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乙型肝炎母婴传播情况调查及乙肝疫苗免疫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型肝炎 (简称乙肝 )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 ,乙肝病毒 (HBv)传播途径复杂。HBv从无症状携带HBsAg母亲传播给婴儿 ,使婴儿感染HBv被好多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所证实。孕妇HBsAg和HBeAg阳性者所生婴儿 1岁时 90 %~10 0 %已受感染。因此 ,干预HBv母婴传播是降低乙肝发病率的关键措施。目前由于乙肝疫苗及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应用 ,阻断乙肝母婴传播变为可能。现将我们于 1992~ 2 0 0 0年对我市孕妇产前进行HBsAg筛查情况及采取阻断乙肝母婴传播措施 ,其结果情况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观察对象  …  相似文献   

2.
林峰  王金仙  池美珠 《浙江医学》2002,24(4):234-235
我国为乙型肝炎 (简称乙肝 )高发区 ,人群中HBsAg阳性率高达14 %以上 ,携带者达1.2亿余人。孕妇中乙型肝炎的发病率为35 % ,其中HBsAg(+ )、HBeAg(+ )和HBcAb(+ ) (俗称“大三阳”)患者占3.57 %。大三阳孕妇病毒携带量大 ,感染性强 ,容易造成乙型肝炎病毒 (HBV)宫内感染 ,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 (HBIG)能有效阻断母婴传播 ,降低新生儿HBsAg慢性携带率 ,本文就大三阳孕妇新生儿感染情况及乙肝疫苗联合HBIG治疗对新生儿的保护作用作以下探讨。选取我院资料完整的1998年2月~2000…  相似文献   

3.
在乙型肝炎高发区 ,母婴传播是乙型肝炎病毒 (HBV)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 ,其中宫内感染率占 5 %~ 15 % ,近年来随着研究技术的进步 ,发现宫内感染率在上升[1] 。宫内感染HBV小儿接种乙肝疫苗效果如何 ,以下就此作一初步观察。1 临床资料1.1 资料与方法  3 6例均来自 1996年 3月~ 1998年 6月于我院妇产科出生的、母亲HBsAg和 (或 )HBeAg阳性的新生儿 ,其中男 2 0例 ,女 18例。出生后 2 4h内作HBV血清学检测 ,凡静脉血HBsAg和 (或 )HBeAg阳性并持续 1个月以上者作为诊断标准[2 ] 。其中单纯HBsAg阳性 (…  相似文献   

4.
血清HBsAg、HBeAg双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分别于出生时、1月龄、6月龄各接种1剂20μg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后随访2a。随机抽取母婴乙肝病毒(HBV)传播阻断成功的64例、失败的29例。用斑点杂交测定孕妇临产时血清HBV-DNA水平。结果表明疫苗阻断母婴传播成功组孕妇血清HBV-DNA水平明显低于失败组提示孕妇血清HBV-DNA水平高可能是疫苗阻断母婴传播失败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血清HBsAg、HBeAg双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分别于出生时、1月龄、6月龄各接种1剂20μg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后,随访2a。随机抽取母婴乙肝病毒(HBV)传播阻断成功的64例、失败的29例,用斑点杂交测定孕妇临产时血清HBV-DNA水平。结果表明,疫苗阻断母婴传播成功组孕妇血清HBV-DNA水平明显低于失败组,提示孕妇血清HBV-DNA水平高可能是疫苗阻断母婴传播失败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 乙肝) 病毒携带孕妇胎儿宫内感染率和乳汁中乙肝病毒( H B V) 阳性率的相关性,分析研究乙肝血清学指标阳性产妇是否适于哺乳。方法:对52 例乙肝血清学指标阳性的产妇,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斑点杂交法分别检测脐血和初乳中的 H B V 标志物( H B V M) 以及 H B V 脱氧核糖核酸( H B V D N A) ,并对比分析。结果:孕妇 H B V 阳性与相应的脐血和初乳中的 H B V M 阳性率以及 H B V D N A 的检出率呈高度的一致性( P > 005) 。52 例 H B V M 阳性的孕妇中,脐血和初乳中 H B V D N A 的检出率均以乙肝表面抗原( H Bs Ag) 、乙肝e 抗原( H Be Ag) 及乙肝核心抗体( Anti H Bc)3 项阳性者最高(8571 % 和9286 % ) , H Bs Ag 、 H Be Ag 双项阳性者次之(80 % ) , H Bs Ag 单项阳性者最低(20 % ) 。结论: H B V 宫内传播以及初乳排毒率与母亲的 H Bs Ag 和 H Be Ag 状态密切相关。直接检测初乳中 H B V D N A 为指导哺乳的最可靠方法。血中 H Bs Ag 、 H Be Ag 和 Anti H Bc3 项阳性以及 H Bs  相似文献   

