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金湖县黎城镇乙类传染病流行状况,为落实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金湖县黎城镇2003—2012年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10年间共报告乙类传染病11种1 706例,年均发病率为170.20/10万,其中肠道传染病、呼吸传染病、虫媒及自然疫源性疾病、血液及性接触传播疾病年均发病率分别为13.67/10万、61.25/10万、0.50/10万、94.78/10万。死亡4例,死亡率为0.40/10万。发病率居前5位的传染病依次为病毒性肝炎(69.34/10万)、肺结核(59.26/10万)、淋病(18.36/10万)、梅毒(16.26/10万)、痢疾(3.99/10万),共报告病例1 676例,占传染病总发病数的98.24%,年均发病率167.20/10万。结论应加强呼吸道传染病、血液及性接触传播疾病的预防控制,加大对乙肝、梅毒等重点传染病的防控力度,有效降低传染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文莹 《广东卫生防疫》2010,(6):43-44,47
目的分析2005—2009年麻栗坡县甲乙类传染病流行状况,为今后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麻栗坡县2005—2009年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09年麻栗坡县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类传染病13种2 065例,死亡38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50.26/10万,死亡率为2.91/10万。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在52.87/10万~74.57/10万之间,年均发病率为65.85/10万,居各类传染病发病之首;血源及性接触传染病发病率在19.04/10万~54.93/10万之间,年均发病率为41.11/10万,居各类传染病发病第2位;肠道传染病发病率在14.55/10万~35.15/10万之间,年均发病率为22.19/10万;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播传染病发病率在2.89/10万~39.74/10万之间,年均发病率为20.74/10万;发病数居前5位的传染病依次是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疟疾、痢疾、淋病,占传染病发病总数的93.41%。结论 5年间麻栗坡县呼吸道传染病和血源及性接触传染病均维持在较高的发病水平,今后应加强肺结核、性病、艾滋病的防治与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2004-2009年邳州市甲乙类传染病流行趋势,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邳州市2004-2009年甲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用等级相关趋势检验分析方法进行传染病发病趋势分析。结果邳州市2004-2009年累计报告甲乙类传染病22种11 657例(全部为乙类,甲类无病例报告),年均发病率为116.97/10万。呼吸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75.17/10万,居首位;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年均发病率21.49/10万,居第2位;肠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17.90/10万,居第3位;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年均发病率2.39/10万,居第4位。6年来,传染病疾病谱排序不断发生变化,肺结核始终位居各种传染病构成位次之首;梅毒于2009年跃居到发病构成前5位;2006-2009年麻疹疫情出现回升;2009年出现甲型H1N1流感疫情。结论 2004-2009年邳州市甲乙类传染病发病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今后要进一步加强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绥中县甲、乙类传染病疫情动态及流行特征,为制定和完善传染病防治策略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绥中县1997-2006年甲、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年共报告乙类传染病16种6280例,年均发病率为101.40/10万。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呼吸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43.88/10万,居各类传染病之首;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35.75/10万,居各类传染病第2位;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12.35/10万;肠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9.36/10万。年均发病率居前3位的病种分别是病毒性肝炎、肺结核和出血热。结论呼吸道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是绥中县今后防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病毒性肝炎、肺结核和出血热则为重点防治传染病。  相似文献   

5.
鲁芳  陈忠伯  易萍 《中国校医》2014,(10):742-743
目的分析2008—2012年九江市浔阳区甲、乙类传染病流行特征,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浔阳区2008~2012年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死亡率、发病病种顺位。结果 2008—2012年浔阳区未报告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传染病15种9 299例,年平均发病率为560.28/10万,年平均死亡率为1.69/10万。年平均发病率从2008年的749.97/10万下降到了2012年的412.69/10万。年均发病率居前5位的病种是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梅毒、淋病。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357.72/10万,居首位。呼吸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144.18/10万,居第2位。肠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58.16/10万,居第3位。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年均发病率0.22/10万,居第4位。结论 2008—2012年浔阳区甲、乙类传染病发病虽然在2011年有小的上升,但是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以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为主。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等为浔阳区甲、乙类传染病的主要病种,应做好相应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绥中县甲、乙类传染病疫情动态及流行特征,为制定和完善传染病防治策略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绥中县1997—2006年甲、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年共报告乙类传染病16种6280例,年均发病率为101.40/10万。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呼吸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43.88/10万,居各类传染病之首;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35.75/10万,居各类传染病第2位;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12.35/10万;肠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9.36/10万。年均发病率居前3位的病种分别是病毒性肝炎、肺结核和出血热。结论呼吸道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是绥中县今后防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病毒性肝炎、肺结核和出血热则为重点防治传染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2001-2010年郫县甲乙类传染病流行趋势,为有效预防控制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郫县2001-2010年甲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1-2010年郫县无报告甲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共报告16种11 718例,年均发病率239.58/10万,2002年发病率最低为162.99/10万,2003-2005年逐年上升,2005年最高为352.45/10万,2006-2010年逐年下降;年均发病率居前5位的病种是乙肝、肺结核、痢疾、淋病、甲肝,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122.53/10万,居首位;呼吸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62.26/10万,居第2位;肠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54.45/10万,居第3位;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年均发病率0.35/10万,居第4位。结论 2001-2010年郫县甲乙类传染病发病总体呈现先升后降趋势,以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为主。  相似文献   

8.
1997-2006年广安市甲乙类传染病疫情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广安市1997-2006年甲乙类传染病流行趋势,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广安市1997-2006年甲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广安市1997-006年累计报告甲乙类传染病19种(甲类1种,乙类18种)99740例,年均发病率为225.72/10万。呼吸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83.33/10万,居首位。血源及性接触传播疾病年均发病率为75.36/10万,居第2位。肠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60.16/10万,居第3位。虫媒及自然疫源性疾病年均发病率为6.67/10万,居第4位。结论广安市10年间甲乙类传染病呈下降趋势,2004年后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安化县传染病流行状况,为今后制订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安化县1997-2009年甲乙类传染病疫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7—2009年安化县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20种20045例,死亡178例,年均发病率158.96/10万,年均死亡率1.41/10万,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各年份之间发病率无差异(X^2=15313、P〉0.05)。其中呼吸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71.37/10万,居发病之首,血液及性接触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68.39/10万,居第2位,肠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14.59/10万,居第3位,虫媒及自然疫源性疾病年均发病率为4.59/10万,居第4位;发病率居前5位的病种主要是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淋病、菌痢、梅毒,其中肺结核共报告8329例,占传染病总数的39.36%,居各类传染病发病之首。结论:13年间安化县肠道传染病及自然疫源性疾病得到有效控制,呼吸道传染病和血液及性接触传播疾病则总体呈上升趋势并维持较高发病水平;免疫规划针对性疾病得到有效控制,艾滋病呈现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盱眙县甲乙类传染病的发病趋势和流行特点,为制定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9-2013年盱眙县甲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3年盱眙县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4273例,死亡5例,年均发病率109.64/10万,年均死亡率为0.13/10万,病死率0.12%。发病顺位前5位的病种为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梅毒、疟疾、淋病、痢疾。呼吸道传染病、血液及性传播传染病、肠道传染病、虫媒及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年均发病率分别为53.42/10万、47.80/10万、6.95/10万、1.46/10万。结论盱眙县应注意加强肺结核、乙型肝炎、梅毒、淋病等呼吸道传染病和血液及性传播传染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