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探索适合成人高等教育生物化学的教学内容,为成人教育生物化学教学内容的改革和相应教材的编写提供客观依据。方法以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和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通过成人高考正式录取的09级护理专业学员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重组课程教学内容,采用学员成绩分析和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基本理论成绩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学员应用能力、总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问卷调查显示,成教阶段与中专阶段生物化学教学内容的区分度、学员兴趣、临床指导意义和学习的收获等方面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全面系统地改革成人高等教育生物化学教学内容,能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提升应用能力。学以致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重点高中生的心理状态与高考成绩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重点高中学生的心理状态与高考成绩之间的关系。方法:以398例应届生为对象,应用16PF人格测验,气质测量工具(STI,TTI)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对考生进行测试分析,结果:文理科学生的16PF的人格特质有明显的差别,判别分析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16PF人格特质中的Q1因素(实验性F=8.76,P<0.01),Q2因素(独立性F=8.23,P<0.01),与高考成绩呈正相关,与M因素(幻想性F=4.88,P<0.01),呈负相关;气质中的神经过程灵活性(F=8.15,P<0.01)和时间特质中的灵活性(F=12.36,P<0.01)与高才成绩呈正相关。结论:高考生的实验性,独立性高分及幻想性低分的个性特质和气质上的灵活性有助于高考成绩的发挥,学生文理科分班宜参考学生人格特质这一特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高职护理毕业考试模式改革;方法:对比分析毕业考试模式改革前后学生通过CLEN考试差异,分析改革后,核心课程考试成绩、毕业考试成绩与CLEN考试成绩的差异;结果:改革组学生参加CLEN考试通过率明显高于改革前(P〈0.05),学生CLEN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平时课程考试及毕业综合考试(P〈0.01),而毕业综合考试与平时课程考试成绩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通过CLEN考试者问卷发现85%学生认为学校毕业考试时间不足、57%学生认为学校专业教师命题题型不规范,33%学生认为学校考试内容不吻合,43%学生认为学校考试辅导存在问题。结论:基于CLEN考试为导向的毕业考试模式改革引导的核心课程内容改革有助于高职护理专业学生通过CLEN考试,但如何以CLEN为导向,进行核心课程内容改革,组织好毕业考试,提高效果,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4.
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质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近3年海南医学院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质量,为提高海南医学院临床医学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6~2007年海南省医师资格考试资料、2006~2008年3届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资料、大学生4级英语(CET4)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2006年、2007年海南省临床医师参加全国执业医师技能考试和综合理论考试通过情况:海医学生与外院学生比较,2007年有统计学意义,海医学生的综合理论考试通过率下降最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00);外院学生的技能考试及综合理论考试通过率均呈下降趋势.也以综合理论考试通过率下降最明显,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6和P=0.000)。2006—2008届临床本科毕业生大学生4级英语(CET4)累计通过率分别为50.0%、62.1%和50.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升研率分别为20.0%、60.7%、61.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海南医学院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客观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5.
医学影像学本科学生各类课程学习成绩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医学影像学本科学生各类课程成绩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92名川北医学院2004级本科学生各课程成绩,并将课程分为5类:普通基础课程、英语、基础医学课程、临床专业课程、影像专业课程、。各类课程成绩间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各类课程成绩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76~0.91(P〈0.01)。结论医学影像课程学习成绩与其它课程成绩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以执业护士资格考试(CLEN)为导向的高职护理专业考试改革方法。方法将护生分成改革前组(甲组)和改革后组(乙组),甲组所有核心课程考试和毕业考试均采用传统的考试方法,考试时间安排在实习前;乙组所有核心课程考试和毕业考试均模拟CLEN,考试时间安排在CLEN前。另外,将三年制高职学生作为A组,五年一贯制学生作为B组。对比分析甲、乙两组以及A、B两组学生CLEN通过率差异。结果乙组CLEN通过率明显高于甲组(P〈0.01),A组CLEN通过率明显高于B组(P〈0.01)。