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在磁场强度恒定不变情况下,就旋转频率与应用抗肿瘤药物治疗损伤小鼠造血恢复作用效果的关系进行探讨,力图寻找较好的磁场作用频率,为磁场在医学方面的应用提供一些基础的实验依据。方法:实验于2004-08/2005-09在天津血液病研究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实验选用6~8周龄雄性Balb/c小鼠120只,生存期及存活率的检测、血常规检测、骨髓有核细胞计数、骨髓细胞细胞周期的检测4个实验各自独立。①生存期及存活率的检测:空白对照组、磁场干预组各30只小鼠,均以5-氟尿嘧啶致死剂量250mg/kg体质量腹腔注射。注射后磁场干预组各取10只小鼠分别进行4,10,16Hz频率磁场干预,1h/次,2次/d,连续30d;空白对照组未给予磁场干预,仅常规饲养。观察不同旋转频率作用下两组小鼠生存时间,并计算生存期及存活率。②血常规检测:空白对照组、磁场干预组各18只小鼠,均以5-氟尿嘧啶亚致死剂量150mg/kg体质量腹腔注射。注射后磁场干预组各取6只小鼠分别进行4,10,16Hz频率磁场干预,1h/次,2次/d,连续30d;空白对照组未给予磁场干预,仅常规饲养。分别于第7,14,21,28天采尾静脉血检测血常规,主要检测指标为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③骨髓有核细胞计数:空白对照组、磁场干预组各6只小鼠,均以5-氟尿嘧啶亚致死剂量150mg/kg体质量腹腔注射。注射后磁场干预组小鼠以10Hz频率磁场干预,1h/次,2次/d,连续7~10d;空白对照组未给予磁场干预,仅常规饲养。颈椎脱臼处死小鼠,无菌条件下分离出股骨制成骨髓单细胞悬液,白细胞计数方法测定骨髓有核细胞数。④骨髓细胞细胞周期的检测:动物分组及干预过程均同骨髓有核细胞计数,制成骨髓单细胞悬液,调整细胞浓度≥1×109L-1,流式细胞仪检测DNA含量及细胞周期。结果:①不同频率磁场干预对应用抗肿瘤药物治疗损伤小鼠存活率及生存期的影响:4Hz频率磁场作用,磁场干预组较空白对照组小鼠平均生存期提高-1.6d(12.6d,14.2d,P>0.05),存活率提高-10%(20%,30%,P>0.05)。10Hz频率磁场作用,磁场干预组较空白对照组小鼠平均生存期提高11.7d(23.2d,11.5d,P<0.05),存活率提高50%(70%,20%,P<0.01)。16Hz频率磁场作用,磁场干预组较空白对照组小鼠平均生存期提高6.8d(16.5d,9.7d,P>0.05),存活率提高30%(40%,10%,P<0.05)。②不同频率磁场干预对应用抗肿瘤药物治疗损伤小鼠白细胞、红细胞及血小板的影响:与空白对照组比较,10Hz频率磁场作用下,磁场干预组白细胞第14,21,28天明显提高(P<0.05),红细胞第7,28天明显提高(P<0.05),血小板第7,21天明显提高(P<0.05);16Hz频率磁场作用下,磁场干预组白细胞第28天明显提高(P<0.05),红细胞及血小板均无明显变化;4Hz频率磁场作用下,磁场干预组白细胞、红细胞及血小板均无明显差异。③10Hz频率磁场对应用抗肿瘤药物治疗损伤小鼠骨髓有核细胞数的影响:10Hz频率磁场作用第9天,磁场干预组较空白对照组有核细胞数明显提高(P<0.05)。④10Hz频率磁场对应用抗肿瘤药物治疗损伤小鼠骨髓有核细胞周期的影响:10Hz频率磁场干预第8天,磁场干预组与空白对照组细胞周期无明显差异,有核细胞多集中在G0-G1期,其次为S期。在细胞周期检测中发现有部分小鼠染色体异常,有异倍体现象出现,磁场干预组异倍体出现率较空白对照组减少33.3%(16.7%,50%,P<0.05)。结论:一定频率的旋转强恒磁场能够促进应用抗肿瘤药物治疗损伤小鼠造血恢复,减少5-氟尿嘧啶引起的DNA损伤,10Hz属于最佳作用频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旋转恒定磁场对5-氟尿嘧啶(5-FU)损伤小鼠造血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磁场组,各组小鼠分别腹腔注射致死剂量(180 mg/kg、210 mg/kg、250 mg/kg)及亚致死剂量(150 mg/kg)5-FU,磁场组经磁场处理30 d,每天2次,每次1 h,磁场强度0.6 T。观察注射致死剂量小鼠30 d的存活率和存活期;检测注射亚致死剂量小鼠注射后第7、10、14、21、28天的外周血细胞数;测定第8、10、14天骨髓单个核细胞数(BMNC)及粒/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数;观察股骨骨髓病理切片、计数血管数并检测骨形态发生蛋白(BMPs)的表达水平。