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病毒宫内传播疗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慧 《中国医疗前沿》2009,(1):19-19,43
目的探讨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病毒宫内传播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01-2007年产检乙肝大三阳的120位孕妇及其分娩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其中60例用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病毒宫内传播、产后予新生儿联合免疫的孕妇及其新生儿作为观察组(A组),未用乙肝免疫球蛋仅产后予新生儿联合免疫的孕妇及其新生儿60例作为对照组(B组)。A组于20周起每4周进行一次HBIG(200IU)肌内注射,两组均在产后立即抽脐血查乙肝五项及HBV-DNA,HBsAg、HBeAg及HBV-DNA阳性者于产后1年复查婴儿乙肝五项及HBV-DNA,,两组新生儿均行联合免疫。结果两组新生儿脐血大多为大三阳,无明显差异,但观察组HBV-DNA均处于较低水平,而观察组均处于高水平。产后1年婴儿HBsAg、HBV-DNA阴性率观察组为93.34%,对照组为20%P〈0.005.结论大三阳孕妇多次小剂量注射HBIG可有效阻断乙肝病毒母婴宫内传播。  相似文献   

2.
拉米夫定配合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宫内感染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丽  曾义岚  胡蓉 《四川医学》2002,23(12):1295-1296
目的 观察前应用拉米夫定治疗后,孕期应用HBIG能否进一步降低宫内感染。方法 对乙肝病毒复制指标阳性的育龄期准备妊娠的妇女,予以拉米夫定100mg/d,连续口服3个月,停药3个月后妊娠成功者在孕中、晚期予以HBIG肌注;设立未服用拉米夫定,仅在孕中、晚期股注HBIG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新生儿股静脉血HBVM。结果 观察组孕中期HBI-DNA滴度都有下降,但下降幅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新生儿股静脉血中仅有7例抗HBe( )、抗HBc( ),而对照组有1例新生儿HBsAg(+)、HBeAg( )、HBV-DNA(-),有12例(60%)新生儿抗HBc( )、抗HBe( )。结论 拉米夫定配合HBIG可降低宫内感染。  相似文献   

3.
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宫内感染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晓英  皮红  黄进  于立  赵玲玲 《重庆医学》2006,35(16):1491-1493
目的 观察孕期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阻断母婴垂直传播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4年9月~2005年11月血检HBV阳性36例孕期用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母婴垂直传播孕妇作为A组,2004年9月~2005年11月血检HBV阳性23例孕期未用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母婴垂直传播孕妇作为B组.A组自孕28周起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200IU,每4周1次,共3次;B组仅定期产检;分娩时抽脐静脉血查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结果 A组孕妇分娩的新生儿HBsAg( )率13.9%,明显低于对照组(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5),A组中大三阳脐血HBsAg( )检出率明显高于乙肝携带者和小三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B组三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 孕妇于孕晚期多次注射HBIG进行被动免疫,可有效阻断乙肝母婴传播,HBeAg( )阻断困难.  相似文献   

4.
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晓芳 《中国医药导报》2009,6(19):62-62,66
目的:探讨观察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乙肝血清标志物阳性的188例孕妇随机分为治疗组94例和对照组94例,治疗组怀孕28周起开始注射高效乙肝免疫球蛋白200IU,每隔1个月注射1次,共3次。对照组产前未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观察新生儿脐血HBsAg阳性及新生儿脐血清抗-HBs检出率并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94例孕妇分娩的新生儿乙肝血清标志物阳性5例,感染率为5.3%;对照组94例,新生儿乙肝血清标志物阳性45例,感染率为47.8%;治疗组94例孕妇分娩的新生儿脐血清抗-HBs检出70例(74.46%);对照组94例孕妇分娩的新生儿脐血清抗-HBs检出2例(2.12%)。结论:孕晚期注射乙肝免疫蛋白被动免疫方式对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具有重大作用,同时加强产时、产后新生儿主被动免疫,减少了母婴垂直传播(宫内感染)的发生率,减少了乙肝传播。  相似文献   

5.
乙型肝炎是我国目前流行最广泛、危害最严重的一种传染病[1],其中母婴传播是婴幼儿HBV感染的重要途径,HBeAg阳性母亲的婴儿在1年内大部分均感染HBV,其中  相似文献   

