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腧穴渊源考     
林其盛 《中医杂志》2008,49(10):955-956
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出土的<帛书>,是迄今发现最早的医学文献,因其中<足臂十一脉灸经>与<阴阳十一脉灸经>未见腧穴名称,一些学者由此而否定了"由点到线说(腧穴早于经脉)",而产生了"由线到点说(经脉早于腧穴)".本文力图在探讨腧穴的形成过程中诠释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2.
论实验动物腧穴的认识与发展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实验动物腧穴的发展历史,分析不同的历史时期,动物腧穴的名称描述、定位的方法和定位的参照等。认为对于实验动物腧穴的认识经历了4个阶段,包括起步、积累、规范和标准。同时,整理了实验动物腧穴发展的一些重要事件,包括关键性论文、著作、教材等的发表出版,重要会议的召开等。此外,还分析了上述不同发展阶段的意义,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为理性认识实验动物腧穴的特点和规律提供基本线索和依据。总结认为,实验动物腧穴的发展,呈现出由简单到复杂、由模糊到精确等逐渐演变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韩红 《中医药导报》2011,17(7):123-124
就骨性标志的表面解剖学特点、体表触摸方法、腧穴关联方法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形成独特的腧穴定位新方法,为腧穴定位教学开辟了新思路和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王波  杨华元 《江苏中医药》2011,43(11):10-11
2006年发布的国家标准《腧穴名称与定位》中将印堂穴从原来的经外奇穴类归入督脉,而古代经穴、奇穴的数量曾经经历过多次变化,其腧穴分类各有依据,经穴的发展也形成了某些规律。新版国家标准反映了我国近年来腧穴学研究的重要进展,应该在国内针灸界大力宣传,并在国际交流中强化,这对我国保持在中医针灸国际标准化的主导权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王居易对腧穴结构的论述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炜  王丽平 《北京中医药》2010,29(7):510-511
王居易老师从事针灸临床教学近50年,建立了腧穴结构理论.王师对腧穴结构的认识源自<内经>理论与自己近50年的临床实践,王师认为腧穴与人体的皮、脉、肉、筋、骨有关,它存在于它们形成的缝隙中.每个腧穴内包含有特殊的复杂的气血等精微物质.正确理解腧穴的结构对于临床取穴有重要意义,取穴精确才能达到疗效确定.  相似文献   

6.
腧穴结构是针灸发挥生物学效应的载体。虽然研究者们从来没有停止对腧穴结构的探索并经历了从宏观到微观几个不同的认识阶段,但是对它的认识程度仍然严重滞后于时代的要求。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形态学研究新技术不断涌现,为研究腧穴结构提供了更多有效的方法。这些方法不仅有助于从体表和局部解剖学水平更好地认识腧穴的结构,而且可以从微观水平揭示腧穴结构中所包含的多种细胞及其化学成分,以及它们与神经、免疫和内分泌系统的关系,从而促进从穴区局部和全身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的角度出发,更深入探讨针灸的生物学效应。从显微结构入手观察与腧穴相关的多种细胞及其化学成分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有助于从静态到动态变化的角度增进对腧穴本质的认识。这可能成为今后深入了解腧穴功能的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腧穴渊源考>(<中医杂志>2008年第10期)认为:"'由线到点说(经脉早于腧穴)'不能全面地认识腧穴和经脉形成的历史条件,违背了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无形中夸大了经脉的本意,不利于表达经脉的内涵."因此,认为"由点到线(腧穴早于经脉)"的观点是正确的."其演变过程应该是从刺、灸点→经脉→厘定(定穴、定名、定性)→腧穴,这就是从点到线再由线到点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从理论原理基础、理论建设意义及理论结构呈现等3个方面来探讨腧穴诊断的若干问题。指出腧穴所具有的确定诊断意义依据腧穴自身内涵与特点,是其本具有的特性,但相关研究极为匮乏。《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腧穴诊断内容缺失的深层原因与其更重视针前的"诊色脉、辨阴阳"有关;腧穴诊断理论在针灸理论框架结构中地位重要,其诊察具象化、明朗化、简便化极具实践价值与理论发展意义,故其创新性系统构建体现了中医特色腧穴诊断理论结构。  相似文献   