结果5-FU 180 mg/kg组,对照组和磁场组30 d的平均存活率分别为66.7%、100%,平均存活期分别为(23.3±0.9)d、(30±0)d;剂量210 mg/kg组,对照组和磁场组30 d的平均存活率分别为40%、100%,平均存活期分别为(17±1.2)d、(30±0)d;剂量250 mg/kg组,对照组和磁场组30 d的平均存活率分别为20%、70%,平均存活期分别为(11.5±1.6)d(、23.2±2.1)d(P<0.01);磁场组的外周血细胞数、BMNC数、CFU-GM数均比对照组增加(P<0.05);骨髓病理切片显示,对照组和磁场组骨髓内的血管数分别为(2.69±0.56)和(9.13±2.65)(P<0.01),磁场组的骨髓BMPs表达水平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旋转恒定磁场对5-FU损伤小鼠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能促进化疗损伤后造血细胞和造血微环境的修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不同频率的旋转磁场对放射损伤小鼠保护作用及造血作用恢复效果的差异,探寻最佳磁场作用频率。方法:分别用4Hz,10Hz及16Hz的旋转磁场作用于137Cs放射损伤小鼠,检测不同磁场频率作用下小鼠的存活期、存活率、血常规指标;以10Hz旋转磁场作用于137Cs放射损伤小鼠,检测磁场组与对照组体重、骨髓有核细胞数及脾结节数。结果:10Hz旋转磁场对放疗损伤小鼠存活期、存活率及血常规指标的提升作用最明显,其中小鼠存活期由对照组的18.40±5.56天,升高到26.80±5.35天,存活率由对照组的10%增高至70%(P<0.01)。其次为16Hz磁场。10Hz旋转磁场作用能够提升放射损伤小鼠存活率、存活期、外周血血象、体重、骨髓有核细胞及脾结节数,小鼠的血象及各项指标恢复明显加快,在14、21天左右作用最为明显。结论:10Hz旋转磁场对放射损伤小鼠有较好的保护作用,是三种频率中最佳磁场作用频率;10Hz旋转磁场具有促进放射损伤小鼠造血作用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为观察白细胞介素(IL)-3、IL-6基因疗法对化疗后造血恢复及重建的作用,研究了成纤维细胞介导的IL-3、IL-6基因疗法以及合用两种基因疗法对5-氟尿嘧啶所造成的造血损伤小鼠模型的恢复作用。结果发现,单用IL-3基因疗法对化疗后小鼠中性粒细胞及白细胞减少具有促恢复作用,但对血小板促恢复作用不明显;单用IL-6基因疗法对化疗后小鼠血小板及中性粒细胞减少具有促恢复作用;当合用IL-3、IL-6基因疗法时可使化疗后小鼠血小板、中性粒细胞及白细胞提前恢复到化疗前水平,尤其血小板恢复作用更明显,且最低水平时血小板和中性粒细胞数量高于单一疗法时的数量,但合用对白细胞恢复作用效果与单用IL-3基因疗法相比无显著差异。对小鼠骨髓CFU-GM及CFU-MK进行体外动态观察,发现合用疗法促进CFU-GM、CFU-MK恢复作用显著高于单一疗法。结果表明合用IL-3、IL-6基因疗法能显著恢复化疗导致的造血损伤,促进化疗后血细胞恢复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用IL-3或IL-6基因疗法,可望为恢复肿瘤患者放、化疗导致的机体造血损伤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 进一步了解当归移糖的药用价值。方法 将小鼠发为正常对照组,照射对照组,当归多糖治疗组,检测三组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和外周血象。结果 照射对照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和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明显低于正常组,而当时多糖治疗组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和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显著高于照射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当归多糖对放射小鼠红细胞免疫功能和造血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应用直接腹腔注射白细胞介素2(IL-2)重组腺病毒和(或)白细胞介素3(IL-3)重组腺病毒方法对化疗后小鼠造血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正常小鼠腹腔注射大剂量环磷酰胺(200mg/kg)24小时后,直接腹腔注射IL-2重组腺病毒(Ad-IL-2)和(或)IL-3重组腺病毒(Ad-IL-3),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相应细胞内细胞因子mRNA,并持续观察小鼠外周血白细胞、股骨单个核细胞、骨髓CFU-GM的恢复情况。结果:腹腔注射Ad-IL-2和(或)Ad-IL-3组小鼠腹腔细胞可测及相应细胞因子mRNA,血清中可测及相应细胞因子;腹腔注射Ad-IL-3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股骨单个核细胞、骨髓CFU-GM最低值均显著提高(P<0.05),但腹腔注射Ad-IL-2组小鼠对化疗后小鼠造血功能无明显影响,联合应用Ad-IL-2和Ad-IL-3与单独应用Ad-IL-3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腹腔直接注射Ad-IL-3能促进化疗后小鼠造血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进一步了解当归多糖的药用价值。