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观察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在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河南省南召县人民医院2013年4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78例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根据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结果将其分为轻度黄斑水肿组、中度黄斑水肿组、重度黄斑水肿组,各26例,分别给予结膜下注射曲安奈德、结膜下注射曲安奈德联合黄斑区格栅样光凝、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联合黄斑区格栅样光凝治疗,观察比较各组治疗前后眼压和视力变化情况,并统计各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各组治疗后眼压与同组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黄斑水肿组、重度黄斑水肿组治疗后视力均高于同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黄斑水肿组治疗后1例眼压出现轻微升高(26 mm Hg),中度黄斑水肿组治疗后1例眼压出现升高(29 mm Hg),重度黄斑水肿组治疗后1例眼压出现较大程度升高(30 mm Hg)。结论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可判断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分级,为治疗黄斑水肿提供有价值的指导。  相似文献   

2.
[背景]观察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黄斑水肿的疗效.[病例报告]52例患者均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确诊为黄斑水肿,其中糖尿病性重度弥漫性黄斑水肿者为29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所致的囊样黄斑水肿者为15例,颞侧分支静脉阻塞所致的黄斑水肿者为8例,均给予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4 mg(0.1 mL).随访1~10个月,观察患者视力、眼压、眼底情况及炎症反应,并应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观察视网膜渗漏情况.52例中46例视力提高,效果最佳者视力由治疗前0.1提高至0.6,6例的视力无变化;眼压升高者为2例,其中1例眼压高达6.80 kPa;水肿复发者为4例.[讨论]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黄斑水肿有一定的疗效,但部分患者治疗后出现复发,并可见发生眼压升高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黄斑水肿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治疗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经检眼镜、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证实的糖尿病、视网膜静脉阻塞等所致的弥漫性或(和)囊样黄斑水肿患者48例48只眼,给予玻璃体内注射40 mg/ml的曲安奈德注射液0.1 ml(4 mg),随访2~6个月,观察视力、眼压、晶状体、眼底情况,OCT检查视网膜厚度改变,FFA观察毛细血管渗漏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OCT显示视网膜厚度有明显下降,FFA显示治疗后荧光素渗漏明显减少,增生性改变减轻,3例患者眼压≥25 mm Hg,局部滴用降眼压药后控制,未见晶状体混浊加重,无感染发生。结论:曲安奈德玻璃体腔内注射可作为治疗糖尿病、视网膜静脉阻塞等所致的黄斑水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在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45例进行玻璃体内注射40mg/mE曲安奈德0.1mE并在治疗后的1、3个月观察患者的视力、视网膜厚度、眼压的变化和黄斑水肿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1个月视力为(0.41±0.19),治疗后3个月视力为(0.45±0.21):治疗后1个月黄斑中心凹的厚度为(295.37±38.73)μm,治疗后3个月,黄斑中心凹的厚度为(296.52±39.46)μm,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随访的患者眼压在正常范围,未出现并发症。结论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对于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有一定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联合黄斑格栅光凝治疗黄斑囊样水肿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糖尿病和视网膜静脉阻塞所致的黄斑水肿患者37例37眼,将观察对象分为两组,联合治疗组17例17眼,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0.1 mL(40 mg/mL),3周后联合黄斑格栅光凝治疗;单纯注射组20例20眼,单纯行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0.1 mL(40 mg/mL).治疗后在3、6和10个月进行复查,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后视力、眼压、眼底、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的改变.结果 所有患者注射后1月视力多数有明显提高.治疗后10个月末次随访时,联合治疗组视力提高≥2行者11只眼(64.7%),视力稳定及变化在1行之内者4只眼(23.5%),视力下降≥2行者2只眼(11.8%);单纯曲安奈德注射组视力提高≥2行者3只眼(15.0%),视力稳定及变化在1行之内者11只眼(55.0%),视力下降≥2行者6只眼(30.0%),与单纯注射组比较,二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黄斑水肿吸收或明显缓解.结论 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联合黄斑格栅光凝能有效治疗黄斑囊样水肿,延缓视力下降,并可减少重复治疗的次数.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联合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5月-2010年7月确诊为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50例(50眼)患者,采用曲安奈德4mg玻璃体内注射,1周后联合黄斑部格栅样光凝治疗。对比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1个月及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及黄斑水肿的改善情况。结果:入选的50例(50眼)患者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术前视力(0.10±0.08),术后1、3个月矫正视力分别为(0.22±0.15)和(0.29±0.17),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显示黄斑水肿明显消退或减轻(P0.01)。未见眼内感染、视网膜脱落、玻璃体出血等并发症。结论: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联合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可以安全有效地提高视力,减轻黄斑水肿。  相似文献   

7.
