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儿耳鼻喉术后麻醉恢复期的监测和护理体会。方法:选择年龄2~12岁行耳鼻喉手术患儿65例进行术后复苏监护和护理,密切观察意识、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四肢活动等。结果:65例全身麻醉手术后患儿均在恢复室顺利拔管,完全清醒,呼吸、心率平稳,肌张力恢复。结论:耳鼻喉术后患儿于恢复室经严密监测和精心护理,有效减少小儿全身麻醉术后苏醒期及转运途中躁动、导管脱出等并发症的发生,保证了患儿围手术期的安全。  相似文献   

2.
黄春叶  谭惠连 《吉林医学》2010,31(36):6773-6773
目的:探讨小儿全身麻醉术后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有效方法。方法:将100例全身麻醉术后患儿按完全随机方法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头枕复苏两用枕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去枕平卧头偏一侧法。结果:对照组发生并发症7例,观察组无并发症发生,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全身麻醉术后采用头枕复苏两用枕法能有效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术后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陈志芬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11):1474-147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小儿疝气术后拔除气管导管的最佳时机。方法:选择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择期腹腔镜小儿疝气手术,术后带气管导管进入麻醉恢复室的患儿100例,按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拔管指征拔除气管导管。观察组按新拔管指征(呼吸恢复、神志未曾清楚前)拔除气管导管。观察两组在拔管期间的心率、血氧饱和度,拔管后剧烈呛咳、躁动、哭闹、喉痉挛、呼吸抑制的发生率及在恢复室停留时间。结果:对照组比观察组的患儿血流动力学波动明显,拔管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高。呼吸恢复时间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腹腔镜下小儿疝气术气管插管麻醉恢复期,在严密监护下选择患儿清醒前拔除气管导管优于清醒后拔除气管导管。  相似文献   

4.
朱琼芳  黄毓婵  陈旭素 《吉林医学》2012,(30):6702-6703
目的:总结小儿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术后拔管期的护理策略。方法:选取84例6个月~12岁小儿,气管内静吸复合麻醉,手术结束后送入恢复室行苏醒恢复。进入恢复室后常规监测血压、呼吸、氧饱和度。护理上重点清理呼吸道分泌物;观察拔管后的恶心、呕吐,防止误吸;拔管后警惕因舌后坠、喉痉挛和喉头水肿发生呼吸道梗阻;注意小儿制动,防止坠床。结果:拔管后发生喉痉挛1例,术后躁动3例。所有患儿在复苏室恢复期间恢复顺利,术后安全返回病房。结论: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护理主要是呼吸系统的护理,包括气管分泌物的清理、并发症的防治。  相似文献   

