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引起心肌损害的发病情况.方法对诊断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必要时做心肌酶谱及心电图等检查,以了解心肌损害的程度并给予相应治疗.结果其中心肌受累者42例,占肺炎支原体感染的13.2%,42例均有心肌酶谱改变,38例有不同程度的心电图改变,经抗肺炎支原体及营养心肌等综合治疗4~6周,除了4例心电图未恢复外,其他患儿均治愈.结论本文肺炎支原体感染中心肌受累者发病率较既往文献报道为高,且部分患儿临床缺乏心脏受累症状,故我们认为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应常规行心肌酶谱及心电图检查,以免贻误病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引起心肌损害的发病情况。方法:对诊断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必要时做心肌酶谱及心电图等检查,以了解心肌损害的程度并给予相应治疗。结果:其中心肌受累者42例,占肺炎支原体感染的13.2%,42例均有心肌酶谱改变,38例有不同程度的心电图改变,经抗肺炎支原体及营养心肌等综合治疗4~6周,除了4例心电图未恢复外,其他患儿均治愈。结论:本文肺炎支原体感染中心肌受累者发病率较既往文献报道为高,且部分患儿临床缺乏心脏受累症状,故我们认为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应常规行心肌酶谱及心电图检查,以免贻误病情。  相似文献   

3.
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损害1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冯斌  何亚薇 《四川医学》2003,24(9):902-903
目的 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损害的临床表现、心电图及心肌酶谱变化。方法 对确诊的153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中有心血管症状的患儿作心电图、心肌酶谱检查及分析。结果 153倒中有11例心肌酶谱异常,尤CK-MB升高,但均无心脏扩大和严重心律失常,提示心肌损害为主。本组经积极治疗均痊愈。结论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存在心肌损害,且以心肌酶谱、尤CK-MB升高为主要表现,应注意入院时的症状及心脏体征,及早诊断。本组经及时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4.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与心肌损害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MP)肺炎合并心肌损害的发生趋势。方法 对50例MP肺炎和50例细菌性肺炎患儿的心电图、血清心肌酶进行分析。结果 MP肺炎组心肌损害发生率明显高于细菌性肺炎组(P〈0.05)。结论 MP感染易引起心肌损害,应及早预防。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引起心肌损害的发病情况.方法 选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65例作为A组(观察组),选非支原体感染的普通肺炎患儿60例作为B组(对照组),通过心电图、血清心肌酶谱、临床观察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并对A组急性期及恢复期的心肌酶变化进行比较.结果 A出现心悸、乏力、早博等症状及窦性心动过速、ST-T段特异性改变明显高于B组.A组与B组血清学监测磷酸肌酸(CK)、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A组恢复期心肌酶较急性期明显下降.结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易发生不同程度的心肌损伤,引起心电图改变,血清心肌酶谱异常,常规检测心肌酶及心电图能早发现心肌损伤及时治疗,以免贻误病情.  相似文献   