结论以CLEN为导向的考试改革有助于高职护生通过CLEN,但如何以CLEN为导向,引导相关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CET-4)成绩是评价学生在校英语水平及教学效果的较好指标。本文对本校91级医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及91级医学检验本科学生的CET—4成绩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一、研究对象与方法研究对象系我校91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及医学检验本科参加CET—4的292名学生。其中来自广州市学生为134人,非广州市学生为158人;男生195人,女生97人,见表1。学生有关成绩及有关项目以学籍管理档案为依据。CET—4成绩及二级英语成绩采用百分制,高考英语成绩采用标准计分。本研究对5个因素(见表2)进行了相关分析;对CET—4成绩、高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课程整合在八年制医学教学中的实施效果和存在问题。方法对100名八年制医学生采取多学科联合课程整合教学,同时对127名七年制医学生实施传统教学。教学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综合考核和教学方法评价问卷调查;结果行,检验。结果学生较为认可课程整合教学(X^2=3.92,P〈0.05);认为课程整合有利于学习效率提高(X^2=11.07,P〈0.01)、教学系统性和完整性较好(X^2=11.82,P〈0.01)、能提高自学能力(X^2=8.51,P〈0.01),但是对于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帮助不大(X^2=0.90,P〉0.05)。两组学生实习成绩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10,P〉0.05)。结论课程整合教学获得较多学生认可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值得推广。在后续探索中,需注意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提高中等职业护理教育预防医学课程教学实效的方法和手段。方法在护理中专二年级学生两个合班的预防医学教学中,分别使用改革后的教学方法和传统教学方法,以学生的实验成绩、理论成绩以及总成绩和及格率等指标来睑证教学改革的成效。结果教改组学生的部分实验成绩、部分理论课的主观题成绩、总成绩和及格率均较对照组学生高(P〈0.05或P〈O.01)。结论结合预防医学的学科特点,改革预防医学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预防医学的教学效果和学生成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中医针灸人才。方法:在针灸治疗学教学中,将针灸推拿系2003级学生分成研究组,部分课程实施“研究式”教学模式;对照组完全实施传统教学模式,采用统一的理论考试、临床实践考桉及毕业论文成绩进行综合评定。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各项成绩比较,第一学期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第二学期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实践考棱有显著性差异(P〈0.05);理论考试、总成绩、综合成绩均有极显著差异(P〈0.001)。结论:通过“研究式”教学模式的实践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引入模拟血管对外科实验操作考核成绩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05级临床医学专业200名学生,分成实验组和常规组(n=100),分别进行模拟血管与常规操作训练,并比较外科实验课理论考试和操作考核成绩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外科实验操作与理论考核平均成绩显著高于常规组(P〈0.01),理论考核成绩的高分段人数与常规组相当(P〉0.05),中分段人数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低分段显著低于常规组(P〈0.01)。结论引入模拟血管能够促进学生对外科实验操作技能的掌握。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不同年级流行病学考试成绩进行分析,并对课程内容在专业实习中的应用情况实施问卷调查,为流行病学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方法分析我校2004—2007级预防医学流行病学考试成绩,并对完成专业实习的2006级和2007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流行病学考试成绩上,4个年级偏度系数均是负值,峰度系数只有2007级为正值,其余均为负值;平均分在不同年级间有统计学意义(F=2.70,P〈0.05);2004级的及格率与其他3个年级间均有统计学意义(X^2=7.94,P〈0.008)。调查中发现课程内容在实习中经常应用的分别是传染病防控(16.0%)、慢性病防控(13.9%)和疾病监测(11.8%)。结论应加强流行病学理论与实践教学改革,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应激及心理干预前后学生唾液IgA浓度的变化。方法把60名身体健康的大学二年级医学本科生,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男女各半,分别于考前2个月、2周、考试当天及考后2个月采取基础状态下的唾液标本,干预组于考前1个月进行心理干预,每周1次。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其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的浓度。结果唾液IgA浓度,对照组:女性考前2个月明显高于考试当天(P<0.05),考前2周也明显高于考试当天(P<0.01),考后2个月明显高于前三个时期(P<0.01);男性虽无统计学差异,但有与女性相同的变化趋势。干预组:女性考前2个月、2周及考试当天均无显著差异(P>0.05),考后2个月明显高于前三个阶段(P<0.01);男性考前2周明显高于考前2个月与考试当天(P<0.01),考前2个月与考试当天及考后2个月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使学生免疫功能降低,心理干预能较有效地缓解考试应激所造成的免疫功能降低。教育工作者应关注考试应激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并重视对大学生考试应激的心理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14.
