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魏晓贤  刘丽瑜  宋斐 《现代医院》2012,(10):113-114
近年来,各大医院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频现,医院的生存发展面临危机。医患关系不和谐的原因是多种的,但医务人员在医疗过程中缺少人文关怀加剧了医患关系不和谐的情况。来自中国医院管理协会的统计数据表明,医患纠纷大部分是由于医学的人文精神缺失而引起,笔者通过对医学和人文的不可分割性和人文精神缺失的原因进行分析,阐述医学的人文精神是改善医患关系的有效良方,并结合教学医院的实际提出用医学的人文精神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相应工作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与和谐医患关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循证医学充分反映了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和谐统一.通过对人文精神与和谐医患关系、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以及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与和谐医患关系3方面的阐述,认为医学本身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医学与人文融为一体才能更有效地为人类服务;指出循证医学全程贯穿着医学人文思想,其科学地揭示了"医学以人为本"的人文科学本质属性;强调现代临床医学已经进入循证医学时代,探究和认识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内涵,注重对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必将有助于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3.
"医学人文"是一种心灵的感悟,是一种情感的共鸣,是医患之间的和谐与默契,是医学科学与人文精神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仁爱精神。社会只有回归以人为本,才能创建和谐社会。医学只有回归人文精神,医患双方才能共赢,医学方能健康和谐发展进步。  相似文献   

4.
社会的进步,使医学模式发生了重大改变,同时伴随的是医患关系的日益紧张。科学的发达、技术的进步与人文的缺失,使现代医学成为残缺的医学。国家医疗体制、政府对于医疗事业的投入和重视程度以及医务人员自身方面的问题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医务人员缺乏医学人文精神,人文关怀能力、医患沟通能力缺失,医患之间诚信度持续下降,患者从心里到生理都受到了打击,所以医务人员除了有过硬的技术之外,还需要加强医学人文的培养,不仅仅治疗患者身体上的疾病,也要注意对患者心理的治疗与关爱。医学人文精神的多元形态包括医学人文精神的哲学形态、知识形态、能力形态和实践形态等四大形态。医学人文精神哲学形态通过知识形态的建构、能力形态的铸成向医学实践形态回归,为铸造医学、医院、医务人员医学人文形象,解决医患纠纷,缓解医患关系提供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医学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而医学人文精神却迅速凋零,医患之间的矛盾冲突却越来越多,愈演愈烈,实现医学人文精神回归成为改善医患关系的重要途径和迫切需要。但是,医学人文精神的回归却面临很多阻碍。通过对社会体制、医疗潜规则以及媒体舆论等重要问题的探讨,反思医学人文精神回归的障碍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论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学生是未来的医生,是今后医疗活动的主体,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精神直接关系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的培养、医患关系的改善、医学模式的转换。文章结合当前医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现状,探讨了培养医学生人文精神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培养医学人文精神的意义与重要性,指出培养医学人文精神的关键要素是尊重患者生命,维护患者权利;加强医患沟通,增进患者信任;修正价值取向,恪守职业道德;培养合作意识,加强团队精神。并积极拓展受训范围,提升了培训效果,营造了和谐文化,实现了医患双赢。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学技术的长期快速的发展,加之环境的恶化,患病的人数在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医患关系矛盾日益突出,而医学人文精神与关怀对解决医患关系上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对于这种精神的养成、塑造和建立在目前的医疗方法中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对目前的医患关系、医学人文精神的认识与医学人文关怀等多个方面进行阐述,为广大的医、患者提供基本的概述认识,对我国医学人文主义的推广发展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医学的产生发展与人文精神始终相伴,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作为医学核心价值的医学人文精神,日渐萎缩和迷失,成为医患矛盾激化的重要原因。反对金钱至上论和医疗技术主义,继承、弘扬、创新医学人文精神,成为时代的重要课题,研究型医院承担着责无旁贷的责任。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六个方面分析了医患关系不和谐的产生原因:政府因素、医院因素、患者自身素质差异、社会媒体因素、医学人文精神的缺乏以及医患权利不平等.强调了医患沟通的重要性,总结了医患沟通的几种形式,重点提出医患沟通的努力方向: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从医学人文精神角度定位医院,从主要以单向沟通为主,向双向互动沟通转变,开展健康专题讲座,推行科室出院随访,注重媒体报道的策略,理性报道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1.
医患双向沟通不易产生立竿见影的经济效益,但有效的医患沟通可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和医院的管理效率,扩大其社会影响力,最终促进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人文精神的回归是医学本质属性的内在要求,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呼唤,重建人文精神是医务人员的责任。  相似文献   

