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中MMP9表达及其对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8例宫颈癌及12例正常宫颈组织中MMP9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水平,分析不同组织中PCNA和MMP9表达的差异及两者的相关性。结果宫颈癌组织MMP9和PCNA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MMP9与PCNA的平均标记指数呈显著正相关(rs=0.573,P〈0.05),且PCNA和MMP9均与临床分期有关(P〈0.05)。结论 MMP9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异常增高,与细胞增殖关系密切,对宫颈癌的发展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权丽丽  曲丽霞  张志萍 《河北医药》2014,(19):2939-294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将79例早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 n =38)和开腹组( n =41),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开腹组采用开腹行宫颈癌根治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除范围、肛门排气时间、留置尿管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小于开腹组( P <0.01);腹腔镜组的肛门排气时间、留置尿管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开腹组( P <0.01);腹腔镜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9%,明显小于对照组的26.8%( P <0.05)。结论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相比,且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赵玉婵  李莲  张连梅 《河北医药》2013,(22):3372-3374
目的:观察宫颈癌介入化疗前后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 ( 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和MMP-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9)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0例宫颈癌(CSES)行动脉介入化疗前后、70例子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及50例正常子宫颈组织(NCE)NF-κB和MMP-9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二者在介入化疗前后的表达情况及与介入化疗效果的关系。结果在CSES、CIN及NCE中,NF-κB、MMP-9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哌.5%、18.6%、0%和68.8%、15.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NF-κB、MMP-9表达与宫颈癌不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状况有关( P <0.05),与患者年龄和组织学类型无关,且二者表达呈明显正相关( r=0.872, P <0.05)。介入化疗总有效率为81.3%,且与治疗前比较NF-κB、MMP-9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结论宫颈癌患者存在NF-κB和MMP-9的过表达,介入化疗后二者表达显著降低。介入化疗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浸润和转移发挥治疗宫颈癌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戴森戈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3):1753-1754
目的 探讨血浆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水平在子宫颈癌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经病理活检确诊为宫颈癌患者69例,分别于手术前1d、术后15 d、30 d空腹抽取外周静脉血,健康对照组取空腹静脉血,采用化学比色法和ELISA法分别测定血浆中NO、NOS和MMP-9含量,比较上述指标的变化及相关性.结果 宫颈癌患者血浆中NO、NOS、MMP-9的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宫颈癌患者手术前与手术后15 d、30 d NO水平比较,手术后NO、NOS、MMP-9的水平均明显降低,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宫颈癌患者有淋巴结转移者NO、NOS、MMP-9水平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相关性分析表明,血清中MMP-9与NO、NOS呈明显正相关性.结论 检测血浆中NO、NOS和MMP-9水平的变化,对宫颈癌的病情判断及临床治疗指导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余晓文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24):145-145
目的:探讨钢中子结合外照射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54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4例原发性宫颈癌患者,经锎中子结合外照射治疗,完全缓解41例,占75.93%,部分缓解9例,占16.67%,无变化4例,占7.41%,总有效率为92.59%。3年肿瘤局部控制率为94.44%(51/54),3年生存率为75.92%(41/54)。结论:锎中子结合外照射治疗中晚期宫颈癌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Endogl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KDR)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联合表达在宫颈癌局部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5例正常宫颈上皮(NCE)、1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75例宫颈癌(ICC)组织Endoglin、VEGF、KDR及MMP-9表达,并检测CD34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结果Endoglin、VEGF、KDR和MMP-9在NCE、CIN及ICC组的阳性率分别为6.7%、38.9%及64.O%;26.7%、61.1%及77.3%;13.3%、61.1%及69.3%和20.0%、55.6%及81.3%,从NCE到CIN再到ICC组,Endoglin、VEGF、KDR及MMP-9的阳性率均显著升高(P〈0.05)。宫颈癌组织MVD均分别与Endoglin(r=0.499,P〈0.01)、VEGF(r=0.602,P〈0.01)、KDR(r=0.331,P〈0.01)及MMP-9(r=0.287,P〈0.05)表达显著正相关,并且Endoglin、VEGF、KDR及MMP-9同时均阳性表达者,其MVD升高更为显著(P〈0.01)。结论Endoglin、VEGF、KDR及MMP-9联合表达在上调宫颈癌局部肿瘤血管生成中起重要作用,4个指标均过度表达,血管生成能力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7.