6.
乙型肝炎是我国目前流行最广泛、危害最严重的一种传染病[1],其中母婴传播是婴幼儿HBV感染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何祥云  饶应良 《当代医学》2008,(17):159-159
乙型肝炎是我国目前流行最广泛、危害最严重的一种传染病[1],其中母婴传播是婴幼儿HBV感染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不同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用药方案对乙肝大三阳孕产妇发生乙肝病毒宫内传播的阻断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150例乙肝大三阳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接受治疗的情况将其分为A组孕产妇、B组孕产妇和对照组孕产妇,每组各50例患者。为A组孕产妇采用肌肉注射HBIG 200U的干预方案,为B组孕产妇采用肌肉注射HBIG 400U的干预方案。对照组孕产妇因各种原因未使用HBIG进行治疗。在3组孕产妇分娩7个月后观察其血清HBsAg和HBV-DNA的指数,并对3组孕产妇发生宫内乙肝病毒感染的几率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在A组孕产妇中有8例孕产妇的新生儿发生乙肝病毒宫内感染,其血清HBsAg和/或HBV-DNA持续呈阳性,发生乙肝病毒宫内感染的几率为16.0%;有6例孕产妇乳汁中HBV-DNA的检测结果呈阳性,阳性率为12.0.%。在B组孕产妇中有6例孕产妇的新生儿发生乙肝病毒宫内感染,感染率为12.0%;有6例孕产妇乳汁中HBV-DNA的检测结果呈阳性,阳性率为12.0%。在对照组孕产妇中有19例孕产妇的新生儿发生乙肝病毒宫内感染,感染率为38.0%;有16例孕产妇乳汁中HBV-DNA的检测结果呈阳性,阳性率为32.0%。A组孕产妇与B组孕产妇的新生儿发生乙肝病毒宫内感染的几率及其乳汁中HBV-DNA的阳性率相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孕产妇、B组孕产妇与对照组孕产妇的新生儿发生乙肝病毒宫内感染的几率及其乳汁中HBV-DNA的阳性率相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所有的孕产妇在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后均未发生不良反应及妊娠并发症。结论:为乙肝大三阳孕产妇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可有效阻断乙肝病毒的宫内传播,为其采取不同的乙肝免疫球蛋白干预方案取得的阻断乙肝病毒宫内传播的效果也略有不同。  相似文献   

9.
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对阻断乙肝病毒宫内传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张竹亭 《医学综述》2001,7(7):447-448
目的 :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病毒宫内传播。方法 :无症状HBsAg携带者 90例产妇随机分为在产前三个月分别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2 0 0IU为研究组有 5 1例 ,不注射为对照组有 39例。两组孕妇所分娩新生儿出生后无HBV感染者各有 4 9例和 2 9例 ,分别行联合免疫和主动免疫。各组出生后 7个月和 10个月随访。结果 :研究组新生儿HBV感染率为 5 .77% (3 5 2 ) ,对照组孕妇的新生儿HBV感染率为 2 7.5 0 % (11 4 0 ) ,两组有非常显著差异(P <0 .0 1)。出生后 7个月随访婴儿血清抗HBs阳性率比较 :所有联合免疫者 (77.5 6 % )显著高于所有单独给乙肝疫苗免疫者 (5 1.72 % ) ,(P <0 .0 5 )。研究组的新生儿用联合免疫者 (87.5 0 % ) ,显著高于对照组联合免疫者 (5 8.82 % ) (P<0 .0 5 ) ;研究组新生儿单给乙肝疫苗免疫者 (76 .4 7% )显著高于对照组单给乙肝疫苗免疫者 (16 .6 7% ) (P <0 .0 1) ;研究组的新生儿联合免疫者 (87.5 0 % )显著高于单给乙肝疫苗免疫者 (76 .4 7% ) (P >0 .0 5 ) ;对照组新生儿联合免疫者(5 8.82 % )显著高于给乙肝疫苗免疫者 (16 .6 7% ) (P <0 .0 5 )。 10个月随访抗HBs阳性率各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无症状HBsAg携带者的孕妇在产前多次注射HBIG有明显阻断HBV宫内传播作用 ,且使出?  相似文献   