12.
论医学教育中人文医学精神的培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学教育中的人文内涵是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医学精神是医学的精神支柱,是医学教育的灵魂.从现代医学模式发展趋势来看,必须重视人文精神教育,现在医患关系矛盾趋紧,就在于人文精神缺失,因此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刻不容缓.如何加强这方面工作,认为:更新观念是先导--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同等重要;人文精神是灵魂--正确处理好医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素质教育是关键--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13.
由于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医学技术理论使医患关系在一定程度上物化了.本文分析医患关系物化的原因及主要表现,阐述建立以人为本的和谐医患关系的对策,倡导人文关怀,将医学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医学人文精神的缺失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随着社会迅速发展、行业竞争激烈和心理压力增大,人们更加需要健康的身体,也更注重健康和生命的价值。由于缺乏医学人文关怀,一旦在诊疗过程中发生不理解和医疗纠纷时,往往使医患双方相互不能体谅与理解,而且会激化矛盾和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医学人文是知识经济时代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医疗卫生行业必须避免服务工作纯利益化,时代的发展呼吁重视医学人文素养,现代医学更需要注重人文精神,如何加强人文建设,提升优质服务能力,已刻不容缓、迫在眉睫。通过针对目前客观存在的现状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合理化的建议。希望通过建议的逐步实施,加强医学人文建设,营造医学人文精神的氛围,努力提升医务人员的人文素养,提供充满人文关爱的优质医疗服务,不断改善医患关系、促进医患和谐,从而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卫生计生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高新科技进入医学领域,实现了现代医学的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却导致医学人文精神的弱化甚至于缺失。而医学人文的弱化甚至于缺失是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探讨医学与人文的关系成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追述中国传统医学人文,与西方医学文明进行比较,针对目前我国医学人文现状的解析认为,弘扬医学人文精神,重塑精神基石,培养新型医学人才必将是新医改中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医学人文精神对于促进医学人才全面发展、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促进医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现代医学科技的迅速发展,医学人文精神日益淡化。文章分析了医学院校医学人文精神培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如医学人文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医学人文教师队伍需要强化、医学人文理论与临床诊疗脱节等。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合理的医学人文课程体系、加强医学人文师资队伍建设、在临床实践过程中融入医学人文教育、营造良好医学人文氛围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魏然 《现代医院》2012,(11):116-117
医院卫生文化是医院的灵魂。培育优秀的卫生文化是医院发展的根本途径。在当前深入开展卫生文化建设,重新审视医学人文精神、医生职业化精神、医学伦理、医学道德、医学信仰,着力塑造医疗卫生系统核心价值观,对深化新医改具有重要保障作用,也是建设和谐医患关系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8.
赵君 《现代医院》2014,(5):106-108
现代医学中科学成分发展迅速,可是医患矛盾却日益加重,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人文成分的缺失。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直接影响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方向。从社会、经济效益出发,开展医学中科学与人文的"双向"发展模式,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改善医患关系、构建和谐医疗氛围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9.
频繁出现的暴力"医闹"事件让我们深刻反思其引发如此恶劣的医患关系的根源主要是人文精神的衰落.确立和弘扬人文精神要做好"夯基"、"架梁"、"内装"和"外饰"四个方面的扎实工作.重振医学人文要知难而进,用医学人文精神来护航医学职业才能建立起真正体现出节制和谨慎,公平公正、可持续健康发展、尊重人的未来医学.同时,我们也不要责怪社会各界对医生的不公平.  相似文献   

20.
我国医学人文教育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医患关系日益紧张和医疗市场竞争渐趋激烈的今天,如何呼唤医学人文精神回归,是现代医学健康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深入分析了医学人文学内涵、形势要求、国内外差距,并总结了国内部分医学院校的有效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