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AMI时AVB的发生和转归。方法对139例AMI中合并AVB发生率,梗塞发生部位和AVB的转归分析。比较AMI合并AVB的死亡、休克、心力衰竭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合并AVB26例(18.7%),其中下(后)壁AMI合并AVB高于前壁AMI(P<0.01);合并AVB者的病死率、休克发生率和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均高于不合并AVB者;合并AVB者65.4%可完全消失,其中94.1%在2周内消失。结论下(后)壁AMI应尽量避免使用"-受体阻滞剂及负性肌力作用较强的药物,积极治疗3周后AVB不消失,而又有心脏起搏指征,方可安装起搏器。  相似文献   

2.
传统观点认为,文氏型Ⅱ度房室传导阻滞(AVB),即莫氏Ⅰ型或MobitzⅠ型AVB是良性的。本文旨在分析MobitzⅠ型AVB患者的存活率,并评价年龄、症状、心脏病、迷走神经张力等危险因素对MobitzⅠ型AVB的影响以及安装心脏起搏器的益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发生房室传导阻滞(AVB)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非创伤性心电监测法监测122例心肌梗死患者AVB的发生率及其对药物治疗反应、演变过程和最终预后。结果 122例AMI患者中20例发生AVB(16.4%)。17例发生于下/后心肌梗死者,3例发生于前壁/广泛前壁心肌梗死者。按AVB发生的不同时期分为早发组(发病8 h内,n=8)和晚发组(发病8 h后,n=12),晚发组并发症显著高于早发组(25﹪vs 83.3﹪,P<0.05);早发组对阿托品或山莨菪碱治疗反应较好(P<0.05);早发组Ⅲ度AVB 7例、Ⅱ度AVB 1例,持续时间短。晚发组Ⅰ度AVB 5例、Ⅱ度AVB 6例、Ⅲ度AVB 1例,持续时间长;早发组住院期间死亡1例、晚发组死亡5例,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AMI病人中下/后壁心肌梗死易并发AVB;8 h之内发生的AVB以Ⅲ度AVB为主,早期发生的AVB患者预后好。  相似文献   

4.
传统观点认为,文氏型Ⅱ度房室传导阻滞(AVB),即莫氏Ⅰ型或MobitzⅠ型AVB是良性的。本文旨在分析MobitzⅠ型AVB患者的存活率,并评价年龄、症状、心脏病、迷走神经张力等危险因素对MobitzⅠ型AVB的影响以及安装心脏起搏器的益处。  相似文献   

5.
急性心肌梗塞后左室附壁血栓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对左室附壁血栓的认识,了解其危险因素,并探讨不同治疗方法的影响。方法:对住院的805例急性心肌梗塞(AMI)后有左室附壁血栓的45例(经彩色多普勒证实44例,磁共振证实5例)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总的左室附壁血栓临床检出率为5.6%(45/805),在AMI发病5d内发现者占80%,10d内发现者为20%;血栓:29例(64.4%)见于广泛前壁梗塞,10例(22.2%)见于前间壁梗塞,4例(8.9%)见于前侧壁梗塞,2例(4.5%)见于下壁并右室梗塞。Killip泵功能分级4级13例(28.9%),3级者24例(53.3%),2级6例(13.3%),1级2例(4.5%)。超声心动图见异常团块影者66.6%,分层状等回声影者17.8%,云雾状回声15.6%。有6例(13.3%)发生伴动脉(脑、肠系膜、股动脉)栓塞。26例接受单纯抗凝治疗,血栓完全消失61.59/6,平均消失时间为25.7天,血栓减小者30.89/6;加尿激酶溶栓者17例,血栓完全消失者70.6%,平均消失时间为14.1天,血栓减小者23.59/5;加用rt—PA溶栓2例,血栓均于7天内7肖失。死亡8例(17.8%),分别死于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脏破裂。结论:左室附壁血栓是急性心肌梗塞的严重并发症,死亡率高,和梗塞面积、部位、泵衰竭程度等关系密切;超声心动图是目前敏感的诊断手段;用肝素等抗凝,可以使血栓完全消失或减小。  相似文献   

