF。前列腺素环氧合酶抑制剂消炎痛能明显降低PHG组大鼠GMBF,而对假手术组GMBF无明显影响;预先给消炎痛处理后在假手术组大鼠中,静脉注射低剂量L-NAME(4mg/kg)前后GMBF无明显变化,高剂量L-NAME(12mg/kg)降低大鼠的GMBF与未用消炎痛处理组比无明显变化;预先给消炎痛处理后在PHG组大鼠中,L-NAME剂量(4mg/kg、12mg/kg)依赖性降低大鼠的GMBF与未用消炎痛处理组比无明显改变。结论 NO、前列腺素在调节PHG大鼠的GMBF起重要作用,但两者无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预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肝组织和血液中一氧化氮 (NO)和内皮素 (ET)含量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建立肝脏 70 %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 ,分为对照组、缺血组、缺血预处理组、L -精氨酸组(L - arg)、Nω-硝基 - N -精氨酸甲酯 (L - NAME)组 ,观察各组肝功能变化 ,检测肝组织和血清中 NO和 ET及透明质酸 (HA)水平。结果 预处理可减轻 NO水平的下降和血浆 ET的升高 ,防止肝功酶的升高 (P<0 .0 5 )。结论 预处理可诱导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 NO产生增加、ET产生减少 ,进而改善其微循环 ,减少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定位、定量研究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症(PHG)患者胃粘膜炎症及其与一氧化氮合酶(iNOS/cNOS)表达的关系。方法 肝硬化患者60例,其中伴有PHG者35例,无胃粘膜病变者25例。胃粘膜活检3块,Bouin固定,HE染色及免疫组化SP法MPV显微分光光度计测定iNOS/cNOS表达。结果 肝硬化PHG发生率58.2%,其中71.4%患者伴有胃粘膜炎症(P〈0.05);胃粘膜炎症者胃粘膜血管i  相似文献   

15.
AIM: To investigate the level of nitric oxide (NO) and nitrous oxide synthase (NOS) enzyme and its effect on gastric mucosal pathologic change in patients infected with 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 and to study the pathogenic mechanism of H pylori. METHODS: The mucosal tissues of gastric antrum were taken by endoscopy, then their pathology, H pylori and anti-CagA-IgG were determined. Fifty H pylori positive cases and 35 H pylori negative cases were randomly chosen. Serum level of NO and NOS was detected. RESULTS: One hundred and seven cases (71.33%) were anti-CagA-IgG positive in 150 H pylori positive cases. The positive rate was higher especially in those with pre-neoplastic diseases, such as atrophy, intestinal metaplasia and dysplasia. The level of NO and NOS in positive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negative group, and apparently lower in active gastritis than in pre-neoplastic diseases such as atrophy, intestinal metaplasia and dysplasia. CONCLUSION: H pylori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chronic gastric diseases, and type Ⅰ Hpylorimay be the real factor for H pylori-related gastric diseases. Infection with H pylori can induce elevation of NOS, which produces NO.  相似文献   

16.
埃索美拉唑对胃黏膜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对大鼠胃黏膜保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在乙醇诱导大鼠胃黏膜损伤前,预先给予埃索美拉唑(20 mg/kg)灌胃,L-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4 mg/kg)和L-精氨酸(250 mg/kg)iv.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计(LDF)测定胃黏膜血流量(GMBF),镉粒还原和比色法测定胃黏膜和血浆NO-2/NO-3含量,并观察胃黏膜损伤指数(ulcer index,UI)、溃疡坏死组织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严重程度的变化.结果:与模型损伤组比,埃索美拉唑组大鼠UI明显降低(5.6±2.2 vs 25.3±2.4,P<0.01),溃疡坏死组织和中性粒细胞浸润程度明显减轻(P<0.01).预先用L-NAME处理后,埃索美拉唑保护胃黏膜损伤作用明显减弱;L-NAME抑制作用可被L-精氨酸拮抗.向胃内灌注埃索美拉唑,可增加GMBF、胃黏膜和血浆NO-2/NO-3,L-NAME可逆转这种作用,但对埃索美拉唑抑制酸分泌作用无明显影响.结论:埃索美拉唑通过NO介导对大鼠胃黏膜损伤有重要的保护作用,而与埃索美拉唑抑制酸分泌作用无关.  相似文献   

17.
聚普瑞锌诱导HSP70保护大鼠胃黏膜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聚普瑞锌诱导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减轻大鼠胃黏膜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无水乙醇灌胃致大鼠胃黏膜损伤后分别应用聚普瑞锌100 mg/kg、200 mg/kg灌胃及赋形剂灌胃,同时以空白组作对照,检测胃黏膜HSP70蛋白表达。同时检测各实验组大鼠胃黏膜IGF-1含量和SOD活性。结果聚普瑞锌100 mg/kg治疗组治疗3 d时HSP70表达的相对灰度值为278.3%±10.8%;聚普瑞锌200 mg/kg治疗组治疗3 d时HSP70表达的相对灰度值为471.1%±24.7%,与空白组和赋形剂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实验组大鼠胃黏膜IGF-1含量和SOD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普瑞锌能够诱导损伤后大鼠胃黏膜产生大量HSP70,发挥保护胃黏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19.
潘托拉唑对胃黏膜损伤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潘托拉唑对大鼠胃黏膜损伤保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在乙醇诱导大鼠胃黏膜损伤前,预先给予(iv)潘托拉唑(20mg/kg)、L-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4mg/kg)及L-精氨酸(250mg/kg).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计(LDF)测定胃黏膜血流量(GMBF),采用镉粒还原和比色法测定胃黏膜和血浆NO-2/NO-3含量,并观察了胃黏膜损伤指数(ulcerindex,UI)、溃疡坏死组织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严重程度的变化.结果:与模型损伤组比,潘托拉唑组大鼠UI明显降低(5.7±2.1vs25.4±2.5,P<0.01),溃疡坏死组织和中性粒细胞浸润程度明显减轻.预先用L-NAME处理后,潘托拉唑保护胃黏膜损伤作用明显减弱;L-NAME抑制作用可被L-精氨酸拮抗.iv潘托拉唑,可增加GMBF、胃黏膜和血浆NO-2/NO-3,L-NAME可逆转这种作用,但对潘托拉唑抑制酸分泌作用无明显影响.结论:潘托拉唑通过一氧化氮介导对大鼠胃黏膜损伤有重要的保护作用,而与潘托拉唑抑制酸分泌作用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