郭启燕  刘瑛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4):129-130,139
目的研究改进生化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对教学质量的影响。方法将任课班级随机设为对照班和教改班,对照班采用传统的“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1ecture based learning,LBL)模式,教改班采取“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模式即通过课前精心编制教案、设计问题链、课堂提问、病案教学、课后总结、课后练习等方法加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结果通过两个班级教学过程中学习能力及期末综合考核成绩比较,教改班学习能力显著提高(P〈0.01),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班(P〈0.01)。结论生化教学中通过改变教学方法,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强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外科基础手术学课程理论与实践操作技能考试成绩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以2005-2009年级1240名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学员外科基础手术学理论与实践操作技能考试成绩为研究资料,计算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并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2005-2009年级学员理论考试成绩和技能考试成绩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631,0.719,0.548,0.630,0.801,统计学检验均显示理论考试成绩和技能考试成绩之间存在正性直线相关关系(P<0.01).基础理论考试中获得高分的学员倾向于在实践操作技能考试中表现优异,反之亦然.结论:在外科基础手术学课程学习中,基础理论知识的习得有助于促进实践操作技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临床路径在老年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0年3月至2011年12月进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实习的80名临床医学本科生随机平均分为2组,分别采用传统教学和临床路径教学进行以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穿刺微创强化治疗为代表的老年骨科临床教学。运用标准化试题库在教学前后对2组学生实施理论考试和操作考试。数据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前后测与组间考试成绩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2组学生在教学前测试成绩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理论成绩:P=0.81,操作成绩:P=0.65)。教学实施后,2组学生理论及操作测试成绩均提高(P<0.05),其中临床路径教学组成绩优于传统教学组(理论考试:P=0.02,操作考试:P=0.01)。结论在老年骨科临床教学中应用临床路径取得良好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医学生英语学习倦怠现状,探究医学生英语学习倦怠形成机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方法对某医学院医学生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采用张奇智编制的"大学英语学习倦怠问卷"调查,使用SPSS 19.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采用一般线性模型进行倦怠值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537名医学生中27.15%的英语学习倦怠值在66分以上,处于严重英语学习倦怠状态。男生英语学习倦怠值为(61.85±17.66),女生倦怠值为(49.80±14.15),男生比女生更易产生学习倦怠(P〈0.001)。高考成绩与倦怠值呈负相关(P〈0.001)。农村、城镇生源学生的英语学习倦怠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医学专业的倦怠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考成绩和性别是影响英语学习倦怠值的主要因素。对男生和高考成绩较低的医学生,应该帮助其树立正确的英语学习动机,提高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培养英语学习策略以及加强专业学习和就业指导,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启发式教学在《医护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启发式教学理论,以《医护心理学》为教材,选取首都医科大学2010级高职护理班学生共104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班级分为实验组(n=52)和对照组(n=52)。实验组采用启发式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用t检验比较两组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采用自制评价表评价教学效果,并用χ^2检验比较两组结果,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实验组的期末考试成绩(87.48±3.18)分明显优于对照组(81.43±4.89)分,P=0.016;实验组教学效果评价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医护心理学》教学中应用启发式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其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自我认识和成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P)在妇产科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在湖北医药学院第三临床学院见习的2010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12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60人,对照组60人,分别进行SP强化训练和常规教学训练.训练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理论及临床技能考核;同时,就教学情况对两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实验组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对从业后接诊患者的自信心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理论考试结果显示,客观题成绩及知识点错误数,两组学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实验组学生的临床病例分析成绩高于对照组学生,知识点错误数低于对照组学生,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技能考核成绩比较,实验组学生的病史采集、妇科检查及产科检查等专科检查成绩高于对照组学生(P<0.05),尤其在医患沟通、临床思维方面,实验组学生成绩明显好于对照组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妇产科学临床教学中,应用标准化病人可以提高医学生的临床实践技能。  相似文献   

20.
医学生心理状态及个性特征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医学生心理状态并探讨其与个性的关系,为改善医学生的心理状况提供依据。方法以河北大学医学部649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进行侧查。结果有13.56%的医学生存在中等以上的心身症状,较为常见的心身症状为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与全国青年常模相比,医学生SCL-90的各因子分均偏高(P〈0.01);与中国大学生样本相比,医学生的躯体化、强迫、焦虑、恐怖4个因子分偏高(P〈0.05),而偏执因子分偏低(P〈0.01)。内向-不稳定倾向的医学生SCL-90的各因子分最高,外向-稳定倾向的医学生SCL-90的因子分最低。结论部分医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心身症状,内向-不稳定倾向的医学生心身症状较外向-稳定倾向的医学生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