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哈尔滨市2007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哈尔滨市2007年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腮腺炎免疫规划提供依据.方法 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哈尔滨市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2007年腮腺炎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哈尔滨市2007年发病率为36.85/10万,4~7月份为发病高峰;6~15岁学龄儿童占病例总数的76.02%;学生、托幼儿童分别占报告病例数的70.44%、14.92%.结论 要降低腮腺炎发病率,应制定控制腮腺炎免疫规划和免疫策略,重点对儿童采取接种腮腺炎减毒活疫苗等干预措施.将腮腺炎减毒活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江西省2004~2005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分析江西省2004~2005年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腮腺炎规划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江西省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2004~2005年腮腺炎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江西省2004~2005年腮腺炎发病率分别为17.62/10万、14.79/10万;4~7月为发病高峰;<15岁儿童病例分别占总病例数的93.88%、92.39%,4~9岁儿童发病分别占67.06%、61.94%;学生、托幼儿童、散居儿童病例分别占95.65%、95.89%。结论要降低腮腺炎发病率,应制定控制腮腺炎规划和免疫策略,重点对儿童采取接种腮腺炎减毒活疫苗等干预措施。建议将腮腺炎减毒活疫苗接种纳入儿童免疫规划。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江西省2004 - 2018年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江西省2004 - 2018年报告的腮腺炎病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4 - 2018年江西省累计报告腮腺炎病例120 400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8.05/10万,其中2011年和2012年为高发年份,报告发病率分别为32.17/10万和32.03/10万。报告暴发疫情33起且均为学校内暴发。4 - 7月(65 646例,占54.52%)、11月 - 次年1月(23 841例,占19.80%)为发病高峰。90.58%病例集中在<15岁人群,6岁儿童发病率最高(231.68/10万);男性发病率(23.12/10万)高于女性发病率(12.65/10万)。景德镇市、萍乡市、鹰潭市的年均发病率较高,分别为34.00/10万、28.99/10万、24.48/10万。结论 2004 - 2018年江西省腮腺炎病例以学生为主,应重点做好学校腮腺炎防控。建议为学龄前儿童实施第2剂次含腮腺炎成分疫苗接种,并持续保证高接种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青海省2007~2008年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情况,为制定青海省预防和控制腮腺炎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流行病学方法对2007~2008年青海省疾病监测系统报告的腮腺炎病例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07~2008共报告腮腺炎病例3 314例,发病率分别为31.45/10万和29.36/10万;以冬春季发病为主;93.93%病例为<15岁儿童,其中10岁年龄组发病较高,2007年、2008年分别占报告病例数的32.85%和23.35%.[结论]近两年腮腺炎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与儿童腮腺炎疫苗免疫接种率低、易感人群大量增多有关,应提高疫苗的接种覆盖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延安市2004-2011年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腮腺炎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11年延安市腮腺炎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1年延安市报告腮腺炎4 324例,年平均发病率25.40/10万,2005年发病率最高为59.12/10万,2010年发病率最低为5.80/10万;2004-2011年腮腺炎共暴发19起,暴发病例数2 966例(68.59%),发病呈明显冬季高峰,11~12月份发病1 672例(38.66%),5~9岁儿童发病最多1 991例(46.05%),职业以学生为主(67.11%).结论 2004-2011年延安市腮腺炎发病呈下降趋势,局部地区发生暴发疫情,11~12月为发病高峰,5~9岁儿童和学生是发病的主要群体.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掌握麻疹-风疹-腮腺炎联合疫苗(MMR)纳入儿童免疫规划前后,淮安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针对性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淮安市2004-2007年(纳入免疫规划前)、2008-2011年(纳入免疫规划后)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004-2007年、2008--2011年淮安市流行性腮腺炎年均报告发病率分别为18.4/10万、4.78/10万;“三间”分布流行病学特征未改变,表现为春末夏初、冬季2个发病高峰,发病前2位县(区)位次未改变,5~ 14岁年龄组报告病例数最多.结论 MMR纳入儿童免疫规划对淮安市控制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成效显著.应继续落实好MMR免疫接种策略,提高免疫接种率,减少发病数;加大腮腺炎疫情监测力度,及时发现疫情并采取应急接种措施,控制疫情暴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2008~2009年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腮腺炎提供依据。方法对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的腮腺炎发病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全国2008、2009年腮腺炎报告发病率分别为23.52/10万和22.54/10万,报告发病数分别为310826例和299329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病例报告;发病年龄组构成以15岁发病最多,分别占全部病例数的84.81%、85.05%;2008年8~9岁儿童发病率最高(236.66/10万),2009年5~6岁儿童发病率最高(184.83/10万);存在两个发病高峰,分别为4~7月和11月~翌年1月。结论 2009年腮腺炎报告发病比2008年有所下降,但发病水平仍很高,主要以学龄儿童发病为主。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全国预防控制腮腺炎策略。  相似文献   

8.
