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侯昭才  欧阳起 《广西医学》2007,29(10):1512-1513,F0004
目的探讨X线、CT对纵隔肿瘤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54例纵隔肿瘤,分析其X线及CT影像学特点。结果前纵隔肿瘤25例,中纵隔肿瘤18例;后纵隔肿瘤11例。CT定位正确52例占96.3%,定性正确51例占92.3%;胸片定位正确48例占88.8%,定性正确45例占83.3%。结论X线、CT影像学特点和纵隔分区能正确做出纵隔肿瘤的定性诊断,两者相比CT优于X线。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比较X线DR平片与CT检查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临床应用价值,进一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采用我院经临床确诊膝关节外伤骨折病人112例,分为A、B 2组,A组应用 X线DR片诊断,B组应用CT诊断,并对2组检查结果进行简要对比分析优缺点。结果:A组DR平片检查胫骨平台塌陷性骨折漏诊12例,漏诊率21.4%,髁间嵴骨折漏诊13例,漏诊率23.2%,骨碎片误诊2例,误诊率为3.5%;B组采用MSCT检查,胫骨平台塌陷性骨折漏诊2例,漏诊率3.5%,髁间嵴骨折漏诊1例,漏诊率1.8%,骨碎片误诊1例,误诊率为1.8%。结论:DR检查是膝关节外伤骨折首选检查方法,但对临床可疑骨折而DR检查阴性时应选择CT检查,并行 CT重建图像及后处理技术应用,减少骨折漏诊率。  相似文献   

3.
王惠华  洪东煜 《广西医学》2012,34(3):382-384
目的 探讨纵隔型肺癌的影像学特点及其误诊原因.方法 对20例纵隔型肺癌患者的X线及CT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患者中X线胸部平片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相符6例(30.00%),误诊12例(60.00%),漏诊2例(10.00%).CT扫描诊断与病理结果相符16例(80.00%),误诊4例(20.00%).结论 CT扫描诊断纵隔型肺癌正确率较高,为减少误诊、漏诊,应常规应用CT检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CT与X线平片对鼻骨骨折的诊断价值和限度。方法:回顾性对150例X线平片鼻骨侧位检查、120例薄层CT检查和其中85例同时进行X线平片鼻骨侧位及薄层CT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X线平片检查150例。鼻骨骨折64例(43%),可疑骨折23例,未见骨折63例。薄层CT检查120例,阳性102例(85%),阴性18例。其中同时进行X线平片及薄层CT检查85例.X线平片确认鼻骨骨折37例(44%)。可疑骨折10例.未见骨折38例;薄层CT检查阳性78例(92%),65%为复合骨折。结论:X线平片时鼻骨骨折极易漏诊和误诊.且对骨折的部位、程度及并发改变显示不够全面和清楚。CT检查则清楚显示鼻部及邻近器官解剖结构,能细致、全面、准确地显示骨折部位程度及并发改变。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纵隔肿瘤384例外科治疗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原发性纵隔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14年来我院收治的384例原发性纵隔肿瘤。结果 384例中,胸腺瘤147例,占38.3%,畸胎瘤70例,占18.2%,神经源性肿瘤66例,占17.2%,纵隔囊肿32例,占8.3%。X线与术后病理诊断的基本符合率为79.2%,而CT的基本符合率为92.4%;全组病例均行手术治疗,肿瘤完全切除者336例,部分切除者29例,探查加活组织检查者19例。手术切除率为95.1%(365/384)。手术死亡6例,病死率1.6%。结论 本病诊断主要依靠X线片、CT等影像学检查;诊断一经成立,应尽早手术治疗,正确选择切口,恶性胸腺瘤手术治疗原则是即使不能完整切除肿瘤也应尽早将可切除部分切除,复发的胸腺瘤仍有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6.
