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杓状软骨复合体为一功能体,包括杓状软骨及其附着结构。由于其解剖位置深在且结构复杂,给手术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目前临床上行杓状软骨复合体手术有关入路包括喉前、经口和喉侧入路。本文从解剖基础和手术入路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术源于欧洲并广泛开展应用,其理论基础是环杓单位为喉功能解剖单位.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术包括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环舌骨会厌吻合术(SCPL-CHEP)、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环舌骨吻合术(SCPL-CHP)和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气管环舌骨会厌吻合术(SCPL-TCHEP)3种术式.本文就环杓单位作为喉功能解剖单位在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加以论述。1 环杓单位解剖结构及生理作用Weinstein等Ⅲ提出环杓单位这一概念,强调其在喉功能保全性手术选择中起关键作用。环杓单位包括杓状软骨、环状软骨、完整的环杓关节、环杓后肌、环杓侧肌、喉返神经和喉上神经。其生理作用为使声带运动、声门内收和外展拉。  相似文献   

3.
杓状软骨切除术治疗双侧外展肌麻痹所致通气障碍的进路有:喉裂开进路(B aker,1916);喉外进路(Woodm an,1946);内窥镜下喉内进路(Thornell,1948)。Brown(1951)指出,喉内进路较喉外简单,血肿形成和感染率均低,术中容易判断声门裂的大小。作者报道双侧外展肌麻痹喉内进路杓状软骨切除术6例。4例行一侧杓状软骨切除,术后发音通气良好。2例行双侧杓状软骨切除,其中1例通气尚好但发音略差;另一例仍需气管造口。无严重并发症。手术方法:投予抗生素,全麻下行悬吊喉镜检查。未曾气管造口者,手术开始前先行气管造口。按Thornell(1948)氏法切口稍加改进,使呈“T”形。锐分离暴露杓状软骨后用喉钳抓住,继续剥离至杓  相似文献   

4.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双侧声带神经麻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观察经喉外进路及经支撑喉镜下行CO2激光手术切除杓状软骨治疗双侧声带神经麻痹的疗效,对比两种手术方法的优缺点,择优选取合适的术式。方法 对双侧喉返神经致喉狭窄的13例术后患者进行随访,其中7例行喉外进路杓状软骨切除术声带外展固定,6例行经支撑喉镜下行CO2激光手术切除杓状软骨,13例术前均已行气管切开,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结果 采用喉外进路杓状软骨切除术声带外展固定7例,术后1次拔管3例,2次拔管2例;采用经支撑喉镜下行CO2激光手术切除杓状软骨6例,术后1次拔管4例,2次拔管1例。结论 两种手术方法各有优缺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喉功能的解剖学基础,为喉癌、下咽癌手术保留喉功能提供解剖依据.方法 对4例成年男性尸体喉部的环杓关节相关肌肉、神经及血管进行解剖观察,根据肌肉的起止点与肌纤维方向分析各肌肉的作用.结果 甲杓肌位于喉腔内,环杓后肌、环杓侧肌、杓横肌及杓斜肌位于喉软骨支架的后外周面;在相关肌肉的作用下,以环杓关节面为核心,杓状软骨可以完成旋转与滑动运动;环杓后肌与环杓侧肌可以开大、缩小声门,对保证正常的喉功能有更重要的作用;喉返神经于气管食管沟内自下而上支配环杓后肌、环杓侧肌、杓横机、杓斜肌及甲杓肌等肌肉;喉下动脉自甲状腺下动脉发出后走行于环杓后肌的背侧,供血于环杓关节相关组织.结论 一侧完整的环杓关节及功能正常的环杓后肌与环杓侧肌是保留喉功能喉部分切除术的最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6.
喉科学     
87020261 喉的应用解剖/方丽明…∥解剖学杂志.-1986,9(2).-122~126 对30例成年男性、6例成年女性的甲状舌骨膜、声门下区、环甲膜、前连合、声韧带等进行解剖观察和测量;另取2例男性喉声带后端及声带突作组织切片观察。所获主要结果可为喉手术及嗓音医学等提供形态依据;并证实了声韧带后端不终止于杓状软骨声带突顶端,而是与突的弹性软骨的弹性纤维相移行。最后,对声带是否包括杓状软骨声带突部,进行了初步探讨。图4表2参13(本刊) 87020262 神经肌蒂移植对恢复环杓后肌功能的实验研究/李安太…∥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86,21(1).-42~44 目前对神经肌蒂移植于环杓后肌术后恢复声带外展功能的机制存在争议。本文通过动物实验证明,神经肌蒂移植能恢复环杓后肌神经支配及声带外展,其机制是通过切断的神经分支的再生及肌蒂中切断的神经纤维的再生和没  相似文献   

