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nm23-H1和CD44V6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95例胃癌组织中nm23-H1和CD44V6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nm23-H1和CD44V6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4.7%、75.8%。CD44V6蛋白表达与癌细胞分化程度显著相关(P<0.01),nm23-H1和CD44V6 的表达与其它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nm23-H1和CD44V6蛋白在胃癌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CD44V6表达与癌细胞分化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肿瘤转移抑制相关基因nm23-H1,转移相关基因CD44v6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表达与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30例甲状腺良性病变及3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nm23-H1和CD44v6的表达情况。结果:1)nm23-H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的表达阳性率62.7%,明显低于良性病变组和正常组(P<).01或P<0.05)。有转移组nm23-H1的阳性率为54.5%,明显低于无转移组(75.0%),其蛋白表达与颈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2)CD44 v6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的表达阳性率为71.1%,明显高于两对照组(P均<0.01)。有转移组CD44v6的阳性率为79.3%,明显高于无转移组(58.5%),其蛋白表达与颈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3)甲状腺乳头状癌中nm23-H1和CD44v6表达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nm23-H1阴性表达伴CD44v6阳性表达的患者发生颈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大。结论:nm23-H1和CD44v6的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颈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nm23-H1和CD44v6的表达在淋巴结转移中起协同作用,两者的表达失衡可能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颈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因此,检测nm23-H1和CD44v6可能作为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潜能的有价值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评估肾细胞癌预后因素的指标。方法 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60例肾癌组织中CD44V6 mRNA和nm23-H1 mRNA表达情况。结果 肾癌组织中CD44V6 mNRA和nm23-H1 mRNA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1.7%和56.7%。肾细胞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与CD44V6 mRNA高表达和nm23-H1 mRNA低表达有关(P<0.05)。CD44V6 mRNA表达与nm23-H1 mRNA表达呈负相关性(P<0.05,γ=-0.42)。结论 CD44V6 mRNA高表达和nm23-H1 mRNA低表达对判断肾细胞癌分化程度、预测淋巴结转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癌及其区域淋巴结CD44V6、nm23-H1表达与胃癌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10例胃癌及613枚区域淋巴结组织中的CD44V6、nm23-H1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在胃癌原发灶和在淋巴结转移灶,CD44V6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5%和89.4%,nm23-H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9.1%和16.8%.CD44V6、nm23-H1表达率与胃癌的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胃癌原发灶CD44V6阳性表达组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阴性表达组(P<0.01);nm23-H1阳性表达组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阴性表达组(P<0.01).结论:对胃癌组织进行CD44V6、nm23-H1蛋白的检测,有助于预测胃癌进程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以及评估胃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食管鳞癌nm23-H1蛋白表达及DNA倍体与淋巴结转移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食管鳞癌nm23-H1蛋白表达及DNA倍体状态与区域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食管癌患者新鲜手术标本包括食管癌组织(癌)、食管癌旁粘膜(癌旁)、食管正常粘膜(切缘)及食管癌区域淋巴结(淋巴结)中nm23-H1蛋白表达水平及DNA倍体状态.结果无论有、无淋巴结转移,nm23-H1蛋白表达在癌与癌旁、癌与切缘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癌与淋巴结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DNA指数(DI)在癌组织与癌旁、切缘、淋巴结之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癌旁、切缘、淋巴结之间DI差异无显著性(P>0.05);nm23-H1蛋白表达在有、无淋巴结转移两组对应组织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对应组织比较DI差异无显著性(P>0.05);DI在不同病理分级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DI及nm23-H1蛋白表达在性别、肿瘤部位、病理类型、浸润深度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nm23-H1蛋白高表达对食管癌转移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合DNA倍体检测有助于了解食管鳞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nm23-H1和CD44V6在结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152例结肠癌nm23-H1和CD44V6的表达.结果152例结肠癌nm23-H1阳性率与淋巴结转移(P<0.05)、癌组织分化(P<0.01)关系密切;CD44V6表达与Dukes分期(P<0.01)、肿瘤浸润深度(P<0.01)、癌组织分化(P<0.05)及淋巴结转移(P<0.01)密切相关;nm23-H1和CD44V6表达,两者呈负相关(P<0.01),CD44V6阳性nm23-H1阴性表达的患者淋巴结转移率高于CD44V6阴性nm23-H1阳性表达者(P<0.05).