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目的]调查深圳市手术室麻醉废气污染状况. [方法]选择深圳市各级医院30家、手术间240间,麻醉期间抽取手术室麻醉机工作平台位置空气样本240份.按采样期间是否吸入麻醉和医院全麻是否常规采用吸入麻醉分为吸入组(采样当时用吸入麻醉)、非吸入A组(采样期间未用吸入麻醉,但医院全麻常规中采用静脉吸入复合全麻)和非吸入B组(采样期间未用吸入麻醉,且医院全麻很少采用吸入麻醉或者完全不采用吸入麻醉).同时采集30家医院麻醉医生办公室空气样本30份为对照组.用溶剂解析-气相色谱法检测其中常用吸入麻醉剂安氟烷、异氟烷和七氟烷的浓度. [结果]对照组全部未检出麻醉废气.吸入组63间,未检出麻醉废气者4间,检出麻醉废气者59间,检出率93.65%,31间达到或超过2mg/L,占49.21%.非吸入A组104间,未检出麻醉废气者33间,检出麻醉废气者71间,检出率68.27%,13间≥2mg/L,占12.50%.非吸入B组73间,未检出麻醉废气者67间,检出麻醉废气者6间,检出率8.22%,全部<2 mg/L.3组间麻醉废气检出率以及浓度≥2mg/L的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吸入麻醉手术间麻醉废气污染程度高于无吸入麻醉手术间.全麻常规采用或较多采用吸入麻醉医院的无吸入麻醉手术间,其麻醉废气污染程度高于全麻较少采用或完全不用吸入麻醉的医院. [结论]吸入麻醉可造成手术间麻醉废气污染,应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降低手术间麻醉废气浓度.  相似文献   

2.
通过关注吸入麻醉剂对手术室工作人员的影响,就麻醉废气排放系统的技术装置做一介绍,以减少麻醉废气对手术室工作人员的身体伤害。  相似文献   

3.
史晓红 《现代保健》2011,(10):97-98
目的 探讨手术室工作环境对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方法 通过工作观察认识到手术室工作人员长期在受有害气体污染、生物性危害、噪音污染、电离辐射、身体疲劳与心理危害的环境中工作,针对性地采用了加强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意外损伤及疾病感染、减少噪音、避免电离辐射、防止身心疲劳等一系列防护对策.结果 增强了手术室工作人员的自身保护意识,对人们的健康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并在工作中得到了很好的认定.结论 减少或消除造成职业危害的各种因素是防护措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降低手术室感染发生率,探讨麻醉方式对手术室感染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手术治疗的1654例患者,对照分析全麻患者与其他麻醉方式患者手术室感染发生率。结果全麻组患者感染率为3.8%,其他麻醉患者的感染率为0.3%。结论全麻组手术室感染发生率较高,应增加麻醉设备的消毒频率,使用一次性过滤器、面罩及喉镜安全套,以降低麻醉引起的手术室感染率。  相似文献   

5.
赵惠芳 《职业与健康》2009,25(19):2038-2039
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各种腔镜手术普及,全麻手术增多,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及艾滋病(AIDS)病例的逐年增多,骨折手术运用微创技术等,致使手术室工作人员长期处于空气污染、微生物感染、放射线污染等危害环境中,身心健康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在2008年5月1日执行的《护士条例》中也提出了相关条款。笔者现就密云医院手术室的职业危害因素和防护措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我院手术室2007-01-2009-12全麻手术患者中有11例气道困难,及时准确的护理配合使患者顺利度过了危险期,提高了麻醉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手术病人术前留置尿管时机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按照循证护理的路径为手术病人选择留置尿管的最佳时机,减少插尿管的不良刺激给病人带来的痛苦.方法:选择80例术前需留置尿管的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按传统方法术前1~2 h在病房行留置尿管术;实验组采用在手术室于硬膜外麻醉或全麻效果满意后行留置尿管术.观测比较两组病人在插尿管时的疼痛程度、血压、心率等指标.结果:两组病人的观测指标在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术前病人在手术室于麻醉起效后留置尿管可明显减轻病人的疼痛不适及心理应激反应,对临床护理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静脉局部麻醉在临床上具有医疗费用低,与经气管插管全麻相比,其具有节省一半耗费,止痛效果好与快,成功率达89%;并且可以缩短患者术后复苏时间,术后并发症极少发生等优点,但局麻药中毒反应后果严重,为了降低国内实施静脉局部麻醉中的风险,提高病人手术的安全性,本文通过介绍香港玛丽医院手术室护士在静脉局部麻醉实施过程中对病人中毒反应先兆监测及中毒反应所采用的预防措施供国内手术室护理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9.
1 常规护理在全麻整个过程中,手术室护士应掌握全麻常用药物的性能,药理作用和用法,注意事项。协助麻醉师进行麻醉。为防止麻醉意外事件发生,麻醉前必须对麻醉用量和药品进行检查,全面估计麻醉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变化,准备好各种抢救器械和药品。2 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护理 (1)全麻醉病人去枕仰卧,将患者下颌向前上托起,使上下齿咬合,防止舌根后坠。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认真观察呼吸频率、幅度。如出现喉、支气管痉挛,应  相似文献   

