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常规细菌需氧厌氧配对培养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细菌自动培养监测系统的临床应用为菌血症的诊断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的检查手段,但是否需要把需氧和厌氧配对作为常规培养使用还存有争议。我们对近6年来11320例次临床血(体)液标本的常规使用结果作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2.
细菌自动培养监测系统的临床应用为菌血症的诊断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的检查手段,但是否需要把需氧和厌氧配对作为常规培养使用还存有争议。我们对近6年来11 320例次临床血(体)液标本的常规使用结果作了统计分析。一、材料和方法1.标本来源1999年1月至2004年7月到玉溪市人民医院就诊住院及门诊患者共11 320例次。其中血液(含骨髓液)标本10 228例次,胸腹水、脑脊液等其他体液标本1 092例次。全部均做了需氧厌氧配对双培养(简称双培养)。标本量血(体)液5~10 mL/瓶,骨髓液1~2 mL/瓶。2.仪器与试剂M in i VITAL自动荧光血培养仪、VITEK32自…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厌氧培养和需氧培养在血培养中分离菌阳性率的差异。方法采用全自动血液培养仪(BacT/ALERT 3D)进行需氧和厌氧培养并分离菌株。厌氧培养分离的菌株均做耐氧试验。结果 2010年2~5月591份标本共检出81株细菌,阳性率13.71%(81/591),其中需氧培养检测出的细菌为58份,阳性检出率为9.81%(58/591),厌氧培养检测出74株细菌,阳性检出率为12.52%;细菌检出最早时间为2h。81株细菌中24h内检出58株(71.60%),24~48h检出17株(20.99%),48h以后检出6株(7.40%)。结论对于血(体)液标本应同时做需氧和厌氧培养,以提高临床细菌的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CT)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56例血流感染组和56非血流感染组分别取血做血培养和降钙素原检测,以SPSS 19.0软件进行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分析,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获得最佳诊断点。计算血培养、PCT、血培养联合PCT在诊断血流感染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血培养单检的敏感性为35.7%,特异性为92.9%,血培养诊断符合率为64.3%。PCT的ROC曲线诊断标准选择为0.74 ng/ml处的约登指数最大,敏感性为94.6%,特异性为83.9%。以血培养和PCT任意一项阳性为诊断标准,敏感性为98.2%。如以血培养和PCT同时阳性为诊断标准,特异性为96.4%。结论 PCT是灵敏、快速的血流感染早期诊断指标,PCT联合血培养结果分析能提高诊断血流感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定量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取前瞻性研究方法,根据病例入选标准和血流感染的诊断标准,收集血流感染和非血流感染患者各30例,采用t检验比较血流感染组和非血流感染组患者间血清PCT水平差异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应用ROC曲线分析方法评估血清PCT水平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结果血清PCT水平在血流感染组和非血流感染组患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PCT诊断血流感染的ROC曲线下的面积为0.911(95%的置信区间:0.841~0.981),以1.92ng/mL作为诊断临界值时,血清PCT对血流感染最具诊断价值,诊断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7%、73.3%、80.6%、96.8%。结论血清PCT水平可作为一个有价值的血流感染实验室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BacT/Alert3D240型全自动血液培养系统诊断血流感染病原菌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374例患者标本的检测结果 分析其阳性检出率;观察在不同细菌浓度、温度、送检时间、抗菌药物以及采血量及采集套数对血培养结果 的影响。结果 374份血标本中共检出63株各类病原菌,阳性率为16.8%,假阳性率为1.1%,假阴性率为0.2%。65.1%的细菌在24h内检出,28.5%的细菌在24~48h内检出,6.3%的细菌在48h后检出。检测速度与细菌浓度呈正比;温度对检出率影响不大;送检时间的延迟不影响病原菌检测,检出时间减少;部分患者在接受抗菌药物治疗后阳性检出率无变化,但检出时间延长。成人采血量为5~10mL检出率为90.21%,儿童采血量为2~5mL检出率为87.68%;采集数为3套时检出率最高(96.87%)。结论 血培养的检出时间与细菌浓度及种类、温度、送检时间、抗菌药物、采血量及采集套数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血流感染的诊断中应用降钙素原检测、血培养诊断效果。方法抽取本院血流感染患者116例,均行血培养以及降钙素原检测,观察其诊断效果、诊断灵敏度、特异度。结果血培养检测阳性患者的降钙素原含量是(43±32)ng/mL,阴性患者是(3±2)ng/mL;感染革兰氏阳性球菌的患者降钙素原含量是(3±2)ng/mL,感染革兰氏阴性杆菌的患是(63±58)ng/mL,差异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血培养可鉴别血流感染的致病菌,降钙素原检测是细菌性、真菌性血流感染的特异性鉴别指标,检测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当胆道因结石而阻塞时 ,胆汁淤积 ,细菌得以停留和繁殖 ,引起感染。笔者对近年来我院 188例胆石症患者进行胆汁细菌培养 ,旨在对胆石症感染进行细菌学分析的初步探讨。1 材料和方法1.1 标本来源 来自胆道手术中 ,胆囊或胆管穿刺所取胆汁共 188例 ,其中胆囊结石 130例 ,胆管结石 4 8例 ,胆囊炎合并胆管结石 10例 ,以上病例均经手术证实。所有病例中 ,男性 53例 ,女性 135例 ;年龄 14~ 73岁。1.2 细菌的分离和鉴定 均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1] 。1.3 胆道结石分析 参照有关文献进行[2 ] 。