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是一种治疗早期胃癌较为安全、微创的方法、近几年ESD治疗胃部病变的疗效逐渐得到认可、逐渐成为胃部癌前病变、早期癌症、间质瘤等的一线疗法。但ESD会引起出血、穿孔、狭窄等术后并发症,术后迟发性出血是ESD主要的不良事件之一,如不能及时发现并治疗,可能引以失血性休克等严重后果,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因此,了解胃ESD术后迟发性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做好预防措施至关重要。本文就胃ESD术后迟发性出血相关危险因素、预防及治疗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胃部病变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行胃ESD治疗的89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病例的年龄、性别、病变直径、病变位置、手术持续时间、创面处理方式等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总结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及发病时间规律,为术前及术中评估出血风险提供参考。[结果]899例患者中,20例(2.22%)出现术后出血,其中90%发生在术后5 d内。单因素χ2分析结果显示,男性的出血发生率高于女性,病变直径≥3 cm的出血发生率高于病变直径<3 cm的患者,不同病变位置及创面处理方式的出血发生率存在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未使用止血夹(P=0.008,OR=4.487,95%CI:1.478~13.620)、病变直径≥3 cm(P=0.008,OR=3.376,95%CI:1.371~8.313)是胃ESD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未使用止血夹、病变直径≥3 cm的患者,胃部病变ESD后出血的发生率较高,术后5 d是发生出血的危险期。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影响早期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SD/EMR)术后出血的可能影响因素,以便降低出血风险,对术后出血高危人群进行特殊关注。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6月至2018年5月于北京友谊医院内镜中心因诊断早期胃癌而行ESD/EMR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人基本信息(年龄、性别、疾病史)、临床特征(病变大小、部位、形态)及术后病理信息(病理类型、浸润深度)等,分析上述因素对ESD/EMR术后发生出血的影响。结果:共有255例早期胃癌患者纳入研究,其中11例发生术后出血(4.3%)。术后出血病例与未出血病例相比,心脑血管疾病史、氯吡格雷服药史、多发病变在两组间分布有统计学差异 (P=0.004, P=0.017及P=0.042)。多因素分析显示心脑血管疾病史(OR=5.151, 95% CI:1.242-21.356, P=0.024)、多发病变(OR=7.245, 95% CI:1.471-35.684, P=0.015)及主要病变≥2cm (OR=4.713, 95%CI:1.011-21.982, P=0.048)是术后发生出血的可能危险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有心脑血管疾病史(P<0.001)、多发病变(P=0.013)、主要病变≥2cm的患者(P=0.031),ESD/EMR术后发生出血的风险明显增高。结论:ESD/EMR术后应重点关注具有心脑血管疾病史、病变部位多发、病变较大的患者的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胃癌术后延迟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20年12月行ESD的205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基线资料、临床特征、出血情况.将患者分为出血组和未出血组,出血组又分为早期出血组(≤术后24 h)和晚期出血组(>术后24 h),分别采用两独立样本t...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圈套器辅助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胃肠道息肉后迟发性出血(DPPB)的风险因素,并建立预测DPPB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方法 选择2018年5月至2020年11月在我院行圈套器辅助ESD治疗胃肠道息肉的226例患者,其中DPPB患者10例(DPPB组)、未出血患者216例(未出血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术后创面喷洒止血粉对迟发性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2017年6月至2018年8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总院、榆林市第二医院接受ESD治疗者作为研究对象,计划纳入试验组、对照组各100例,以随机信封方式在ESD手术开始后进行分组,ESD结束后试验组创面予止血粉喷洒,对照组则不予处理。主要观察试验组止血粉喷洒用时、用量及其不良事件,并对比分析2组的手术时间、迟发性出血(术后30 d内)发生率、早期迟发性出血(术后48 h内)发生率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初始纳入200例患者,有1例中途退出、3例转外科手术,最终共有196例纳入数据分析,其中试验组97例、对照组99例,2组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P均>0.05)。