6.
刘晓花 《吉林医学》2013,(35):7470-7471
目的:研究小儿肺炎支原体(MP)肺炎合并心肌损害的早期干预治疗的疗效。方法:通过临床症状、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检测、冷凝集试验、心肌酶谱、胸部X线检查和心电图对收治的9例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损害患儿确诊、治疗。结果:9例临床MP感染患儿中,均合并有心肌损害,经诊断治疗治愈8例,治愈率88.8%,死亡1例。结论:临床支原体肺炎合并有心肌损害者并不少见,在婴幼儿中其临床症状不典型,易致病情加重及漏诊,因此需要对患儿行常规心肌酶与心电图检查,以防延误,进而有利于进行早期的临床诊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对心肌损害的影响及早期干预治疗意义。方法对15例临床确诊为MP肺炎合并心肌损害患儿通过临床观察、心电图、心肌酶谱及胸部X线检查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共收治132例MP肺炎患儿中,合并心肌损害者15例,占11.36%。胸闷、心悸、心前区不适均见于年长儿,其他病例缺乏心血管系统异常症状。15例均有2项或多项心肌酶增高,心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均增高,心电图检查15例中异常12例(80.00%)。结论MP肺炎可合并心肌损害,其中婴幼儿症状体征不典型,容易漏诊,因此对可疑病例应及早做心电图及心肌酶或肌钙蛋白检查,以利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心肌受损的情况.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共136例作为观察组,门诊92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儿血清心肌酶谱AST、LDH、CK、CK-MB、HBDH检测值及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改变明显异常.结论 MP肺炎可合并心肌损害,其症状体征不典型,容易漏诊,因此对可疑病例应及早做心电图及心肌酶检查,以利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9.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心肌酶谱与心电图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MP)肺炎患儿合并心肌损害的情况。方法 对36例MP肺炎患儿的心肌酶谱及心电图(ECG)的变化进行动态检测,并予以分析。结果 心肌酶谱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和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入院时均高于入院后1周及恢复期,差异有显著性(P〈0.01);ECG改变入院时异常明显。MP肺炎合并心肌损害的程度与心肌酶谱改变及ECG异常相一致。结论 检测心肌酶谱及ECG的变化对MP肺炎患儿合并心肌损害的判断有重要参考价值,其变化随MP肺炎病情的好转而渐趋正常。  相似文献   

10.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心肌损害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支原体肺炎及非支原体肺炎患儿各80例,做心电图检查及心肌酶谱分析。结果与NMP组比较,MP组ST—T改变,窦性心动过速及期前收缩发生率高,LDH、CK—MB、HBDH升高明显,二者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易引起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支原体肺炎患儿心肌酶谱、心电图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根据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查结果分为观测组即支原体肺炎组(Mycoplasma Pneumonia,MP)、对照组即非支原体肺炎组(N-MP)各84例。入院后常规行心肌酶谱检查、十二导联心电图检查。结果:①心肌酶谱5项指标中MP组较N-MP组AST、CK-MB、CK异常概率明显增大,有统计学意义(P<0.01);LDH和α-HBDH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心肌酶检测值MP组AST、CK-MB值明显高于N-MP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三项CK、LDH和α-HBDH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MP组心肌酶异常与心电图异常情况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肌酶谱检查是检测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心肌损伤的重要手段,其中AST、CK-MB是心肌受损的较敏感指标,心电图检查可辅助了解心肌受损情况,指导早期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合并心肌损伤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886例急、慢性及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心电图检查及对心电图异常者行心肌酶谱检测分析。结果161例心电图异常,发生率18.2%,而其中33例(20.5%)心肌酶谱检测异常。结论 对于乙型肝炎合并心肌损伤临床要结合心电图及心肌酶谱的改变进行综合分析,心肌酶CK—MB升高对于合并心肌损伤的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小儿支原体肺炎测定心肌酶谱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儿感染支原体肺炎时血清心肌酶谱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65例作为A组(观察组)、和非支原体感染的普通肺炎患儿60例作为B组(对照组),进行血清心肌酶谱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CK)及其同功酶(CK—MB)对照检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组患儿心肌酶谱异常病例达17例(26.15%),其中AST异常7例(10.77%),LDH异常10例(15.39%),CK异常9例(13.85%),CK—MB异常13例(20.00%);B组患儿心肌酶谱异常病例达3例(5%),AST异常1例(1.67%),LDH异常2例(3.33%),CK异常I例(1.67%),CK—MB异常1例(1.67%);A组血清心肌酶谱异常率明显高于B组((P〈0.01)。两组间有显著差异。结论呼吸系统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更易发生不同程度的心肌损伤,引起血清心肌酶谱异常,临床应注意并可常规检查血清心肌酶谱,及时给与保护心肌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MPP)心肌酶CK-MB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28例MPP患儿全部行心肌酶谱、心电图和胸片检测,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及随访观察。结果128例MPP患儿中,CK-MB升高的34例(26.56%),心电图异常13例(10.16%),胸片显示心胸比率均正常。大部分患儿治疗后复查心肌酶和心电图均恢复正常。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生心肌损害较常见,由于其主诉表达不清,症状、体征不典型,容易漏诊。对心肌损害的诊断CK-MB较心电图更敏感,故MPP患儿应常规查心肌酶,以便及早诊断,及时给予保护心肌治疗。  相似文献   

