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唐文皓  袁祖荣  唐健雄  王巍  涂彦渊 《肿瘤》2005,25(5):516-516
1临床经验 病例:女性,68岁.2年来黑便4次,外院胃镜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腹部CT示:胰尾占位,胰岛细胞瘤可能.来本院就诊,体检: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腹部检查阴性,肛指阴性.本院CT示:胰腺体尾部富血供肿瘤,胃体与胃底交界处胃大弯侧胃壁局限性增厚.于2003年12月9日行胰体尾部切除 胃大部切除术(毕I式).术中见胰腺体、尾部有一5 cm×4 cm×3 cm质硬无浸润肿块,胃体近小弯有一5 cm×4 cm隆起灶,浆膜面光滑.胰体和胃之间无肿瘤浸润.  相似文献   

2.
原发于十二指肠球部的腺癌较少见,我院1989年至1997年发现4例报告如下。例1男性,33岁。因间断性上腹痛1年余,再发1周,黑便2天于1993年9月20日再入院。首次发病为间断性上腹痛、纳差,于1993年1月3日第1次住院。查大便潜血阳性,两次胃镜示:十二指肠球部前壁有直径约0.6cm之溃疡,覆少量白首,无出血,诊为球部溃疡,未活检。按球部溃疡行内科治疗,症状缓解后出院。再发时症状加重,大便潜血强阳性,又作2次冒镇检查仍诊为球部溃疡(仍未取活检),继续抗溃疡治疗无效,作呼示胰腺钩突占位,方作第5次冒镜检查且取了活检,病理报告为…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性,30岁,于1976年3月因十二指肠溃疡在我院行胃次全切除术。术中见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切除胃70%,送病检报告为胃壁组织未见溃疡及癌组织。术后五年2个月无异常。于1981年5月,出现上腹疼痛及呕血,作钡餐透视,未发现残胃有异常。9月再次呕血,同年11月诊断吻合口溃疡收入我院外科。  相似文献   

4.
我院近5年来对6例胃次全切除术后食管癌病人采取残胃食管直接吻合术重建消化道获得成功。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男性5例,女性1例。年龄50~60岁之间。本组为中段或中下段食管癌,病变长度最短2cm,最长7cm,均为鳞癌。首次行胃切除Billroth-Ⅱ式5例,Billroth氏1式1例,均为溃疡病。本组6例食管癌都用残胃与食管作主动脉弓上吻合术。2结果与讨论胃及十二指肠任何性质的病变而行远侧胃部分切除,术后1年发生于食管的任何部位的癌肿,称为胃次全切除术后食管癌。国内统计占同期食管癌的0.86%~0.98%,本组为1.11%,略高于国内报道。胃…  相似文献   

5.
叶一泉  俞长爱 《癌症》1993,12(2):193-193
例1:女,32岁,心窝部闷痛伴返酸2年,进食或服药后缓解,无黑便史。胃镜见十二指肠球部小弯侧黄豆大肿物,周围肠粘膜呈花斑状。术中见球部后壁有1×0.8cm灰白色息肉样肿物,基部宽表面无糜烂。行胃大部切除术,病理诊断:十二指肠肠腺错构瘤,慢性十二指肠球炎。  相似文献   

6.
临床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发生癌变极为罕见,我科收治2例,现报告如下。病例介绍例1.男,52岁。因上腹部持续性隐痛不适20天、突然加重17小时拟诊上消化道穿孔收入院。原有“胃病”史6~7年。体检:全腹有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肝浊音界消失。X线腹部透视示:膈下有游离气体。剖腹探查术中于十二指肠球部扪及3×2×1cm肿块,质硬,边缘不清,中央有一直径约1.0cm穿孔。探查肝、胆、胰、脾等脏器无异常。术中诊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行穿孔修补术和穿孔周围组织活检。病理诊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边缘癌变,低分化腺癌,侵及肌层。  相似文献   

