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SPG)是一组具有明显临床和遗传异质性的神经系统遗传病,患病率2.0/10万~9.6/10万。按临床表现可分为单纯型和复杂型;按遗传方式分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AD)、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R)和X-连锁隐性遗传(XR),其中以AD遗传最为常见。我们诊断1个AD遗传的SPG家系,对该家系临床特点和致病基因进行了排除定位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dopa-responsive dystonia,DRD),又称Segawa病,患病率约为0.5/100万,仅少数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utosomal recessive,AR)。目前国内尚无有关AR—DRD的系统临床研究。我们于2002年9月至2003年5月对12例AR—DRD患者(来源于5个无血缘关系的家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国外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比较,为该病诊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HSP或SPG)是一组具有明显临床异质性和遗传异质性的神经系统遗传病。按临床表现可分为单纯型和复杂犁,单纯型以进行性痉挛性下肢瘫痪为特征,复杂型尚伴有其他临床表现,包括认知功能损害(精神发育迟滞、智能减退、痴呆等)、癫癎、共济失调、耳聋、视网膜色素变性、肌肉萎缩和多发性神经病等;按遗传方式可分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AD)、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R)和X-连锁隐性遗传(XR)。现将遗传性痉挛性截瘫认知功能损害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少年型帕金森综合征(JP),是指在40岁以前(有人认为20岁以前)出现帕金森症状的一种遗传性帕金森病(PD)。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不同JP家系其临床表现及遗传方式不尽相同.一些JP家系表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伴不全外显,更多家系则支持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方式。  相似文献   

5.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HSP或SPG),又称为Str櫣mpell-Lor-rain病,是一种具有临床及遗传异质性的神经系统遗传病,表现为缓慢进展的双下肢无力及痉挛性截瘫。根据HSP临床特征的不同分为两型,即单纯型及复杂型。单纯型HSP表现为逐渐进展的双下肢痉挛、步态不稳、键反射亢进,可以合并膀胱括约肌功能障碍;复杂型HSP除了上述临床表现外还可伴有智力障碍、锥体外系症状、共济失调、癫癎、白内障、视神经萎缩、视网膜变性、鱼鳞病及周围神经病等;根据遗传方式不同HSP可分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AD)、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R)和X-连锁隐性遗传(XR),其…  相似文献   

6.
目前已明确原发性肌张力障碍(PTD)与14个遗传基因位点(DYT1~DYT14)有关。DYT1基因上3个碱基对 (GAG)的缺失引起早发性全身性肌张力障碍;鸟苷三磷酸环化水解酶1和酪氨酸羟化酶基因的突变引起多巴反应 性肌张力障碍(DRD、DYT5);ε-sarcoglycan基因突变和D2多巴胺受体基因的错义突变与肌阵挛-肌张力障碍 (MDS)有关;DYT3为菲律宾X-连锁隐性遗传性肌张力障碍帕金森综合征(XDP)的病因;DYT13-PTD为常染色体 显性遗传的局灶性肌张力障碍,DYT14则表现为DRD。  相似文献   

7.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dopa-responsive dystonia)是原发性肌张力障碍的一种特殊类型,多呈常染色体显性或隐形遗传,偶有散发病例。1976年由Segwa首先描述,又称为Segwa病,或称为伴有昼夜间波动的遗传性进行性肌张力失常(HPD)。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paroxysmal kinesigenic dyskinesia,PKD)的临床特征及遗传特点。方法对6个中国汉族PKD家系共122名成员进行随访,包括患者26例,总结分析其临床表现、遗传特点、辅助检查及预后。结果本组6个家系共有患者26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8例(男:女=2.25:1)。患者发病年龄为4~30岁,均以突然运动诱发,表现为肢体的不能控制的肌张力障碍、舞蹈、投掷样动作等,每次发作约持续几秒到十几秒,持续时间最长不超过1min,平均每天发作数次,不伴意识障碍。神经系统检查、脑电图、头颅影像学检查等均无阳性发现。多数患者可自然缓解,抗癫痫药物治疗有效。6个家系中4个家系有连续2代以上发病,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2个家系只有一代患者,且均为同胞兄弟/姐妹,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通过家系内比较,发现4个显性遗传家系均有子代较父代发病年龄提前、发作频率增加、病程延长等现象,提示存在遗传早现(anticipation)。结论PKD是一种神经系统的常染色体遗传病,既有显性遗传又有隐性遗传,具有遗传和临床异质性(heterogeneity)。中国汉族人群中显性遗传的PKD家系存在遗传早现现象。  相似文献   