《陕西医学杂志》2014,(7):907-908
目的:观察曲安奈德(TA)玻璃体腔注射联合格栅样光凝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0例46眼DME患者首先采用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4mg治疗,2周后采用眼底激光对黄斑区行格栅样光凝,治疗后随访6月,观察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底、眼压、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黄斑区改变。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视力从术前0.16±0.11增加至术后0.32±0.13,黄斑水肿消退或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8例患者出现短期眼压升高,随访期间未发生眼内炎、视网膜脱离、玻璃体积血等并发症。结论:玻璃体腔注射TA联合格栅样光凝治疗DME可有效减轻黄斑水肿,提高视力,但远期疗效仍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8.
戴馨  皮全民  陈进  李慧  邓志蜂 《当代医学》2009,15(13):85-86
目的评价后Tenon’s注射曲安奈德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l vein occlusion,BVO)黄斑水肿(macular edema,ME)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3例(28眼)BVO所致ME患者行后注射曲安奈德40mg,于术前和术后不同时间检查视力、眼压、眼底、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等检查。结果术后5只眼(1786%)视力改善,14只眼(50%)视力无变化,和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治疗后19只眼(82.1%)患者黄斑水肿明显减轻。术后2月平均眼压升高,和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所有患者除眼压升高外,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后Tenon’s注射曲安奈德是一种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所致黄斑水肿的有效、安全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6例严重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玻璃体腔内注射4mg曲安奈德治疗。结果随访观察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显示黄斑区荧光渗漏减少甚至部分患者无渗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显示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显著降低,黄斑水肿均减轻。治疗后第7d眼内压有不同程度升高,经局部滴降眼压药治疗1个月后眼压得到控制。术后发生假性眼内炎1例。结论曲安奈德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球周注射联合激光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48例(60眼),全部入选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26,30眼,曲安奈德球周注射联合激光治疗)和对照组(n=22,30眼,激光治疗),比较两组的视力改善情况、FFA检查结果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3、6个月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的变化。结果观察组30只患眼视力提高率达73.33%,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357,P〈0.05)。观察组30只患眼水肿未退率3.3%,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386,P〈0.05)。治疗1、3、6个月后,两组患者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分别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1)。结论曲安奈德球周注射联合激光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可有效地提高视力,减轻黄斑水肿程度,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视网膜激光联合玻璃体腔注入曲安奈德(TA)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 对30只眼行视网膜光凝联合玻璃体腔曲安奈德(2 mg)注入,观察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患者最佳矫正视力和黄斑中央厚度的变化.结果 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患者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18±0.11)、(0.34±0.17)、(0.48±0.21)、(0.59±0.19)、(0.63±0.25);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分别为(4.57、8.57、11.72、12.86),P均<0.01;OCT测量黄斑中央厚度(335.92±50.23)μm、(264.63±46.52) μm、(215.56±38.29) μm、(176.84±34.08) μm、(157.84±25.33) μm,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分别为(9.79、16.53、21.84、24.45),P均<0.01.结论 视网膜激光联合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可有效控制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提高患者视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分析玻璃体腔分别注射雷珠单抗与曲安奈德并联合黄斑格栅光凝治疗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黄斑水肿患者共83例102眼,其中单眼64例,双眼19例.