7.
1343例孕妇乙肝病毒感染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343例孕妇进行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物检测。结果显示,HBsAg阳性者180例,占13.40%,其中来自农村的孕妇HBsAg阳性率(15.99%)明显高于城市(11.39%)的孕妇(P<0.05)。而在HBsAg阳性的180例孕妇中,有35例伴有HBeAg阳性,表明本地区孕妇HBV感染率是相当高的。因此,对孕妇常规进行产前HBV检测有助于阻断HBV的母婴传播。  相似文献   

8.
我国系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高发地区,母婴传播机率大,刘克洲报道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母亲的婴儿出生6个月内,243%~45%HBsAg阳性。因而加强对新生儿乙肝疫苗的接种,阻断围产期HBV的传播是预防乙肝的一种有效手段。1996年...  相似文献   

9.
脐带血和乳汁中乙肝病毒携带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芳辉 《海南医学》2003,14(3):68-69
我国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HBsAg)阳性者占总人口的 10 % - 15 %左右。乙肝病毒 (HBV)母婴垂直传播是乙肝传染的主要途径之一 ,包括宫内感染、产道感染、哺乳过程和密切接触等。关于乙肝病毒携带产妇在生产过程和密切接触中因血液而使婴儿感染已有定论。因此临床常开展乙肝病毒携带产妇脐带血和乳汁的乙肝指标检查。本文收集近期 17例乙肝病毒携带产妇的脐带血和乳汁的乙肝指标结果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标本  17例产前检查静脉血血清中HBsAg和HBeAg均为阳性的本院住院产妇。其中送检的这 17例标…  相似文献   

10.
陈列 《海南医学》2003,14(4):75-75
乙型病毒性肝炎 (简称乙肝 )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Ⅰ类传染病 ,为了解我县饮食从业人员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状况 ,便以制订防治措施 ,每年针对饮食从业人员进行体格检查HBsAg检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1997~ 2 0 0 1年饮食从业人员在防疫站健康检查资料。1.2 方法对每名饮食从业人员抽取静脉血2ml,分离血清 ,用反向对流血凝法(RPHA)检测HBsAg ,滴度在 1:16以上试验定为阳性 ,并进一步对HBsAg阳性血清用琼脂双扩法 (ELISA)检测HBeAg。2 结果2 .1 我县 1997~ 2 0 …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区 ,无症状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ASC)高达 2 0 % [1 ] ,对乙肝病毒感染和传染作出准确的诊断 ,是有效控制乙型肝炎流行的前提 ,在公共卫生学方面尤其重要。应用PCR技术检测服务性行业从业人员HBsAg携带者血清、唾液、尿液中乙肝病毒DNA ,对检出情况进行分析。ASC血清学感染标志物组合模式 ,A型 :HBsAg、An HBe、An HBc均阳性 ;B型 :HBsAg、HBeAg、An HBc均阳性 ;C型 :HBsAg、An HBc均阳性 ;D型 :HBsAg、HBeAg阳性[2 ]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  相似文献   

12.
母婴传播、家庭内水平传播和医源性传播是乙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为了解我区双亲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Ag)阳性对子女感染乙肝病毒的影响情况 ,为预防乙肝传播提供依据 ,1998年 6月至2 0 0 1年 6月 ,笔者对临沂市罗庄区城乡 4 0 3个父、母HBsAg阳性家庭的子女进行了血清乙肝五项指标检测。1 对象与方法以 1998年 6月至 2 0 0 1年 6月到罗庄区卫生防疫站门诊部就诊和接种乙肝疫苗者为调查对象。血检HBsAg阳性者 ,按“一人感染 ,全家预防”的原则 ,动员其父母或兄妹查血。选择家庭成员全部检测后父母中至少有 1人HBsAg…  相似文献   

13.
随着血源性乙型肝炎疫苗(PDV)1981年的问世和1986年乙型肝炎基因工程疫苗(YDV)的获准使用[1~3],世界卫生组织随后提出到2010年实现全球消除乙型肝炎的战略目标,其最关键的措施是对新生儿普遍接种乙肝疫苗[4]。由于HBsAg和HBeAg双阳性母亲所生的婴儿,若无预防措施,其母婴传播率高达80%~96%,故阻断传播效果是考核疫苗质量的最重要的措施之一[5]。现就YDV阻断母婴传播效果的研究近况概述如下。1 YDV阻断母婴传播的安全性不少学者[3,6,7]认为YDV接种后只有少数人出现轻微的局部反应,表现为局部轻度疼痛,持续1~2天…  相似文献   