10.
手术室空气中有害物质对医务人员健康的危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福新  郭正萍 《职业与健康》2000,16(12):108-109
手术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的危害,与长期接触空气中微量麻醉剂或其他化学物质的存在有关。国内学者多次对手术室空气中有害化学物质污染状况测定证明除麻醉剂、消毒剂等外,同时还有臭氧(O_3),氮氧化物(NO_x),二氧化碳(CO_2),及电灼电刀等使用产生的烟雾等多种化学物混合污染,对长期工作在这种环境里的人员健康有较大的危害性。因此加强自我防护工作,是保护健康的重要措施。1 空气中的有害因素对机体的危害 手术室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必须设为密闭的房间结构,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不易消散,它们长时间低剂量存在,并通过工作人员皮肤、呼吸道而进入人体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环境中常见的危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82名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消毒供应室中常见的危害性因素对工作人员的危害,并分析其防护依从性.结果 多因素的危害性可造成工作人员多方面的身心损害,91.46%的工作人员对此缺乏有效的自我防护,对危害性的防护依从主要受工作强度影响.结论 提高工作人员的防护意识,规范操作流程、改善工作环境,加强科学管理,可以减少相关污染因素的危害,增进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2.
李敏 《现代保健》2010,(5):148-149
目的探讨手术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对策。方法通过临床观察分析总结出造成手术室职业危害的因素,加强管理,减少手术室工作人员长期工作在高度污染且高度紧张的环境中所受的职业伤害。结果增强了手术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的防护意识,避免或减少了职业危害,构建了和和皆的医、护、患关系。结论减少或消除造成职业危害的各种因素,防护是保障医疗安全及手术室工作人员健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全麻是小儿手术最常用的方法,如何加强小儿术中全麻的护理,使其在手术麻醉期间,能保持生理内外环境相对稳定,从而使小儿平稳渡过麻醉和手术期,并在术后顺利恢复.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便携式吸入麻醉诱导装置在全麻手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50例全麻手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氯胺酮肌注进行麻醉诱导,研究组采用自制便携式吸入麻醉诱导装置吸入七氟醚进行麻醉诱导,比较两组的麻醉诱导时间、麻醉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的麻醉诱导时间短于对照组,Glasgow昏迷评分、改良观察者警觉/镇静评分均高于对照组,VAS疼痛评分、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便携式吸入麻醉诱导装置在全麻手术患儿中应用效果较好,可明显缩短麻醉诱导时间,促进麻醉后恢复。  相似文献   

15.
丁田英 《职业与健康》2000,16(12):159-160
小儿全麻术是小儿全身麻醉技术的简称。是使用麻醉药物(氢胺酮等)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作用于中枢神径系统,使之产生抑制状态,引起病人意识、痛觉暂时消失而达到手术中无痛苦的目的。手术室护士主动配合麻醉医生做好小儿全麻术的监护工作,是保障小儿生命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笔者近五年中参加配合小儿全麻术的护理83例,其中疝气20例,阑尾炎15例,肠梗阻8例,小儿唇裂32例,骨科手术6例,腹部肿瘤1例,肛门再造术1例,最大的12岁,最小的60天,无1例出现麻醉意外及护理并发症,其护理体会如下。1 体表护理 由于我院接收病员大部分来自农村,经观察70%的患儿入院后出现有不同程度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给麻  相似文献   

16.
施行手术首先需要过麻醉关,麻醉可分为局麻和全麻。局麻是用麻醉药阻滞某个区域的神经,使其分配的部位无痛感。全麻是将麻醉药经肺和(或)静脉,通过血液作用于中枢神经。使患者意识和感觉暂时消失。保证手术顺利进行。一般来说。体表、腹腔、四肢等部位的手术均采用局麻:胸腔和颅脑等手术均采用全麻。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解决手术室内麻醉废气污染问题。方法:利用废弃的医用材料和手术室中心负压吸引终端,自制开放性囊内吸引装置,并在临床工作中进行观察。结果:开放性囊内吸引装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8台麻醉机使用了一段时间没有出现与开放性囊内吸引装置相关的故障。结论:开放性囊内吸引装置可以有效地吸出麻醉废气,同时又不影响麻醉机的正常运行,临床应用效果甚佳。  相似文献   

18.
王燕  张爱华 《实用预防医学》2013,(10):1250-1251
目的 探讨不同导尿时机对全麻病人的影响. 方法 将200例普外科择期手术的全麻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人.实验组是病人进入手术室麻醉后,进行留置导尿.对照组为患者进入手术前30 min,在病房进行留置导尿.比较两组全麻病人导尿前、导尿后的心率、血压、尿道的影响程度. 结果 对照组全麻病人进入手术室后的血压、脉搏明显高于插管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全麻病人插管前后的血压、脉搏无变化(P>0.05).实验组的全麻病人,尿道舒适度的影响明显高于对照组的病人,严重不舒适的程度明显少于对照组(x2=12.58,P<0.01).结论 选择全麻后30 min导尿,对全麻病人血流动力学影响小,提高了全麻病人的尿道舒适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剖宫产手术全麻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随机选择本院近3年内椎管内麻醉下剖宫产病例28例与近3年所有剖宫产全麻病例28例,分为A组和B组.对比分析两组麻醉方式对产妇术中生命体征变化、术后不良反应,以及新生儿取出后1、2、5、10 min的Apgar评分.结果 切皮时B组患者血压变化高于A组(P<0.05),但手术开始后到出手术室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新生儿1 min和2 min Apgar评分B组低于A组(P<0.05),2 min以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全麻对产妇和新生儿最终结果是安全的,可作为剖宫产麻醉方法之一安全选用.  相似文献   

20.
刘春香 《现代保健》2011,(28):76-77
目的探讨手术室工作环境对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方法通过对手术室环境的评估及分析认为,手术室工作存在空气污染、生物感染、电离辐射等,是一个职业危害较为严重的工作场所之一。结果通过加强手术室工作人员自身保护意识的培训,同时采用加强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生物感染、避免电离辐射、防止身体疲劳等一系列防范措施,降低了环境污染,降低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使工作人员健康素质有了很大提高。结论减少或消除造成职业危害的各种因素,加强工作人员防护意识是降低职业危害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