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理念在提高口腔门诊患者满意度方面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口腔门诊收治的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同研究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使用个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在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方面,研究组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门诊患者护理过程当中,应用个性化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系统性地分析人性化护理在口腔门诊护理中的科学实施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口腔门诊2014年3月至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80例口腔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口腔疾病对症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予以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予以人性化护理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均取得一定效果,其中观察组40例患者中38例患者对护理效果表示满意,总满意度为95.0%;对照组40例患者中31例患者对护理效果表示满意,总满意度为77.5%。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口腔门诊患者实行科学的人性化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增强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门诊患者护理中健康教育实施的措施及作用。方法随机将100例门诊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并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就诊时S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经门诊护理后,患者离开时观察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在门诊患者护理中实施满意度高,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张丽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0):1486-1488
目的:探讨牙种植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效果评价.方法:随机选取在本院进行牙齿种植修复治疗病人240例,半年后由病人填写满意调查问卷,并发症问卷由固定专业人员填写,复诊时对病人进行肿胀、疼痛、出血、感染等方面记录,通过对病人的整体评估,制定护理计划,对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比较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满意度98.33%,对照组满意度79.17%,经检验χ2=11.04,P<0.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14.17%,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52.50%,两组比较χ2=19.84,P<0.005.结论:以病人为中心,实施整体护理,彻底改变了以往的口腔护理模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何海新 《数理医药学杂志》2020,33(11):1724-1726
目的:探讨口腔护理对经口气管插管颅脑外伤患者口腔溃疡及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17年4月~2019年8月收治的80例经口气管插管颅脑外伤患者,根据盲抽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口腔护理,比较两组口腔溃疡和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口腔溃疡发生率10.00%、相关性肺炎发生率7.50%、口臭发生率7.50%,均低于对照组(27.50%、22.50%、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护理可有效降低经口气管插管颅脑外伤患者口腔溃疡及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提高家属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本文综述我国口腔门诊患者延续性护理的应用现状,回顾口腔门诊延续护理的干预模式、评价指标和实施效果,提出延续性护理在口腔门诊疾病发展存在涉及人群不全面、高素质专业人员紧缺和延续护理流程不规范问题。本文对延续护理发展进行探讨,以期构建完善的口腔门诊患者延续护理模式,提高患者自我管理的能力,建立正确口腔卫生习惯。  相似文献   

7.
目的:浅谈老年口腔颌面肿瘤的手术期护理。方法选取老年口腔颌面部肿瘤采用联合治疗的患者100例,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临床整体护理,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和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明显少于对照组的34.0%(P ﹤0.05),满意率为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老年口腔颌面肿瘤患者进行临床整体护理干预,可以降低老年口腔颌面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患者的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口腔外科术后护理中口腔冲洗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92例口腔外科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口腔护理干预,观察组常规术后护理基础上给予口腔冲洗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感染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有效率(86.96%)和护理满意度(97.83%)皆高于对照组(67.39%,80.43%),感染率(2.17%)低于对照组感染率(17.39%),其差异皆具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口腔外科手术护理中采用口腔冲洗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伤口愈合,降低感染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提高精神科门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方法:根据卫生部关于"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内容要求,制定具体措施,为病人提供满意的服务。结果:开展"创优质护理服务"后精神科门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较开展前明显提高。结论:开展门诊优质护理,提高患者满意度,有效减少护患纠纷,为医院生存和发展树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调查两组患者护理后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结论对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使患者病情加快改善。  相似文献   

11.
王卫 《黑龙江医药》2013,(6):1183-1185
目的:探讨口腔专科医院门诊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的措施和方法。方法:采取转变服务意识,改变工作方式,细化护理流程,优化护理内涵,改善激励机制等措施,严格护理质量监管与综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结果: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医生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是一种实效性工作方式,能够切实可行的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2.
吕文 《中国医药科学》2013,(23):157-159,185
目的:探讨门诊输液的人性化护理。方法通过分析门诊输液患者的服务需求,介绍门诊输液的人性化护理模式。结果实施门诊输液的人性化护理不仅能提高护理质量,还有利于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论实施门诊输液的人性化护理提高了我门诊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13.