5.
为观察小儿全身麻醉术后复苏期的反应,以便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对264例患儿术毕进入麻醉恢复室后的情况进行监护,观察患儿心电变化、血氧饱和度、皮肤颜色、皮肤温度及末梢循环情况。结果,234例患儿在PCAU完全清醒、呼吸平稳、循环稳定、肌张力恢复满意和不吸氧下SpO2>95%后离开PACU。30例患儿在PACU期间出现全麻后并发症(其中低氧血症18例,循环系统3例,恶心呕吐4例,浅低温2例,苏醒延迟3例),及时处理后均安全渡过复苏期,回到病房。因此严密观察全身麻醉患儿复苏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复苏期并发症,对提高复苏期安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麻醉恢复室中全身麻醉术后呼吸异常的有效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40例全身麻醉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病房进行普通护理,观察组患者在麻醉恢复室进行麻醉恢复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呼吸异常发生率和恢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呼吸异常发生率、苏醒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麻醉恢复室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全身麻醉术后呼吸异常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儿全身麻醉术后复苏的观察和护理经验。方法选取我院麻醉复苏室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全身麻醉术后患儿145例,回顾性分析其观察和护理情况。结果本组患儿在麻醉复苏室停留时间为35 min~160 min,平均(48.2±11.8)min,发生呼吸道梗阻21例,寒战7例,躁动/谵妄6例,苏醒延迟2例,经对症处理均未造成严重后果,安返病房。结论小儿患者由于神经及生理发育上的特殊性,全麻术后复苏期并发症发生概率较高,严密观察、精心护理和正确处置对保障患儿安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气管插管导管拔除管理方案在麻醉后恢复室全麻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9年1—12月全麻术后在麻醉后恢复室复苏的517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2020年1—12月全麻术后在麻醉后恢复室复苏的583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方案基础上实施气管插管导管拔除管理方案,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非计划...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儿全身麻醉术后复苏的观察和护理方法。方法:筛选我院80例全身麻醉术后患儿,收治时间段在2015年2月-2016年8月间,对患儿行复苏监护,分析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术后平均复苏时间为88.6±9.6(min)。80例患儿术后并发症6例,并发症发生率为7.5%;后经治疗均全部恢复健康。结论:对小儿全身麻醉术后行复苏监护,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该护理可在临床上加以推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麻醉复苏室舒适护理对老年患者全麻术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8月在本院接受全麻手术的126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在麻醉复苏室予以对照组传统护理干预,予以观察组舒适护理。比较两组自主意识恢复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护理前后焦虑评分(SAS)及抑郁评分(SDS),术后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疼痛程度(VAS),并发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自主意识恢复时间及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SAS及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及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3.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87%(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总分及各单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复苏室舒适护理不仅可有效缓解老年全麻患者消极情绪,预防患者苏醒延迟,而且能降低患者痛感及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闭金玉  植思霞 《吉林医学》2014,(14):206-207
目的:总结全身麻醉患儿麻醉恢复期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麻醉恢复室298例患儿术后复苏监测和护理。根据患儿特点,通过严密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患儿正常体温、及时处理苏醒延迟、做好患儿安全防范和心理护理。结果:及时发现患儿麻醉恢复期间的并发症,并给予相应的处理,均安全度过麻醉恢复期。结论:加强麻醉恢期监测和护理,可降低并发症发生,降低并发症的危害,使患儿安全度过麻醉恢复期,保证全身麻醉患儿围麻醉期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2.
祖娟娟  杨青凤 《吉林医学》2014,(14):149-150
目的:总结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在麻醉恢复室(PACU)的复苏与护理经验。方法:对90例ESD后带管入PACU的患者进行监护,观察其并发症的发生预防及护理。结果:90例患者在PACU发生皮下气肿1例,胃胀气1例,消化道出血1例,恶心呕吐4例,低氧血症5例,严重高血压5例,90例患者经过医护人员的处理均恢复自主呼吸,拔除气管插管,安返病房。结论:加强ESD后患者麻醉苏醒期安全防护及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是确保患者手术安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李永菊  丁风兰  訾瑛 《吉林医学》2010,31(31):5638-5638
目的:探讨小儿气管异物术后麻醉恢复期低氧血症的原因及护理体会。方法:对全身麻醉下行支气管镜检取异物患儿术后入恢复室,符合低氧血症36例患儿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发生低氧血症36例,均成功救治送回病房。结论:严密监护能及时发现低氧血症,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足够氧供,做好保暖措施是术后有效避免和救治低氧血症患儿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保暖对全身麻醉患者术中应激以及术后苏醒的影响.方法 收集全身麻醉患者共12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3例)和观察组(6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保暖护理.对比2组术中应激指标水平、术后完全清醒时间以及麻醉恢复室滞留时间.结果 观察组的术中应激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完全清醒时间以及麻醉恢复室滞留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保暖护理能够显著缓解全身麻醉患者的术中应激反应,并加快术后复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彭思文 《吉林医学》2014,(24):5520-5521
目的:探讨110例脑出血患者术后ICU护理观察。方法:将2012年5月~2013年9月收治的220例脑出血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ICU病房监护护理的方法,对照组采用普通病房护理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生率、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好转出院104例,死亡6例,对照组好转出院91例,死亡1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7.27%,对照组为1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明显较对照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术后恢复质量,降低并发症,利于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程序化管理模式在全麻手术患者术后麻醉复苏室交接中的应用。方法:选我院2013年3月至2013年9月100例全身麻醉患者作为对照组;2013年10月至2014年3月全身麻醉患者100例作为实验组。两组患者术后按常规送至麻醉复苏室复苏,其中对照组按巡回护士常规交接习惯与复苏室护士交接,实验组按程序化交接管理模式交接。比较两组交接有无漏洞。结果:实验组在交接过程中的护理安全高于安全对照组。结论:程序化交接管理模式在麻醉复苏室的应用可以提高手术医疗服务质量,保障医疗护理安全,应在科室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全身麻醉患者应用保温护理对术中应激及术后复苏的影响。方法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本院接收的全身麻醉患者11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55例/组。对照组、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加强保温护理。将两组的应激指标、应激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术后复苏指标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全身麻醉患者术中应激反应发生率以及术后AD、NE以及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完全清醒时间、插管持续时间、复苏室滞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保温护理的实施有助于全身麻醉患者术中应激反应的减少,还可促进患者术后尽快苏醒。  相似文献   

18.
刘晖  屈军  刘锦 《河北医学》2010,16(11):1311-1314
目的:探讨曲马多在全身麻醉拔管时预防患者躁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到2010年6月全麻下行开腹胆囊切除术106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行静脉快速诱导,气管插管,术中应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微泵泵入维持,观察组手术结束前关好腹膜后停用维持麻醉药物,静推曲马多2mg/kg,对照组静推生理盐水5mL,术毕送麻醉后恢复室,记录和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复苏时间和术后整体镇静(Remesay评分)评分。结果:观察组意识恢复时间较对照组稍长,呼吸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与对照组接近,两组患者术后整体镇静观察组Remesay评分烦躁占7.5%,镇静满意占77.4%,镇静过度占15.1%,对照组Remesay评分烦躁占47.2%,镇静满意占39.6%,镇静过度占13.2%,观察组烦躁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对照组镇静满意率明显低于观察组。结论:对于全麻患者,手术结束前静推曲马多2mg/kg,能有效预防患者拔管时的躁动,且应用曲马多后对于患者的苏醒时间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析眼科日间手术全身麻醉患者从麻醉复苏室出院的模式及护理对策。方法:将从麻醉复苏室出院的70例患者纳入研究,根据年龄≤10岁设为观察组(n=36),>10岁者设为对照组(n=34),术后实施分期复苏模式,对比两组PADS评分达9分时间、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麻醉复苏室停留时间。结果:观察组VAS评分及PADS评分达9分的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及PACU停留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格按照相关流程及标准开展护理有助于确保眼科日间手术顺利实施,其在患者麻醉复苏室出院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PDCA管理方法在麻醉复苏室气管脱管中的应用。方法:将麻醉复苏室收治的168例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手术患者随机平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主要包括患者交接、生命体征监测、协助拔管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PDCA管理方法,主要4个步骤:计划阶段、实施阶段、检查阶段及处理阶段。比较两组护理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气管脱落率分别为0、6.0%,麻醉复苏室滞留时间分别为(78.51±26.83)min、(64.50±22.04)min,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复苏室风险较高,气管脱落是常见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PDCA通过其持续、动态的质量改进方法可有效减少麻醉复苏室气管脱落的概率,减少患者在麻醉复苏室滞留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