谢彦奇  吴永峻 《吉林医学》2005,26(12):1325-1326
目的:分析23例外伤性膈疝的CT征象,探讨外伤性膈疝术前误诊或诊断不确切的原因。方法:收集23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外伤性膈疝的CT图像作回顾性分析。男17例,女6例,年龄12-63岁(平均年龄32岁)。结果:术前诊断正确6例(占26%)。误诊或诊断不正确17例(占74%),误诊为液气胸的5例;误诊为肺内或纵隔肿瘤的4例;误诊为横膈病变的3例;诊断不明确的5例。结论:①外伤性膈疝的cT征象可归纳为:典型型;液气胸型;肺部疾病型;肿瘤型;横膈病变型。②误诊的原因除了对创伤性膈疝的CT征象不熟悉或经验不足外,分析时应注意外伤史,并发症,横膈的变化及临床的综合情况。同时,综合应用影像方法对减少误诊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胸片、体层片、CT和支气管动脉造影(BAG)对肺癌的诊断价值并对其进行比较。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80例肺癌患者的胸片、体层片和CT、BAG的影像表现和诊断价值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肺癌的胸片、体层片诊断正确26例,正确率65%。定性困难10例,误诊4例。CT结合X线片诊断正确39例,正确率97.5%,误诊1例。40例肺癌行BAG其中有肿瘤染色和肿瘤血管者分别为20例和27例。结论:胸片、体层片在诊断肺癌方面与CT相比有一定差距,以CT的诊断价值较高,而BAG对肺癌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典型性肺结核的影像学特点,比较X线诊断与CT诊断对该病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6月本防治中心收治的不典型性肺结核患者35例的X线及CT检查资料,总结其X线、CT诊断表现,并将检查结果与最终临床治疗确诊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经抗结核临床治疗结果与症状对比分析,35例不典型性肺结核患者X线正确诊断27例,不能确诊或漏诊8例,正确诊断率为77.14%;CT正确诊断33例,不能确诊或漏诊2例,正确诊断率为94.29%。X线、CT检查结果均与临床确诊结果呈正相关(0〈r〈1),且CT检查正确诊断率明显高于X线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69,P〈0.05)。结论 CT对不典型性肺结核的正确诊断率明显高于X线诊断,详细了解并掌握不典型性肺结核患者的X线及CT多样性表现特征,并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诊断,可显著提高正确诊断率,降低误诊、漏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诊断和误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征和误诊原因,以期早期诊断、正确处理、减少病死率。方法对36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症状、体征分析及心电图、X线、超声心动图、CT、核磁共振检查。结果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首发症状以典型胸、腹痛者22例,仅占61.1%;心电图非特异性ST-T改变占38.9%,X线检查见纵隔主动脉影增宽者占75.0%,CT、MRI的确诊率分别为91.7(33/36)和100%(36/36)。本组早期误诊率为47.2%。结论心电图非特异性ST—T改变易误诊为冠心病。胸部X线检查可作为初步筛选手段。超声心动图、螺旋CT、核磁共振检查可为主动脉夹层的诊断提供可靠依据,MRI是目前非创伤性诊断主动脉夹层的金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分析普通X线与CT对鼻骨骨折诊断效果。方法:回顾分析62例确诊鼻骨骨折的患者X线及CT检查资料,对比分析两者检查阳性率。结果:X线检出骨折阳性39例(62.9%),可疑骨折14例(22.6%),未检出骨折9例(14.5%);CT检出骨折62例(100.0%),两者阳性率之间有显著差异(x0=9.92,P〈0.01)。复合骨折的诊断两种方法的诊断差异最大,X线诊断复合骨折漏诊最多。结论:X线诊断鼻骨骨折简单廉价,但漏诊率较高;CT检查能为临床诊断鼻骨骨折提供清晰详细的信息,诊断阳性率高,可作为临康鼻骨骨折诊断的主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研究和评价X线平片和CT检查在鼻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3例鼻骨外伤患者分别进行X线和CT扫描检查,对比分析其相应的表现和诊断。结果:53例患者中,X线检查发现鼻骨骨折29例(54.7%),未发现骨折征象24例(45.3%),CT检查全部阳性,其中单侧鼻骨骨折38例,双侧鼻骨骨折15例,并对鼻区复合伤和周围情况诊断明确。结论:普通X线检查鼻骨骨折只是简单初步的检查方法,为防误漏诊,应将CT列为其必备的检查项目.X线平片、CT扫描两种检查互相补充对诊断鼻骨骨折有很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沈茂群  常义  杨纶先 《广东医学》2002,23(8):822-823
目的 为提高马尾圆锥部肿瘤诊治的准确率。方法 对曾被误诊的16例马尾圆锥部肿瘤患者的临床特征、辅助检查、误诊误治经过等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马尾圆锥部肿瘤易被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及前列腺增生症,其腰腿痛特点腰椎间盘突出症不同,X线平片和CT检查易造成漏诊。结论 详细询问病史及全面体格检查,正确选用腰穿、脊髓造影及MRI检查,可对马尾圆锥部肿瘤做出早期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3.
①目的 比较超声与CT检查对小儿颅内出血的诊断价值。②方法 应用超声和CT对41例颅内出血病儿和50例正常儿童进行检查,对超声检查与CT检查的结果进行比较。③结果 超声诊断为脑实质出血10例、硬脑膜下隙出血5例与CT相符;超声诊断蛛网膜下隙出血7例,漏诊2例,误诊1例;超声诊断脑室出血2例,漏诊1例,误诊1例;混合型出血12例,超声与CT检查诊断结果相符。PW显示血流频谱异常者39例,占95%。④结论 超声与CT检查诊断脑实质及硬脑膜下隙出血无明显差别。CT诊断蛛网膜下隙、脑室出血优于超声。CT确定出血部位优于超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纵隔型肺癌采用X线及CT检查的影像学特点.方法 选取40例纵隔型肺癌患者,分别采用X线平片与CT进行诊断,回顾影像学资料.结果 周围型肺癌检出10例,X线表现:呈正常表现3例,异常表现7例,上下纵隔均有增宽,肺门旁肿瘤3例;CT表现:纵隔旁肿块病灶内缘与中纵隔紧贴3例,贴于后纵隔旁呈肿块状突出3例,位于前纵膈内4例.中央型肺癌24例,X线表现:正常1例,异常23例;CT表现:实施平扫时,见肺门区有团块状、结节状软组织密度病变,呈不规则边缘.隐匿型肺癌6例,对X线表现进行观察,正常2例,异常4例;CT示肺组织内病灶不明确,纵隔内有结节状病灶广泛分布,部分呈团块状融合.肺门纵隔淋巴结呈肿大显示26例,融合成团块状14例,对上腔静脉包绕5例,肺动脉包绕7例,3例并发胸腔积液,胸椎或肋骨骨质破坏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结论与影像学检查对照,本组诊断正确34例,误诊为转移瘤或淋巴瘤3例,误诊为纵隔肿瘤3例.结论 纵隔型肺癌易按纵隔转移瘤、纵隔原发肿瘤误诊,在影像学检查方面,CT较X线片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5.
