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病历摘要患者王××,女,7岁,汉族,河南密县人。因头痛,呕吐己4个月,视力减退月余,于1976年4月30日入院。 4个月前(1976年1月)患者出现无原因的头痛呕吐,数日后左眼内斜,头痛呈持续性、阵发性加剧,似刀割样,以前额为重,多在早晨和下午3时加重,头痛剧烈时常伴有喷射性呕吐,食量减少,身体日渐消瘦。病后无明显发热,但有时手摸患儿前额时,有热感,未测体温。病后用过磺胺、青霉素、链霉素、经数日治疗,疗效不明显。3个月前,患儿曾在郑州市某医院檢查,诊为颅内高压  相似文献   

2.
颅内压增高症杨继贤,宁秀芝(滨州地区人民医院,滨州市256610)颅内压增高是指颅内压力超过了正常人的颅内压,发病迅速,预后不良,作者结合多年临床就此问题作一综述。1颅内压增高症的病因颅内容物体积的增加超过了机体生理代偿的限度,超过正常的颅内压。如占...  相似文献   

3.
急性颅内压增高为多种原因引起的颅内容积异常增加。临床上以急性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肌张力增高,抽搐为主要表现。如  相似文献   

4.
良性颅内压增高又称假性脑瘤,诊断本病主要根据有颅内高压表现,脑脊液检查及脑血管、脑室造影及CT扫描均无阳性征象。本病在小儿时期较少见。本文总结分析我院32年期间收治的15岁以下小儿良性颅内压增高26例,并就其病因特点及诊治方法进行讨论。本组26例中,男10例,女16例。年龄5岁以下3例;6~10岁12例;11~15岁11例。病因以头部外伤及感染(包括病毒与细菌)多见,占76.9%(20例),其次为内分泌障碍(7.7%),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贫血。病程最短者8天,半年以内者21例(80.8%),最长达3.5年。  相似文献   

5.
<正> 颅内压增高系指病理性、持续性的颅内压增高,是神经外科常见的一种继发性临床综合征。成人颅腔是由颅骨构成的不能伸缩的半闭合容器。颅腔内容物—脑、血液和脑脊液的总量近于恒定,并与颅腔容积相适应。当其中任何一种或两种内容物的体积发生持续性的增加而不能由其余部分的相应减少加以代偿时,必将引起颅内压的持续增高,其结果可导致小脑幕切迹疝或枕大孔疝,继发脑干损害进而危及生命。颅内压增高的常见原因一、颅内占位性病变这是颅腔正常内容物以外的占位性因素,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病因。其中包括颅内各类肿瘤,外伤性颅内  相似文献   

6.
颅内压增高是神经外科常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由于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各种原因导致颅腔内容积代偿失调所致.成人颅内压超过200mmH2O,即为颅内压增高.头痛、喷射状呕吐和视神经乳头水肿是颅内压增高的三项典型表现.本文对110例颅内压增高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回顾.  相似文献   

7.
良性颅内压增高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8.
郑×霖,35岁,男性。主诉反覆鼻出血约一年之久,今年三月出现右侧颈部肿块,六月出现复视现象,七月则有爆发性头痛,步态不稳,及呕吐,而且症状愈来愈严重。病人终于在七月九日至门诊求诊,即发现有鼻咽肿瘤,切片结果证实为鼻咽癌(non-keratinizing carcinoma,un-  相似文献   

9.
良性颅内压增高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内压增高是儿科领域中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它的正确认识和处理是很重要的。颅内压增高的原因很多,包括颅内和颅外的多种疾病。上世纪末,有人注意到一种多种病因引起的颅内压增高综合征。因为对其病因和发病机理的认识不断增加,先后使用了多种名称对本病予以叙述:耳源性脑积水、中毒性脑积水、高压性脑膜积水,没有脑肿瘤的颅内压增高,不明原因的脑肿胀,不明原因的视乳头水肿,假性脑  相似文献   