方法将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 ,照射对照组 ,当归多糖治疗组 ,检测三组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和外周血象。结果照射对照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和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而当归多糖治疗组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和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显著高于照射对照组 ,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结论当归多糖对放射损伤小鼠红细胞免疫功能和造血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进一步了解当归多糖的药用价值.方法将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照射对照组,当归多糖治疗组,检测三组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和外周血象.结果照射对照组红细胞 C3b受体花环率和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而当归多糖治疗组的红细胞 C3b受体花环率和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显著高于照射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当归多糖对放射损伤小鼠红细胞免疫功能和造血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不同强度弱恒磁场对体外培养大鼠内皮祖细胞(EPCs)增殖、迁移、黏附能力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大鼠EPCs分为对照组及不同强度(0.1、0.5、1.0 mT)磁场组,磁场作用时间为24h,用四唑盐比色法检测EPCs增殖能力,用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并检测EPCs的黏附能力.结果:与对照组相比,0.5、1.0 mT磁场组细胞增殖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01);0.5、1.0 mT磁场组细胞迁移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P<0.05);0.5、1.0 mT磁场组细胞黏附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01),0.1 mT磁场组细胞增殖、迁移及黏附能力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弱恒磁场可以促进大鼠EPCs增殖、迁移、黏附,具有预防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狭窄发生的潜在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不均匀恒磁场对小鼠血栓形成及血浆t—PA等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不均匀恒磁场N极和S极对小鼠尾部血栓形成和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PAI)的影响.方法小鼠分组为空白对照组(A)、血栓对照组(B)、不均匀恒磁场N极组(C)和S极组(D),C、D组小鼠分别在N极朝向鼠体和S极朝向鼠体的鼠盒内饲养7d.用致血栓药角叉菜胶诱发小鼠体内血栓形成.发色底物法测定血浆t-PA及PAI活性.统计学处理用组间资料t检验.结果小鼠尾部平均血栓形成长度百分数C组和D组分别为(28.07±15.52)%和(21.37±16.50)%,比B组(43.73±17.25)%明显减少(依次为t=2.3102,0.01<P<0.05;t=3.2442,P<0.01).C与D组间差异无显著性.B、C、D组与A组相比,t-PA活性明显下降(依次为t=4.5037,P<0.01;t=2.5195,0.01<P<0.05;t=2.3170,0.01<P<0.05).B、C组与A组相比,PAI活性明显增高(依次为t=5.1937,P<0.01;t=2.2340,0.01<P<0.05).C、D组与B组相比,PAI活性明显下降(依次为t=3.1663,P<0.01;t=4.3874,P<0.01).结论不均匀恒磁场有抗血栓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血浆PAI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1.
