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是预防和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有效方法,但麻醉和手术过程中出现的血液动力学紊乱是造成围术期心脑血管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尽管单纯局部麻醉较全麻可能获得更稳定的围术期血液动力学,但并非所有病人都适合局麻。本研究拟在全麻的基础上复合颈丛阻滞,观察围术期血液动力学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背景 脑卒中是造成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5%~20%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归因于颈动脉狭窄或闭塞,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和颈动脉血管腔内球囊成形及支架植入术(carotid angioplasty and stenting,CAS)对预防缺血事件发生有效,但围手术期卒中、死亡等并发症对围术期管理提出挑战. 目的 对颈动脉狭窄手术及介入治疗围术期管理进行综述. 内容 重点阐述CEA和CAS围术期危险因素控制、术前评估、麻醉方法与管理、术中神经功能监测和脑保护. 趋向 积极谨慎的围术期管理是保证颈动脉狭窄患者围术期脑氧供需平衡、降低围术期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背景 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合并颈动脉狭窄者临床上并不少见.如何正确处理CABG患者并存颈动脉狭窄的问题应引起重视.目的 为了探索CABG患者并存颈动脉狭窄的最佳处理方法,此文将CABG患者并存颈动脉狭窄的外科治疗及麻醉处理进行了分析汇总.内窖对于合并颈动脉狭窄的CABG患者,最佳治疗策略尚未达成共识.既往外科治疗多采用分期或同期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但近年来随着经皮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大多数可以采用分期或同期经皮颈动脉支架置人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CABG合并颈动脉狭窄患者围术期麻醉处理的关键是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保证大脑的有效灌注压,避免脑缺血和栓塞.趋向 同日CAS-CABG"杂交"手术已显示出可行性,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颈动脉狭窄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常见病因,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 CEA)是其重要的治疗方法。颈动脉狭窄的老年患者往往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等多种基础疾病, 给手术及麻醉带来了更大的风险和挑战, 全面的术前评估和精细的术中管理对患者的围手术期安全至关重要。此例患者术前有明确的脑梗死病史, 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间质性肺炎病史, 术前通过多学科会诊, 严格把握手术指征及手术时机, 术中通过严格控制血压、重要器官功能监测与保护、维持内环境稳定、抗应激和体温保护等综合措施, 使患者安全平稳地度过围手术期, 顺利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5.
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第七期颈动脉硬化狭窄外科治疗及进展学习班”将于2010年9月15日-9月18日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举办。本次学习班将安排国内知名专家教授系统讲解颈动脉硬化狭窄外科治疗的应用解剖、流行病学研究、影像学检查、不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手术技巧、术中监护、围手术期处理、并发症防治、颈动脉狭窄的腔内治疗等专题;进行应用转流管及血管补片的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及外翻式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手术演示;进行不同脑保护装置下颈动脉支架成型术的手术演示。  相似文献   

6.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患者为脆弱脑功能患者, 围手术期易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 且认知功能障碍增加术后神经认知功能紊乱发生的风险。该患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肾动脉狭窄, 围手术期多模式评估患者脑组织灌注及麻醉对脑功能的影响, 术中关注维持心脑等重要器官灌注和脑功能的维护, 采取抗炎、抗应激、体温保护和抗恶心呕吐等综合处理。患者顺利完成手术, 术后无谵妄等神经系统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头臂干型大动脉炎手术的麻醉管理.方法 回顾分析11例头臂干型大动脉炎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麻醉平稳,围手术期血液动力学稳定.术后2例死于多脏器衰竭.结论 围手术麻醉处理的关键是维持血液动力学平稳,保证脑供血,注意脑保护.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头臂干型大动脉炎手术的麻醉管理.方法 回顾分析11例头臂干型大动脉炎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麻醉平稳,围手术期血液动力学稳定.术后2例死于多脏器衰竭.结论 围手术麻醉处理的关键是维持血液动力学平稳,保证脑供血,注意脑保护.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头臂干型大动脉炎手术的麻醉管理.方法 回顾分析11例头臂干型大动脉炎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麻醉平稳,围手术期血液动力学稳定.术后2例死于多脏器衰竭.结论 围手术麻醉处理的关键是维持血液动力学平稳,保证脑供血,注意脑保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头臂干型大动脉炎手术的麻醉管理.方法 回顾分析11例头臂干型大动脉炎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麻醉平稳,围手术期血液动力学稳定.术后2例死于多脏器衰竭.结论 围手术麻醉处理的关键是维持血液动力学平稳,保证脑供血,注意脑保护.