15.
自1996年开始,对我们收治的129例支原体肺炎(MP)患儿常规进行心肌酶谱及心电图(EKG)检查,发现46例有心血管系统的损害,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29例MP患儿的诊断参考基层单位临床诊断参考指标及流行季节、冷凝集试验、支原体抗体等综合诊断。46例有心血管系统损害的MP患儿诊断依据依心肌酶的增高和(或)EKG的改变确诊。MP合并心肌炎的诊断标准按1994年威海会议制定的标准,不足心肌炎诊断标准但有心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7):1-3,7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对肝功能异常、心肌酶异常的影响及早期干预治疗意义。方法搜集确诊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50例作为观察组,将同期体检的50例健康儿童设为对照组。对两组儿童血清心肌酶谱及肝功能进行检测,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血清心肌标志物异常32例(64%),对照组血清心肌标志物异常3例(6%),观察组血清心肌标志物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肝功能异常28例(56%),对照组患儿血清肝功能异常2例(4%),观察组血清肝功能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更易发生心肌损害及肝损害,引起心肌标志物及肝功能异常,临床医师应高度警惕,及时给予保护心肌及肝脏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肺炎支原体(MP)肺炎患儿、非MP肺炎心肌酶谱异常水平的对比研究,探讨小儿肺炎与心肌损害的关系。方法:收集经确诊的非MP肺炎及MP肺炎患儿和健康体检者三组,各100例,分别检测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血清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结果:MP、非MP感染肺炎组心肌酶谱各项异常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MP感染患儿血清心肌酶谱水平升高明显高于非MP感染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容易并发心肌的损害,通过血清心肌酶谱检测判断心肌是否受损可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心肌损害的心肌酶谱、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各指标的变化。方法将52例大便轮状病毒(RV)抗原阳性患儿作为观察组,空腹抽血查心肌酶谱并行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同时选择同期住院RV抗原检测阴性的40例肠炎患儿作对照纽,做相同的检查,对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RV抗原阳性患儿心肌酶谱各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与对照组相比,RV抗原阳性患儿心电图的异常表现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超声心动图各指标,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心肌损害可引起心肌酶谱、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多指标的变化.动态观察奠变化.对明确诊断、指导治疗有重耍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心肌损害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心肌损害的疗效。方法 肺炎支原体感染伴心肌损害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儿 均给予阿奇霉素及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磷酸肌酸钠(CP)治疗,对照组加用l,6-二磷酸果糖(FDP)治疗, 疗程均为14d。观察治疗前后病人心肌酶谱、肌钙蛋白和心电图改变情况。 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前心肌酶水平相似且高于正常值,治疗后两组心肌酶均显著下降(P<0.001), 其差值在观察组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 );肌钙蛋白阴转率及心电图改善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CP组总有效率为96.6%,显著高于FDP组的80.0%(P<0.05)。结论 CP及FDP均可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心肌损害,CP效果优于FDP。  相似文献   

20.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并发心血管系统损害11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 ( MP)感染心血管系统损害及早期干预治疗的意义。方法 :对临床确诊为 MP感染并发心血管系统损害 1 1 5例患儿通过临床观察 ,心电图、血清心肌酶学、血清肌钙蛋白、心肌抗体检查分析。结果 :临床头昏乏力、心前区不适、胸闷、心律失常、心音低钝等症状、血清心肌酶谱增高 ,发病 1周内与发病 2周后心功能异常有显著性差异 ,心电图部分改变 ,但无明显心律失常。结论 :MP感染可引起患儿心血管系统损害 ,存在心肌酶谱和心电图的异常 ,临床上早发现、早诊断及干预治疗 ,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