结论nm23-H1和CD44V6在结肠癌中的表达与其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尤其CD44V6和nm23-H1表达在结肠癌转移中起协调作用,可成为临床估计肿瘤转移潜能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CD44V6 蛋白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CD44V6蛋白与鼻咽癌(NPC)的发生、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16例鼻咽癌组织中CD44基因产物的表达情况。结果:CD44蛋白表达率为53.4%(62/116)。CD44蛋白在有颈部淋巴结转移者中的表达率为66.7%(40/60),高于无颈部淋巴结转移者(39.3%),两者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CD44V6蛋白的表达与NPC的病理组织学分型和预后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CD44V6蛋白的高表达与NP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发生密切相关,提示CD44V6表达的上调可作为NPC患者预后判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食管癌中CD44V5和nm23-H1基因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癌症杂志》2003,13(3):218-221
目的探讨CD44V5,nm23-H1的基因产物表达与食管癌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85例食管癌标本进行CD44V5和Nm23-H1的基因产物测定,并对其中50例患者术后随访3年.结果①CD44V5在食管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1.2%,Nm23-H1在食管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7.6%.②在食管癌中CD44V5的过表达和Nm23-H1的低表达与食管癌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TNM分期及预后相关(P<0.05),而与食管癌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病理类型均无相关性(P>0.05).③在食管癌中,CD44V5和Nm23-H1的表达呈负相关(r=-0.439,P<0.01),且CD44V5的过表达伴有Nm23-H1低表达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大(P<0.01).结论CD44V5和Nm23-H1在食管癌中的不同表达与食管癌的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显著相关.CD44V5、Nm23-H1的不同表达在食管癌淋巴结转移中可能起协同作用,可为临床预测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及评估预后提供重要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秦世成  宋镇  何海燕 《肿瘤学杂志》2020,26(10):922-925
摘 要:[目的]分析下咽癌组织中肿瘤抑制基因 nm23-H1和转移相关基因 CD44v6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 60例下咽癌(其中30例有颈部淋巴结转移,30例无颈部淋巴结转移)及30例癌旁组织纳入分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nm23-H1和CD44v6的表达情况。[结果] Nm23-H1在下咽癌组的表达阳性率为53.33%,较癌旁组织组(90.00%)明显偏低(P<0.05);有颈部淋巴结转移下咽癌组(40.00%)、无颈部淋巴结转移下咽癌组(66.67%)及癌旁组织各组间nm23-H1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CD44v6在下咽癌组的表达阳性率为76.67%,较癌旁组(56.67%)明显高(P<0.05);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组CD44v6阳性率(90.0%)较无转移组(63.33%)明显高(P<0.05)。下咽癌组织中nm23-H1和CD44v6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 下咽癌中 nm23-H1表达下调可促使下咽癌发生、推动肿瘤发展及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CD44v6表达上调可使肿瘤的发展及转移加速。两者的表达失衡与下咽癌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并且可能起协同作用。因此,联合检测nm23-H1和CD44v6对判断下咽癌的颈部淋巴结转移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刘博  王莹  曲家骐  张林 《中国肿瘤临床》2005,32(14):784-787
目的:探讨CD44V6和nm23H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联合表达及其与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8例手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CD44V6和nm23H1的表达,分析其与淋巴结转移及术后生存期的关系。结果:CD44V6蛋白高表达和nm23H1蛋白低表达均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1,P〈0.05)。CD44V6高表达且nm23H1低表达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差(P〈0.01)。结论:CD44V6与nm23H1的检测对判定淋巴结转移均有一定意义。二者联合检测对判断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提供临床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CD44V6和nm23-H1蛋白表达与肺癌转移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CD44V 6和nm2 3 H 1蛋白在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肺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对 85例原发性肺癌采用S -P法进行免疫组化研究。结果 CD44V6蛋白表达与肺癌临床分期、病理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 ;nm 2 3 H1蛋白表达与肺癌临床分期、病理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 ,两者与肺癌的性别、年龄、肿块大小和病理类型无关。两蛋白表达呈负相关性。结论 CD44V 6和nm2 3 H1表达在肺癌转移过程中起着共同调节作用 ,可作为预测肿瘤转移潜能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nm 2 3 -H 1和CD 44V 6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 95例胃癌组织中nm 2 3 -H 1和CD44V 6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nm 2 3 -H 1和CD 44V 6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 4.7%、75 .8%。