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我院门诊西药房退药原因,减少退药现象。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门诊西药房退药处方918张,对退药科室及退药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药品不良反应为退药的最主要原因,另外患者要求及检查退药也占据相当大的比例。结论医院应建立退药制度,加强药学部门与临床科室的沟通,提高药师指导患者合理用药的服务水平,减少退药情况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门诊退药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减少门诊退药。方法对医院2009年4月至2010年3月患者退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退药原因主要为医务人员因素(44.19%),其次为患者自身因素(20.35%)。结论为避免和减少退药发生,应当健全退药制度;医务人员应当加强责任心,加强与患者沟通,提高主动服务意识;药师应深入临床,加强药学服务。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本院门诊药房退药情况,探讨退药原因及干预措施。方法对本院2012年门诊药房的退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退药原因,讨论干预措施。结果退药原因主要有:不良反应(占46.9%)、转为住院(占40.6%)、其他因素(患者因素、病情改变及医院因素等)。结论医院规范退药制度,医师、药师提高服务质量,转变服务观念加强沟通,可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减少退药情况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减少和规范门诊药房退药现象。方法对我院2013年1~6月门诊药房退药情况及其原因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6个月门诊药房共调配处方588978张,其中退药处方243张,占0.041%;退药原因主要为药品不良反应、重复用药、医师开药过多或电脑输入错误以及患者依从性差等原因。结论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有效开展药学服务,提高患者依从性,完善医院退药制度,建立适当奖惩制度,规范医师行为,可减少门诊药房退药率,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5.
2008年我院门诊西药房退药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吴寒寅  孟德胜 《中国药业》2010,19(11):37-38
目的总结退药原因,探讨减少退药的方法。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12月门诊退药处方1122例,并汇总分析。结果门诊退药原因主要有药品不良反应、患者依从性差、不合理用药、患者入院、病情变化、医生操作失误等,其中前3项为主要原因,共计948例,占退药总例数的84.49%。结论医院医生和药师应共同努力,采取建立退药制度、加强医患沟通、提高职业素养、合理化检查流程等措施,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减少退药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刘中兴 《首都医药》2007,(14):11-11
目的调查医院门诊处方退药情况,统计分析退药原因,减少退药情况发生。方法收集2006年7~12月门诊退药处方共计60份,按退药原因分类。结果药物不良反应是退药的主要原因,医师药师因素、患者因素也是重要原因。结论加强医师诊疗中的问诊和告知义务,提高药师审核调配处方能力,向患者多作解释工作,减少日常差错发生,加强医师、药师之间的沟通,加强药品说明书的学习,可减少门诊退药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一医院门诊药房近年退药情况,分析退药的原因,提出管理对策。方法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一医院2017年1-12月退药处方641张,从门诊药房退药原因、退药种类和退药剂型等方面分析导致退药的因素。结果门诊退药主要原因是药品不良反应,占全部退药的54.29%;抗菌药物是退药种类最多的药品,在退药剂型中最多的为粉针剂型。结论医院应加强对退药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减少退药情况发生。  相似文献   

8.
门诊药房退药情况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7  
陈达  张一萍  马淑莉 《中国药房》2006,17(14):1063-1064
目的为减少和规范退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5年9月~2005年12月门诊药房退药情况及其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个月门诊药房共调配处方143200张,其中退药处方503张,占0.35%;退药原因主要为药品不良反应、患者依从性差和医院服务存在瑕疵等。结论必须重视药品不良反应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9.
我院门诊药房退药原因分析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琳  钱鑫  李明华 《中国药业》2012,21(1):55-57
目的 了解医院退药原因,为减少和规范退药行为提供参考.方法 对医院门诊药房2009年7月至12月退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退药的主要原因为药品不良反应,患者拒绝用药或病情发展、改变等.结论 减少退药行为的发生,可以改善医患关系,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因此应当建立严格的退药制度,规范退药行为,保证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退药发生的原因并提出对策。方法该院门诊药房2011年1-12月门诊处方共计108726张,退药处方107张(0.098%)。对退药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对策。结果该院退药原因主要为不良反应、治疗取消、患者拒用,产生不良反应的药品主要为抗菌药,退药剂型主要为注射剂和口服药。结论医院应采取各种措施减少退药情况的发生,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分析医院门诊药房退药原因,提出合理化建议,促进安全用药。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门诊药局2013年2451份退药单。统计退药科室分布,退药品种排序和主要退药原因。结果门诊所有科室都有退药情况,前3位科室为儿科、内科、急诊科;退药品种前3位为抗生素类、抗病毒类、影响脑血管、脑代谢及促智的药物;退药原因前3位为患者原因、医师原因、药房原因。结论应加强医师和患者沟通,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尽力避免退药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我院门诊西药房患者退药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我院门诊西药房患者退药原因,为减少退药,以保障患者合法权益和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从我院门诊西药房调出2010年全年处方信息,统计退药品种及其频次,结合退药记录分析退药原因.结果 2010年我院门诊西药房退药128例次,不良反应和医生重复开药是退药原因中的主要原因,而其中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占总退药原因的19.53%.结论 通过对我院退药情况进行的统计分析,得出减少退药情况发生的方法有三,一方面医生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另一方面药师要增强责任心;同时医院还须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真正做到以患者为中心.  相似文献   

