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芙玲  郭恩星  张娟 《新中医》2021,53(7):187-190
目的:观察对产后尿潴留患者联合使用足三里穴位注射和温针灸的护理疗效。方法:选取86例并发产后尿潴留的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所有患者均予以足三里穴位注射,其中43例联合使用温针灸的患者纳入试验组,剩余43例未联合使用任何治疗措施的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2组的效果。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0.70%,对照组为79.0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71,P0.05)。2组干预后首次排尿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一次性排尿后膀胱内残余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的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三里穴位注射和温针灸治疗可以有效改善产后尿潴留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膀胱功能的恢复,减少一次性排尿后膀胱内的残存尿量,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干预组用温针灸治疗,对照组用西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干预组97.4%、对照组7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膀胱残余尿量干预组(38.46±8.95)m L、对照组(89.64±12.31)m 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温针灸治疗产后尿潴留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患者运用针灸联合特定电磁波治疗仪(TDP)治疗仪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宫颈癌根治术后出现尿潴留患者共5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膀胱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针灸联合TDP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残余尿量和胱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62.07%)低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93.1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留置尿管时间和残余尿量均多于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膀胱功能恢复良好人数多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灸治疗联合TDP治疗仪能有效的提高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治疗疗效,促进患者的膀胱功能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产后功能性尿潴留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8月-2018年6月收治的产后功能性尿潴留患者3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6例。治疗组采用温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艾灸治疗,运用彩超测定两组膀胱残余尿量,观察治疗后的排尿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治疗组治疗后膀胱残余尿量(35.47±11.21)m L,对照组治疗后膀胱残余尿量(76.23±20.01)m L,治疗组治疗后膀胱残余尿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温针灸治疗产后功能性尿潴留临床效果明显,能有效促进患者自行排尿功能,安全有效,经院伦理委员会同意,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通过神经和肌肉电刺激仪配合针灸治疗神经源性膀胱对残余尿量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8例和对照组22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清洁导尿、膀胱功能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膀胱神经和肌肉电刺激及针灸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膀胱残余尿量、膀胱内压力及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膀胱残余尿量、膀胱内压力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神经和肌肉电刺激仪配合针灸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疗效较好,能改善膀胱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肛肠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肛肠术后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采用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溴吡斯的明片治疗。两组均治疗10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膀胱残留尿量及自主排尿时间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7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膀胱残留尿量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膀胱残留尿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平均自主排尿时间为(16.52±3.18)min,对照组为(41.37±5.63)min,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是一种治疗肛肠术后尿潴留的有效方法,能有效减少膀胱残余尿量,缩短自主排尿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灸早期干预预防麻醉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空白组、对照组、治疗组。对各组患者予相应的干预,进行尿流力测定及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80%,优于空白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最大尿流率与空白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早期干预可有效改善膀胱逼尿肌功能,缓解尿道外括约肌痉挛,从而达到自主排尿,减少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李祯祥  张春霞  姜涛  周欣 《四川中医》2020,38(9):204-206
目的:观察穴位针刺治疗老年男性患者肛肠病术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将60例因肛肠疾病行手术治疗并发尿潴留的老年男性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配至观察组(n=30)、对照组(n=30),观察组应用穴位针刺治疗,对照组口服溴吡斯的明,两组以10天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2个疗程后的膀胱残余尿量、首次排尿量、自主排尿时间等,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拔出尿管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膀胱残余尿量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膀胱残余尿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且平均自主排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留置24h拔管后,自行排便好转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针刺对老年男性肛肠病术后尿潴留效果较好,可以减少膀胱残余尿量,缩短自主排尿时间,加快拔管,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陈余思  孔祥玉  贾晋荣 《新中医》2017,49(4):148-150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服用神经营养药物并配合膀胱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残余尿量、排尿次数及膀胱压力。结果:临床总有效率观察组85.00%,对照组62.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残余尿量均降低,排尿次数均减少,膀胱压力均升高,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2组治疗方法均能有效改善残余尿量、排尿次数及膀胱压力,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产后功能性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产后功能性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肌注新斯的明,治疗组采取温针灸法针刺治疗,运用B超测定残余尿量,观察治疗后1小时内排尿情况。结果:治愈率治疗组为73.33%,对照组为46.67%,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对照组为80.00%,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膀胱残余尿量治疗后2组均明显减少(P<0.05),治疗后2组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温针灸治疗产后功能性尿潴留临床疗效显著,操作简单易行,无不良反应及副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医阶梯型干预治疗腰硬联合麻醉下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123例腰硬联合麻醉术后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1例)。