9.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病理以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丧失和路易体(Lewy body)的形成为特点。大多数PD患者无家族史,约15%患者有家族史。研究已发现11个染色体定位以孟德尔遗传方式与PD连锁,其中5个呈常染色体显性(autosomal dominant,AD)遗传,4个呈常染色体隐性(autosomal recessive,AR)遗传(表1)。到目前为止,已有6个致病基因被克隆,它们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PD(综合征)的致病基因α-synuclein基因,UCH-L1基因和LRRK2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PD(综合征)的致病基因parkin基因,DJ-1基因和PINK1(PTEN-induced putative kinase-1)基因。目前的研究发现,PINK1基因在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PD(综合征)患者中的突变率仅次于parkin基因,而其编码的PINK1蛋白是第一个将线粒体功能异常与遗传性PD(综合征)联系起来的蛋白。  相似文献   

10.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皮质型肌阵挛并癫痫(autosomal domi-nant,cortical myoclonus and epilepsy,ADCME)是一种罕见的以肢体远端肌阵挛和癫痫为特征的病程良性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该病全世界范围内仅50余个家系报道[1-2],现将我院最近收治的2个家系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远端型遗传性运动神经元病(dHMN)是少见的遗传性周围神经病,特征是由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退行性变引起对称性的肌无力和肌萎缩。dHMN是遗传性异质性疾病,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AD),也可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R)或X连锁隐性遗传(XR)。dHMN的疾病基因已定位9型,其国5型已被克隆。  相似文献   

12.
腓骨肌萎缩症伴神经性耳聋一家系临床和分子遗传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一个X连锁腓骨肌萎缩症(CMTX)伴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神经性耳聋家系的临床特点并研究其分子遗传学病因。方法对9名家系成员进行详细的临床检查,先证者进行了神经肌电图、听觉诱发电位和神经活检,3名耳聋患者进行电测听检查。运用聚合酶链反应一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技术(PCR-SSCP)结合直接测序法进行间隙连接蛋白32(eonnexin32)的突变分析,直接测序法进行间隙连接蛋白26(connexin26)的突变分析。结果家系中3名腓骨肌萎缩症患者为X连锁显性遗传,3名神经性耳聋患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其中1名患者同时出现腓骨肌萎缩症和神经性耳聋的临床症状。CMTX由connexin32错义突变C223T(Arg75Trp)引起。耳聋症状与connexin32点突变无共分离现象,对connexin26直接测序亦未发现突变,耳聋的致病基因有待进一步探讨。结论该家系腓骨肌萎缩症和耳聋分别由不同基因突变引起,这种在一个家系中同时出现两种不同遗传方式,不同致病基因的遗传病罕有报道。  相似文献   

13.
<正>第六届亚太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大会于2019年4月12~14日在中国浙江省杭州市召开。文中就大会中有关运动障碍疾病的一些研究进展作介绍。Jamora(菲律宾)报告了1种发生在菲律宾的X-连锁肌张力障碍-帕金森综合征(X-link dystonia parkinsonism,XDP)。XDP于1969年首先报道,是一种成年人发病、进行性、运动障碍性疾病,见于菲律宾班乃(Panay)岛的男性。通常以局灶性肌张力障碍起病,逐渐演变成全身性肌张力障碍,常合并帕金森综合征。  相似文献   