2 结果 见附表附表  188例胆石症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血培养的需氧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共采集1 727份血液标本,经BACTEC 9120全自动血培养仪培养,阳性标本转种后经MicroScan WalkAway 40puls全自动鉴定药敏分析仪检验。结果共检出92株需氧病原菌,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各占51.09%和48.91%。肠杆菌科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达到36.84%。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在葡萄球菌中占68.89%。结论血培养阳性需氧病原菌种类多,并且耐药现象比较普遍,加强基层医院耐药监测和抗菌药物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血流感染是病原微生物侵入血液循环系统导致的疾病,可引起全身性炎症反应、凝血功能障碍、休克甚至死亡。血流细菌性感染的早期诊断,对于及时控制感染、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尤为重要,因此,临床上急需快速诊断技术。该文就血流感染的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培养和血清降钙素原(PCT)联合检测对血流感染患者早期诊治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25例患者血标本用酶联荧光分析法(ELFA)测定血清PCT,同时进行血培养,并对23例血培养阳性的重症患者血清PCT进行多次检测和结果分析。结果血培养结果为阴性的患者(阴性组)PCT阳性率为41.01%(0.05~2.58μg/L),血培养结果为阳性的患者(阳性组)PCT阳性率为80.77%(0.05~200.00μg/L)。阳性组PCT阳性率高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12,P0.01)。假丝酵母菌、多种细菌、革兰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患者的PCT阳性率分别为100.00%、100.00%、92.11%和56.81%。对23例血培养阳性的重症患者进行了多次PCT检测,治疗过程中PCT水平逐渐降低者预后较好,PCT10μg/L且持续维持高水平者,其预后较差。结论同时进行血培养和PCT检测对血流感染患者的早期诊治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集束干预策略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 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CRBSI)的效果。方法将实施集束干预策略之前(2011年1~10月)留置中心静脉导管186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在实施集束干预策略之后(2012年1~10月)留置中心静脉导管193例患者设为集束组。比较实施集束干预措施前后两组患者CRBSI发生率及时间,置管情况。结果采用集束干预策略后CRBSI发生率由实施前8.31‰下降至1.67‰,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CRBSI发生时间由(7.47±2.44)d延长至(13.75±1.92)d,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锁骨下静脉置管率从39.78%上升至71.50%,股静脉置管率从45.70%下降至18.65%,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集束干预策略可有效降低中心静脉置管患者CRBSI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联合C反应蛋白(CRP)检测早期诊断血流感染的价值。方法选择109例血流感染患者为研究组,109例其他局部感染患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PCT、CRP水平,并进行血培养与菌种鉴定,评价PCT联合CRP检测的诊断效能。结果研究组血清PCT、CRP水平和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血流感染患者中,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血清PCT水平显著高于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P<0.05)。以0.35ng/mL和10mg/L分别作为PCT和CRP的cut-off值时,二者联合诊断血流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0.81)。结论 PCT联合CRP检测对血流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较高,必要时可调低PCT的判断水平,从而提升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参数Neut-X和Neut-Y对血流感染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血流感染患者和51例健康对照组资料,比较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X、Neut-Y和降钙素原的结果。结果血流感染组中性粒细胞参数Neut-X、Neut-Y(1 393.5±33.4、416.2±30.0)均显著高于血培阴性组(1 371.9±32.7、391.7±23.7)和健康对照组(1 347.2±26.2、371.9±2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eut-X、Neut-Y与降钙素原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革兰阴性菌组的Neut-X、Neut-Y高于革兰阳性菌组。结论血流感染患者Neut-X和Neut-Y参数升高,可作为血流感染诊断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北海地区小儿患者血流感染(BSI)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发生BSI的小儿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本地区95.3%的小儿BSI为社区获得性感染。革兰阳性球菌与阴性杆菌所占比例分别为53.5%、46.5%。