7.
喉神经肌蒂移植术,选择好病人是手术成功的基础,其适应征是双侧喉返神经麻痹已一年且无一侧有恢复希望者。患者大多为颈部手术如甲状腺癌或其他病变手术所致。作者分析了200例双侧声带麻痹至少已一年者,有三分之一伴单或双侧环杓关节固定或活动严重受限。此类患者作神经移植毫无意义,确定方法是在全麻下经前连合镜探触的杓状软骨是否固定。触诊器械要放在喉后部,不要放在声带突顶或声带本身。正常声带活动是杓状软骨体向外侧移位,后声门裂明显增大;如环杓关节固定强硬,可能杓状软骨带动喉部一齐移动,可见对侧杓状软骨同时被牵拉,而后声门裂不见增大。触诊器如放在声带或声带  相似文献   

8.
改良杓状软骨复位术治疗环杓关节脱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环杓关节脱位临床特征及改良杓状软骨复位术的疗效.方法 改良杓状软骨复位术,即应用直角喉钳握持杓状软骨上部表面,根据脱位位置将杓状软骨向后外侧或前内侧方向旋转拨动.67例声带运动不良患者表面麻醉间接喉镜下行改良杓状软骨复位术,其中全身麻醉插管导致环杓关节脱位57例,非插管原因10例(6例为顿挫性喉外伤).对患者临床特征、嗓音功能、手术方法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均有明显声音嘶哑,频闪喉镜下均见不同程度的声带运动障碍(50例为左侧,占74.6%)及声门闭合不良,杓状软骨向前内侧移位63例,向后外侧移位4例.行喉肌电图检查的38例插管患者中,10例(26.3%)肌电异常,可见失神经电位.改良杓状软骨复位后,57例全身麻醉插管导致环杓关节脱位患者声音均有改善,其中51例发音正常,6例轻度嘶哑;54例声带运动恢复正常,3例声带运动改善.10例非插管原因患者中,声带运动及发音7例恢复正常,1例改善,2例无效.结论 环杓关节脱位部分病例合并喉返神经损伤(多为暂时性损伤),脱位后6周内改良杓状软骨复位术可使声带运动及发音功能得到满意恢复.钝挫性喉外伤导致的声带运动不良原因复杂,即使杓状软骨复位,喉部瘢痕挛缩也可能影响疗效.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同侧杓状软骨切除半喉切除术后的一种发音重建方法。传统的垂直部分喉切除术最初用来治疗单侧声带癌 ,现已推广到累及前联合和 /或同侧杓状软骨粘膜的肿瘤。切除杓状软骨造成声门后端缺损扩大 ,术后因声门后端关闭不全可能出现失声或误吸。因此对于一期半喉切除术中切除同侧杓状软骨的患者 ,可行二期半环状软骨切除发音重建术。手术方法 :1于甲状软骨板上缘沿皮纹做水平切口 ,切开皮下组织 ,于中线处暴露环状软骨 ,游离同侧环状软骨表面软组织 ,自中线由前后暴露软骨。钝性切除一侧环状软骨 ,保留内层软骨膜及声门下粘膜。切除不…  相似文献   

10.
喉中线部狭窄的治疗是复杂的喉整复手术。自1946年Woodman提出杓状软骨切除声带外展固定术以来,不少病例已获治疗成功。鉴于在声带外移固定时,受至被动挤压的声带肌和甲杓肌会产生反向对抗作用,使缝线穿割缝合组织而致手术失败,作者提出了喉外杓状软骨声带部分切除并声带外展固定术,即在Woodman术式的基础上切除声带肌和甲杓肌的后部,将声带突和部  相似文献   

11.
应用舌骨肌瓣修复部分喉术后缺损   总被引:44,自引:5,他引:44  
用部分喉切除的功能保全性手术治疗喉癌。1979年设计舌骨肌瓣,用于修复喉大部切除的缺损,以保证在根治肿瘤前提下,恢复三大喉功能。对于一侧杓状软骨已固定的患者,需要切除杓状软骨者,宜用小块骨质代替,同时用一部分肌肉掩盖半侧喉腔。手术时在舌骨上切断下颌舌骨肌,取舌骨体一小块,宽约5毫米,同时切一条舌骨下宽蒂带状肌,形成舌骨肌瓣,将这块组织瓣向喉腔折转90度,将舌骨固定在杓状软骨缺损处,肌肉即复盖患侧喉  相似文献   

12.
喉动态镜下行杓状软骨拨动术1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喉外伤等均可引起环杓关节脱位,若未予以手术治疗,日久环杓关节固定,可遗留永久性发声困难.近10年来,我科在喉动态镜下对18例环杓关节脱位患者行杓状软骨拨动术,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声门上型喉癌杓状软骨区受累的病理学特点及其与声带活动度的关系,对53例声门上型喉癌全切除标本,行整喉连续切片分析。结果发现杓状软骨区受累率为45.3%,杓区上部受累为主。杓区中、重度受累声带固定频率为75%,阴性、轻度受累声带固定频率为36.4%,二者之间差异显著(P<0.01)。杓状软骨受累率为24.5%。杓状软骨受累声带固定频率为53.8%,未受累声带固定频率为52.5%,二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声门上癌可向杓区发展,未发现该区有阻止肿瘤扩展的迹象。杓区受累程度与声带固定有关。  相似文献   