14.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myotonic dystrophy,MD)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肌张力障碍及进行性肌萎缩,多系统受累很常见,但其消化道症状很少为国内文献所报道。我们报道了1个以消化道症状为突出症状的MD家系,并结合文献复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扭转性肌张力障碍(torsion dystonia),旧称扭转痉挛或变形性肌张力障碍,以轴线的扭转性不随意运动为特征。按其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前者少见,呈家族性发病或散发,以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多见,很少显性遗传。国内对此病报道尚少,现将我院的1例住院患者及其家系调查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患者,男,17岁,右利。因头及躯干不自主扭转运动5年入院。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手写字不准,继而躯  相似文献   

16.
Segawa病在1971年由日本学者Segawa以日文报道,1976年又以英文报道.当时称之为"伴有明显昼间波动的遗传性进行性肌张力障碍(hereditary progressive dystonia with marked diurnal fluctuation,HPD)",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姿势性肌张力障碍(postural dystonia),其临床特征是症状在昼间明显波动,左旋多巴对其有明显而持久的疗效[1-2].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酒精依赖患者的遗传方式。方法 应用医学遗传的数学方法对 92例酒精依赖患者的家系进行分析。结果 一、二级亲属总患病率为 9 16 % ,一级亲属患病率为 18 87% ,明显高于二级亲属患病率 4 19%。在连续两代出现酒精依赖患者有 5 2个家系 ,共有患者子女 170人 ,其中发病 6 9例 ,实际值与理论值 (170× 5 0 %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对索取病例父母正常的 4 1个家系进行计算分析 ,其校正分离率为 0 2 5 ,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分离率 1/ 4。 10例其父为酒精依赖患者 ,同胞中的男性均为酒精依赖患者。在父母正常的男性患者中 ,无明显的交叉遗传现象。结论 酒精依赖与遗传有关 ,遗传方式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和Y连锁显性遗传  相似文献   

18.
肢带型肌营养不良是一种遗传模式和临床症状都高度不均一的常染色体遗传性肌营养不良症,主要表现为进行性的肩胛带和骨盆带肌无力和萎缩,仅有少数累及延髓肌及呼吸肌。以前由于对该类疾病认识甚少,临床诊断仅根据临床症状和遗传模式判断,无法明确分型。直至上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对本组疾病的认识获得了较大突破。1995年,Bushby根据基因分析结果,并按照该病遗传方式的不同,以LGMD1和LGMD2分别表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1型)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2型)[1]。随着新的肌营养不良的类型不断被发现,目前已确认的共有18个亚型,1型…  相似文献   

19.
腓骨肌萎缩症(Charcot-Marie-Tooth disease,CMT)是一类最常见的遗传性周围神经病之一,发病率为1/2500。主要呈常染色体显性(autosomal dominant,AD)遗传,也可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utosomal recessive,AR)及连锁显性(x-linked dominant,XD)或隐性遗传(X-linked recessive,XR)。随着分子遗传学研究的进展,近几年对CMT2型的研究已经取得很大的进展,相继克隆了多个基因并不断发现新的致病基因(表1)。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成人癫癎、震颤伴共济失调的临床特征并排除已知的致病基因。方法对可追溯6代130人的一家系的30名成员(包括11例患者)进行详细的神经系统检查,通过查询人类孟德尔遗传病数据库(OMIM)及表型鉴别、突变筛查和连锁分析验证方法排除已知致病基因;采用模拟连锁分析软件对该家系进行评估。结果该家系患者临床表现为多种形式的癫癎发作、震颤、肌阵挛小脑协调障碍和锥体束征。通过3种方法排除了已知基因致病可能,模拟连锁分析显示重组率为零时LOD值为6.03。结论该家系可能为尚未报道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癫癎、震颤伴共济失调综合征,模拟分析证实它可为连锁分析提供足够的遗传信息,为定位克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