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院门诊二类精神药品临床使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玉刚  吴红艳  姚雪 《中国药业》2010,19(11):44-45
目的了解二类精神药品使用情况,并评价其合理性。方法对2007年6月至2008年12月门诊2465张二类精神药品处方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限定日剂量(DDD)和药物利用指数(DUI)为指标进行合理用药评价。结果门诊5种常用精神药品中,地西泮片处方量最多(31.30%),其次是阿普唑仑(24.94%)。药品用药频度高低依次为阿普唑仑、地西泮片、艾司唑仑片、地西泮注射液、苯巴比妥钠注射液。有4种精神药品的DUI值小于1.0,苯巴比妥钠注射液的DUI值略大于1.0。结论二类精神药品使用情况及药物选择基本合理,医生对药物的选择总体较适宜,符合《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我院二类精神药品处方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我院二类精神药品的使用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DDD)和药物利用指数(DUI)为指标对我院2005年1月~2006年12月门急诊32553张二类精神药品处方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8种二类精神药品中,7种药品的DUI〈1.00.1种药品的DUI〉1.00。结论:我院二类精神药品使用基本合理,但合并用药频度较高,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
郑敬旭  陈先光 《海峡药学》2014,(11):235-237
根据2013年医院门诊部门配发二类精神药品处方,按照性别,年龄,药品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采用限定日计量(DDD)与使用频度(DUI)进行合理用药评价。男性多于女性,男性人数占52.8%;年龄≥65岁的老年人使用最多,占30.82%,年龄≤19岁的使用最少,占1.75%;使用艾司唑仑片的处方数最多,使用地西泮片的处方数最少;苯巴比妥片剂,酒石酸唑吡坦片剂和氯硝西泮片剂的DUI均大于1,阿普唑仑片剂,地西泮片剂和地西泮针剂的DUI均小于1,艾司唑仑片剂的DUI近似等于1。说明我院门诊部二类精神药品处方使用情况基本正常,用药合理,但还需根据临床需要及时调整应用,确保临床用药及时,安全,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评价某院2015 年住院患者二类精神药品的使用情况,为精神药品的临床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某院2015 年01~12 月份住院患者二类精神药品处方,按性别及年龄区间的处方数和连续用药情况等进行统计,并对各药的用药频度(DDDs)和药物利用指数(DUI)进行分析。结果 该院第二类精神药品使用趋势稳定,共涉及7 个品种,5 种药物的DUI ≤ 1.0,两种药物的DUI>1.0,其中苯二氮艹卓类药物占主导地位。结论 该院住院患者二类精神药品使用基本合理,部分用药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
二类精神药品使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葛利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8,28(23):2046-2047
目的:调查医院二类精神药品使用情况。方法:查阅医院处方,对院内使用精神药品的合理性进行分析,采用限定日剂量法(DDD)和药物利用指数(DUI)为指标的分析方法对应用的药物作统计、分析用药的合理性。结果:处方中医院使用的9种精神药品只有地西泮针药物利用指数DUI>1.0。结论:调查的处方中所用药物剂量均未超过限定日剂量(DDD),表明用药合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我院急诊药房二类精神药品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以用药频率(DDDs)、药物利用指数(DUI)、限定日费用(DDC)等对我院2015年急诊药房二类精神药品的临床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两种剂型11种二类精神药品中10种DUI指数≤1.结论 我院急诊药房二类精神药品使用情况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分析该院第二类精神药品的使用合理性。方法对2689张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利用药物限定日剂量(DDD)和药物利用指数(DUI)进行统计。结果艾司唑仑片使用最多883张(32.8%),曲马多注射液使用最少105张(3.9%)。用药频度(DDDs)排序依次为艾司唑仑片、苯巴比妥片、曲马多片、地西泮注射液、苯巴比妥注射液和曲马多注射液,其中苯巴比妥片DUI〉1.0。结论该院精神药品的使用基本合理,对处于合理用药的边缘药品,应适当减少用量,严格管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分析随州地区三家综合性医院门诊2013年二类精神药品的使用情况,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促进随州地区医疗机构二类精神药品的合理应用。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DDD)和药物利用指数(DUI)为指标的分析方法,对三家综合性医院2013年门诊二类精神药品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随州地区医疗机构2013年使用二类精神药品共11种,其中2种精神药品的DUI>1,分别为阿普唑仑片、艾司唑仑片。结论随州地区医疗机构门诊二类精神药品使用基本合理,但部分患者连续用药时间较长,用量较大,易形成精神依赖性,需引起临床医师注意。  相似文献   

9.