7.
残胃贲门癌是胃大部切除术后一种少见的晚期并发症,其发生率约1~5%左右。本组手术治疗6例,其中2例男性患者,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行胃次全切除术(BillrothⅡ式),分别于术后8年、12年发生残胃贲门癌,经手术切除后行食管胃段对端吻合术、均痊愈出院,随访2年和2个月健在。残胃贲门癌经手术治疗,病人可生存长达11~14年,即使行姑息性切除,亦能改善病人生存情况。因此,残胃贲门癌一旦明确诊断只要无特殊禁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囊肿的可行性和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胃十二指肠囊肿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2例为男性,1例为女性,病程2~3mo,均无特征性临床症状。经胃镜检查后,以胃或十二指肠粘膜下占位入院,病灶大小0.6cm~1.5cm,2例位于十二指肠,1例位于胃窦。腹腔镜手术中均经术中胃镜再次定位。2例位于十二指肠者行十二指肠前壁切开,肿块切除术。1例合并胃窦多发性溃疡,行胃大部分切除、Billroth Ⅱ式胃空肠吻合术。术后均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腹腔镜可以安全地用于治疗胃十二指肠囊肿,根据病变情况可以进行病灶的局部切除甚至是胃大部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1 病例介绍患者 ,女 ,4 6岁 ,因“腹胀、黑便2 0年 ,反复呕吐 2月余”入院。入院查体 :患者口唇及双手可见多个黑斑 ,双足分布少量黑斑 ,黑斑均未隆起皮肤表面 ;腹部平坦 ,无肠型及蠕动波 ;腹部无压痛及反跳痛 ,未扪及包块 ,肝脾肋下未触及 ;肝肾区无叩击痛 ;肠鸣音正常。行电子胃镜示 :胃及十二指肠多发息肉。行结肠镜示 :距肛门 4 0 cm处可见多发结肠息肉。入院诊断 :黑斑息肉综合征。辅助检查完善后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 ,术中所见 :小肠及结肠内散布大小不等的息肉 ,质软 ,有蒂 ,大者 3cm×3cm× 2 cm,小者如黄豆粒大小 ,取一结肠息肉…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性,48岁。因反复发作右上腹隐痛2年伴两次上消化道出血于1983年10月17日入院。两年来常感右上腹隐痛,饭后加重,未作特殊治疗。82年6月曾有头晕、乏力、大便潜血试验+++,外院作胃肠钡餐检查诊断为“十二指肠炎”。83年7月再次出现黑便,外院胃镜检查见十二指肠球部有1.5cm带蒂息肉。本院钡餐检查见十二指肠球部有4cm直径充盈缺损,胃镜检查见球部小弯侧有2×3cm息肉。由于息肉较大,内窥镜下摘除较困难,因此转外科手术。术中见十二指肠球部前壁小弯侧有3×2.5×  相似文献   

11.
十二指肠球部腺癌极为少见,我院近两年收治3例,报道如下: 例1女,55岁,自1984年觉上腹部剑突下隐痛,伴嗳酸、嗳气,服胃药症状可缓解。1985年5月在外院作胃肠钡餐发现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986年5月4日突然上腹部刀割样剧痛,继而漫及全腹,有压痛及反跳痛。即手术,见十二指肠球部前壁有小指头大穿孔,球部肿块如鸽蛋大,行穿孔修补术,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2.
十二指肠肿瘤以良性为主,恶性罕见。十二指肠良性瘤包括腺瘤、平滑肌瘤、脂肪瘤、纤维瘤,血管瘤等。近来我院收治十二指肠血管瘤1例,报告如下。 患者,男,45岁,上腹间断疼痛已三年,1980年4月16日住院。三年前始上腹隐痛,多于饥饿及夜间发作,服解痛药或进食后缓解。常伴有吐酸和暖气。上消化道钡餐造影见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服胃得宁半年腹痛消失。近半年来,上腹又疼痛,仍为间断隐痛,伴有压迫沉重感,虽经治疗,疼痛日重且频繁,尤以劳累、精神不畅及服冷硬食物为明显。入院前两周出现饭后上腹部胀满,无恶心和呕吐。其父死于直肠癌,其姐死于胃癌,母健在。 体检示一般情况好,发育正常,营养佳。无阳性所见。上消化道钡餐造影见十二指肠第二段有1.5×2cm充盈缺损区。纤维胃镜检查见血管和胃  相似文献   