2007年深圳市福田区流行性腮腺炎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深圳市福田区2007年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发病情况及流行特征,为预防控制腮腺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全区2007年腮腺炎的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福田区2007年报告腮腺炎病例135例,无死亡病例,年报告发病率为11.26/10万。腮腺炎发病率(/10万),福田、华富、南园街道办分别为14.42、13.74、11.78,其他5个街道办为11.35~7.05;男性为11.66,女性为10.81(P0.05);0~9岁、10~19岁、20~29岁、30~39岁、≥40岁分别为69.22、10.68、5.15、6.04、5.23;4~8月发病的占48.89%。135例病人中,托幼儿童占22.96%,学生占21.48%,散居儿童占13.33%,其他占42.22%。[结论]深圳福田区2007年腮腺炎的发病率不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周口市2004~2008年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腮腺炎规划提供依据。[方法]对周口市《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2004~2008年腮腺炎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周口市2004~2008年合计报告腮腺炎5 397例,年均发病率为10.03/10万,各年发病率(/10万)分别为9.99、8.30、3.71、9.75、18.30。年均发病率(/10万),扶沟县、淮阳县最高,分别为24.23、22.51;男女性分别为6.95、3.07(P0.01)。全部病例中,15岁的占88.88%,学生占69.67%,幼托和散居儿童占25.29%;4~7月、12月发病的分别占46.58%、11.56%。[结论]周口市2004~2008年腮腺炎发病率较高,15岁儿童少年是腮腺炎发病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通辽市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的流行特征,为今后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通辽市2007~2011年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7~2011年通辽市累计报告腮腺炎病例2 299例,年均发病率为14.58/10万,无死亡病例。2007~2011年发病率分别为5.04/10万、7.84/10万、5.63/10万、4.95/10万、49.44/10万。年均发病率,霍林郭勒市最高(60.10/10万),开鲁县最低(0.55/10万);男性为17.08/10万,女性为11.79/10万;0~岁为17.15/10万,4~岁为94.06/10万,15~65岁为1.80/10万。2 299例病人中,4~7月、10~12月发病的分别占29.75%、53.55%;学生占69.64%,幼托儿童占17.70%,散居儿童占7.48%,其他占5.18%。[结论]通辽市2007~2011年腮腺炎发病率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吉林省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病原学特点,为制定更加科学、有效的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合理化的建议。 方法 使用Excel 2010软件建立吉林省手足口病数据库,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18年吉林省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使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2008—2018年吉林省年均报告手足口病14 672例,年均发病率为53.51/10万。5岁以下儿童发病数占发病总数的79.59%,散居儿童发病数占发病总数的58.00%,男女性别比为1.46∶1。呈现隔1年流行强度增强的特点。除2016年发病高峰出现在8月外,其他年度发病高峰均出现在7月。年平均发病率前三位的地区分别为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通化市以及四平市。实验室诊断手足口病病例其他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阳性占37.20%。共报告重症1 197例,散居儿童占79.37%。共报告死亡病例35例,死亡年龄均为5岁以下。 结论 吉林省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为7—8月,高发人群为5岁以下儿童,做好夏季5岁以下儿童防控是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2.
张明磊 《现代预防医学》2015,(15):2692-2693
摘要:目的 通过分析赣榆县2004-2013年间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腮腺炎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赣榆县腮腺炎疫情使用Excel和SPSS 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13年赣榆县共发生腮腺炎1 37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3.10/10万;3-7月为发病高峰(占64.92%);发病水平呈地区性差异;男女性别比为2.89∶1,≤20岁的人群占94.02%,学生占77.39%;接种麻腮风疫苗的2~7岁年龄组发病率低于无麻腮风疫苗免疫史的8~20岁组发病率。结论 按照目前国家的免疫策略不能在短期内控制或大幅降低腮腺炎发病率,应针对高危人群调整免疫程序,减少免疫空白,同时在疾病的发病高峰期进一步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监测及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陈仓区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特征及流行趋势,探索其流行规律,为制定流行性腮腺炎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陈仓区2004-2008年的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4-2008年,陈仓区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891例,无死亡病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126.55/10万。不同年份间发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每年的4-7月和10-12月,分别发病394、320例,分别占35.91%、44.22%;男女性别比为2.12∶1,14岁以下年龄组占发病数的85.63%;学生、幼托儿童、散居儿童占发病总数的93.40%。[结论]宝鸡市陈仓区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率较高,应重点加强14岁以下儿童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与控制。  相似文献   

14.
