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9 毫秒
1.
股骨头坏死表面积测量及在股骨头塌陷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采用磁共振扫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的图像,计算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ofthefemoralhead,ONFH)表面积及坏死面积占整个股骨头表面积的百分比(简称坏死表面积比),检验其准确性,并应用于临床预测股骨头塌陷。方法2001年6月~2003年6月,对8例13髋拟行关节置换的ONFH患者术前作标准的MRI扫描,依T1连续图像计算,得出坏死表面积及坏死表面积比。将手术标本锯成与MRI扫描相同的层厚和层数,应用坐标纸粘贴,图像分析仪测出数据,并作统计学分析。另对16例25髋、期非手术治疗的ONFH患者,用MRI扫描图像法测定其股骨头坏死表面积及坏死表面积比,临床随访至股骨头出现塌陷,未塌陷者至少随访24个月,比较两者差异。结果MRI图像法与标本测量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的16例25髋中,17髋发生股骨头塌陷,坏死表面积为31.06±8.10cm2(95%CI26.58~35.55),坏死表面积比为58.91%±15.11%(95%CI51.14~66.68),未塌陷的8髋坏死表面积为14.16±9.32cm2(95%CI6.37~21.95),坏死表面积比为29.48%±19.76%(95%CI12.97~45.99)。未塌陷组中仅4髋坏死表面积比>33%,塌陷组均>33%。结论MRI图像法能较准确计算股骨头坏死表面积及坏死表面积比,可用于预测股骨头塌陷,坏死表面积比>33%为股骨头塌陷的临界值。此计算法仍较复杂,宜进一步简化,以利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股骨头坏死光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疗效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一种常见病,治疗方法很多但疗效不确切,也不十分令人满意。很多病例随着病程进展最后不得不行人工关节置换。我院从1994年开始应用导管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在临床上收到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2一般资料本组108例,男...  相似文献   

4.
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介入溶通术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机制及临床疗效。方法:从1998年3月至1999年12月介入溶通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83例,135髋。对治疗前后疼痛、生活能力、关节活动度及行走距离进行评分比较,观察分析临床疗效。结果:平均随访12个月,各期患疼痛、生活能力治疗前后评分差异均有显性意义(P〈0.05),Ⅱ、Ⅲ期患关节活动度及行走距离治疗前后评分差异亦有显性意义(P〈0.05)。随访18  相似文献   

5.
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临床治疗方法很多[1-4],自1997年8月开始我们临床采用股骨头内循环重建,坏死骨钻除,减压植骨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8例23髋,经临床观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股骨头钻孔药物灌注治疗股骨头坏死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研究股骨头钻孔蝮蛇抗栓酶和丹参局部灌注对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治疗作用。方法对38例41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Ⅰ-Ⅳ期)患者采用股骨头钻孔减夺,然后置管灌注蝮蛇栓酶和丹参,观察髋关节疼痛,功能恢复、活动度、股骨头修复情况。结果疗效评价根据1995年全国首届骨示死学术交流会拟定的100分标准,优15例17髋,良20例21髋,可2例2髋,差1例1髋。总优良率92%。结论股骨头钻孔药物灌注治疗股骨头坯 有手  相似文献   

7.
现将近十年有关中医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文献综述如下。分型论治马氏[1]将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分为五型:(1)肾虚血瘀:治用补肾强骨、活血化瘀,方用马氏1号骨片。(2)肝肾两虚:治用滋补肝肾、养血和血,方用马氏1号骨片和六味地黄丸。(3)脾肾阳虚;治用健脾益气、和血补肾,方用马氏3号骨丸。(4)气血两虚:治用补气养血、益气和营,方用马氏1号骨片加马氏3号骨丸。(5)气滞血瘀:治用行气活血化瘀,方用马氏2号骨片。同时,马氏[2]治疗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分为三型:(1)气滞血瘀型:治用马氏2号骨片。(…  相似文献   

8.
<正>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femoral head,ONFH)是骨科常见病及难治性疾病之一,其治疗方法较多,需根据ONFH的分期、年龄、病因、坏死范围、负重区累及程度、症状、身体一般状况及单髋或双髋损伤等因素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根据Ficat分期,Ⅳ期患者通常需行关节置换;而对于FicatⅠ、Ⅱ、Ⅲ期ONFH的治疗方法众多,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骨瓣移植、髓芯减压、钽棒植入、药物治疗及细胞治疗等。一、骨瓣移植骨瓣一方面通过增加血供和各种成骨因素,诱导  相似文献   

