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 研究脑缺血再灌注期间海马CAI区锥体细胞微管运动蛋白kinesin活性的变化与延迟性神经元死亡(delayed neuron death,DND)的关系。方法 沙土鼠前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脑缺血时间为10分钟。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计算机图象分析技术测定kinesin的免疫活性。组织学检查判断DND。结果 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微管运动蛋白kinesin的活性明显下降,在再灌注6、48和96小时其活性分别仅为假手术组的49%、32%和12%(P<0.01)。在再灌注96小时,CA1区出现明显的DND,而CA2、CA3、CA4微管运动蛋白活性无明显变化。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微管运动蛋白活性进行下降,可能为DND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脑缺血再灌注期间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微管运动蛋白Kinesin活性的变化及低温对其的影响,以探讨其活性改变与延迟性神经元死亡的关系和低温脑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沙土鼠前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脑缺血时间为10min。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结合计算机图象分析技术测定海马微管运动蛋白Kinesin的活性,应用组织学检查进行神经元计数。结果 在常温缺血再灌注6h、48h和96h,海马CA1区微管运动蛋白Kinesin的活性分别降至假手术组的49%、32%和12%(P<0.01),在缺血96h出现大量的神经元死亡,正常神经元数目仅为假手术组的5%,而低温组在再灌注6h、48h和96h后,微管运动蛋白Kinesin活性及神经元计数均明显高于常温组。结论 低温可通过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期间微管运动蛋白Kinesn活性的下降而减少延迟性神经元死亡。  相似文献   

4.
bcl—2相关蛋白与细胞凋亡和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癌基因bcl-2家族是最重要的抗细胞凋亡基因,本文主要叙述bcl-2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和脑缺血耐受中的表达,作用机制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由细胞核DAN和线粒体自身的DNA共同编码。神经元树突和轴突部位的线粒体必须通过轴突转运,以获得细胞核DNA编码的呼吸链复合亚单位和线粒体自身DNA的转录因子。脑缺血/再灌注后,MAP2和运动蛋白活性的下降可影响线粒体的轴突转运,造成线粒体自身DNA的表达紊乱和呼吸链复合物活性下降,导致线粒体能量合成功能障碍和神经元死亡。  相似文献   

6.
7.
bcl-2相关蛋白与细胞凋亡和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原癌基因bcl-2家族是最重要的抗细胞凋亡基因,本文主要叙述bcl-2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和脑缺血耐受中的表达、作用机制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异丙酚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海马解偶联蛋白-2(ucP-2)表达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72只,体重250~300 g,随机分为3组,每组24只:对照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异丙酚组(P组).采用二血管阻断法建立前脑缺血再灌注模型.C组于暴露双侧颈总动脉后,左侧脑室注射生理盐水1 mg/kg;I/R组脑缺血10 min,再灌注即刻左侧脑室注射生理盐水1 mg/kg;P组脑缺血10 min,再灌注即刻左侧脑室注射异丙酚1 mg/kg.I/R组和P组分别于再灌注即刻、再灌注6、12和24 h(T1-4)时断头取脑分离海马组织.光镜下观察海马组织病理学;RT-PCR法检测海马UCP-2 mRNA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组织UCP-2蛋白表达.结果 与C组比较,I/R组各时点UCP-2 mRNA表达上调(P<0.05);与I/R组比较,P组T2-3时UCP-2 mRNA表达上调,T3时UCP-2蛋白表达上调(P<0.05).P组较I/R组脑组织病理损伤减轻.结论 异丙酚可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其上调海马组织UCP-2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一些研究显示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迟发性神经元死亡过程中神经细胞可发生凋亡 [1 ]。细胞凋亡是受基因调控的 ,Bcl- 2、Bax基因是目前研究较明确的一对在功能上相互对立的凋亡调控基因。本研究采用全脑缺血模型 ,观察了再灌注损伤过程中 ,Bcl- 2、Bax蛋白在海马表达水平的变化 ,并探讨其意义。材料和方法选择健康雄性 SD大鼠 ,体重 (2 5 0± 2 0 ) g。根据再灌注时间的不同动物随机分为九组 (其中一组为假手术组 ) ,每一组又分为两个亚组 ,即 Bcl- 2 (n=5 )和Bax (n=5 )。动物模型制备采用 4VO法 [2 ] ,首先在第一颈椎横突处烧…  相似文献   

10.
异丙酚对大鼠前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Bcl-2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量文献证实异丙酚具有脑保护作用[1],其具体作用机制还未完全阐明。抗凋亡基因bcl-2在对抗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其高度表达可减少脑缺血时神经元的凋亡[2]。本实验通过脑室内注射异丙酚,采用免疫组化(IH)及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大鼠前脑缺血再灌注后海  相似文献   

11.
脑缺血再灌注期间脑温的变化和测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常脑部各组织温度产不一致,深部脑组织温度高于浅表脑组织的温度。脑缺血期间脑部温度下降,而在再灌注的早期,脑以跳性升高,这种温度升高可加重脑缺血损伤;在脑温测定方法中,直接测定脑温准确,可靠,但技术要求高,设备昂贵;间接测定脑温的方法中,以测定鼓膜,鼻咽和颅骨外的温度较为可靠,实用。  相似文献   

12.
脑缺血再灌注期间脑电功率谱的变化及亚低温对其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  相似文献   