13.
残胃贲门癌诊治17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残胃贲门癌是指胃十二指肠良性病变行胃部分切除 ,胃空肠吻合术后或胃癌根治术后 5年以上 (已排除转移 ) ,在残胃贲门部位发生的原发性恶性肿瘤 [1 ,2 ] ,我院自 1970年至今共收治该类患者 17例 ,现就诊治中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性 11例 ,女性 6例 ,年龄 41岁~ 72岁 ,平均年龄 5 2 .7岁。1.2 首次手术情况 胃或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14例 ,胃癌 3例 ,2次手术时间间隔 6年~ 2 1年 ,首次手术术式 :B 式6例 ,B 式 11例。1.3 再次手术情况 本组 17例 ,术前均经胃镜及病理检查明确诊断 ,手术经左胸第 7肋间进胸 ,…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术式选择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近二十年41例原发性十二指肠癌患者临床资料.结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6例,十二指肠节段性切除7例,胃大部连同球部切除1例,单纯乳头或癌肿切除5例,捷径手术(胃空肠吻合术、胆囊空肠袢式吻合术)12例.结论十二指肠癌病变隐匿,恶性程度高,选择合理的术式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胃癌标准全胃切除术后产生不可避免的并发症,多因丧失了贮存器和食物不经十二指肠途径所致,目前采用的各种代胃术效果还不能令人满意。我院1997年1月至2 0 0 2年12月对4 8例胃癌施行了近全胃切除、食管幽门上胃吻合术,取得较好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男性33例,女性15例;年龄39~82岁。胃近端癌2 7例,胃中部癌2 1例;肿瘤直径2~8cm。术前均行纤维胃镜、钡餐、病理及细胞学检查确诊。经腹切除31例,胸腹联合切除17例。1.2 手术方法 腹部探查肿瘤可切除后,在十二指肠降部外侧做Kocher氏切口,尽量游离十二指肠和胰头,将其牵引,确认吻合无张力后于幽门上1~3cm处将胃切断,切除近全胃,将食管下端直接与幽门上胃端端吻合(胃管置于十二指肠内) ,吻合口周边与食管裂孔角处缝合数针固定,隔下置引流管,空肠预防性造瘘。2 结果平均手术时间3小时30分钟,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第2天开始经空肠造瘘早期营养,2例分别于5、7天并发吻合瘘,经造瘘管营养,充分引流治愈,无手术死亡。术后3至6个月体重基本恢复术前水平,未出现显性倾倒综合征,胃镜及钡餐示幽门功能良好,无明显返流现象,有吻合炎症仅2例.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较少见,约占整个胃肠道癌的0.35%,占尸检发病率的0.019~0.5%,张贤康汇集下例十二指肠癌中有5例,孙家邦收集北京宣武医院20年45例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中有15例腺癌。球部腺癌罕见。腺癌而合并十二指肠血吸虫病者,尚未见报道。本文报告我院近三年来收治的5例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病例,其中球部1例(合并血吸虫病),乳头附近1例,降部3例(2例合并血吸虫病)。全部病例均经纤维内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52岁,以腹胀、纳差、消瘦8个月,在当地做胃镜检查及活检,病理为“十二指肠球部未分化腺癌”于1992年5月3日入院.既往健康,无消化道溃疡及肾脏病史.体检,一般情况差,消瘦,双侧巩膜无黄染,右侧腋下可触及l.0cm×1.5cm肿大淋巴结,质硬,边界清,活动,余表浅淋巴结未触及,右侧胸壁第10肋间腋中线皮下可触及2.0×2.5cm.包块,质硬无压痛,心肺未见异常,腹部隆起,稍韧,剑突及右侧腹部有压痛,并可触及3.0cm×4.0cm包块,肝脾未触及,腹水征阳性,双侧肾区无叩疼.入院后做B超检查,肝、胆、脾、胰腺均正常,腹腔内大血管周围布满数十个大小不等的低回声区,最大为7.3cm×4.5cm,边界清,有包膜回声,双侧肾脏大小形态正常,左右侧肾盂内各见6.1cm×2.2cm及8.1cm×2.2cm无回声区,结果示腹膜后腹腔淋巴结肿大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术式选择及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术式选择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近二十年41例原发性十二指肠癌患者临床资料.结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6例,十二指肠节段性切除7例,胃大部连同球部切除1例,单纯十二指肠乳头或癌肿切除5例,捷径手术(胃空肠吻合术、胆囊空肠袢式吻合术)12例.结论十二指肠癌病变隐匿,恶性程度高,选择合理的术式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伴胃癌罕见,我院自1987年10月至1992年4月共收治3例,现报告如下:例1,女,53岁。上腹部疼痛加重伴频繁呕吐20天,既往胃病史15年,3年前钡餐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常规服甲氰咪呱后病情缓解。1989年12月26日胃镜检查:十二指肠球后壁0.8×0.6cm溃疡,厚白苔,周围无充血,胃窦部小弯3.5×5.5cm大溃疡,周围呈堤样增生。病理活检为十二指肠球部慢性炎症,胃低分化腺癌。因拒绝手术1年后死亡。  相似文献   

20.
我科自1985年7月~1992年4月共收治残胃癌26例,均经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本组病例根据国内邹氏诊断标准:原切除胃标本经组织学检查确诊无癌,发病时间应距胃部分切除术后5年以上,残胃发生的癌经病理证实为原发性癌。男19例,女7例。年龄31~74岁,平均53岁。发病时间6~10年9例(34.6%),11~20年13例(50.0%),20年以上4例(15.4%)。病理腺癌22例(84.6%0,粘液腺癌3例(11.5%),未分化癌1例(3.8%)。手术类型:毕氏式15例(57.6%),毕氏式11例(42.3%),其中结肠后吻合6例,结肠前吻合5例。原病变情况: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0例,胃溃疡15例,胃窦炎1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