低强度恒磁场并环磷酰胺对小鼠S180肉瘤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背景目前临床已有利用强磁场的高热效应及低强度磁场治疗恶性肿瘤,多为整体对磁处理因素的反应.低强度恒磁场-永磁贴敷法对接种动物肿瘤生长的作用如何?目的探讨敷磁对小鼠S180肉瘤生长的影响,并观察与抗肿瘤药物(环磷酰胺)联合应用有无协同作用.设计完全随机对照实验研究.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理疗科.材料本研究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验所进行,实验动物为昆明小鼠,合格证号[1998]106,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验所提供.干预将接种S180肉瘤后的昆明小鼠8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敷磁片组、单纯环磷酰胺组和敷磁加环磷酰胺组,每组20只.单纯敷磁片组、单纯环磷酰胺组采用直径8.0 mm,厚1.2 mm的钕-铁-硼稀土永磁材料贴敷于接种瘤苗处中心,磁感强度0.10~0.11T.空白对照组、单纯环磷酰胺组采用与前两组同样大小未充磁的稀土材料,贴敷部位相同.单纯环磷酰胺组、敷磁加环磷酰胺组用0.5 g/L环磷酰胺水溶液,经口投药(0.04mL/kg),1次/d,连续8 d.空白对照组、单纯敷磁片组每天经口给予同样数量的生理盐水作对照处理,连续8 d.各组均于第9天停止上述处理,第10天处死,称体质量及瘤质量,计算抑瘤率,并对瘤体进行病理检查.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小鼠的体质量及瘤质量.②瘤体病理学表现.结果单纯环磷酰胺组和敷磁加环磷酰胺组体质量低于空白对照组和单纯敷磁片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各组瘤质量除单纯环磷酰胺、敷磁加环磷酰胺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外,其他各组间瘤质量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q=4.76~12.73,P均<0.01).单纯敷磁片组、单纯环磷酰胺组和敷磁加环磷酰胺组抑瘤率分别为39.7%,65.7%,68.7%.单纯环磷酰胺、敷磁加环磷酰胺组瘤体包膜完整,纤维组织间有少许血管增生,瘤细胞大片坏死,中心部细胞分解液化,残存的瘤细胞核分裂少见.结论敷磁和环磷酰胺均有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二者抑瘤率无显著差异,联合应用不能提高抑瘤率,提示该磁场强度下与抗肿瘤药物环磷酰胺联合应用无协同作用,不能增加对接种瘤的抑瘤效果.  相似文献   

12.