6.
房室传导阻滞(AVB)是急性心肌梗死(AMI)常见并发症。在溶栓疗法出现之前,AMI并发Ⅱ-Ⅲ度AVB者为5%-7%,其中下壁MI时并发Ⅱ-Ⅲ度AVB者达28%。虽然采用溶栓治疗后AMI死亡率明显下降,但是AMI后,尤其是下壁MI后AVB发生率仍然较高。一旦并发AVB,尤其是前壁MI后并发的AVB,其住院死亡率及远期死亡率均较高。下壁MI后并发的AVB,其住院死亡率亦较高,但对远期死亡率的影响未明。本研究旨在评价溶栓治疗AMI时Ⅱ-Ⅲ度AVB发生率、预测因素及其对近期及远期死亡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1 资料与方法 本文收集了1990年10月至1992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确诊为AMI并进行了VLP检查的患者,不包括心房颤动、束支阻滞、Ⅱ°以上AVB及SAEcg噪音>1μV的患者,共52例。男39例,女13例。年龄最小37岁,最大83岁,平均年龄61.96±9.26岁(平均值±标准差)。心肌梗塞部位前壁(包括前间,前,前侧及高位侧壁)梗塞20例,下壁(包括下及后壁)梗塞22例,非Q波梗塞10例。  相似文献   

8.
老年急性心肌梗塞合并房室传导阻滞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本院1993~1998年收治的138例老年急性心肌梗塞(AMI)合并房室传导阻滞(AVB)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探讨老年AMI合并房室传导阻滞的临床意义。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138例70岁以上老年AMI患者的诊断均符合以下2个或2个以上标准:1典型的心绞痛病史;2谷草转氨酶(GOT),肌酸磷酸激酶(CPK),乳酸脱氢酶(LDH)升高2倍或2倍以上;3心电图动态变化。其中男性81例,女性57例,年龄70~91岁,(平均75.2±3.7)岁。梗塞部位分布:广泛前壁9例,前间壁26例,前壁6例,高侧壁3例,下壁33例,下壁 后壁9例,下壁 广泛前壁5例,下壁 右室梗塞25例,多部位…  相似文献   

9.
射频消融术后发生迟发性房室阻滞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报道射频消融术(RFCA)后发生迟发性房室阻滞(AVB)发生的时间、心电图特征及用大剂量激素治疗的体会。9例迟发性AVB者中7例于放电过程中出现一过性Ⅲ度AVB。每日氢化考的松用量平均为500(300~800)mg,用药时间最短5天、最长15天。9例中8例完全恢复,平均恢复时间为8.3(5~15)天;1例遗留Ⅰ度AVB。平均随访5.6(0.5~9)年,1例出院时有Ⅰ度AVB的患者,于3年后复查显示Ⅱ度Ⅰ型及Ⅱ度Ⅱ型AVB,并安置心脏起搏器治疗。结论:RFCA后发生的迟发性AVB与放电时发生的一过性Ⅲ度AVB有关;经大剂量激素治疗后绝大多数可完全恢复,预后一般良好。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临床特点、药物治疗及预后等方面对3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房室传导阻滞(AVB)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AMI并发AVB才比无合并AVB者死亡率明显增高(P<0.05);AVB多发生在下壁AMI。但前壁AMI发生AVB者,有时病情变化快,愈合差,应引起临床上的高度重视;晚期发生的AVB阿托品等药物治疗效果差,除部分需起博治疗外,同时提示应用氨基萘碱治疗可能有益。  相似文献   

11.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房室传导阻滞与近期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房室传导阻滞(AVB)与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130例老年人AMI中合并AVB的30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显示老年人AMI合并AVB者下壁组发生率高于前壁组,老年人AMI合并AVB患者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及死亡率均高于不合并AVB者(P<0.05或P相似文献   

12.
静脉注射氨茶碱治疗心肌梗死并发房室传导阻滞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氨茶碱治疗下/后壁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房室传导阻滞(AVB)的即时效应及其安全性。方法24例下/后壁AMI并发AVB(1°AVB5例)患者,在心电监护下静注氨茶碱0.25~0.5g(5mg/kg,5~10分钟注完),30分钟后无效者重复一剂或半剂,连续观察2小时。结果首剂2小时后Ⅰ°AVB9例中有7例恢复,Ⅱ°AVB7例中有4例恢复,Ⅱ°AVB5例中有2例恢复,2例变为21房室传导,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静脉注射氨茶碱治疗下/后壁AMI并发AVB具有较好的即时效应,且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作者对37例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用主动脉内气囊泵反相搏动和外科手术进行治疗的结果。甲组18例,单纯用主动脉内气囊泵反相搏动治疗,8例存活(44%),其中3例为下壁梗塞,4例为前间隔梗塞,1例为左束枝传导阻滞可能伴有前间隔梗塞。随访时,下壁梗塞者1例心功能为Ⅰ级,另2例为Ⅱ级。前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部位与合并房室传导阻滞(AVB)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48例Q波型AMI病人中合并AVB的36例进行临床及心电图分析。结果AMI合并AVB者下/后壁组发生率明显高于前壁组(P〈0.01),AMI合并AVB者的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均高于不合并AVB者(P〈0.01)。结论下壁AMI易并发AVB,AMI合并AVB时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发生率高,是影响AMI近期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自从 Wolferth 于1945年提出急性心肌梗塞(AMI)时有对应导联 ST 段压低以来,迄今对其产生原因仍有争议。本文报道100(男84,女16)例首次 AMI 存活者的早期心电图变化,并经系列放射性核素心室造影作观察,其中46例为前壁梗塞,54例为下壁梗塞(有2例向侧壁扩展)。结果100例中53例在急性期有对应导联 ST 段压低>1mm,其中20例为前壁梗塞,33例为下壁梗塞,  相似文献   