魏洪  林信炎 《海峡药学》2013,(12):169-170
查阅医院高干门诊处方,采用限定日剂量法(DDD)、用药频度、日均费用等指标对我院2012年门诊二类精神药品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共分析二类精神药品处方3780张.应用二类精神药品5种,其中,艾司唑仑片、唑吡坦片、阿普唑仑(佳静安定)分列处方量的前3位,艾司唑仑片、唑吡坦片、阿普唑仑(佳静安定)分列用药频度的前3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医院门诊第二类精神药品的应用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以限定日剂量(DDD)和药物利用指数(DUI)为指标,对医院2009年门诊4 359张二类精神药品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院门诊应用的二类精神药品有2种剂型12种药品,用药频度排序位于前4位的是:艾司唑仑片、唑吡坦片、阿普唑仑片、氯硝西泮片,其中11种药品的DUI≤1,1种药品的DUI>1。结论医院二类精神药品应用基本合理,但部分药品仍存在滥用现象。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煤炭总医院2009--2011年门诊二类精神药品使用情况,为精神药品的合理使用提供指导,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法,收集我院2009--2011年二类精神药品的应用数据,对二类精神药品的销售金额、限定日剂量(DDD)、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9--2011年各年度药品销售及二类精神药品销售金额、药品总处方数及二类精神药品处方数均呈现上升趋势,但金额及处方数构成比趋于平稳,金额比例保持在0.2%,处方比例在4%~5%。2009—2011年DDDs排在前3位的是艾司唑仑(251952)、咪唑吡坦(80260)和咪达唑仑(59542),但销售金额排在前3位的是咪唑吡坦(248083.58元)、咪达唑仑(167185.42元)和奥沙西泮(72300.12元)。2009—2011年二类精神药品使用者女性患者多于男性,使用者年龄呈阶梯状分布。结论我院二类精神药品的使用较为合理,一些疗效较好、作用迅速、不良反应小、服用方便、耐受性好、价格较贵的新一代精神药品正逐渐受到医患青睐。应进一步加强精神药品使用的监管力度,使患者能正确、安全、有效地使用精神药品,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武警新疆总队医院门诊药房第二类精神药品用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DDD)和药物利用指数(DUI)分析法,对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门诊药房共使用第二类精神药品10种,其中8种DUI〈1。使用频率较高的依次为阿普唑仑片、酒石酸唑毗坦片、艾司唑仑片、盐酸曲马多胶囊。结论我院门诊药房第二类精神药品用药基本合理,但个别药物的使用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2006-2008年我院第二类精神药品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第二类口服精神药品的使用情况。方法:对我院2006-2008年第二类口服精神药品的用药总量、使用频度(DDDs)和药物利用指数(DUI)进行分析。结果:医院第二类口服精神药品的用量比较平稳。最常用的药品是阿普唑仑、氯硝西泮、艾司唑仑。结论:我院精神药品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4.
朱新昌  张霞  周荷盈 《安徽医药》2014,18(4):767-770
目的 了解该院门诊第二类精神药品使用现状和用药合理性.方法 对2010-2012年该院门诊系统的第二类精神药品统计,采用限定日剂量(DDD)、用药频度(DDDs)、药品限定日费用(DDDc)和药品利用指数(DUI)等进行用药分析,评估药物使用的合理性.结果 在用的12个第二类精神药品,11个品种DUI<1,处方用药合理.DDDs排名前3的是艾司唑仑、阿普唑仑和氯硝西泮,此3个药品具有较低的DDDc,物美价廉,在临床治疗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结论 该院第二类精神药品使用情况基本合理,酒石酸唑吡坦有待规范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苏北人民医院门诊二类精神药品应用情况并评价其用药合理性。方法:采用回顾分析法,以限定日剂量(DDD)和药物利用指数(DUI)为指标,对二类精神药品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我院门诊二类精神药品共有3种剂型12个品种,按用药频度排序排在前五位的依次是阿普唑仑片、艾司唑仑片、唑吡坦片(10mg)、氯硝西泮片、苯巴比妥片。结论:我院二类精神药品应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6.
纪莎  高锦娟 《中国药业》2007,16(19):35-36
目的促进精神药品的合理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06年医院门诊精神药品的使用情况,以限定日剂量(DDD)和药物利用指数(DUI)为指标分析3年间门诊精神药品处方。结果共涉及11种精神药品,其中8种DUI〈1.0,3种DUI〉1.0。结论该院门诊精神药品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对我院2009年第二类精神药品使用的调查和分析,了解其用药情况和用药趋势,为此类药品的临床使用和采购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DDD值和DUI,对我院2009年门诊药房二类精神药品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共计3897张,苯二氮卓类片剂使用量居多;口服片剂主要在门诊内科,注射剂主要在急诊科室使用;曲马多缓释片DUI〉1.结论 我院二类精神药品的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我院二类精神药品使用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采用日剂量(DDD)和药物利用指数(DUI)为指标,对我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门急诊32491张二类精神药品处方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 10种二类精神药品中,9种药品的DUI<1.00,1种药品的DUI>1.00。结论我院二类精神药品使用基本合理,但合并用药频数较高,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门诊二类精神药品的使用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查阅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门诊二类精神药品处方,采用限定日剂量(DDD)和药物利用指数(DUI)为指标,利用SPSS15.00进行分析统计。结果共分析二类精神药品处方2766张,涉及药品8种,只有地西泮注射液药物利用指数DUI>1.0。结论调查结果显示,我院门诊二类精神药品的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我院门诊二类口服精神药品使用的合理性.方法 收集我院2007年的二类口服精神药品门诊处方5 488张,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约定日剂量(DDD)为药品利用动态的客观指标,药物利用指数(DUI)为分析判断的指标,将处方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其使用情况.结果 我院使用的二类口服精神药品中有5个DUI值小于或接近于1.0,另2个略大于1.0.结论 我院精神药品的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个别处方量略偏大,需加强对医师在精神药品的使用和管理上的培训,促使其合理的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