BACKGROUND: Apoptosis is an essential form of cell death, the failure of which can lead to cancer development. Cancer including leukemia is usually treated with chemotherapeutic drugs that can be effective, but frequently problems are encountered that impair the success of the treatment. Butyrate is a short-chain fatty acid that can have many effects on different cells, including apoptosis. METHODS: The effect of a combination treatment with butyrate and antineoplastic agents Ara-C, etoposide and vincristine is evaluate on the leukemic cell line THP-1. RESULTS: We show that butyrate increased apoptosis induced by the three agents as seen by measurement of DNA content, annexin exposure and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We also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cess of apoptosis induced by butyrate and chemotherapeutic drugs involves the participation of caspases and induced activation of caspase-3, -8 and -9. CONCLUSIONS: We believe that butyrate could be a promising therapeutic agent for the treatment of leukemia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antineoplastic drugs.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磷酸酯化银耳多糖对化学损伤小鼠造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阿糖胞苷和环磷酰胺构造化学损伤的动物模型,观察磷酸酯化银耳多糖在10 mg/kg、30 mg/kg、60 mg/kg三个剂量时对化学损伤小鼠造血功能的影响。结果磷酸酯化银耳多糖高、中、低三个剂量均能够拮抗阿糖胞苷引起的小鼠WBC数目降低,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尤以30 mg/kg剂量组效果最为显著(P<0.01)。从骨髓DNA水平变化看,磷酸酯化银耳多糖高、中、低三个剂量组相对于阿糖胞苷组均有增加的趋势,其中30 mg/kg剂量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磷酸酯化银耳多糖高、中、低三个剂量均能够拮抗环磷酰胺引起的小鼠WBC数目降低,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1)。从骨髓DNA水平变化看,磷酸酯化银耳多糖高、中、低三个剂量组相对于环磷酰胺组均有增加的趋势,其中60mg/kg剂量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磷酸酯化银耳多糖可以减轻化疗药物对小鼠造血功能的损伤,拮抗白细胞的降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不同频率的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梗死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0例患者随机分为0.5Hz组、1Hz组和2Hz组,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基础上对健侧大脑皮质M1区进行不同频率(0.5Hz、1Hz、2Hz)的rTMS治疗,持续治疗20d,于治疗前、治疗第10天及第20天时对各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采用上肢Fugl-Meyer评分法、上肢运动力指数(MI)、偏瘫上肢功能测试(香港版)对患者上肢功能进行评定,同时检测各组患侧脑区运动诱发电位(MEP)皮质潜伏期及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结果:①上肢功能变化:治疗后3组上肢功能均明显提高,治疗10d时,0.5Hz组上肢MI评分明显高于2Hz组(P<0.05),1Hz组与其他两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20d时,0.5Hz组各项评分均优于2Hz组(P<0.05),1Hz组上肢MI评分优于2Hz组(P<0.05),0.5Hz组与1Hz组组间差异不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神经电生理学变化:治疗后3组MEP皮质潜伏期及CMCT均较治疗前明显缩短,治疗10d时,0.5Hz组CMCT明显短于2Hz组(P<0.05);1Hz组与其他两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20d时,0.5Hz组MEP皮质潜伏期明显短于2Hz组(P<0.05),CMCT明显短于1Hz组和2Hz组(P<0.05);1Hz组CMCT较2Hz组缩短明显(P<0.05)。结论:0.5Hz或1Hz的重复经颅磁刺激作用于脑梗死患者健侧半球均可明显提高患侧脑区运动皮质的兴奋性,促进患侧上肢功能的恢复,且0.5Hz的刺激频率对提高患侧运动皮质的兴奋性最有效。  相似文献   

15.
恒磁场环境对大鼠血液流变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研究恒磁场环境对大鼠血液流变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置于特制的两组强弱不同的磁场环境中,分别在5,12d后,测量其血液粘度及血细胞计数率。结果在磁场环境中生活5d的大鼠其血液粘度及血细胞计数明显下降(粘度下降P〈0.01),且弱磁场组下降的尤为明显。而在磁场环境中生活12d的大鼠上述指标在不同程度上所回复。结论恒磁场环境对大鼠的血液流变学因子及细胞数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不同强度恒磁场对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强度恒磁场对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3代的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分为对照组及不同强度(0.5,1.0,5.0,10.0,100.0,500.0Gs)磁场组。磁场作用时间为48h,用四唑盐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0.5,1.0,5.0Gs磁场组细胞增殖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0.301±0.023,0.308±0.042,0.294±0.025和0.230±0.026;t=11.20,8.65,7.92;P<0.05);10.0Gs磁场组细胞增殖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0.228±0.034和0.230±0.026;t=0.26;P>0.05);100.0Gs和500.0Gs磁场组细胞增殖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0.173±0.022,0.166±0.015和0.230±0.026;t=9.17,11.68;P<0.05)。结论:0.5~5.0Gs的恒磁场可以促进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的增殖,而100.0Gs以上恒磁场可抑制内皮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