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阿托品微量泵持续静脉推注在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1例急性中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静脉推注阿托品;对照组:采用常规间断分次按时静脉推注阿托品。其他抢救措施及药物应用相同,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阿托品化时间、阿托品剂量及反跳和中毒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较明显减少,治愈率为96.2%高于对照组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品微量泵持续静脉推注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用药方法简便,易于观察和调整阿托品用量,能缩短阿托品化时间,减少阿托品中毒及反跳的发生率,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对抢救有机磷中毒患者阿托品最佳给药方法。方法:将9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阿托品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静脉推注;对照组:阿托品采用常规间隔静脉推注。结果:实验组患者生命体征相对稳定,在阿托品中毒、治疗时间等方面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愈率为95.5%,高于对照组的80%(P〈0.01)。结论:微量注射泵持续静脉推注给药具有省时、省力,容易维持和不容易发生阿托品中毒等优点,是较好的给药方法。  相似文献   

3.
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阿托品治疗的给药方法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抢救有机磷中毒患者时阿托品的最佳给药方法。方法对2004年7月至2005年8月,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抢救过程中,105例的阿托品的给药方法、给药后达到阿托品化的时间、阿托品化的维持时间及阿托品中毒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给药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3组,比较给药效果。结果静脉滴注和微量注射泵持续静脉推注给药方法在阿托品化的时间、阿托品化的维持及阿托品中毒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静脉滴注和微量注射泵持续静脉推注与间隔静脉推注给药方法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量注射泵持续静脉推注给药具有阿托品化的时间短、容易维持和不易发生阿托品中毒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阿托品在有机磷中毒抢救中应用方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为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阿托品的副作用,减轻患者病痛,探讨有机磷中毒抢救中阿托品的最佳应用方式。方法对2004年8月~2005年10月105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抢救过程中阿托品给药方式及给药后达到阿托品化的时间、阿托品化的维持及引起阿托品中毒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给药方式后三组患者临床表现出的多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研究。结果在阿托品化的时间、阿托品化的维持及阿托品中毒方面,静脉滴注和微量注射泵持续静脉推注给药方式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但与静脉间隔推注给药方式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微量注射泵持续静脉推注具有阿托品化的时间短、容易维持和不易发生阿托品中毒等优点,该给药方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不同时机微量泵维持阿托品在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治疗中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 将42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2)和对照组(n=20)。对照组采用持续微量泵泵入阿托品治疗,观察组采用间歇静脉推注阿托品、达阿托品化后再微量泵泵入阿托品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愈率、胆碱酯酶活力好转时间和血糖浓度稳定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为90.91%,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28 6);观察组胆碱酯酶活力好转时间和血糖浓度稳定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03 8,P=0.0000)。结论 在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救治中,首先间歇静脉推注阿托品、达阿托品化后再微量泵泵入阿托品的治疗,整体效果优于持续微量泵泵入阿托品治疗。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6.
对本院2005年6月至2006年1月以微量注射泵持续静脉推注硫酸阿托品治疗的74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4例均未出现阿托品过量中毒现象,3例因自主呼吸一直未恢复,放弃继续抢救死亡,其余71例治愈出院,未留下任何后遗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阿托品不同给药途径治疗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90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Ⅰ组、实验Ⅱ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人工间歇静脉推注阿托品;实验Ⅰ组先间歇静脉椎注阿托品,达阿托品化后再用微量泵泵入阿托品;实验Ⅱ组采用持续微量泵持续泵入阿托品。观察三组患者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Ⅰ组和实验Ⅱ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及实验Ⅰ组达阿托品化时间与实验Ⅱ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先间歇静脉推注阿托品,达阿托品化后再用微量泵泵入阿托品给药途径起效速度快,迅速达到阿托品化后具有恒速、恒量、稳定、疗效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阿托品治疗有机磷中毒3种给药方式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找阿托品治疗有机磷中毒患者最佳给药方式。方法:对120例有机磷中毒患者,随机分为3组,采取不同给药方式,A组40例给予微量泵持续静脉给药,B组40例静脉滴注给药,C组40例间隔静脉推注给予。对给药后患者达到阿托品化时间、维持时间及中毒情况等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微量泵持续静脉推注和静脉滴注与间隔静脉推注给药方式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微量泵持续静脉推注给药具有阿托品化时间短、容易维持和不易发生中毒等优点,临床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9.
