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肠道给药治疗中医急症的剂型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国振 《中药材》1991,14(6):45-47
中药肠道给药治疗急症的临床疗效确切,且具有许多优点。中药的急症剂型改革应当继承和发扬该给药途径。在开展肠道给药治疗中医急症时,应该重点开展肠道给药规范和标准的制定、实验研究、剂型及粘膜吸收促进剂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祖国医学虽无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名,但从本病的临床表现来看,与温热病中的暑温、伏暑、暑风、暑厥、暑痉、暑癎等病症相类似.实践证明,运用"温病"的理论治疗本病,确有一定的疗效.兹将我们所见到的有关中医治疗本病的文献,综述如下:病因和病机一般认为:暑邪、戾气和热、风、痰等是本病的病因,其中尤以暑邪为重要.根据"温邪上受、首先犯肺"的理论来推测,病邪可由口鼻和皮肤毛窍等途径而入侵;当人体正气不足时,则邪乘之而发病.福建省中医研究所临床研究室认为:肺主气,其合皮毛而属卫,位居上焦,这是病邪侵入人体的第一步;临床症状是一般的表症.如表邪不解而中传脾胃,则邪在中焦、气分,由于温邪传胃的久暂,尚有在经、在腑等深浅之别;临床症状呈里实症.若  相似文献   

3.
4.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临床中疑难病之一,属于中医腹痛、泄泻、便血等证。笔者将近三年来的结肠给药治疗该病报道概述如下,以飨同仁,并进一步加强对该病的研讨。  相似文献   

5.
郑峰 《光明中医》2008,23(12):2032-2033
千百年来传统中医药为保护人们的健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正确的给药是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的内容。清·徐灵胎于《医学源流论》中说:“病之愈不愈,不但方必中病,方虽中病,而服之不得法,则非特无功,而反有害,此不可不知也。”可见掌握中医给药的相关护理知识可确保疗效,避免毒副作用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正>大黄是我国重要药材之一,应用甚广。近年来有关大黄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大黄的化学成分1.蒽醌衍生物:大黄含蒽醌衍生物总量约3~5%。主要有下列几种:(1)大黄酸(1,8  相似文献   

7.
水、火烫伤是日常生活及工业生产中常见的一种意外伤害.晋、葛洪《肘后方》中已有"用年久石灰敷之或加油调,"用猪脂煎柳白皮成膏外敷"的治疗方法记载.在历代文献中记载了不少治疗水、火烫伤的方药,以外治法居多.对轻症单用外治法固可收功,但重症则因沸水、烈火所引起的损害,可及气血、阴阳、脏腑而发生各种内证,必须内外兼顾,才能收效.陈士铎  相似文献   

8.
(三)蛊痢1.治蛊痢下血如鸡鸭肝片,腹痛烦闷,地榆汤方.地榆、犀角、黄连、黄柏、黄芩、柏叶、生乾地黄、赤地利、当归各半两.  相似文献   

9.
梁建庆  何建成 《中医药学刊》2014,(10):2354-2356
中医问诊的历史源远流长,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通过对历代医家及学术流派问诊文献的系统整理,以便更好地指导中医临床、科研及教学等方面,从而使中医问诊这一璀璨的医学明珠发出应有的光辉。  相似文献   

10.
5.外台秘要的文献(一)水毒备急疗溪毒方:(已见于肘后千金者不重复)1.烧鲛鱼皮,以饮服方寸匕立差.2.乌蒜一枚(扌寿),以酒和服半升,得吐即差.3.烧皂荚(扌寿)末,以绵裹导之.4.以盐和皂荚末(扌寿)之,绵裹导之.5.末牡丹屑,以饮服方寸匕,日三.6.又其土俗有疗之术方:初觉便取溪蒜、莃莶、桃叶剉一觔,蒸使遍热,出布席上,解衣卧上,厚覆衣被,大汗良久,出拭之,勿见风则差.单用茜根白蘘荷根蓝青汁并佳,若卒无根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对各种原因引起的小儿高热,在它法不效的情况下,运用中药灌肠,取得满意疗效。举例报告如下: 刘×,男,6岁。1989年6月8日诊。反复发热,咳嗽一月余。患儿全身皮肤灼热,无汗,心烦,咳嗽,食减,腹胀,便秘,口干,舌红,苔黄,脉数。体温39.8℃,白血球11×10~9/L,中性0.46,淋巴0.52,酸  相似文献   

12.
中医文献综述是指收集中医药领域某一方面的大量文献资料,经过分析综合后写成的专题学术论文。特点是信息量大,专题性  相似文献   

13.
针刺的减痛作用已被公认,至今一些缺乏治疗效果的疼痛综合症如:三叉神经痛、偏头痛性头痛、慢性骨关节炎,肌炎等针刺仍获得了良好的反应。但,把针刺减痛作用作为针刺反应的唯一作用,这个概念是错误的。与此同时,在针刺的过程中出现了机体内的一系列变化,包括主观感觉的食欲增加,体力的恢复,睡眠的改善等;客观上表现血压的下降,体重的增加,血液化学成分的变化等。而其中使人们发生最大兴趣的也是  相似文献   

14.
韦炬 《四川中医》1991,9(5):5-6
直肠给药法是把润滑性的锭剂从肛门塞入,或把液体药物灌入、滴入直肠内,以治疗局部或全身性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古代称直肠给药为“导法”。张仲景运用蜜煎导法开创了中医肠道给药之先河,继之《证治准绳》、《医宗金鉴》、《世医得效方》都有类似的记载。近年来,中医直肠给药  相似文献   

15.
中药药物治疗是中医治疗疾病最常用的一种手段,同时,给药也是护理人员的主要任务之一,任务完成得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医疗护理质量。因此,必须正确掌握给药途径、方法、时间,了解中药起效时间和服药禁忌等有关护理知识。  相似文献   

16.
中医护理,大有学问。曙光医院中医外科护士长张福珍同志,从平时的护理实践中总结经验,和有关医师一起编写了《中医外科护理学》一书。本文是从该书中节选的(本刊略有删改)。我们认为,护士著书立说,应予支持和鼓励。  相似文献   

17.
中药是中医治疗疾病最常用的一种手段,有效的给药,必须通过正确的给药时间和给药方法及途径,才能更好的发挥药效。为了达到合理、安全、有效的给药,我们护理人员必须严格掌握给药时间的护理。  相似文献   

18.
溃疡病是一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根据病理解剖与X线检查的结果,本病的发病率很高。多见于青壮年,秋冬两季容易发作。其经过常常是慢性而反复发作的,对健康及劳动力的影响很大。笔者结合临床实践,综述近廿年来(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以来)中医治疗文献的主要报导,谨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舌诊为诊断学中望诊之主要组成部分,向为祖国医学所重视,认为舌乃心之苗窍,又为脾之外侯。人体内部的变化,如脏腑的虚实,病情的深浅,津液的盈亏,气血的盛衰,均可反映在舌象的变化之上。申斗垣云:“诸经之气,皆上注于舌,是以望舌可以知藏府经络虚实寒热。”吴坤安说:“病之经络、脏腑、营卫、气血、  相似文献   

20.
文献综述是科学研究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它可以了解某问题的研究状况和水平,从而指导临床、教学和科研。写文献综述就中医而言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中医药理论大都散在浩如烟海的历代文献中,且学术流派较多,往往缺乏系统和条理,文献综述将使这些遗产发挥更大的作用。对青年中医来说,写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