我们在中国北方人口中进行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宫颈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以进一步阐述MMP-3SNP对宫颈癌发生、发展、转移可能的影响,进而从基因水平探讨宫颈癌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PMB)的原因及年龄、绝经年限和病理类型的关系。方法分析570例绝经后妇女出血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良性病变497例(87.19%),恶性肿瘤73例(12.81%)。其中阴道炎312例(62.78%),功能性子宫出血67例(13.48%),宫颈炎(包括炎性息肉及CIN)45例(9.06%),子宫脱垂10例(2.叭%)子宫内膜炎19例(3.82%),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15例(3.02%),子宫肌瘤及卵巢良性肿瘤16例(3.23%),宫内节育环引起13例(2.61%)。本文恶性肿瘤中宫体癌45例(61.64%)明显高于宫颈癌17例(23.28.%),卵巢癌11例(15.06%)。结论PMB的病因复杂,以良性病变较常见、多发,但随着绝经年限延长,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应加强妇女围绝经期保健工作,定期开展普查普治,宫体癌发病高于宫颈癌,这可能是与多年来坚持宫颈癌普查普治工作,使宫颈癌发病率相对下降。PMB患者应早日明确原因,谨防误诊,妇女绝经后一旦出现阴道出血,不管血量多少,均应及时检查明确诊断,寻找出血部位及出血原因,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蛋白表达情况。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HIF-1α在正常宫颈组织(NCE)2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CIN)28例、宫颈癌(ICC)组织70例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在正常宫颈上皮、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宫颈癌(I—IIA期)组织中,HIF-1α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0、32.14%、72.86%(P〈0.01)。结论HIF-1α的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促进宫颈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Fax、Ki-67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检测宫颈癌(cervical cancer, CC)4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m, CIN)10例及正常宫颈组织(normal cervical epithelium, NCE)9例中COX-2、Fax、Ki-67的抗体表达的情况。结果 COX-2在宫颈癌中的表达率为70%-90%,而在正常宫颈组织及宫颈上皮内瘤变中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ax在宫颈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宫颈组织和CIN组织(P〈0.05);Ki-67在宫颈癌、CIN与正常宫颈组织中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X-2、Fax、Ki-67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及淋巴结转移中有着重要作用,可以作为判断宫颈癌恶性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1.
许英武 《安徽医药》2014,(9):1748-1749
目的:了解该地区宫颈疾病发病情况,探讨宫颈癌普查对农村妇女应用的价值。方法对该县20770名农村妇女宫颈癌免费筛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770名普查对象中查出慢性宫颈炎10803人(占52.01%),宫颈癌前病变75人(占0.36%),宫颈癌8人(占0.04%),均得到了相应的治疗和医学指导。结论定期对农村妇女进行宫颈癌普查,三阶梯式诊断技术能够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从而降低宫颈疾病的患病率及宫颈癌死亡率,值得基层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中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基因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FHIT在42例宫颈癌组织及13例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宫颈癌组织中FHIT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癌旁组织(47.6%与92.3%,P〈0.01)。宫颈癌高、中分化组FHIT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低分化组(54.2%与38.9%,P〈0.01);淋巴结转移患者FHIT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无淋巴转移组(45.9%与60.0%,P〈0.05);临床病理Ⅰ期组FHIT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Ⅱ期组(55.0%与45.5%,P〈0.05)。结论FHIT基因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对其蛋白的检测可作为判断宫颈癌发生及转移能力的一项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3.