阿托品是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的首选药物之一,以早期。足量和维持足够的时间为原则。近年来,我科开展用微量泵静脉推注(简称静推)阿托品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在维持阿托品有效血药浓度,减轻护理工作量,缓解有机磷农药中毒症状等方面取得较好的效果,观介绍如下。1一般资料我科于IWe-lop年共收治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犯例,男性14例,女性28例,年龄在30-65岁之间,平均46岁,其中9例伴有心肌损害,经微量泵静推阿托品及其他综合治疗,全部痊愈出院。2方法我们对42例有机磷中毒患者均采用浙江医科大学医学仪器厂生产的WZS-503型微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阿托品不同给药途径治疗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90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Ⅰ组、实验Ⅱ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人工间歇静脉推注阿托品;实验Ⅰ组先间歇静脉推注阿托品,达阿托品化后再用微量泵泵入阿托品;实验Ⅱ组采用持续微量泵持续泵入阿托品.观察三组患者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Ⅰ组和实验Ⅱ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及实验Ⅰ组达阿托品化时间与实验Ⅱ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先间歇静脉推注阿托品,达阿托品化后再用微量泵泵入阿托品给药途径起效速度快,迅速达到阿托品化后具有恒速、恒量、稳定、疗效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2003年12月~2006年12月,为探讨阿托品救治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最佳给药途径,我们将78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按医嘱A组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泵入阿托品,B组采用人工间歇静脉推注阿托品,并分别对A、B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给药方法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金娥  王霞 《现代护理》2006,12(7):633-634
目的 探讨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不同给药方法与临床治疗护理效果的关系。方法将186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B组、C组。静脉推注给药(A组)113例,微量泵给药(B组)26例,先静脉推注达阿托品化后微量泵给药(C组)47例,对3组进行比较。主要评价内容为阿托品化时间、给药次数、平均住院天数。结果A组给药次数明显多于其他2组(P〈0.05);B组阿托品化时间明显延长(P〈0.05),且平均住院天数也延长(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采用静脉推注达阿托品化后微量泵给药,既能快速达到阿托品化,减少给药次数,缩短平均住院天数,又能保持血药浓度稳定,生命体征渡动范围小,有利于治疗与护理效果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两种给药方法对急性有机磷中毒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微量泵持续静脉输注阿托品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的可行性.方法:观察组23例AOPP患者采用微量泵持续静脉输注阿托品。对照组23例AOPP患者采用间断静注阿托品,观察并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达阿托品化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统计分析表明。观察组患者入院后24h~72h体温、脉搏较对照组平稳,差异极显著(P〈0.01);两组的阿托品化时间、治疗时间及死亡例数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微量泵持续静脉输注阿托品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的效果优于常规分次间断静注药物,是一种安全可靠,简便有效的给药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抢救有机磷中毒病人时阿托品最佳给药方法.[方法]90例病人随机分为A组、B组、C组,每组30例,均应用阿托品,A组采用静脉输注给药,B组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静脉注射给药,C组采用间隔静脉注射方法给药,观察并比较3组病人阿托品化时间、阿托品化维持时间及72 h胆碱酯酶活性、阿托品中毒情况与治疗转归情况.[结果]B组与A组、C组比较,阿托品化时间、阿托品化维持平均时间及72 h胆碱酯酶活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组阿托品中毒情况及预后均优于B组、C组.[结论]微量注射泵持续静脉推药具有阿托化时间短,容易维持和不易发生阿托品中毒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微量泵输注阿托品救治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效果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阿托品是救治有机磷农药中毒的首选解毒剂,传统的给药方法为间歇静脉推注阿托品,待阿托品化后,采用减量不延长时间或延长时间不减量的用药原则。且阿托品的用量大,间隔时间短,护士工作量大。为探讨不同的阿托品推注方法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寻求简便有效的用药方法,我们对2003年6月-2004年6月36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在首次静脉冲击给阿托品达阿托品化后,采用微量泵持续输注阿托品的方法,并与同期38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采用间断静注阿托品的方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床旁血液灌注(HP)联合微量泵持续静脉泵入阿托品抢救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急诊入院的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HP联合微量泵持续静脉泵入阿托品,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纽治疗至清醒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胆碱酯酶恢复时间、症状消失时间、阿托品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呼吸衰竭、中间综合征的发生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HP联合微量泵持续静脉泵入阿托品抢救AOPP患者,疗效确切,可以明显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减少患者的住院天数,减低住院费用,并可以减轻护士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17.
宋丽  仇淑真  许娟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15):1506-1506
2003年6月~2005年6月,我院抢救28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在首次静脉冲击达阿托品化后采用微量泵持续输注阿托品,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微量泵在有机磷农药中毒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在2005—01/2006—08对收治的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25例达到阿托品化后给予了微量注射泵持续静脉泵入阿托品,防止阿托品中毒及反跳的发生,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不同给药方法与临床治疗护理效果的关系.方法将186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B组、C组.静脉推注给药(A组)113例,微量泵给药(B组)26例,先静脉推注达阿托品化后微量泵给药(C组)47例,对3组进行比较.主要评价内容为阿托品化时间、给药次数、平均住院天数.结果A组给药次数明显多于其他2组(P<0.05);B组阿托品化时间明显延长(P<0.05),且平均住院天数也延长(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采用静脉推注达阿托品化后微量泵给药,既能快速达到阿托品化,减少给药次数,缩短平均住院天数,又能保持血药浓度稳定,生命体征波动范围小,有利于治疗与护理效果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活性碳、大黄、留置胃管重复洗胃及微泵静脉推注阿托品"维持阿托品化"救治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8例重度AOPP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n=23),对照组采用常规间断分次按时静脉推注阿托品,观察组(n=25)采用活性碳、大黄、留置胃管重复洗胃及微泵静脉推注阿托品,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医疗费用、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性碳、大黄、留置胃管重复洗胃及微泵静脉推注阿托品"维持阿托品化"救治重度有机磷中毒临床效果好,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