16.
对急性下壁或下后壁心肌梗塞患者116例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出现AVB 32例,总发病率为27.6%,其中一度6例(5.2%),二度以上26例(22.4%)。并右室梗塞组二度及二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无右室梗塞组(34.2%:17.2%,P<0.05)。通过比较并二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组和无二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组CPK峰值及梗塞后并发症发生率,显示下壁或下后壁心肌梗塞并二度以上房室传导阴滞时血清CPK峰值无明显升高,而低血压、心室纤颤、心包炎、心源性休克发生率显著升高(P<0.05,0.01),住院期间病死率也显著升高(3/26:3/90,P<0.05)。显示严重旁室传导阻滞在下壁或下后壁并右室梗塞时发生率显著增高。该心律失常的出现,提示心肌梗塞并发症发生罕高,近期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7.
急性心肌梗塞合并房室传导阻滞2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146例急性心肌梗塞(AMI)中合并房室传导阻滞(AVB)的27例进行了临床分析,结果显示下(后)壁心肌梗塞合并AVB远高于前壁(P<0.01)。合并AVB对AMI的病情在死亡率、休克发生率和心衰严重程度方面均有较大影响。本组AMI合并的AVB67%可完全消失,其中95%在2周以内完成。作者认为:下(后)壁AMI应尽量避免使用β-阻滞剂;AMI合并AVB者,积极治疗3周后AVB不消失,而又有心脏起搏指征,方可考虑永久起搏器安装。  相似文献   

18.
非Q波型梗塞诊断标准为:1.典型症状.2.血清CK峰值大于2倍正常上限,3.特续性ST段和T渡转化,但无新的异常Q渡。共93例符合非Q波型梗塞,又分3个亚型:Ⅰ型,开始时ST段下降,Ⅱ型,开始时ST段抬高,Ⅲ型,开始时T波改变但无ST段移位。对年龄≤65岁的存活者,于急性心肌梗塞(AMI)后4周左右作冠脉造影。 AMI12小时内的心电图记录中,Ⅰ型49例,Ⅱ型35例,Ⅲ型9例。平均年龄相似,分别为63.4±10.2、58.9±9.1和83.8±9.1岁。男性分别占76%、80%和78%。Ⅰ型患者中泵衰竭人数(Killip Ⅱ-Ⅳ级43%)多于另外二型(P<0.01)。51例作了冠脉造影,结果Ⅰ型中多支(2或3支)血管病变人数多于Ⅱ型或Ⅲ型,分别为92%,68%和60%(P<0.05)。80%Ⅰ型病人为3支血管病变。CK峰值无明显差别。住院期死亡13例,其中Ⅰ型12例,Ⅱ  相似文献   

19.
分析25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房室传导阻滞(AVB)及人工心脏起搏的临床价值。结果表明:①下壁AMI并发AVB显著高于前壁(P<0.01)。②AMI并发重度AVB符合临时性人工心脏起搏指征者宜早期应用,以提高心泵排血量,改善各脏器微循环,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同时有利于AVB的早期转复。③3周后仍不能停用临时性起搏者可改为永久性起搏。  相似文献   

20.
急性心肌梗塞超急性期(AMI)心电图(ECG)往往不典型,易导致漏诊、误诊。本院1985~1996年收治38例,死亡2例(占5.3%),现将38例AMI ECG分析如下。 1 资料 1.1 一般资料 38例中男30例,女8例,男女之比为3.75:1,年龄34~80岁,平均年龄54岁。表现胸痛、胸闷者占32例,腹痛、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的占4例,头痛、牙痛及咽部憋胀的各占1例。其中伴高血压者12例,脑梗塞者2例,糖尿病者3例,高脂血症者18例。梗塞部位:前壁10例,前间壁14例,下壁9例,下壁 右室3例,下壁 正后壁2例。发病后首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