随机选取单、双眼42例共53眼行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3周后行黄斑格栅光凝治疗;选取单眼33例、双眼8例共49眼行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3周后黄斑格栅光凝治疗.治疗后3~12个月通过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眼底、视力、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检查来观察疗效.结果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黄斑格栅光凝治疗黄斑水肿,有效率为83.01%,较对黄斑水肿行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联合黄斑格栅光凝治疗有效率54.24%明显增高(P<0.05).结论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黄斑格栅光凝治疗黄斑水肿较为安全、有效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多波长激光光凝联合药物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治疗效果,评价视网膜光凝结合药物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根据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选择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106例(170眼),随机分为1、2两组。两组患者均接受了视网膜光凝治疗,其中2组58例(96眼)在光凝治疗基础上服用中药,中重度水肿者联合球后注射曲氨萘德。治疗前后检查两组患者视力、眼底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结果根据患者视力和黄斑水肿情况,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光凝联合药物治疗组较单纯光凝组视力改善明显,黄斑水肿吸收较单纯光凝组快,总有效率为47.9%,高于单纯光凝组的31.1%,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时联合服用中药,严重者配合注射曲氨萘德较单纯应用光凝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优化黄斑水肿(ME)干预治疗方案。方法将146例(160眼)ME患者随机分为曲安奈德组73例(79眼)和曲安奈德联合中药组(联合组)73例(81眼)。曲安奈德组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IVTA),联合组同时加服中药汤剂,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结果①12周时联合组视力提高率、稳定率和降低率分别为58.03%、38.27%和3.70%,曲安奈德组分别为43.04%、48.10%和8.86%,联合组疗效明显优于曲安奈德组(P〈0.05);②治疗后两组黄斑区视网膜厚度(CMT)均显著降低(P〈0.05),联合组CMT下降程度大于曲安奈德组(P〈0.05);③治疗后两组眼压均升高(P〈0.05),但联合组眼压升高幅度小于曲安奈德组(P〈O.05);④曲安奈德组和联合组12个月复发率分别为27.89/6和1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ME可以显著提高近期疗效,并降低激素性眼压升高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余海江 《四川医学》2011,32(12):1935-1937
目的观察氩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效果。方法选择经眼底血管荧光造影(FFA)确诊为重度非增生性DR患者36例(68眼),然后根据FFA结果行标准的全视网膜光凝(PRP),其中合并有临床意义黄斑水肿的56眼同时进行局部格栅样光凝治疗。治疗后2—24个月分别行FFA检查,对需要者进一步补充光凝。随诊观察至光凝治疗后2年,对光凝治疗前后的视力、视网膜病变进展程度(通过FFA和眼底照相)进行评价。结果本组病例在接受光凝治疗后2年内,视力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以光凝后2年的视力变化最为显著。但视力〉0.3者的比例变化不大,在光凝前为41.3%,光凝后1年、2年分别为42.1%,39.8%。黄斑水肿通过局部光凝治疗2年内视力稳定或改善的患者达到72.1%。光凝术后1年、2年视网膜病变稳定。结论对重度非增生性DR患者进行氩激光治疗,对合并黄斑水肿的患者同时进行黄斑区格栅样光凝,可使多数患者DR病情稳定,延缓进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单次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IVTA)联合视网膜光凝对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的治疗效果。方法将DME患者24例(30眼)随机分为单纯光凝组、联合治疗组(光凝联合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组),每组15眼。联合治疗组在格栅样光凝前1周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4mg。观察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黄斑中心凹厚度(foveal thickness,FT)。应用SPSS统计软件的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前BCVA分别为0.10±0.09和0.11±0.12,FT分别为(518.1±117.5)μm和(524.9±147.4)μm,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25和P=0.39)。联合组治疗后视力提高和FT改善。术后3、6个月,光凝组和联合治疗组BCVA分别为0.19±0.16和0.23±0.18,0.17±0.13和0.28±0.15;FT分别为(324.1±115.2)μm和(279.4±98.8)μm,(354.1±121.2)μm和(248.4±102.6)μm;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随访过程中,联合治疗组中3例出现一过性眼压升高,药物治疗控制;1例白内障进展。结论曲安奈德联合格栅光凝治疗DME较单纯激光光凝治疗能更好地提高视力,减轻黄斑水肿,但远期疗效、水肿复发率及并发症仍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