14.
气管插管后持续性声嘶的原因及其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后持续性声嘶的原因及评估杓状软骨复位的治疗效果。方法:对78例病人通过检查及疗效观察,确定声嘶原因,采用杓状软骨复位术及肉芽摘除术治疗。结果:78例中,71例为杓状软骨脱位(91.03%),5例声带麻痹(6.41%),2例喉内肉芽形成(2.56%),杓状软骨脱位的病人全部治愈;声带麻痹治疗无效,喉肉芽形成的病人,1例治愈,另1例发音改善,结论:杓状软骨脱位,声带麻痹及喉内肉芽形成是气管插管后持续性声嘶的主要原因;杓状软骨复位术对杓状软骨脱位所致的声嘶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5.
手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双侧外展肌麻痹所致的通气和发音障碍通常有喉外进路声带外展术和内窥镜下杓状软骨切除术。Thornell氏内窥镜杓状软骨切除术是最直接和最简单的方法,该法不作喉外切口并对通气道的大小当时就可作出估价。不过这种手术使用普通的手术钳、刀等器械,容易出血,手术难度大,易形成瘢痕。1972年S trong等采用二氧化碳激光手术使Thornell氏术的效果得到了提高。作者报道7年来共为20例双侧外展肌麻痹的病人作了内窥镜下激光杓状软骨切除术。术中应用40W二氧化碳激光器和Z eiss手术显微镜。19例采用气管内插管全麻,1例静脉给安定,配合达克罗宁表麻及1%利多卡因喉上神经阻滞。通过Jako喉镜将气管插管前移而暴露杓状软骨。激光功率一般用18~20W,持续0.2~0.5秒。先  相似文献   

16.
双侧声带外展麻痹的最常见原因是喉挫伤或牵拉喉返神经,其治疗仍是个难题。常用经喉内或喉外径路行杓状软骨切除术或声带移位术达到治疗目的。CO_2激光手术的应用显示了光明的前景。1983年 Eckew 和 Bailey 首次报导了应用 CO_2激光在内窥镜下行杓状软骨切除术治疗双侧声带麻痹取得良好效果。Ossoff 于1984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应用保留杓状软骨的喉次全切除喉功能重建术治疗T3 喉癌 (声门及声门上型 )的拔管率和 3、5年生存率。方法 对 2 0例T3 级喉癌 ,其中声门型 3例 (T3 N0 M0 )、声门上型 17例(T3 N1 M0 5例 ,T3 N0 M0 12例 ) ,根据病变范围行保留单侧或双侧杓状软骨喉次全切除及功能重建术 ,并设计环咽吻合术式。结果  3、5年生存率分别为 16/ 17(94 1% )和 11/ 12 (91 8% )。全部患者均恢复了吞咽和发音功能 ,拔管率为 95 0 %。结论 保留杓状软骨喉次全切除及功能重建术是治疗T3 喉癌的一种很好术式。手术的关键是不能损伤杓状软骨及喉返神经 ,设计好环咽吻合方案。  相似文献   

18.
垂直半喉切除术对选择性T_1、T_2声门癌有较好的疗效。当半喉切除扩大到包括杓状软骨时,应行声门重建以改善术后的音质和预防误吸声带重建有许多方法。本文介绍对切除一侧声带和同侧杓状软骨的病例,利用同侧半个会厌重建声带和杓区,疗效满意,方法:在舌骨平面下分离  相似文献   

19.
声门后狭窄是指杓状软骨区、杓间区或环杓关节部位的疤痕导致的喉狭窄或固定。其原因从肿瘤到感染多种多样 ,但目前这个病较普遍的原因是插管引起的。声门后狭窄的治疗方法包括 :杓状软骨切除术、声带切除术、放置支架、切除疤痕用徙前粘膜瓣修复、环状软骨后移植瓣以及激光碳化等。本文是描述在内窥镜下切除杓间疤痕 ,用环后徙前粘膜瓣修复创面 ,从而阻止疤痕重新形成。其手术方法包括 :1病例的准备 :术前使用抗生素、激素、咽部行普通麻醉 ,先行气管切开 ,神经反射被控制后 ,在悬吊的喉窥镜下暴露喉及环后区。 2粘膜瓣的采取 :于一侧固定…  相似文献   

20.
喉骨架外科手术在解决单侧声带麻痹所带来的声嘶及误吸方面有其独到之处.随着嗓音解剖生理及生物材料工程等学科的发展,经典的甲状软骨成形术Ⅰ型得以不断完善;为了更好地改善患者的声音质量,出现了以甲状软骨成形术Ⅰ型为基础,杓状软骨内收/固定术、Goretex内移声带甲状软骨成形术及环甲关节半脱位术联合应用的不同术式的喉骨架外科手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