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态血糖检测是一种新的临床血糖监测手段.其结果能反映受试者全天血糖的波动特点,显示血糖波动的趋势、漂移幅度及频率等变化信息,能为临床医生全面、客观地认识、评估糖代谢紊乱的程度和相关疾患早期筛选、诊断、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药物疗效的评估及预后的判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的临床回顾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DM)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DM急性并发症的发生率逐步下降;而随着DM患者平均寿命的延长,其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逐渐上升。严格控制血糖是延缓和减轻DM慢性并发症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手段。近20年来,家用血糖仪测定血糖一直是医生和DM患者监测血糖和指导治疗方案调整的主要手段。此方式虽然方便、快捷,但是其测定的仅仅是某个时间点的血糖值,常常会遗漏一天当中血糖动态变化的重要信息,缺乏对患者全天血糖变化的全面了解。近年来能全面反映血糖谱的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开始应用于临床,本文对动态血糖监测技术研究的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贾晓炜  张颖  贾贺堂 《武警医学》2015,26(5):499-502
 目的 利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监测妊娠糖尿病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患者在不同妊娠期血糖波动的情况,并分析血糖相关指标间的关系,为GDM治疗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选择本院2013-03至2014-10接收的妊娠期为 8~10周的健康妊娠期妇女22例为对照组,以及收治的GDM患者34例为CDM组,利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对两组血糖相关指标进行监测。对GDM患者进行胰岛素治疗,在妊娠15~18周再次检测以上指标,并对前后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GDM患者在治疗初期血糖各指标均比健康孕妇显著增高。从妊娠 8~10周与妊娠 15~18周的结果对比可以看出,健康孕妇在8~10周与15~18周的血糖指标基本维持稳定,而GDM 患者在经胰岛素治疗后血糖各指标在15~18周比第8~10周显著下降(P<0.05)。这两个妊娠期HbA1c与LAGE相关性都比较高,分别达到了0.92与0.84。结论 实时监控血糖相关指标HbA1c、SIB、LAGE、MAGE、MODD,并根据这些指标的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对GDM患者治疗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病人,男,73岁.反复发作的头晕、出汗、心悸1年.患糖尿病病史7年.胃大部切除术后2年.入院查体:腹部可见手术瘢痕,上腹部轻压痛,余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入院后化验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以及腹部超声、血管多普勒、头部螺旋CT检查均未发现明显异常.入院后2 d 内患者又出现头晕、出汗症状3次.症状出现时监测血压、心电图正常,化验血糖为4.4~5.7 mmol/L,而且有一次在进餐后随即发生.给予患者行72 h 动态血糖监测,结果提示:患者血糖波动明显,进餐后血糖在0.5 h 内明显升高,波动范围多在10.4~17.7 mmol/L,几乎每天都有低血糖(血糖<3.9 mmol/L)发生,多在进餐后2 h 左右,也有夜间低血糖.而根据患者自己的记录,其中有症状的低血糖只有不到30%.  相似文献   

5.
<正>密切的血糖监测及良好的血糖控制可明显减少及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及进展,但降糖治疗过程中会出现低血糖反应,严重时甚至可能致命。目前,临床上血  相似文献   

6.
徐岩  李春霖  田慧 《人民军医》2008,51(4):207-209
目的:比较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Guardian RT)与雷兰动态葡萄糖监测系统(DGMS)测定血糖的精确性。方法:选择住院糖尿病10例,同时佩戴Guardian RT和IXiMS进行血糖监测,应用血糖误差分析表格(EGA)评价两种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在正常血糖、低血糖和高血糖范围内的精确性相关指标。结果:(1)患者对两种动态血糖监测检查的耐受性均良好。(2)两种系统血糖值与静脉血糖、自我血糖监测系统(SGMS)血糖值有较好相关性。(3)相匹配的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测定值与指血糖值呈显著正相关(P〈0.01)。(4)误差网格分析中,两组均有100%的点落在临床准确A区和良性误差B区。(5)与DGMS组比较,Guardian RT组全天血糖标准差(SD)、日间血糖绝对差值(MODD)显著降低(P〈0.05),日内血糖波动幅度减少。结论:Guardian RT和DGMS均具备良好的精确性,两者各具优势,临床上应根据病情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7.