14.
对七台河市496名孕妇HBsAg和HBeAg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孕妇HBsAg阳性率7.06%(35例),HBsAg阳性者中HBeAg阳性率为33.33%(10例)。在61名配偶中进行HBsAg检测的孕妇中,配偶HBsAg阳性孕妇的HBsAg阳性率35.71%,配偶HBsAG阴性孕妇的HBsAg阳性率3.70%,前者为后者9.65倍。可见,HBsAg阳性的配偶主要通过性传播和生活密切接触传播的机制,使孕妇感染HBV的危险性明显显增高。因此在乙型肝炎预防上,除了对HBsAg和/或HBeAg阳性孕妇要高度重视之外,还要对HBsAg阳性的父亲给予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无症状乙肝表面抗原 (HBsAg)携带者有无传染性 ,我们对在健康体检中发现的 5 78名无症状HBsAg携带者进行血清学指标检测 ,就其HBsAg阳性滴度的流行病学意义进行分析 ,报告如下。1 调查对象和方法1 1 调查对象 :为 1992~ 1995年其间 ,辖区内饮食服务人员和机关工作人员。1 2 方法1 2 1 HBsAg测定 ,采用反向间接血凝法 ,以中和试验 1∶8以上判阳性。使用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试剂。1 2 2 抗 -HBs、HBeAg、抗 -HBe和抗 -HBc测定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使用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试剂…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地区 ,HB sAg阳性携带者高达 10 %~ 15 %。为了解我市儿童HBV感染情况 ,作者统计分析了 1992~ 1998年宁波市海曙区儿童入托体检中HBsAg、HBeAg检测结果。报道如下。1.1992~ 1998年海曙区入托、入园儿童共 16 6 6 3名 ,其中男 872 1人 ,女7942人 ;年龄 1.5~ 7岁。共检出HB sAg阳性 30 5人 ,阳性率 1.8% ;HBeAg阳性 2 2 6人 ,占HBsAg阳性人数的74.1%。2 .各年份的HBsAg、HBeAg阳性率见表 1。3.男性儿童的HBsAg阳性率为2 .1% (18.4/ 872 1) ,女性儿童为 1.5 %(12 1/ …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 ,随着金标法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Ag)测试条商品化 ,以操作简单 ,出结果快 ,特异性高等优点 ,被广泛采用。近来有人[1] 报道可用HBsAg测试条同时判定乙型肝炎e抗原 (HBeAg) ,为此笔者进行了对比研究 ,发现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测定HBsAg不能同时判定HBeAg。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选择来本院就诊的乙肝患者的血清 2 4 0份 ,应用厦门英科新创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乙肝两对半试剂盒检测后分为HB sAg、HBeAg、抗HBc三项阳性 (俗称“大三阳”)的血清 …  相似文献   

18.
HBsAg阳性产妇的围生期HBV母婴传播临床与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为乙型肝炎高发区,母婴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之一。孕妇乙肝病毒(HBV)携带率为5%~10%,传播机率平均为40%~50%,其中HBsAg和HBeAg双阳性母亲传播机率高达90%~100%[1]。我院于1997年11月~1998年5月对31例HBsAg(+)孕妇进行跟踪监测,并对其阴道分泌物、羊水、胎盘血和初乳及新生儿脐带血、口腔分泌物和胎便进行乙肝感染标志物检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1例产妇,年龄23~31岁,平均26.2岁。第1胎29例,第2胎2例;足月顺产24例,剖宫产9例…  相似文献   

19.
杨明胜  吴英  刘兴 《重庆医学》2003,32(1):44-44
我院 2 0 0 2年 4月遇见 1例HBV感染患者 ,其HBV标志物变化非常少见 ,第 1天HBsAg和HBsAb为阳性 ,HBeAg、HBeAb、HBcAb均为阴性 ,第 2天HBsAb为阳性 ,HBsAg、HBeAg、HBeAb、HBcAb均为阴性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 患者 ,女 ,6 7岁 ,因肝区时有疼痛 ,全身发痒 ,于2 0 0 2年 4月 2 4日来我院内科门诊检查 ,检查前在外就诊服用过多种中药 ,主要对症治疗全身发痒。经查体可扪及肝大 ,做肝功能、HBsAg、血脂、血糖、血常规检查。1 2 试剂与方法 胶体金乙肝表面抗…  相似文献   

20.
我们于1998年5~11月对在我站健康体检520例人员用ELISA法检测乙肝五项标志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市区来我站进行健康检查的饮食服务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12 方法 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均采用ELISA法,试剂(上海华泰生物工程实业有限公司提供),按全国检验技术统一操作规程进行。2 结果与分析ELISA法检测乙肝五项标志中HBsAg阳性检出率为7.88%(41/520),抗HBs28.68%(149/520),HBeAg0.3%(2/520),抗HBc9.42%(49/520)。检出率以HBsAg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