恶性纵隔肿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恶性纵隔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1976年1月~2003年7月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57例恶性纵隔肿瘤。结果 恶性胸腺瘤26例、恶性畸胎瘤11例、恶性神经源性肿瘤4例,恶性脂肪病2例、纵隔类癌2例等;除无手术指征的5例使用放、化疗外,手术切除52例,其中根治性切除44例,姑息性切除5例,探查3例,手术切除率94.2%(49/52),术后随诊1个月~25年,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72.2%、50.13%和30.5%。结论 本病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和X线、CT检查;治疗应以手术为首选,姑息切除术后配合放疗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探讨心影后方,脊柱旁侧区病变的胸片和CT检查,总结肺隐蔽部位病变诊断中影像的互补作用。方法:对76例经不同医院手术病理及临床或复查证实病例,均有X线胸片正侧位和CT材料进行分析。结果:胸片对心影后方脊柱旁侧区隐蔽性病变诊断正确33例,占43.3%,诊断不明35例,占46.1%、漏诊12例,占17.9%;CT诊断正确64例,占84.21%,诊断不明9例,占9.47%,误诊3例,占3.88%。结论①胸片是胸部疾病基础影像和首选检查方法,CT是胸片常用首选补充检查。②对心影后方脊柱旁侧区病变,因心影脊柱重迭遮挡,部位隐蔽,是X线检查盲区,CT能清晰显示该中位病变形态、大小、密、边缘及组织关系,能明显病变性质,敏感性和特异性高,弥补了胸片检查之足。③当临床症状表现可疑肺部疾病,而胸片诊断有困难时,进一步检查应首选CT或有目的的增强和(或)薄层发描,以提高检查准确率。④在胸片、CT影像基础上结合临床及实验室辅助检查,综合分析仍是提高诊断率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纵隔气肿影像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4例纵隔气肿的X线正侧位胸片及CT影像表现.结果 24例纵隔气肿X线胸片表现为纵隔旁线条样透亮影,纵隔内多发不规则条片状影.确诊率达91.67%,CT表现环绕纵隔的低密度气体影,确诊率达100%.结论 高度怀疑纵隔气肿的患者首选X线正侧片检查,如X线胸片不能确诊或需明确其他并发症时应进一步行CT检查,两者结合,可以防止漏诊及误诊.  相似文献   

18.
目的讨论CT对纵隔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3俐临床病理证实的纵隔肿瘤的CT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归纳总结影像学的特点。结果不同质地的纵隔肿瘤有其好发部位及特征性CT表现,CT检查对纵隔肿瘤的显示明显优于常规X线检查。结论CT检查对纵隔肿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多数肿瘤结合临床和CT扫描可做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的正确诊断和误诊原因,以期早期诊断、正确处理,减少病死率。方法:对36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症状、体征分析及心电图、X线、超声心动图、CT、核磁共振及主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首发症状为典型胸、腹疼浦22例,仅占61.1%,本研究早期误诊率为47.2%。心电图非特异性ST—T改变易误诊为冠心病。胸部X线可作为初步筛选手段。超声心动图、螺旋CT、核磁共振检查可提供主动脉夹层诊断的可靠依据,MRI是目前非创伤性诊断主动脉夹层的金指标。结论:应提高对主动脉夹层的认识,早期识别不典型主动脉夹层的患者,减少误诊率,及时正确诊治,提高主动脉夹层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20.
徐成安 《吉林医学》2012,33(21):4603-4604
目的:探讨分析肋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CT表现及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0例肋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50例进行X线和CT诊断,50例进行单纯的X线诊断,影像学诊断结果与他们的确诊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病理和长期的随访确诊后,观察组通过X线和CT检查,漏诊1例,误诊0例;对照组仅行X线检查,漏诊5例,误诊7例。在确诊率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良性的肋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边界清晰,病灶有明显周围硬化,一般无软组织肿块及骨膜反应;恶性肋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以破坏为主,骨皮质大多破坏中断,存在软组织肿块和骨膜反应,病变周围有膨胀反应。在临床检查中,把CT检测应用于肋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诊断,将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存在的共性和差异区别的更加明显和清晰,与单纯用X线检查比较,提高了临床的确诊率,提早对恶性肿瘤的诊断,为进一步治疗提供更充足的准备和治疗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