观察组采用中医阶梯型干预,即针灸与中药即针灸治疗与中药辨证施治,对照组单纯给予甲硫酸新斯的明肌内注射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7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膀胱残留尿量均明显少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膀胱残留尿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阶梯型干预治疗术后尿潴留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许亚芳  史薛红  桑晓云 《新中医》2022,54(10):188-190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配合艾盐包热敷预防阴道分娩产妇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经阴道分娩初产妇2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听流水声诱导尿意进行干预,观察组采用穴位按摩联合艾盐包热敷进行干预。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尿潴留发生率、首次排尿时间、首次排尿后膀胱残余尿量。结果:观察组尿潴留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尿潴留发生率为7.00%,对照组为17.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首次排尿时间短于对照组、首次排尿后膀胱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应用穴位按摩配合艾盐包热敷进行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尿潴留发生率,缩短产后排尿时间,减少首次排尿后膀胱残余尿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刺足运感区结合"俞募配穴"治疗中风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中风后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在中风病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采用足运感区结合"俞募配穴"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溴吡斯的明片口服治疗,根据B超检查膀胱残余尿量及患者症状评价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膀胱功能积分、膀胱残余尿量较治疗前均减少,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0.00%,对照组为1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足运感区结合"俞募配穴"针刺治疗能明显减少中风后尿潴留患者膀胱残余尿量,改善症状,其疗效优于药物治疗组,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早期膀胱功能训练对预防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从2018年7月至2019年4月之间在惠州市惠阳区三和医院接受治疗的宫颈癌患者中抽取20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术后尿潴留预防工作,包括夹闭与开放尿管、避免尿管弯曲与受压、预防泌尿系统感染等工作,观察组同时实施早期膀胱功能训练,包括腹肌训练、提肛收腹训练、电刺激及生物反馈等工作,比较两组残余尿量情况、尿潴留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残余尿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宫颈癌患者术后行早期膀胱功能训练,可有效预防尿潴留发生。  相似文献   

15.
黄燕 《中医药导报》2013,(10):61-62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及护理脑卒中后尿潴留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听流水声、下腹部按摩、局部热敷治疗,治疗组予针灸治疗。观察患者膀胱最大容量、最大尿流率及残余尿量变化,并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治疗后膀胱最大容量、最大尿流率及残余尿量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治疗后膀胱最大容量、最大尿流率及残余尿量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针灸治疗及护理脑卒中后尿潴留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穴位敷贴对神经外科患者尿潴留改善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12月期间于江门市五邑中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治疗的患者84例,将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联合穴位敷贴,治疗3 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残余尿量、第一次排尿时间、尿潴留程度及膀胱功能积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第一次排尿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膀胱功能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膀胱功能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尿潴留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尿潴留程度均改善,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穴位敷贴可有效改善神经外科患者尿潴留改善程度,促进排尿及膀胱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分析电针结合艾灸治疗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宫颈癌术后出现尿潴留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电针结合艾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残余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宫颈癌术后出现尿潴留的患者,采用电针结合艾灸治疗方法,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同时可有效减少患者残余尿量,有利于患者术后膀胱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具有指导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隔姜灸联合腕踝针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的疗效。方法:将甘肃省中医院收治的70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间歇导尿及膀胱功能训练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隔姜灸联合腕踝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残余尿量及膀胱容量变化;采用排尿日记记录治疗前后日平均排尿次数、日平均单次尿量、日单次最大尿量、日均尿失禁次数、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比较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治疗前膀胱容量、残余尿量、日平均单次尿量、日平均尿失禁次数与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治疗后残余尿量、日平均排尿次数、日均尿失禁次数、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治疗后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膀胱容量、日均单次尿量、日单次最大尿量较对照组治疗后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1.43%(32/35),对照组总有效率77.14%(27/3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隔姜灸联合腕踝针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患者膀胱功能的改善作用明显,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于预防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90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防止尿潴留的相关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对照组尿潴留例数、排尿困难例数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残余尿量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于预防宫颈癌术后尿潴留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运用Meta分析方法比较针灸与其他常规方法治疗神经性膀胱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全面收集1994年1月至2014年5月针灸治疗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临床观察的文献,对针灸疗法与其他常规疗法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合格文献29篇,分析并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膀胱残余尿量和最大膀胱容量。结果显示,组间临床总疗效、膀胱残余尿量及最大膀胱容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现有证据表明,针灸治疗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能明显改善膀胱功能,较其他常规疗法效果好。受纳入研究文献的数量和质量限制,针灸治疗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的疗效和安全性需要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