叶盛开  安伶  温洁  朱爽  杜颖 《人民军医》2010,(9):678-678
1病例报告 患者女,53岁。因凌晨反复抽搐伴意识不清6个月余入院。患者间断在凌晨1:00~3:00时许于睡眠中突然出现四肢抽搐、牙关紧闭、头颈后仰,迅即意识丧失,当地门诊给予输注含糖液及肌内注射苯巴比妥、地西泮等处理病情得以缓解。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糖动态监测在危重新生儿抢救治疗中的指导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对于2008-06~2009-05在本院新生儿科住院的124例危重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血糖监测组在患儿入院第1、6、12、24h测血糖、24h以后每隔12h动态监测血糖,并根据血糖数值的高低对静脉滴注葡萄糖的速度和量加以调整,对照组则仅在病情变化考虑有血糖波动时再作检测。结果:监测组发生低血糖或高血糖的例数低于对照组,因血糖波动而出现的临床症状例数低于对照组,两者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治愈好转率则高于对照组,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危重新生儿进行血糖动态监测能及时诊断、治疗,减少误诊误治,提高危重新生儿治愈率,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又称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联合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治疗高海拔地区糖尿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5例住院糖尿病患者进行胰岛素泵治疗与动态血糖监测联合应用。结果:根据CGMS检查结果可针对性制订及调整胰岛素泵治疗方案,可平稳控制血糖实现达标。结论:CGMS所提供的信息对血糖波动特征及变化趋势的认识与胰岛素泵联合应用对高海拔地区糖尿病患者治疗策略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动态血糖监测在2型糖尿病伴颈动脉硬化(CAC)患者运用过程中注意事项,评价其对临床护理的指导意义。方法88例受试者分为2型糖尿病伴颈动脉硬化组(CAC组)48例、2型糖尿病无颈动脉硬化组(NCAC组)40例2组,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监测2组72h血糖变化及波动特点,并统计无症状低血糖发生率。结果动态血糖监测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少;2型糖尿病伴颈动脉硬化患者血糖波动明显大于单纯糖尿病患者,且无症状低血糖发生率高。结论2型糖尿病伴颈动脉硬化患者失去了生理性血糖波动的规律。加强宣教,提高认识,合理运用动态血糖监测,在临床护理中可以全面观察患者的血糖变化,合理安排服药时间,对患者的治疗、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血糖异常症是危重症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常提示原发病病情严重,预后不良,死亡率高。目前已阐明危重患儿容易发生糖代谢紊乱,血糖异常对新生儿神经系统会造成损伤。危重患儿在应激状态下,糖代谢异常主要表现为低血糖和高血糖,低血糖对患儿机体产生严重的危害,高血糖是危重症应激代谢的重要特征之一,近年来已受人们的广泛关注。现将我院新生儿病房收治的109例危重患儿血糖变化监测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脑外伤后血糖和C肽含量变化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脑外伤后体内糖代谢异常,血糖明显升高,加重脑组织的继发性损害,影响预后[1]。我们[2]在以往的临床研究中发现,C肽在脑外伤后也有增高趋势。笔者进一步研究脑外伤后血糖和C肽含量的变化规律及二者的关系,为临床实践提供实验依据。一、材料与方法1.动物分组...  相似文献   

13.