10.
母婴传播主要指母亲表面抗原 (HBs Ag)阳性对自己所生子女的传播 ,包括宫内传播、围产期传播和生后生活传播。流行病学已证实人群中 HBs Ag携带者中的 5 0 %来自于母婴传播 ,对婴幼儿造成极大的危害 ,是乙肝传播的主要途径 ,切断该传播途径就能大大降低乙肝的感染率。本文就联合应用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 (HBIG)险断母婴传播的效果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对象选择 自 1999年 1月至 2 0 0 1年 5月表面抗原 (HB-s Ag)阳性的孕妇 12 6名及其所生的新生儿 12 7名 (其中男 79名 ,女 4 8名 ) ,随即分为两组。 6 3名孕妇及其所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乙肝疫苗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 HBIG)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综合治疗疗效。方法对186例孕检的孕妇HBsAg阳性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3例)和对照组(93例),治疗组分别于孕24周、28周、32周、36周肌肉注射HBIG共4次,每次200IU,同时在不同部位注射乙肝疫苗20μg,共4次;对照组在同时间、同剂量单用HBIG。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用药前、后孕妇血清及新生儿脐血清的乙肝两对半,采用核酸荧光定量法检测HBV-DNA含量。结果治疗组用药后HBV-DNA含量比对照组明显下降。治疗组新生儿脐血清HBsAb检测率69.89%(65/93)明显高于对照组45.16%(42/93)。治疗组和对照组宫内感染率分别为5.38%,12.9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孕期用乙肝疫苗联合HBIG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治疗效果优于单一注射HBIG的治疗,对减少乙肝母婴垂直传播宫内感染的发生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观察孕期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阻断乙肝病毒宫内感染的疗效,选择2004~2006年血检HBV阳性30例孕期用HBIG阻断母婴垂直传播孕妇,HbsAg阳性阻断组17人,合并HheAg阳性13人。自孕28周起注射HBIG 2001U,每4周1次,共3次,新生儿静脉血查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结果,单一表面抗原阳性孕妇分娩的新生儿HBsAg阳性率为11.1%,合并HbeAg阳性者孕妇分娩的新生儿HBsAg阳性为46.6%,两组比较P=0.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孕妇于孕晚期多次注射HBIG进行被动免疫,可阻断部分乙肝病毒的宫内感染,但HbeAg阳性产妇阻断困难。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乙肝免疫球蛋白对于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病例选自我科室门诊2010年1月~2011年3月接受孕期检查的HBV携带的132例孕妇,大三阳和小三阳的孕妇于孕24周开始接受HBIG注射治疗,携带者孕妇于孕28周开始接受HBIG注射。结果:孕24周与分娩前的乙肝标志物与HBV-DNA检查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HBIG阻断HBV母婴传播疗效,总有效率为75.71%。而HBIG阻断HBV疗效大三阳孕妇较携带者和小三阳孕妇疗效不佳,存在明显差异。新生儿接受疫苗接种和HBIG注射后12个月,HBsAb(+)率为86.43%,与新生儿出生时HBsAb(+)率75.71%相比,有较大改善。结论:对HBV感染的孕妇在孕24周后注射HBIG,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效果明显,新生儿出生后采用HBIG和HBV疫苗联合阻断HBV母婴传播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乙肝免疫球蛋白在阻断HBV胎儿宫内垂直传播的作用.方法对孕5个月前孕妇筛查乙肝6项,查出HBSAg阳性者,于孕28周、32周、36周3次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200IU,以降低胎儿宫内感染HBV的发生率.结果 应用组胎儿脐血中HBSAg阳性率低于对照组,为17.2%:58.5%(P<0.05).结论 乙肝免疫球蛋白有效阻断HBV胎儿宫内垂直传播.  相似文献   