试验组止血粉喷洒时间(68.78±19.75)s,用量(2.51±0.93)g,有1例(1.03%)出现止血粉输送管路堵塞,术后随访30 d未发生止血粉相关不良事件。手术时间试验组为(61.92±11.71)min,对照组为(59.76±11.01)min(t=1.330,P=0.185);迟发性出血发生率试验组为1.03%(1/97),对照组为8.08%(8/99)(P=0.035);试验组无早期迟发性出血,对照组发生率为6.06%(6/99)(P=0.029);试验组术后住院时间为(4.57±0.85)d,对照组为(4.86±1.37)d(t=1.778,P=0.077)。结论ESD术后创面喷洒止血粉能有效预防迟发性出血的发生,尤其是对早期迟发性出血的预防作用更为显著,但喷洒装置的效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胃黏膜病变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出血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间215例因胃黏膜病变行ESD患者的相关临床、内镜及病理资料,统计分析以下相关因素:(1)患者相关因素:如性别、年龄、伴发高血压、糖尿病及其他慢性病,既往服用抗凝药物等情况;(2)病变相关因素:病变大小、部位,表面溃疡或瘢痕情况,大体形态,病理类型;(3)操作相关因素:整块切除情况,创面喷洒猪源纤维蛋白粘合剂,操作时间等因素.结果 纳入研究病例对应病变共有223处,有13例患者(13处病变)发生ESD术后出血,其中7例(53.8%)于术后24h内发生出血,5例(38.5%)于术后1周内发生出血,1例(7.7%)发生于术后第16天.通过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病变长度≥5.0 cm(OR值8.663,95%CI:2.081 ~ 36.075)是ESD术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病变大小为ESD术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较大病变,ESD术中与术后应予重视,同时应优化ESD术前评估使病变最小化以预防术后出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消化道早癌并发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2008年6月至2015年2月福建省立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及2015年5月至2018年4月福建省立医院南院消化内镜中心,行ESD治疗的430例消化道早癌(449处病灶),按术后出血情况分为出血组和未出血组,分析患者一般情况、内镜治疗情况及术后病理结果等因素与ESD术后出血的关系。结果 430例消化道早癌(449处病灶)行ESD治疗,16例(3.7%)发生术后出血。按是否发生术后出血分成出血组(n=16)和未出血组(n=433)后,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患者年龄(t=0.465,P=0.642)、性别构成(χ2=0.035,P=0.642)、是否有糖尿病(χ2=0.647,P=0.421)、是否有冠心病(P=1.000)、病灶大小(t=1.598,P=0.111)、是否≥2个病灶(P=1.000)、病变部位(χ2=6.183,P=0.289)、操作时间(t=1.335,P=0.201)、病理分级(χ2=0.687,P=0.709)、病变浸润深度(χ2=0.134,P=0.714)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是否有高血压病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93,P=0.029)。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高血压病是ESD术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OR=3.358,95%CI:1.227~9.186,P=0.018)。结论 高血压与消化道早癌ESD术后出血密切相关,伴有高血压者ESD术后出血风险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ESD)治疗消化道黏膜浅表性病变的有效性及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前瞻性观测上海长海医院应用ESD治疗154例消化道浅表性病变的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后者发生率较高的出血及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完成ESD的145例中,一次性整块切除率100.0%,其中组织学完全治愈性切除率99.3%;9例因术中出血(5例)或穿孔(4例)未能完成ESD.发生术中大量出血6例(6/154,3.9%),少量出血5例(3.2%),术后延迟出血1例(0.6%),消化道穿孔4例(2.6%),消化道狭窄1例(0.6%),以上均经相应治疗后好转,无死亡病例.术后残留1例,经再次ESD治愈.术后8周复查,溃疡愈合率100%;平均随访10.6(8 ~18)个月,无局部复发.ESD出血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为:病变部位(贲门胃底部),病变面积(随着病变面积增大其危险度提高).结论 ESD是治疗消化道浅表性病变安全、有效的方法,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个体化治疗,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1.
12.