9.
经股骨头开瓣植骨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曾述强  张功林  葛宝丰 《中国骨伤》2002,15(12):710-711
目的:观察和分析经股骨头开瓣植骨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对8例成人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进行Ficat分期Ⅱ-Ⅲ,其中Ⅱa期2例,Ⅱb期4例,Ⅲ期2例,均采用经股骨头负重区开瓣死骨清除,取髂骨植骨术进行治疗,结果:平均随访32个月,根据Harris临床评分,Ⅱ b期前6例效果优良,结果:经股骨头开瓣植骨术对于Ficat分期Ⅱb期以前软骨面较完好的病人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动物模型,了解股骨头坏死后的修复过程。方法:采用新西兰白兔32只,3只为正常对照,余29只用液氮冷冻法造成左侧股骨头坏死,右侧作为自身对照。术后24h、48h、1w各处死3只,2、4、8、12w各处死5只,观察有关指标。结果:(1)X线表现:2w组两侧股骨头密度无差异,4w后手术侧股骨头骨密度增高。(2)骨密度测定:8w后手术侧股骨头骨密度显高于对照侧(P<0.01)。(3)组织学观察:24h组两侧镜下结构均无明显异常,48h后手术侧股骨头出现骨髓组织坏死,1w后骨陷窝大部分空虚,原始间充质细胞和毛细血管从活骨一侧增生,向死骨部侵入,替代坏死的骨髓组织,4w以后逐渐出现间充质细胞在死骨表面分化成成骨细胞,形成新骨,8w以后修复反应遍及整个股骨头, 骨小梁增宽。(4)四环素荧光标记;死骨无荧光标记,4w以后修复区出现强的荧光标记。(5)骨组织形态记量:4w后手术侧股骨头的TBV和MTT均较对侧显增高(P<0.01)。结论:通过以上结果可以认为这一模型是成功的,而且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观察到坏死修复的过程,用兔作坏死模型,比较经济,利于大批观察。  相似文献   

11.
中医中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72例报告天津河东骨科医院中医骨伤科(天津30D250)常万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是骨科学中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之一,近几年来,发病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其病因复杂,疗效差,致残重,是当前急需研究的重要课题。我院自198...  相似文献   

12.
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与治疗赵建华*蒋祖言*卓光富*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dultnecrosisofthefemoralhead,ANFH)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由于股骨头塌陷造成髋关节的病残较重,治疗上也较困难。现将近几年来有关的诊断治疗文献...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少年股骨头缺血坏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中西医结合治疗少年股骨头缺血坏死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061001)赵德春,吴文元,韩光普我院于1987年10月~19g5年7月对少年股骨头缺血坏死,采用滑膜切除,钻孔减压、带旋髂深血管髂骨植骨配合中药内服、局部中药离子透入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获得...  相似文献   

14.
15.
股骨头无菌坏死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就22例儿童股骨头无菌坏死(简称LCPD)临床诊治体会总结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6.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西医结合证治李长信,谢辉,张秀梅,郝子宽,刘金辉,马晔等股骨头坏死(IschemicNecrcaisoftheFemoralHead),1888年Koing首次描述,病因不十分清楚,病理特征为股骨头、骺缺血性坏死导致股骨头变形与髋关...  相似文献   

17.
股骨头髓心减压加异体腓骨移植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股骨头髓心减压加异体腓骨移植术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1月至2008年11月治疗Ⅰa-Ⅲb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5例32髋,其中男17例,女8例,年龄20~55岁,平均39.1岁。采用股骨头髓心减压加异体腓骨移植、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术前疼痛时间2-14个月,平均5.5个月。所有患者于术前术后行常规X线片、MRI检查、Harris评分。结果:25例均获随访,时间24-48个月,平均36-4个月。X线片显示18例21髋改善,4例6髋不变,关节面未塌陷,2例3髋恶化,1例2髋失败,总有效率84_4%。Harris评分术前(77.0±8.0)分,术后(90.6±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7,P〈0.05)。结论:股骨头髓心减压加异体腓骨移植术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创伤小,关节功能影响小,术后卧床时间短,恢复快,临床症状改善,其短期疗效肯定,中长期疗效仍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8.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骨缺血性坏死是骨科常见病,可发生于股骨头、股骨髁、距骨、肱骨头、腕舟骨、跖骨、胫骨平台等部位。其中,由于解剖学等因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necrosisofthefemoralhead,ANFH)最为多见,ANFH是由于多种病因破坏股骨头血供使骨的活性成分(包括骨细胞、骨髓造血细胞和脂肪细胞)死亡的一种病理过程。它可分为创伤性与非创伤性两大类。创伤性ANFH主要见于髋部创伤,如:股骨颈骨折、股骨头骨折、髋关节脱位、髋臼骨折等,由于血运中断而发生坏死。非创伤性ANFH的致病因素多达40余种,最常见病因为酒精中毒、激素等。根据文献报…  相似文献   

19.
股骨头髓心减压加异体腓骨移植术治疗股骨头坏死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股骨头髓心减压加异体腓骨移植术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1998年6月~2004年8月,采用股骨头髓心减压加异体腓骨移植术治疗Ⅰ~Ⅲ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2例39髋,其中男17例,女5例。年龄22~60岁。术前疼痛时间2~12个月,平均6、5个月。所有患者于术前及术后15d,3个月和6个月行双髋关节功能、常规X线片、ECT、CT和MRI检查。结果患者均获随访3~74个月,平均31.4个月。17例临床症状缓解明显,Harris评分从术前平均78分升至术后91.6分。18例X线片显示髋关节形态基本保持完好,无明显坏死进展。ECT、CT和MRI检查均见植骨成骨征象。有2例4髋于1年半后改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另有3例4髋症状有所加重,但未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结论股骨头髓心减压加异体腓骨移植术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手术损伤小,术后关节功能2~4周即可恢复或超过术前水平,临床症状改善。其短期疗效肯定,中长期疗效仍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