9.
腧穴命名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并且具有极其丰富的意义和内涵。腧穴释名即对腧穴的名称进行注解训释,进行腧穴释名的研究和探讨,不仅有利掌握腧穴定位,理解脏腑经络、气血流注和腧穴功效、配伍,更有利于了解古人的哲学思想,提升学术和文化素养。自隋代杨上善首次注释十四经穴名,古今医家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探讨,对腧穴释名的源流进行梳理,有利于了解前人的探索研究成果,加深对腧穴的理解,促进腧穴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曲衍海经络(腧穴)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以腹部病痛为主症的病人183例,其中上腹病痛56例,脐部病痛26例,小腹病痛70例,侧腹病痛31例。按照曲氏经络(腧穴)诊断方法,探查相关经络腧穴压痛敏感情况,做曲氏经络(腧穴)诊断符合率统计,并对1周内临床痊愈的病例,于治疗前和病痛消失1周后,做自身前后经络(腧穴)诊断阳性情况对照观察。结果:所有纳入病例曲氏经络(腧穴)诊断符合率为95.1%;治疗前经络(腧穴)诊断阳性率和例数,显著高于病痛消失1周后阳性率和例数(P=0.001)。结论:曲衍海经络(腧穴)诊断结果与腹部病痛有显著相关性,对中医临床尤其是针灸临床诊疗有很高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腧穴小议     
目的:理解腧穴的蕴义,提出几点对腧穴的认识,为临床医师准确取穴以及为研究学者科学设计实验提供依据。方法:参阅与腧穴相关历史资料和当代文献,结合中医学理论思想,回顾经典著作。结果:在腧穴的本质概念、腧穴与经络的关系以及现代对腧穴敏化研究方面得出对输穴的三点认识。结论:腧穴的本质概念为神气之所游行出入,非皮肉筋骨,腧穴是经络形成的基础,并不隶属于经络,其存在寂静到激活的敏化过程。  相似文献   

12.
本文着重讨论腧穴认识演化的历程,阐明腧穴认识模式是不同时代对腧穴本质认识的集中归纳形式,迄今已经历四种模式的演化,即原始模式、基本模式、高级模式和整合模式。文中论证了腧穴认识模式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并对针灸医学史中一些历史现象予以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13.
基于VHP数据的穴位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建立内含腧穴三维形态结构的可视化人体模型.方法:利用VHP数据库,以Voxel-Man虚拟图谱为操作平台,结合腧穴解剖学知识,利用计算机图形图像学技术进行腧穴相关结构的辨识、分割以及可视化.结果:开发出腧穴的三维可视化应用软件.逼真模拟针刺过程,生动、立体地表达腧穴与周围组织结构的空间关系.结论:本课题使腧穴的表现形式实现由以往的二维显示到三维动态表达的突破.  相似文献   

14.
《中国针灸》2009,29(9):749
根据经络的循行规律和腧穴的位置特点,总结出"相对穴",它使经络、腧穴、操作三位一体,既能方便掌握经络的循行;又使腧穴的定位方便,知一晓二;应用对刺或透刺,操作方便,疗效显著.在针灸教学中应用相对穴,可由点到线,再由线到面,对学习经络腧穴起到提纲携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经络腧穴诊断是针灸施治的重要依据,通过经脉、络脉望诊可以判断病变部位,辨别病变性质;通过腧穴切诊可以从温度、血管应指压力的异常变化、腧穴受压的感受等几个方面了解病情。从古典医籍入手,梳理经络腧穴望诊与切诊的古典文献依据,认识经络腧穴诊断的发展历程,为现代针灸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医书中最早的典籍之一。它的问世,开创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标志着中医学由单纯积累经验的阶段发展到了系统的理论总结阶段。该书中有近一半的篇幅阐述了腧穴的部位、名称、分经、主治等内容,为腧穴学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该文对《黄帝内经》腧穴的名称、数目、分布、位置、别名、归属经脉等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梳理,以探求《黄帝内经》腧穴理论的真实面貌。  相似文献   

17.
由热敏灸引发的对腧穴原始内涵的审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在临床应用热敏灸近3年,反复验证并深刻地体验到热敏灸的显著疗效.热敏穴位与现在的腧穴是什么关系?带着这个问题,笔者对腧穴的原始内涵进行了溯源.  相似文献   

18.
运用PBL教学形式,以辨析补气类腧穴的功效为主题,通过对3则医案的陈述、深入讨论和点评总结,旨在使学生掌握该类腧穴的临床应用.经过本次案例的实践教学,体会到针灸医案和PBL课堂教学相结合的优势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针灸学基础理论的理解,也是培养学生形成系统的辨证思维体系、自主学习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的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19.
总结归纳了《黄帝内经》中腧穴配伍的特点及规律,认为其虽然配伍腧穴数目较少,但传递了重要的配伍理念和思想,形成了腧穴配伍理论的雏形,提出了局远配穴、表里配穴等腧穴配伍基本形式,并且关注影响配伍疗效的其它因素,对后世腧穴配伍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3则医案的陈述、深入讨论和点评总结,指导学生学习辨析祛湿类腧穴的功效,旨在使学生掌握祛湿类腧穴的临床应用.经过本次案例的实践教学,体会到针灸医案在课堂教学的优势,能较好的弥补传统课堂授课的不足,有助于加深学生对针灸学基础理论的理解和培养学生形成系统的辩证思维体系.因此在针灸学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医案的讨论、学习、讲解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