13.
我院门诊药房退药情况统计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我院门诊退药情况进行分析,以减少门诊退药的发生,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探求减少患者退药的有效方法。方法对2009年6—12月我院门诊退药情况进行统计及分析原因。结果门诊药房退药原因主要为药物不良反应,退药品种以抗菌药物为主。结论为降低门诊药房退药率,需建立退药制度,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4.
413例门诊退药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我院门诊退药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减少患者退药行为的发生。收集2007年9月~10月期间我院门诊退药的详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引起患者退药的主要因素有药物不良反应、处方差错和医院信息系统问题等八个方面。提高医师及药学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开展药物警戒工作、完善医院信息系统、制订管理制度等方法可加强退药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5.
王昊  胡敏 《安徽医药》2014,(8):1593-1595
目的对该院门诊/住院药房退药原因进行调查,以减少退药,促进医院合理用药。方法整理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该院门诊/住院药房退药处方2 680张,总结退药原因。结果退药主要原因是医嘱开错、更改医嘱、药物不良反应、患者拒用及药品发错等。结论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合理用药,加强药品管理,减少退药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徐健  李国忠  谢崇义 《安徽医药》2009,13(12):1575-1576
目的了解门诊退药状况,采取应对措施,提高病人满意度。方法对我院2008年门诊药房退药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退药原因中,由于发生药物不良反应(ADR)而退药的占40.89%,门诊转住院占29.26%,这二者为退药的主要原因。结论加强合理用药宣传,提高医院合理用药的整体水平,尽可能减少退药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我院门诊药房退药情况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减少和规范退药提供参考。方法对门诊药房退药情况及其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月内门诊药房共调配处方109433张,其中退药处方317张,占0.29%。退药原因主要为药品不良反应、不合理用药、患者依从性差和医院服务存在瑕疵等。结论医院应制订相关制度规范医师行为,必须重视药品不良反应,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8.
431例门诊患者退药情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曹倩 《中国药业》2009,18(14):50-51
目的了解门诊患者退药原因,寻求改进措施。方法对2008年1月至6月医院门诊药局431份患者退药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退药的主要原因为药物不良反应,其次为患者自身原因和医务人员的原因。结论临床退药现象不可避免,但应采取措施规范职业道德、提高业务水平、加强医患和医药沟通,降低退药率,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研我医院门诊退药情况加以分析退药原因,提出相应改进措施,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合理、有效,以达到更好的为患者服务。方法收集我医院2010年1月至12月门诊药房退药处方共556张,对患者退药情况进行汇总分析。结果退药种类以抗感染药、中成药、心脑血管用药等为主;退药科室以内科、急诊室、儿科等为主;退药原因以药品不良反应、病情变化调整用药、患者拒绝用药等为主。结论医院要重视退药问题的存在,加强药学服务,增强医患沟通,建立完善退药制度,以减少医院门诊退药发生。  相似文献   

20.
正确对待和处理医院门诊的退药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周清武 《中国药业》2006,15(2):60-60
目的:了解医院门诊退药情况,减少医院门诊退药现象,方法:对某三甲医院门诊退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原因和处理方法。结果与结论:为保证患者用药安全,药品一经发出,一般不得退换,如系医院责任或患者无法抗拒的特殊原因,在确保药品质量的前提下可考虑退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