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对阳性球菌耐药率均为0.0%;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美罗培南对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率分别9.3%、0.0%、9.1%、5.0%。结论革兰阳性球菌与阴性杆菌感染比例基本一致。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可作阳性球菌BSI的经验用药;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美罗培南可作革兰阴性杆菌BSI的经验用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D-二聚体(DD)联合检测对ICU患者血流感染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239例ICU患者同时进行血培养和PCT、CRP和DD检测,根据血培养结果分为血培养阳性(BC阳性)组和血培养阴性(BC阴性)组,分析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应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进行分析,评估PCT、CRP和DD在ICU患者血流感染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并确定其Cut-off值。计算PCT、CRP和DD联合检测在ICU患者血流感染早期诊断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BC阳性组PCT、CRP和DD水平(中位数分别为0.60ng/mL、33.33mg/L和2 785.70ng/mL)均显著高于BC阴性组(中位数分别为0.09ng/mL、2.28mg/L和1 625.0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OC曲线显示,PCT、CRP和DD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2、0.715和0.643,最佳诊断界点分别为0.405 0ng/mL、3.440 0mg/L和2 083.90ng/mL,其敏感度分别为0.775、0.875和0.656,特异度分别为0.825、0.525和0.629,阳性似然比分别为4.43、1.84和1.77,阴性似然比分别为0.27、0.24和0.55,阳性预测值分别为0.898 6、0.823 5和0.750 0,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647 1、0.714 3和0.511 6。PCT、CRP和DD联合检测敏感度为0.422,特异度为0.971。结论 PCT、CRP和DD对于ICU患者血流感染的早期临床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三者联合检测能提高诊断的特异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急诊科发生严重感染的病例中,急诊感染3项[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与血培养的方法学比较;探讨急诊感染3项及血培养在重症感染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该院2019年1-5月急诊严重感染患者(重症感染组)64例,局部感染患者(局部感染组)60例和同期健康者(健康对照组)40例作为研究对象。抽取所有研究对象静脉血做血培养,检测血清PCT、IL-6及全血hs-CRP水平,3项均以定量进行结果分析。以出院重症感染确诊为金标准,比较分析血培养及急诊感染3项对急诊重症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重症感染组急诊感染3项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局部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hs-CRP及IL-6检测在重症感染组灵敏度分别为93.00%、96.00%、95.00%,特异度分别为78.00%、55.00%、66.00%,急诊感染3项联合检测和血培养在重症感染组灵敏度分别为97.29%、78.82%,特异度分别为98.71%、100.00%。结论急诊感染3项检测可以提高脓毒血症早期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并且在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情况方面均存在重要临床价值,但若要用于指导临床及时、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尚需同时进行血培养。  相似文献   

18.
郭建  吴文娟 《检验医学》2014,(6):584-589
血流感染是一种严重的全身感染性疾病,血培养仍是目前诊断细菌性血流感染的金标准,但仅有30%~40%的血流感染可通过培养发现致病菌。分子生物学方法可通过分析患者血液标本中病原微生物的核酸成分,快速提供准确的细菌、真菌或病毒感染信息,甚至提供常见病原菌的耐药基因检测结果。目前,应用于临床实验室血流感染检测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主要包括核酸杂交技术、核酸扩增及DNA序列分析、基因芯片和质谱检测技术等。对常见致病菌、分枝杆菌、苛养菌、少见病原菌等使用多种检测技术联合应用进行快速鉴定及耐药分析,可以在较短时间内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结果,提示临床合理用药,提高血流感染患者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溯源及检测原理不同的两种仪器评价降钙素原对血流感染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北京协和医院门诊及住院血培养报警阳性的患者标本91份及体检健康标本100份,分别使用VIDAS 30全自动免疫分析仪(简称VIDAS 30)及iFlash 3000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简称iFlash 3000)检测降钙素原,分析其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索、评价和整合儿童血流感染患儿血培养采集的最佳实践证据.方法:按照6S模型,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指南网(NICE Guidance)、苏格兰院际指南网(SIGN)、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RNAO)、国际指南协作网(GIN)、美国国立指南库(NG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