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头臂干型大动脉炎手术的麻醉管理.方法 回顾分析11例头臂干型大动脉炎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麻醉平稳,围手术期血液动力学稳定.术后2例死于多脏器衰竭.结论 围手术麻醉处理的关键是维持血液动力学平稳,保证脑供血,注意脑保护.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头臂干型大动脉炎手术的麻醉管理.方法 回顾分析11例头臂干型大动脉炎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麻醉平稳,围手术期血液动力学稳定.术后2例死于多脏器衰竭.结论 围手术麻醉处理的关键是维持血液动力学平稳,保证脑供血,注意脑保护.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头臂干型大动脉炎手术的麻醉管理.方法 回顾分析11例头臂干型大动脉炎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麻醉平稳,围手术期血液动力学稳定.术后2例死于多脏器衰竭.结论 围手术麻醉处理的关键是维持血液动力学平稳,保证脑供血,注意脑保护.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头臂干型大动脉炎手术的麻醉管理.方法 回顾分析11例头臂干型大动脉炎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麻醉平稳,围手术期血液动力学稳定.术后2例死于多脏器衰竭.结论 围手术麻醉处理的关键是维持血液动力学平稳,保证脑供血,注意脑保护.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头臂干型大动脉炎手术的麻醉管理.方法 回顾分析11例头臂干型大动脉炎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麻醉平稳,围手术期血液动力学稳定.术后2例死于多脏器衰竭.结论 围手术麻醉处理的关键是维持血液动力学平稳,保证脑供血,注意脑保护.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头臂干型大动脉炎手术的麻醉管理.方法 回顾分析11例头臂干型大动脉炎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麻醉平稳,围手术期血液动力学稳定.术后2例死于多脏器衰竭.结论 围手术麻醉处理的关键是维持血液动力学平稳,保证脑供血,注意脑保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CEA)术后脑过度灌注综合征(CHS)危险因素、疾病特点和治疗策略。方法颈动脉狭窄患者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116例,依据围手术期头颈部经颅多普勒(TCD)、头颈部CTA+CTP、CT、MRI及血压监测,分析脑过度灌注综合征的可能性和治疗方法。结果 116例颈动脉狭窄患者CEA术后发生脑过度灌注5例,平均发病时间为4.8天,发生率为4.3%;4例经积极控制血压、癫痫及降颅压治愈CHS,1例脑过度灌注患者术后3天因颞叶及中脑出血死亡。结论积极控制血压、癫痫及降颅压是治疗CHS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血管外科2009年1月-2013年12月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出现脑出血1例,脑梗死2例,轻度伸舌偏移2例.结论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手术方式.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关键在于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提高手术技巧和有效防治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同期联合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与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治疗颈动脉与冠状动脉狭窄并存疾病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8年8月收治的25例颈动脉与冠状动脉狭窄并存并均实施了同期CEA与CABG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先行CEA再行CABG者24例,先行CABG后行CEA1例。有5例患者在体外循环下完成CABG,其余20例在非体外循环下行CABG;在行CEA时,患者均使用颈动脉转流管并均采用人工血管补片加宽颈动脉切口。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围手术期无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1例患者手术后1个月因右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而行右下肢股-腘动脉人工血管搭桥术。术后平均随访(24.6±3.5)个月,患者无心绞痛、短暂性缺血性脑发作或脑中风发生。结论同期行CEA与CABG是治疗颈动脉与冠状动脉狭窄并存疾病的一种可选择的方法,手术安全,早期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索一站式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联合椎动脉转位术在同侧颈动脉重度狭窄至闭塞合并椎动脉V1段重度狭窄至闭塞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20年9月阜外医院采用一站式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联合椎动脉转位术治疗同侧颈动脉重度狭窄至闭塞合并椎动脉V1段重度狭窄至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而分析一站式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联合椎动脉转位术在同侧颈动脉重度狭窄至闭塞合并椎动脉V1段重度狭窄至闭塞治疗中的意义。结果 纳入患者12例,其中男10例、女2例,平均年龄(67.8±6.0)岁。全部患者手术均成功。随访时间为1~3年,术后患侧椎动脉V1段的狭窄程度由83.5%±11.8%下降至24.9%±14.3%(P<0.001),术后患侧颈动脉狭窄程度由85.6%±11.0%下降至0%(P<0.001)。术后随访显示术前有症状的患者症状较术前均有改善,1年和3年通畅率均为100.0%,未出现周围神经损伤、围手术期死亡、卒中等。结论 一站式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联合椎动脉转位术能同期处理同侧颈动脉狭窄和椎动脉狭窄病变,改善脑部血供,改善患者症状,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