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喉癌标本端粒酶活性的检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端粒酶活性在喉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 TRAP方法检测 34例头颈肿瘤组织标本中的端粒酶活性。结果 :在 2 7例喉癌患者中有 2 3例检出端粒酶阳性 ,阳性率 85.2 % ,2 7例相应癌旁组织有 7例检出端粒酶阳性 ,阳性率 2 5.9% ,7例喉乳头状瘤患者中有 3例检出 ,阳性率4 2 .9%。结论 :端粒酶活化并非只发生在喉癌进展的晚期阶段 ,在肿瘤形成的早期也有一定程度的端粒酶激活。端粒酶活性可能与喉癌的恶性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2.
喉癌和癌旁组织的端粒酶活性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伯俊  周春晓 《耳鼻咽喉》2000,7(3):175-178
目的:探索端粒酶活性与喉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重复序列扩增法(TRAP-PCR)检测56例手术切除的喉癌组织和癌旁粘膜组织的端粒酶活性。喉癌组织均经病理证实,喉癌旁粘膜组织中有正常喉粘膜41例,轻度不典型增生15例。结果:喉癌组织端粒酶活性率为91.07%(51/56),正常喉粘膜和轻度不典型增生喉粘膜的阳性率分别为9.76%(4/41)和33.33%(5/15),喉癌组织和癌旁粘膜组织中端  相似文献   

3.
喉癌和癌旁组织的端粒酶活性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端粒酶活性与喉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重复序列扩增法(TRAP-PCR)检测56例手术切除的喉癌组织和癌旁粘膜组织的端粒酶活性。喉癌组织均经病理证实,喉癌旁粘膜组织中有正常喉粘膜41例,轻度不典型增生15例。结果:喉癌组织端粒酶活性阳性率为91.07%(51/56),正常喉粘膜和轻度不典型增生喉粘膜的阳性率分别为9.76%(4/41)和33.33%(5/15),喉癌组织和癌旁粘膜组织中端粒酶活性阳性率有显著差异(P<0.01)。癌旁上皮端粒酶活性阳性的9例患者其喉癌组织端粒酶活性皆为阳性。结论:端粒酶激活与喉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并可作为喉癌分子诊断的肿瘤标记物。  相似文献   

4.
头颈部鳞癌端粒酶活性的定量检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头颈部鳞癌及其颈淋巴结转移癌端粒酶的表达情况,探讨粒酶活性定量分析在头颈鳞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液体闪烁计数法检测端粒酶活性。共检测取自25例头颈部鳞癌患者的组织样本55份,其中7例患者同时取有原发癌及其颈淋巴结转移癌两份样本,以23份正常组织为对照。结果:①32份原发鳞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cpm值)在1000以上的28份,除2份外,均明显高于正常组织;23份正常组织的端  相似文献   

5.
喉癌端粒酶活性检测及其与颈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喉鳞状细胞癌端粒酶活性表达及其与颈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多聚酶链反应 -酶联免疫吸附法 (PCR- EL ISA) ,对 47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及 10例声带炎性息肉组织的端粒酶活性进行定量检测。结果 :47例喉鳞癌组织中 39例端粒酶呈阳性 (83% ) ,而 10例声带炎性息肉组织均为阴性 ,两组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 (P <0 .0 1) ;端粒酶活性在伴有颈淋巴结转移的喉癌中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 (P <0 .0 5 )。结论 :端粒酶在喉癌组织中有较高的表达 ,可作为喉癌的肿瘤标志物。喉癌组织端粒酶活性有可能作为预测喉癌转移和预后的指标 ,并可望指导临床有针对性地应用选择性颈廓清术。  相似文献   

6.
声门上型喉癌中端粒酶活性的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端粒酶活性在声门上型喉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检测了HEP-2喉癌细胞系,26例声门上型喉癌组织和15例癌旁组织。结果:HEP-2喉癌细胞系呈端粒酶阳性,癌组织的端粒酶阳性率为84.6%,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阳性率40%(P〈0.01),喉癌组织端粒酶活性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和有无颈淋巴结转移未出现出相关性(P〉0.05)。结论:端粒酶活化是喉癌发生的重要遗传学改变,但  相似文献   