2006—2008年吉林省风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吉林省2006—2008年风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风疹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吉林省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2006—2008年风疹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吉林省2006—2008年风疹总发病率为1.2592/10万-36.6594/10万;3—6月为发病高峰。2006—2008年≤20岁少年儿童发病率为56.6847/10万-1226.4285/10万;2006—2008年发病率以10~20岁青少年发病率为最高,发病率10.2964/10万-387.5785/10万。结论应制定控制风疹规划和免疫策略,以降低风疹发病率。重点应对易感人群采取接种风疹减毒活疫苗或含其成分的联合疫苗等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近7年青岛市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的流行特征,并为科学、有效防控腮腺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青岛市2005~2011年腮腺炎疫情监测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05~2011年青岛市累计报告腮腺炎病例7 172例,年均发病率为13.04/10万。腮腺炎发病率(/10万),2005~2011年分别为9.10、23.92、8.90、10.93、11.54、8.92、17.28(P<0.01)。2005~2011年腮腺炎年均发病率(/10万),男性为16.62,女性为9.41(P<0.01);0~4岁为33.10,5~14岁为93.94,≥15岁为2.06(P<0.01);城区为25.58,农村为3.08(P<0.01)。2005~2011年报告的7 172例腮腺炎病例中,学生占62.44%,幼托儿童占22.64%,散居儿童占8.62%,工人占1.41%,其他占0.73%;12~1月发病的占17.74%,4~7月发病的占48.23%。[结论]青岛市腮腺炎发病率一般,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城区发病率高于农村。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淄博市淄川区2005—2012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腮、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腮腺炎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淄博市淄川区2005—2012年的流腮发病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流行病学特征。结果淄川区2005—2012年共报告流腮713例,年报告发病率分别为5.78/10万、4.90/10万、20.53/10万、13.38/10万、4.17/10万、1.66/10万、6.56/10万、41.67/10万,年平均发病率在12.43/10万,报告发病数分别为41、35、147、96、30、12、48、304例,各乡镇均有病例报告。腮腺炎四季均有病例报告,春夏季高于秋冬季。两个发病高峰期:分别为4—7月、11月和翌年1月。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为2.38:1,主要集中在15岁以下儿童。结论儿童为流腮的高发人群,应加强托幼机构及学校流腮疫情的监测,及时采取隔离病例、接种流腮疫苗等控制措施,以降低流腮发病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2004-2016年贵州省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贵州省2004-2016年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信息系统中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6年贵州省报告腮腺炎病例133 88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8.21/10万,2013-2016年疫情较前明显下降。每年发病的季节趋势呈规律的双峰分布,发病高峰为4-7月及11月-次年1月。铜仁市、遵义市、黔东南州年均发病率较高。贵州省流行性腮腺炎高发年龄为5~9岁,年均发病率为206.39/10万。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发病率。2004-2016年贵州省累计报告腮腺炎暴发疫情319起,均为小学或幼儿园内暴发。结论 为进一步降低腮腺炎流行强度,贵州省应为学龄儿童增加第1剂次含腮腺炎成分疫苗免疫,以有针对性地降低腮腺炎高发人群发病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河南省2007-2011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防控流行性腮腺炎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对2007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河南省疾病监测系统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5年间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81 235例,死亡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7.26/105,男女发病率性别比为1.93∶1;平均每年4-6月及11月-次年1月是流行性腮腺炎的高发时间,病例主要集中在2~15岁儿童(93.58%),病例数最多的职业为学生 (57.27%)。 结论 河南省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仍处较高水平,应进一步完善儿童免疫规划,提高疫苗接种率,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枣庄市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枣庄市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获取2008--2012年当地流行性腮腺炎的病例监测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相关的数据分析描述。结果2008--2012年枣庄市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3768例,年均发病率为20.14/10万,其中2012年发病率高达35.04/10万;年均发病率最高的为峰城区(46.07/10万)和市中区(43.40/10万)。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其中4—7月为发病高峰。病例主要为学生、托幼儿童,5-9岁组发病人数占41.51%。免疫史调查发现,62.57%(595/951)的患者未接种疫苗。结论2008--2012年枣庄市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较高,发病季节性明显。发病人群以学龄儿童为主,患者免疫接种率低,建议进一步加强枣庄市针对学龄儿童的免疫预防措施,提高免疫覆盖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