杜建层  王秋菊  冯艳萍 《河北医药》2011,33(21):3227-3228
目的探讨CD44v6在子宫颈癌中的表达水平及与宫颈癌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宫颈癌组织35例(其中有淋巴转移者2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intraepithelialneoplasia.CIN)组织30例;正常宫颈组织30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D44v6的表达水平。结果CIMv6在宫颈癌、CIN及正常宫颈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9%、46.7%、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有淋巴转移组CD44v6的阳性表达率(96.0%)高于无淋巴转移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IM4v6在宫颈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参与了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并在子宫颈癌的淋巴转移中起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宫颈癌的治疗效果,我院2005年1月至2007年5月采用顺铂(云南个旧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加紫杉醇(北京四环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辅助治疗中晚期宫颈癌,初步探讨辅助化学治疗配合放射治疗在中晚期宫颈癌中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新辅助化疗加手术和同期放化疗治疗宫颈癌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宫颈癌的新辅助化疗加手术治疗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6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经病理学证实,临床分期为ⅠB2~ⅡB期(FIGO分期),对患者的局部肿瘤缓解情况、毒副反应、高危病理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加手术组和同期放化疗组比较。结果行新辅助化疗加手术组治疗后(全部患者均按宫颈癌根治术规范完成),宫颈肿瘤临床完全缓解率为6%(2/33),部分缓解率为51%(16/33),无变化43%(14/33),恶化0,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同期放化疗主要毒副反应是骨髓抑制、腹泻、放射性直肠炎和膀胱炎。结论新辅助化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病理高危因素的发生率,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加手术是较早期宫颈癌较理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孙德飞  姜彦多 《沈阳部队医药》2009,22(5):294-296,F0004
为探讨整合索连接激酶(ILK)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采用免疫组化技术(S—P法)检测ILK在99例宫颈CIN和宫颈癌中的表达。结果表明,ILK在正常宫颈黏膜上皮、CINI—Ⅱ级、CINⅢ级、浸润癌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26.7%、72.0%、80.0%、97.9%。各级CIN与浸润癌相比,ILK的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K表达率与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有关(P〈0.05)。结论:ILK可作为反映宫颈上皮增生病变程度及生物学行为的指标,对宫颈非浸润性病变与浸润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MMP3与TIMP2蛋白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子(MMP3)与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TIMP2)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相互关系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学S-P法检测46例宫颈癌、2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10例宫颈良性病变上皮组织中MMP3及TIMP2的表达情况。结果宫颈癌组织中MMP3表达水平高于CIN及宫颈良性病变上皮(P〈0.05),而TIMP2蛋白表达水平低于CIN及宫颈良性病变上皮(P〈0.05);MMP3的阳性表达率与宫颈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组织类型及临床分期无关(P〉0.05);TIMP2的阳性表达率与宫颈癌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组织类型、临床分期无关(P〉0.05);结论MMP3与TIMP2的表达程度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二者的比例失衡可能与宫颈癌的临床分期有关系。  相似文献   

18.
贺文丽 《北方药学》2014,(5):150-151
目的:分析近三年子宫颈癌发病年龄年轻化趋势与规律,总结子宫颈癌的临床表现与诊断特点。方法:收集整理我院2011-2013年子宫颈癌发病资料,对我院54例子宫颈癌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年轻妇女子宫颈癌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接触性出血(44.4%)和阴道不规则出血(25.9%),其他临床表现为白带增多、阴道不规则排液伴臭味、下腹痛阴道不规则排液伴臭味(20.7%),无自觉症状(9.0%)。其中54例子宫颈癌中16例行宫颈锥切术、12例行子宫全切术,8例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4例行扩大子宫全切术。有14例子宫颈癌在根治性子宫切除手术同时行卵巢移位术,术后无1例发生卵巢转移。结论:近年子宫颈癌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主要临床表现为早期呈现接触性出血,晚期呈现不规则阴道出血。  相似文献   

19.
HPV-DNA在宫颈疾病检测中的意义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宋庆恩  马红英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4):1885-1886
目的探讨HPV-DNA在宫颈疾病中的检测及意义。方法采用杂交捕获二代(HC2)技术,分别检测166例慢性宫颈炎、89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23例宫颈癌患者宫颈病变中HPV-DNA的表达。结果HPV-DNA在CINⅠ、Ⅱ、Ⅲ级、宫颈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8%(17/24)、79.3%(23/29)、88.9%(32/36)、91.3%(21/23),均明显高于在慢性宫颈炎中的阳性表达率30.7%(51/166)(P〈0.01),且HPV-DNA的阳性表达随宫颈病变的发展呈逐渐增高的趋势。结论检测HPV-DNA对早期宫颈癌的筛查、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生殖道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生殖道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的相关性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对294例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进行人乳头瘤病毒(HPV)、衣原体(CT)、BV、滴虫等病原体的检测,观察分析生殖道病原体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相关性。结果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检出率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CIN)、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明显相关性;衣原体、BV、滴虫感染率较高,与对照组相比亦存在显著差异(P〈0.05),衣原体、BV、滴虫感染与CIN、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相关危险性。结论生殖道不同病原体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存在必然或一定的相关性,其相互作用的机制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