7.
环磷酰胺对喉癌Hep-2细胞端粒酶活性及p16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环磷酰胺对人喉鳞状细胞癌Hep-2细胞端粒酶活性及其p16表达的影响,以揭示环磷酰胺的抗癌机制。方法 运用体外细胞培养、端粒酶重复序列扩增-酶联免疫吸附法(TRAP-ELISA)及流式细胞技术观察、分析不同浓度的环磷酰胺作用72h的Hep-2细胞。结果 环磷酰胺能以浓度依赖方式下调端粒酶活性并诱导细胞p16基因的表达增强。端粒酶活性下调与p16基因表达紧密相关。结论 环磷酰胺能下调端粒酶活性、诱导细胞增强p16的表达,这可能是环磷酰胺抗癌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头颈部非鳞癌组织端粒酶活性的定量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 ,端粒酶在人类恶性肿瘤组织中呈高度表达 ,而在正常细胞呈低表达或无表达 ,提示端粒酶表达在恶性肿瘤的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已有报道显示 ,头颈部鳞癌中端粒酶呈普遍表达〔1~ 3〕。然而 ,除少数有关端粒酶在甲状腺腺癌中表达的报道外〔4~6〕,罕见其在头颈部非鳞癌恶性肿瘤组织中表达的报道。本研究用液体闪烁计数法〔3〕,旨在了解端粒酶在头颈部非鳞癌恶性肿瘤组织中的活性 ,探讨端粒酶活性定量检测的临床价值。1 材料与方法  共检测 1 4例头颈部非鳞癌恶性肿瘤患者的组织样本 2 5份 (其中 1 1份取自恶性肿瘤患者的相…  相似文献   

9.
癌旁非典型增生组织端粒酶活性的间接定量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对头颈部癌旁非典型增生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进行间接定量测定;探讨该定量分析对预测癌旁非典型增生组织恶性变的价值.方法用定量方法检测取自10位头颈肿瘤病人的组织标本30份,其中原发癌组织、癌旁非典型增生组织及正常组织标本各10份.端粒酶活性检测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液体闪烁计数法并由此推断端粒酶活性.结果癌旁非典型增生组织中端粒酶活性(645±262) rcpm明显低于相应的癌组织(1618±329) rcpm,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于相应的正常组织(506±209) rcpm,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端粒酶活性的液闪间接定量分析,对癌旁组织恶性变的预测可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用于肿瘤切缘的研究;②癌旁组织端粒酶活性升高进一步提示头颈部鳞癌发生、发展的多阶段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10.
喉癌患者的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二磷酸腺苷(ADP)及胶原为聚集剂,检测了87例喉癌患者的血小板聚集功能,并与166例正常人和30例头颈良性肿瘤对照,结果:①喉癌疗前组、复发组及转移组的血小板聚集功能比正常人组、头颈良性肿瘤组及喉癌疗后显著增高(P〈0.01);②喉癌患者的血小板聚集功能随临床分期的进展而升高。这些结果可作为喉癌发生、发展、复发、转移与疗效预后的参考。讨论了血小板与癌细胞间相互作用的机制,喉癌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  相似文献   

11.
喉癌外科治疗的重点转移   总被引:78,自引:5,他引:78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多胺生物合成抑制剂二氟甲基鸟氨酸(difluoromethylornithine,DFMO)对人喉鳞状细胞癌细胞Hep-2生长特性及端粒酶活性的影响,以期为抑制多胺生物合成逆转肿瘤恶性表型的分子机理寻找线索。方法 根据细胞形态、细胞生长曲线及流式细胞计(flow cytometer)观察分析Hep-2细胞生长状况;用端粒酶重复序列扩增法(telomerase repeat amplification protocol,TRAP)检测Hep-2细胞端粒酶活性。结果 DMFO(2.5mmol/L或5mmol/L,5d)处理Hep-2细胞,其生长受到明显抑制;G1期细胞增多,而S期细胞减少;细胞形态及FCM证明有细胞凋亡诱导;端粒酶活性受到明显抑制。当用腐胺与DFMO同时处理Hep-2细胞时可防止上述变化的发生。结论 多胺生物合成抑制剂可引起Hep-2细胞的增殖抑制及凋亡诱导,这些变化与端粒酶活性的抑制有关。提示端粒酶的抑制可能是抑制多胺生物合成导致肿瘤恶性表型逆转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头颈部鳞癌及癌旁组织端粒酶活性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原发头颈部鳞癌及相关癌旁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表达,探讨春作为头颈部鳞癌分子生物学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采用TRAP-PCR-ELISA,对32例原发头颈部鳞癌及15例癌旁组织进行端粒酶活性检测。结果:32例原发头颈部鳞癌中,27例端粒酶活化,阳性率为84.4%;15例癌旁组织中5例端粒酶活化,阳性率为33.3%。有淋巴结累及者端粒酶阳性率(86.7%)高于无淋巴结累及者(82.4%),低分化  相似文献   