CD44V 6蛋白表达与癌细胞分化程度显著相关 (P <0 .0 1) ,nm 2 3 -H 1和CD 44V 6的表达与其它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nm 2 3 -H 1和CD44V 6蛋白在胃癌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CD44V 6表达与癌细胞分化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nm23H1蛋白、DNA倍体状态与食管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荧光免疫技术检测食管癌新鲜手术标本食管癌组织(癌)、食管癌旁1 cm粘膜(癌旁)、食管正常粘膜(切缘)及食管癌区域淋巴结(淋巴结)组织中nm23H1蛋白表达及DNA倍体状态.结果nm23H1蛋白表达阳性率在食管癌旁、切缘、癌及淋巴结组织中依次降低,在有转移组分别为16.65%、9.44%、4.99%和8.30%,在无转移组分别为24.77%、14.49%、7.09%和3.81%.在无转移组内,切缘与癌及淋巴结组织间差异显著(P<0.05).在有转移组内差异无显著性(P>0.05);食管癌组织中异倍体发生率为89.58%(43/48),异倍体发生与淋巴结转移及nm23H1蛋白表达之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nm23H1蛋白表达与食管癌区域淋巴结转移之间呈负相关;DNA倍体状态与食管癌组织nm23H1蛋白表达及区域淋巴结转移之间无相关性.nm23H1蛋白检测在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诊断方面可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 nm23-H1、CD44V6和PCNA和DNA含量在结肠癌生长、浸润、转移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 152例结肠癌nm23-H1、CD44V6和PCNA.同时采用流式细胞光度术测定60例结肠癌D NA含量.结果152例结肠癌nm23-H1阳性率与淋巴结转移,P<0. 05、癌组织分化关系密切,P<0.01;CD44V6表达与Dukes分期(P<0.05) 、肿瘤浸润深度(P<0.05)、癌组织分化(P<0.05)及淋巴结转移(P<0.01)密切相关;PCNA表达与Dukes分期及肿瘤浸润深度有关(P<0.05);nm23-H1和CD44 V6表达,两者呈负相关(P<0.01),CD44V6阳性nm23-H1阴性表达的患者淋巴结转移率高于CD44V6阴性nm23-H1阳性表达者(P<0.05).伴淋巴结转移的结肠癌CD44V6和PCNA共同阳性表达率和异倍体癌的发生率高于无转移组(P <0.05).异倍体癌CD44V6和PCNA过度表达,而nm23-H1低表达(P<0.05) .结论nm23-H1、CD44V6和PCNA及DNA含量在结肠癌中的表达与其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密切相关,尤其CD44V6和nm23-H1表达在结肠癌转移中起协调作用,可成为临床估计肿瘤转移潜能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CD44V6、nm23蛋白、p53的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CD44V6、nm23蛋白、p53的过度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82例胃癌标本进行CD44V6、nm23蛋白、p53的测定。结果胃癌中CD44V6、nm23蛋白、p53阳性率分别为61.0%、56.1%、68.3%;CD44V6、p53过度表达及nm23低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胃癌中CD44V6和nm23表达呈负相关(P<0.05)。CD44V6的表达与p53的表达之间有显著相关(P<0.05)。结论CD44V6、nm23蛋白、p53在胃癌中的表达与胃癌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CD44V6与nm23蛋白和p53表达在胃癌淋巴结转移中起协同作用。可为临床预测转移和估计预后提供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6.
肺鳞癌及淋巴结转移灶中CD44V6和E—钙粘素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D44V6和E-钙粘素(E-cd)在肺鳞癌及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及其预后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0例正常肺组织、72例肺鳞癌原发灶及淋巴结转移灶中CD44V6和E-cd表达,结果CD44V6在正常肺组织、肺鳞癌原发灶及淋巴结转移灶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5.00%(3/20)、66.67%(48/72)和87.50%(63/72)。三者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而E-cd的异常表达率分别为0(0/20)51.39%(37/72)和68.065(49/72),三者间有非显著性差异(P<0.01)。CD44V6阳性及E-cd异常表达率同肺鳞癌体积大小无关(P>0.05),与临床病理分期、癌分化程度及预后显著相关(P<0.05)。结论CD44V6和E-cd可反映肺鳞癌的生物学特性,是预测其侵袭转移潜能和预后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各种肿瘤转移相关基因编码蛋白在恶性肿瘤转移中的表达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对 5 6例肿瘤转移和 6 1例肿瘤未转移患者瘤组织的CD4 4V5 +、CD4 4V6 +、c erbB 2 +、nm2 3+、DCC +和p16 +细胞检出率和DNA含量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 恶性肿瘤患者瘤组织细胞的CD4 4V5 +、CD4 4V6 +和c erbB 2 +细胞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或P <0 .0 5 ) ;nm2 3+,DCC +,p16 +细胞表达率则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或P <0 .0 5 )。肿瘤转移者、多器官转移者、DNA异倍体者、SPF增高者、Apo减低者的CD4 4V5 +、CD4 4V6 +、c erbB 2 +细胞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未转移者、单器官转移者、DNA二倍体者、SPF不增高者、Apo不减低者 (P <0 .0 1或P <0 .0 5 )。而nm2 3+、DCC +、p16 +细胞的表达率与此相反。结论 肿瘤组织肿瘤转移相关基因编码蛋白表达水平的检测 ,对肿瘤的恶性度、转移潜能、转移严重程度及患者预后估计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CD44V6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勇  夏云飞 《实用癌症杂志》2000,15(6):571-572,595
目的:探讨CD44V6在鼻咽癌(NP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NPC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对229例NPC存档石蜡病理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CD44V6蛋白在正常鼻咽和NPC组织中为高表达(总阳性率为83.0%),65.8%(146/229)为高强度表达。T1N3M0和TxNxM1组织中CD44V6阳性率分别是93.3%和94.4%,但与其它TNM分期组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