10.
颅内压增高是神经外科临床工作中常遇到的一个重要问题,如不能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降低颅内压,病人常会死于脑疝。因此,及早发现并正确护理颅内压增高是神经外科临床工作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现将颅内压增高病人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颅内压增高是神经外科常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可由多种病因引起,也是脑功能衰竭的一种表现,如抢救不及时,可危及生命.现将我科收治急性颅内压增高患者35例,通过密切观察,积极配合医师治疗,采取游侠的护理方法.收到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13.
<正> 颅脑外伤昏迷病人监护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使增高的颅内压降至正常。但某些必须的操作,如气管内插管吸痰,尽管病人处于昏迷和低二氧化碳状态,仍能导致颅内压明显增高。静脉应用利多卡因(1.5毫克/公斤体重),可以有效地抑制未用药物的清醒患者的呛咳反应,同时,还能防止已施行麻醉插管的占位性病变的患者经常出现的颅内压增高现象。  相似文献   

14.
<正> 颅内压增高的原因很多,治疗方法也各有不同。但在进行诊查病因和具体治疗以前,必先处理可能存在的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如有剧烈头痛和反复呕吐,并颈强时,要警惕发生脑疝。要保持呼吸道通畅,严防呕吐物阻塞呼吸道造成窒息。当疑有颅后窝肿物或导水管阻塞所致脑积水时,可做脑室外引流,以缓解颅内压增高;脑水肿是经常伴发的病理改变,静点高渗性脱水剂,可暂时解除危象。应用高渗性脱水剂或脑室外引流后,要抓紧确诊和清除颅内占位性病变。一、降颅压的药物(一)高渗性脱水剂该剂能增加血浆的渗透压,具有脱水、利尿等作用,使脑组织的水分通过渗透作用进入血液而由肾脏排出,以达到缩小脑体积  相似文献   

15.
<正> 颅内压增高是颅内各种疾病常见的综合征。炎症、外伤、出血、肿瘤等均可引起。常伴有剧烈头痛,喷射状呕吐,视乳头水肿、意识障碍,外展麻痹或复视等,甚至形成脑疝,导致病人死亡。此类病人除及时治疗急救外,采取周密的护理也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墨文 《开卷有益》2007,(12):8-9
颅内压增高综合征是急诊常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它常直接造成脑功能的障碍或衰竭,如果未能及时识别和处理,常会导致死亡。因此,了解有关这方面的基本知识对于患者和各级医师都有重要意义。何谓颅内压增高综合征呢?这  相似文献   

17.
神经内科最常见的颅内压增高是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人。我们临床观察病人是否有颅内压增高,应首先观察其意识、瞳孔变化及有无头痛恶心,呕吐症状,下面就我们五年来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1意识变化病人意识状态的变化是颅内压增高的最早最敏感的指征,这些变化通常是由于大脑皮层和脑干缺氧引起的。因此,观察病人时,应经常呼唤病人的姓名,看他对语言刺激的反应,病人是否保持清醒状态。意识丧失的病人仍会感觉疼痛,一般对癌的刺激只能做出无目的不适应的反应活动,对意识模糊的病人,深度昏迷的病人对所有疼痛刺激均无反应。2瞳…  相似文献   

18.
颅内压增高征的护理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赵晓丽,岳振芹关键词颅内压增高征;脑疝;护理1临床资料1.1基本资料本组颅内压增高病人178例,其中男性96例,女性82例。年龄最大81岁,最小18岁,平均51.5岁。1.2颅内压增高的性质本组病例脑脊液压力最高5....  相似文献   

19.
对外伤性颅内压增高患者的护理非常重要,是治疗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本人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体会到,护理中除了严密观察患者的四大生命体征外,尚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 意识清者,安慰病人消除不安恐惧心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尽量预防咳嗽、打喷嚏、便秘等。以免诱发颅内压增高。 2 绝对卧床休息,时刻观察病情变化,注意意识状态,重患入睡时要定时呼唤姓名或轻摇其手臂,观察反应程度。  相似文献   

20.
观察210例脑种瘤患者,共中157例带有不同程度的颅内压增高。对全部患者进行了临床的血液检查,测定血浆中钠、钾、氯之含量及由尿排出的游离的皮质激素类和17一氧类固醇的含量。指出颅内压未超过6星期者,伴有白血球增多,嗜伊红细胞减少及淋巴球减少,Na和氯潴留,由尿排出游离的皮质激素类和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