罗莎  栾琰  尚高维  郑国艳 《西南国防医药》2011,21(12):1283-1283
近年来,快速血糖检测仪应用广泛,其检测结果与生化法测定静脉血糖相似〔1〕,但其结果的记录尚无明确的统一标准,我科于2006年7月为住院患者设计一种微量法血糖监测记录单,自使用以来取得较理想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一直被视为反映糖尿病患者血糖情况的主要指标.近年来,随着动态血糖监测评估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血糖波动与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因此,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临床研究及管理已逐渐成为医学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分析妊娠期高血压动态血压及动态心电图监测的运用效果.方法 2018年7月-2019年7月,随机抽取60名妊娠期高血压孕妇(高血压组)、60名正常孕妇(正常组),均给予动态血压监测、动态心电图监测,比较两组情况.结果 高血压组的动态血压参数、动态心电图改变例数、动态血压监测结果与正常组均有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高海拔地区新生儿出生3天内的血糖及影响因素。方法:对在我院出生的母婴同室新生儿915例,取足跟血用日本京都GT-1640血糖仪做微量血糖分析。结果:①发现低血糖63例,占新生儿的6.78%。与相关报道比较,高寒低氧环境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并不高于平原地区;②出生72小时内血糖值逐渐升高;③顺产新生儿与剖宫产新生儿血糖有显著性差别;④早产儿、小于胎龄儿易出现低血糖。结论:新生儿血糖监测极其重要,可及时发现和纠正新生儿低血糖,应常规对所有出生72小时内的新生儿做血糖监测,特别加强剖宫产分娩及低出生体重儿的血糖监测,及时纠正低血糖。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研究不同糖调节受损人群的餐后血糖波动特征.方法 根据连续2次75g口服葡萄糖耐量检查(OGTT)结果,选取北京地区稳定人群中正常糖耐量(NGT)组22例,单纯空腹血糖受损(HFG)15例、单纯糖耐量低减(I-IGT)19例、空腹血糖受损合并糖耐量低减(IFG/IGT)组11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组21例.所有受试对象均行72hCGMS监测,分析比较各组餐后血糖峰值(PPG)、达峰时间(△t).餐后血糖波动幅度(PPGE)、餐后血糖波动持续时间(DPE)、曲线下面积(AUC)和其增量(△AUC).结果 I-IGT、IFG/IGT和T2DM组的餐后PPG、餐后PFGE较NGT或I-IFG明显升高,HGT和T2DM组DPE明显延长,T2DM组△t较NGT组明显延迟(P<0.05);从NGT、I-IGT、IFG/IGT到T2DM组,餐后血糖对全天高血糖的贡献率(△PAUCI)逐渐下降;且I-IFG、IRG/IGT和T2DM组较NGT有显著性差异(P<0.05);当糖化血蛋白(HbA1C)≥7%时,空腹对全天高血糖的贡献率首次逆转为大于餐后贡献率,且与HbA1C<5.5%组比较,△PAUC1开始有显著性差异;HbA1C与餐后总曲线下面积(AUC1)、全天总曲线下面积(AUC2)、空腹总曲线下面积(AUC3)、OGTT葡萄糖负荷后2h血糖(2hPBG)和3餐血糖峰值均值(MPPG)显著相关(γ分别为0.743、0.687、0.504、0.708和0.732,P<0.001);以HbA1C为因变量,以曲线下面积和血糖水平为自变量分别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只有AUC1、AUC2和2hPBG、中餐后PPG最终分别进入2个方程(决定系数r2为0.552和0.614,P<0.01).结论 IGR三组分中I-IFG的餐后特征与NGT最为接近,I-IGT组与T2DM最相似;除I-IFG组外,随着糖调节受损程度的加重,餐后血糖对全天高血糖的贡献率逐渐下降;当HbA1C<7%时,应以控制餐后血糖为主,餐后2h血糖为推荐的简单评价指标;而HbA1C≥7%时,还应重视空腹血糖.  相似文献   

18.
19.
判断血液生化指标是否正常,应考虑年龄因素,有的指标随着年龄而变动(升高或降低),由此可见掌握老年人生化指标的参考值是很有必要的。为了解老年人血糖参考价值,我们测定了681名老年健康人的血糖,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不同的健康教育与管理方式对空腹血糖受损(IFG)患者的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在某军队医院体检的IFG 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单位支持的健康教育与健康管理,比较两组健康教育后空腹血糖水平。结果:经过1年的健康教育与生活方式干预,虽然两组对IFG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差异不显著(P<0.05);但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和空腹血糖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位支持的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对于IFG患者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