李敏 《中国当代医药》2013,(31):123-125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妇产科门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6月本院妇产科门诊收治的90例患者为研究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2011年7~12月本院妇产科门诊收治的90例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很满意72例(80.0%)、满意15例(16.7%),对照组很满意38例(42.2%)、满意25例(27.8%),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门诊妇产科有利于服务质量的提升,促进医、护、患关系的和谐,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慢性伤口门诊处理中的风险管理与个体化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门诊在2010年5月~2013年8月间收治的82例慢性伤口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41例病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中有35例患者护理满意,5例患者护理较满意,总满意度为97.6%;对照组中有28例患者护理满意,6例患者护理较满意,总满意度为82.9%。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伤口患者的护理工作中,首先需要做好风险管理,然后为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有利于提升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门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例低钾型周期性麻痹患者随机分为路径组和非路径组各20例.非路径组采用一般门诊输液病人的护理常规护理.路径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率,生理指标恢复,疗效,满意度等情况.[结果]路径组与非路径组比较:相关知识掌握:55%vs10%;好转时间(6.5±1.9)h vs(10.8±4.3)h;治愈时间(30.8±10.5)hvs(46.5±22.9)h;治愈率95%vs 40%;满意度100% vs65%,差异有极显著性(P< 0.01).[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低钾型周期性麻痹患者进行护理,可有效的提高该类病人在门诊的治疗效果,缩短治疗的时间,提高治愈率,提高病人的满意度,提高门诊护士专业水平和对新业务、新知识的应用与实践的能力.能为基层综合性医院门诊的护理实践,探索一种新的门诊护理模式提供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妇科住院患者发放满意度调查表,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根据科室实际情况自制问卷调查表,不记名方式发放240份进行调查。结果回收有效调查表240份,综合满意度为96.48%,妇科住院患者对基础护理、护士的仪表、服务态度、服务及时性、收费满意度较高;对专业技能和健康教育的满意度较低。结论通过满意度调查可及时发现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以便提高妇科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责任制护理在内科门诊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1~6月在本院内科门诊输液治疗的172例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2010年1~6月在本院内科门诊输液治疗的17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取责任制护理。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8.2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29%(P〈0.05)。研究组在疾病预防知识、输液常识及药物治疗知识的掌握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责任制护理模式在内科门诊输液中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有效保障患者的治疗质量,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骨科髋关节置换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2年9月本院骨科收治并行髋关节置换术的住院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组和传统护理服务模式组,各30例,从护理服务、护士技术、护士态度、病区环境、总体满意度5个方面评价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从护理工作模式、工作环境、医护合作、工作强度、社会地位及成就感5个方面评价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结果两组的护理服务、护士态度、病区环境、总体满意度、工作环境、社会地位及成就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组和传统护理服务模式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4.5~3.5)d、(19.5±6.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42,P〈0.05)。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组和传统护理服务模式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7%、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20,P〈0.05)。结论在骨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与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减少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设立药师综合门诊,为患者提供全面个体化药学服务。方法:设置全日制多专科药师门诊,建全药师接诊、会诊、转诊、检查、网络药学服务等工作规范,并统计一年内患者来源情况及就诊数量变化,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一年内就诊患者数量逐步增加,主要来源于医务人员的转诊,药师门诊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普通门诊。结论:药师门诊能够增加医药配合程度,提升患者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眼科门诊护理中的效果,总结优质护理服务应用要点c方法 以本院2012年1月至12月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后护理的68例眼科门诊患者作为观察组,本院2011年1月至12月应用前护理的59例眼科门诊患者作为对照组,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焦虑发生率为16.18%、抑郁发生率为8.82%,对照组患者焦虑发生率为32.20%、抑郁发生率为22.03%,对照组中有焦虑或抑郁心理症状者明显多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为97.06%,对照组总满意率为79.66%,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眼科门诊当中可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应于门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