回顾性分析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的55例十二指肠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十二指肠占位性病变发生延迟性出血的危险因素。5例(9.09%)发生延迟性出血。发生延迟性出血组和未发生延迟性出血组在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消化道黏膜或黏膜下病变经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后发热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自2009年11月至2012年4月间270例因消化道黏膜或黏膜下病变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患者的相关临床、内镜及病理资料,统计分析以下相关因素:(1)患者相关因素:如性别、年龄、糖尿病史、呼吸系统等其他慢性病史,吸烟史、过敏史、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情况、白细胞计数。(2)病变相关因素:病变位置、病变大小、浸润深度。(3)操作相关因素:麻醉方式、是否整块切除、术中出血量、操作时间、是否穿孔。结果纳入研究者总共有病例270例,病变275处。56例患者发生ESD术后发热,发生率为20.7%,其中31例(55.4%)在术后24h内发生,发热持续时间为1—8d,平均(1.7±1.4)d,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术中穿孔(OR值7.121,95% CI: 1.740~29.151)及病变位于食管(OR值0.181,95%CI:0.091—0.361)是ESD术后发热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术中穿孔及病变位于食管是ESD术后发热的危险因素,对于食管病变及术中出现穿孔的病例,应警惕术后发热,并予相应处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胃黏膜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短期内再行胃镜检查在防治迟发性出血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11月间,行ESD治疗的67例胃黏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31~84岁,中位年龄63岁.所有患者术后第1天、第3天常规胃镜复查,观察有无创面迟发性出血,并给予适当处理及随访.结果 67例患者中,病变位于贲门5例、胃体6例、胃底3例、胃窦35例、胃角16例、残胃2例.病变最大直径2.0 -7.0cm,平均(3.73±1.24)cm.ESD术中无大量出血和穿孔等并发症,术后9.0%(6/67)的患者发生迟发性出血,5例发生在术后第3天,1例在术后第4天.迟发性出血者中Forrest分级Ⅰb2例,Ⅱb4例,均经内镜下成功止血.本组中迟发性出血的发生率远高于既往仅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判断迟发性出血所得的出血发生率,但从随访结果看,两者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相当.结论 ESD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实际发生率较高,但大多无临床症状,无严重不良后果,故可以不常规行ESD术后短期内胃镜检查,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精神负担.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估早期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术中出血的分级及意义,并探究与术中出血分级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经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ESD治疗,并具有早期胃癌诊断依据的病例资料.根据术中止血方式对病例进行术中出血分级(J0-3),评估ESD术中出血特点,比较J0-2...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倾向评分配比探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应用玻璃酸钠+肾上腺素+靛胭脂+生理盐水混合溶液黏膜下注射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5年6月至2019年12月间于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内镜中心行胃镜检查发现胃部病变并且符合入组条件的29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纳入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并作为因变量,各临床指标作为自变量,通过Logistic回归估计倾向评分值,采用倾向评分配比1∶1最近邻居匹配法进行匹配,定义卡钳值为0.1来保证匹配结果的优良性,检验配比后两组临床指标的均衡性,LSD-t检验和χ2检验比较配比后两组患者给药剂量、手术操作时间以及术中术后并发症,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配比前后研究组对术后发生迟发性出血的影响,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使用倾向评分配比法,结果 109例患者未完成配对,其中对照组患者69例,研究组患者40例;92对患者(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各92例)完成配对,两组间不平衡的临床指标经匹配后均达到平衡,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配比后研究组平均手术操作时间(66.5±20.4) min及黏膜下注射液用量(45.4±13.7) m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8.7±22.9) min及(61.2±16.5) mL(P=0.013,0.019);研究组平均术中出血量(114.3±39.5) m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6.6±41.3) mL(P=0.002);两组术中均未发生穿孔,研究组术后发生迟发性出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90 vs 9/83,P=0.050),研究组术后发生迟发性穿孔率虽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90 vs 5/87,P=0.154);配比前后,在Logistic单因素和2个校正的多因素模型中,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均显著降低患者术后发生迟发性出血风险(HR:0.74,95%CI:0.39~0.92;HR:0.77,95%CI:0.45~0.97;均P <0.05)。结论对于胃部癌前病变或早癌,ESD应用玻璃酸钠+肾上腺素+靛胭脂+生理盐水混合溶液黏膜下注射可降低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满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18.
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可通过内镜发现及切除,由于其具有侵入性小、预后好等特点,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逐渐成为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首选的诊疗方案.但是,ESD术后并发症之一食管狭窄常导致患者进食困难、消瘦等情况.因此,找到ESD术后食管狭窄发生的危险因素,将有助于临床医师对ESD术后食管狭... 相似文献
19.
术中、术后出血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消化道病变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准确评估和预防出血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功和ESD技术的推广。本文系统回顾国内外ESD出血相关研究,对ESD并发出血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进行综述。准确评估出血风险并在此基础上做好术前、术中、术后充分的相关止血预案可明显降低ESD出血发生率,推进其在基层医院广泛安全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结直肠病变术后发热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行结直肠ESD的34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病例的年龄、性别、既往病史、病变位置、病变大小、病理、术中不良事件、ESD操作时长、术后创面处理、围术期抗生素使用情况、ESD后住院时间、术后不良事件等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总结术后发热的危险因素。[结果]347例患者术后发热率为4.6%(16/347),发热最高体温(38.1±0.4)℃,发热天数(2.6±1.5)d。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术中出血或术中穿孔(OR=0.481,95%CI=0.267~0.867,P=0.015)、术后迟发出血或迟发穿孔(OR=0.323,95%CI=0.105~0.991,P=0.048)以及病灶累及固有肌层(OR=0.320,95%CI=0.143~0.716,P=0.006)是结直肠EDS后发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中出血或术中穿孔、术后迟发出血或迟发穿孔以及病灶累及固有肌层是结直肠EDS后发热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给予此类患者更多的观察及处理,以期降低术后发热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