13.
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损伤和Caspase-3蛋白表达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脑缺血再灌注后脑损伤的发病机制较复杂,其所致病理损伤既有神经元的急性水肿、坏死,又有细胞凋亡。细胞凋亡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关系密切,且在梗死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也是神经元迟发性死亡的主要形式。许多研究提示细胞凋亡受基因调控,与凋亡密切相关的基因ICE参与了这种迟发性死亡。本实验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限Caspase-3蛋白的表达,旨在从分子水平探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丹酚酸A复合右美托咪定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及Sirt1-p53通路的影响。方法选择SD大鼠90只,体重160~230 g,随机分为五组: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丹酚酸A干预组(A组)、右美托咪定干预组(D组)、丹酚酸A复合右美托咪定干预组(AD组),每组18只。采用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脑缺血-再灌注24 h后,检测大鼠血流动力学情况,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第1、2、3、4、5天逃避潜伏期、穿越平台次数,评估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TUNEL法检测海马神经细胞凋亡,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SOD活性,硫化巴比妥酸法测定MDA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海马组织Bcl-2和Bax蛋白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组织Sirt1和乙酰化p53蛋白含量。结果与S组比较,IR组、A组、D组和AD组第1、2、3、4、5天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减少(P<0.05),HR明显减慢(P<0.05),MAP、CO明显降低(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升高(P<0.05),海马组织凋亡细胞百分比、MDA含量、Bax和乙酰化p53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海马组织SOD活力、Bcl-2和Sirt1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IR组比较,A组、D组和AD组第1、2、3、4、5天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增多(P<0.05),HR明显增快(P<0.05),MAP、CO明显升高(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P<0.05),海马组织凋亡细胞百分比、MDA含量、Bax和乙酰化p53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5),海马组织SOD活力、Bcl-2和Sirt1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A组、D组比较,AD组第1、2、3、4、5天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增多(P<0.05),HR明显增快(P<0.05),MAP、CO明显升高(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P<0.05),海马组织细胞凋亡百分比、MDA含量、Bax和乙酰化p53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5),海马组织SOD活力、Bcl-2和Sirt1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丹酚酸A复合右美托咪定可显著降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其作用可能与Sirt1-p53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在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神经元DNA修复中的作用.方法 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108只,4月龄,体重290-310 g,随机分为3组(n=36):假手术组(SH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JNK抑制剂SP600125组(SP组).采用四血管结扎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在夹闭双侧颈总动脉前30 min,IR组侧脑室注射1%二甲基亚砜(DMSO)10 μl,SP组给予SP600125(溶于1%DMSO,30 g/L)10 μl.SH组仅游离、暴露双侧颈总动脉,于上述相应时点给予1%DMSO 10 μl.分别于再灌注2、6、12、24、48和72 h处死6只大鼠,测定海马CA1区中1/3段磷酸化JNK(p-JNK)和 DNA修复蛋白 X 线修复交叉互补蛋白1(XRCC1)表达水平,观察神经元病理学结果及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 与sH组比较,IR组和SP组神经元凋亡指数升高,XRCCl表达下调,IR组p-JNK表达上调(P<0.05或0.01),S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IR组比较,SP组神经元凋亡指数降低,p-JNK表达下调,XRCC1表达上调(P<0.01).结论 JNK 可使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神经元DNA修复功能受损,导致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下调DNA修复蛋白XRCC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对钾氯协同转运蛋白2( KCC2)表达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36只,体重250~300 g,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S组)和缺血-再灌注组(IR组).IR组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2h,再灌注3、24、48 h的方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S组除不插入栓线外,其余步骤相同.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大鼠海马和皮质KCC2的表达,用HE染色观察脑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 与S组比较,再灌注后IR组大鼠大脑皮质和海马KCC2表达下调(P<0.05).与再灌注3h比较,再灌注24、48 h IR组皮质KCC2表达明显增多(P<0.05).结论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降低海马和皮质KCC2的表达.  相似文献   

17.
热休克蛋白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HSP作为一类结构保守、功能复杂的蛋白质家族,除了正常情况下维持细胞生理功能和内环境的稳定之外,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和细胞凋亡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亚低温对脑缺血,再灌注(I/R)大鼠脑海马CA1区细胞凋亡及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加静脉放血再回输法建立全脑I/R模型。2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三组,每组8只。常温非缺血组(Sham组):未建立脑I/R模型,体温正常;常温缺血组(NT组):建立全脑I/R模型,体温正常;亚低温缺血组(HT组),建立全脑I/R模型,体温降至32.5-33.5℃,持续3 h。于再灌注72 h取脑组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测定海马CA1区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 NT组和HT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多于Sham组(P<0.01),但HT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少于NT组(P<0.01);NT组和HT组的Bcl-2、Bax蛋白表达高于Sham组(P<0.01),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亚低温减少全脑I/R后海马CA1区细胞凋亡,但不改变Bel-2及Bax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19.
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由细胞核DNA和线粒体自身的DNA共同编码。神经元树突和轴突部位的线粒体必须通过轴突转运,以获得细胞核DNA编码的呼吸链复合物亚单位和线粒体自身DNA的转录因子。脑缺血/再灌注后,MAP2和运动蛋白活性的下降可影响线粒体的轴突转运,造成线粒体自身DNA的表达紊乱和呼吸链复合物活性下降,导致线粒体能量合成功能障碍和神经元死亡。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全脑缺血-再灌注对成年大鼠海马CA1区GAD65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缺血-再灌注3天组(IR-3)及缺血-再灌注7天组(IR-7),每组8只。采用四动脉阻断法制作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海马CA1区谷氨酸脱羧酶(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GAD)同工酶GAD65的表达变化。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IR-3组GAD65的表达明显增多,IR-7组恢复正常。结论 GABA能中间神经元对缺血相对耐受;全脑缺血-再灌注3天,GAD65的表达增多可能是一种代偿性的机制,以减轻脑缺血后的高兴奋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