14.
王德生  易自翔 《耳鼻咽喉》1996,3(2):108-111
本文应用图像分析技术,研究38例喉鳞癌和29例喉部良性病变组织中,细胞DNA倍体分布状况,分析了其临床意义,结果显示;(1)喉癌组2C细胞比良性病变组织明业减少,而3C-4C细胞,5C及5C以上,(以下简称DNA5C-)细胞比后者明显增加,表明喉癌组织中细胞有较强的增殖活性;(2)以DNA3C及3C以上(以下简称DNA3C-)细胞百分率为指标,在喉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较好的诊断性能,以DNA3C  相似文献   

15.
屠规益  贺永东 《耳鼻咽喉》1995,2(4):195-200
声门型喉癌T3病变的常规治疗为喉全切除术,使病人丧失语言功能。本文报道50例喉癌声门型T3病变,用扩大垂直喉部分切除术来治疗,修复主要用舌骨肌瓣。3、5年生存率为76.7%、73.0%。除管率87.2%,语音近乎正常者87.5%。全部恢复经口进食。喉癌声门型T3病例,对侧声及杓状软骨完好者应考虑喉扩大垂直部分切除术,即常规喉垂直部分切除加杓状软骨切除,必要时环状软骨部分切除,以扩大喉后下切缘,用以根治肿瘤,保存喉功能。  相似文献   

16.
17.
本实验采作细胞培养技术,从喉癌患者颈廓清淋巴结中提取的巨噬细胞(Mphi)作效应细胞,喉癌患者自体癌细胞及K562细胞作靶细胞,分别混合培养(两组均加PHA作为刺激原),结果表明:喉癌患者颈部肿大淋巴结Mphi对自体癌细胞(35例)及K562细胞(30例)均有杀伤能力;此外,我们还对比了未转移淋巴结(N0组,18例)与转移淋巴结(N+组,17例)MPhi杀伤能力,结果N0组高于N+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果提示,喉癌患者颈部引流淋巴结中尚存在着免疫活性细胞,并具有肮肿瘤免疫潜能,该实验为临床合理实施颈廓清术及将活化的Mphi应用于肿瘤免疫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喉癌切除后发音重建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美桦  宋凤竹 《耳鼻咽喉》1997,4(5):277-280
本文就1975年 ̄1995年8月间收治的资料完整的95例喉癌手术方式、喉功能恢复及生存率进行分析。97.9%(93/95)的患者吞咽功能良好,80.0%(76/95)发音良好。部分喉切除拔管率为59.5%(22/37)。全喉切除术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8.1%、82.4%、76.9%;部分喉切除术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6.7%、78.3%、68.4%。按临床分期统计生存率:I ̄Ⅱ期患者1、  相似文献   

19.
吴玉瑛  李福全 《耳鼻咽喉》1996,3(2):112-115
应用ABC免疫组化技术观察了17例喉癌、癌旁及正常喉粘膜上皮内花生凝集素(PNA)受体分布,结果表明癌细胞内PNA呈强阳表达,毗邻正常喉粘膜上皮细胞未见强阳性表达;在不同的喉癌组织学分级之间,PAN的表达呈不同程度,其差异具显著性(P〈0.005)。提示PNA受体可能是喉癌的一种重要标志,其分布与喉癌的分化,增殖有关,为喉癌形态学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了一种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20.
HLA与喉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对HLA的性质,结构和功能及与肿瘤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HLA与肿瘤的遗传易感性,生物学行有关,提高肿瘤细胞HLA表达可提高肿瘤的免疫原性,增加机体免疫识别能力,是肿瘤免疫治疗的一个方向,并着重对喉癌与HLA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