15.
宋亚飞  魏莉延 《当代医学》2016,(27):147-148
目的:分析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免疫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选取90例HBsAg阳性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于胎儿出生后接种乙肝基因疫苗。观察组在孕妇28周开始予以宫内阻断,临产时进行抽血复查患者HBVM,接着胎儿出生后肌肉注射200IU乙肝免疫球蛋白,同时于新生儿接种20μg的乙肝基因免疫。观察和比较2组新生儿出生和1周岁时HBVM情况。结果观察组胎儿出生时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阳性率9例(20.0%)和HBV-DNA阳性率5例(11.1%)明显低于对照组27例(60.0%)、16例(35.6%),HBsAb阳性率25例(55.56%)明显高于对照组4例(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婴儿1周岁时,HBsAg阳性率1例(2.2%)明显低于对照组8例(17.8%),HBsAb阳性率42例(93.3%)明显高于对照组34例(7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免疫阻断乙肝母婴传播,可获得显著且良好的效果,值得应用以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HbsAg阳性孕妇晚期妊娠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对HBV宫内传播的阻断作用及孕妇血清HBV-DNA水平与宫内感染的关系。方法选择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在我院门诊产检及住院分娩的慢性乙肝孕妇及其新生儿317例,根据荧光免疫定量和ELISA法检测结果分为4组:A组HbsAg(+)、HbeAg(+)、HbcAb(+)、HBV-DNA低水平(≤103cp/mL)组;B组HbsAg(+)、HbeAb(+)、HbcAb(+)、HBV-DNA低水平(≤103cp/mL)组;C组HbsAg(+)、HbeAg(+)、HbcAb(+)、HBV-DNA中高水平(≥104cp/mL)组;D组HbsAg(+)、HbeAb(+)、HbcAb(+)、HBV-DNA中高水平(≥104cp/mL)组。在妊娠第28、32、36周各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400IU,新生儿于生后24h常规注射HBIG100U,并与于出生后0、1、6个月常规接种乙肝疫苗,检测新生儿脐血及出生后6个月、1年外周血乙肝抗原抗体六项。结果妊娠晚期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后宫内感染发生率为7.07%。结论妊娠晚期应用HBIG可以降低宫内感染发生率,HBIG阻断乙肝病毒感染在HBV-DNA低水平组效果比HBV-DNA中高水平组好。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约有1亿多人感染乙肝病毒(HBV),而母婴传播是我国HBV感染的主要途径。利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在孕期对母体进行免疫阻断,正在被国内外普遍应用,研究和探讨HBIG预防宫内感染乙肝的效果以及应用HBIG的方式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宋淑慧 《中原医刊》2006,33(17):52-52,17
目的探讨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HB IG)阻断乙肝病毒(HBV)母婴垂直传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3年6月至2004年6月在我院做围产期保健的862例孕妇筛查HBV标志物HBVM,对98名HBsAg( )孕妇检测HBV DNA,并于妊娠28周每月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 IG)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在我院分娩,而因各种原因未做正规围产期保健、亦未曾检测HBVM的374名孕妇,入院时常规筛查HBVM,对46名HBsAg( )者检测HBV DNA作为对照组,两组新生儿出生后即检测HBVM,观察两组新生儿的HBsAg( )率。结果观察组新生儿HBsAg( )者8例,占8.16%,阻断成功率达91.84%;对照组新生儿HBsAg( )者38例,占8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孕期正规的围产期保健,早检测HBVM、HBV DNA、早诊断、早治疗、及时应用HB IG,可有效阻断乙肝病毒的母婴垂直传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定时即注乙肝免疫球蛋白对胎儿行被动免疫在预防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中的作用。方法对自孕28周起3次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的HBsAg(+)孕妇79例(A组)及未注射的41例HBsAg(+)孕妇(B组),用固相放免法和套式PCR检测母血及其新生儿血HBsAg.HBV-DNA。结果A纽新生儿血HBsAg、HBV-DNA检出率明显低于B组;A组孕妇用药后血HbsAg滴度及HBV-DNA水平较用药前明显下降。结论用乙肝免疫球蛋白经母亲对胎儿行被动免疫可有效阻断HBV母婴垂直传播。  相似文献   

20.
目的系统评价孕晚期HBsAg阳性孕妇在孕晚期注射HBIG对乙肝病毒(HBV)宫内母婴传播的阻断效果.方法通过对万方数据库检索,对国内有关HBsAg阳性孕妇孕晚期使用HBIG阻断母婴传播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Meta分析.结果三组母婴阻断的Meta分析OR值分别为0.38(0.26~0.55),0.29(0.19~0.44),0.37(0.27~0.50).结论 Meta分析结果显示:HBsAg阳性孕妇通过孕晚期注射HBIG能有效阻断HBV的宫内母婴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