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分析单侧唇裂畸形存在的鼻畸形情况,用美学修复理念进行个体化的设计。方法对270例单侧唇裂进行鼻畸形修复,根据原发和继发鼻畸形情况进行手术设计。结果本组对收治的270例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进行了术后分析,单侧唇裂Ⅱ度的继发畸形术后满意度为96.2%,单侧唇裂Ⅲ度的继发畸形术后满意度为73.8%,唇裂早期修复进行鼻整形的面容恢复优于唇裂术后继发鼻畸形后进行鼻整形的病例,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唇裂的裂度与鼻畸形的程度呈正比,修复方法较为复杂和多样术式。对单侧唇裂鼻畸形采用对称性美学测量,重视鼻翼软骨的矫正,可达到对称性的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王强  马树林 《西部医学》2009,21(5):826-826,828
目的探讨先天性单侧唇裂术后鼻部畸形的修复方法。方法采用改良Bardach切口,V-Y切口缝合动员上唇组织到鼻小柱,对152例单侧唇裂术后鼻部上、中、下畸形都进行修复。结果152例单侧唇裂修复,术后不仅形态改善满意,而且鼻孔通气功能良好,未见不良反应。结论采用改良Bardach切口,V-Y切口缝合动员上唇组织到鼻小柱,对单侧唇裂术后鼻部上、中、下畸形都进行修复,术后不仅鼻孔通气功能良好,而且形态改善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单侧唇裂术后鼻畸形的手术矫治方法。方法 从分析单侧唇裂鼻畸形的病理解剖入手,确定具体的矫正方法,其核心是鼻翼软骨的松解、塑形和复位及鼻翼基部位置的调整。结果 临床治疗16例,鼻部外观均获明显改善,患者满意。随访3—12个月,手术瘢痕不明显,外鼻形态持久,无变形,无鼻腔狭窄。结论 对鼻翼软骨进行松解,重新塑形,悬吊固定,辅以鼻翼基部的复位是矫治单侧唇裂术后鼻畸形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单侧唇裂修复同期进行鼻畸形矫正术的临床价值,以及对防止唇裂术后继发性鼻畸形的作用。方法 52例患者,年龄6~48月,采用Millard法与Tennison法修复唇裂基础上,同期矫正鼻畸形,包括鼻小柱、鼻翼基部肌束、大翼软骨的复位与固定,尽可能地恢复正常的解剖形态,为患儿建立一个对称性的鼻软骨架,术后佩戴专用鼻模6月维持鼻形态。结果 52例患者手术后随访6个月~4年,45例效果良好,占86.5%。结论单侧唇裂整复联合同期鼻畸形矫正,可获得即刻满意的手术效果,并能消除和减轻鼻畸形对患儿心理健康发育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先天性双侧完全性唇裂整复治疗时,同期进行唇裂修复和鼻部畸形矫正术,以取得较为满意的手术美容效果及减轻二期鼻畸形修复难度的手术方法.方法:唇裂修复方式采用原长法原则进行设计,加用鼻小柱旁三角瓣法调整人中和鼻孔宽度,对上唇口轮匝肌进行解剖复位.同时采用双侧鼻孔边缘手术切口重塑大翼软骨形态、位置,恢复鼻穹隆,延长鼻小柱以矫正鼻畸形.结果:本组共修复双侧完全性唇裂25例,年龄从6个月至3.8岁.术后前唇血供优良,切口I期愈合.随访时间,术后6月至3年;20例获得满意效果:唇高满意,双侧唇峰等高,红唇缘整齐.唇弓明显,唇红丰满,上唇运动时口轮匝肌连续,双侧鼻孔基本等大,鼻翼塌陷明显改善,鼻小柱延长良好.5例唇裂修复效果满意,鼻畸形有一定改善.结论:双侧完全性唇裂,在唇裂修复同期进行鼻畸形的矫正,可获得良好的唇鼻部手术效果,减轻部分需进行二期鼻畸形病例的修复难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单侧完全唇裂伴鼻畸形修复方法进行探讨.方法 在旋转推进法基础上形成裂侧鼻小柱和鼻翼根部各一瓣为CD瓣用以修复鼻畸形,用"Z"瓣以改善术后唇部的皮肤直线瘢痕挛缩.结果 用本方法修复单侧完全唇裂伴鼻畸形的患儿11例,效果满意.结论 此方法简单易掌握,不牺牲任何组织,减少健侧组织的损伤和瘢痕,鼻部畸形得以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单侧唇裂术后继发鼻畸形的矫正方法。方法:对68例移位的组织进行完全游离及复位,通过埋没导引针将患侧鼻翼软骨悬吊于健侧的侧鼻软骨,鼻翼外侧脚内收,矫正鼻中隔偏曲,用鼻中隔软骨或耳甲软骨行患侧鼻翼软骨支架的重建,实现鼻畸形的综合矫正。结果:68例均一期愈合,68例中54例随访3~12个月,优38例,良16例。结论:埋没导引法联合鼻中隔软骨切除自体软骨移植可有效地矫正鼻中隔偏曲和鼻部下端畸形,移位组织的完全游离及复位是单侧唇裂术后继发鼻畸形修复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唇裂一期手术后继发鼻部及口唇畸形的联合矫治方法.方法 对282例单侧唇裂术后继发鼻部及口唇畸形患者,根据畸形的部位和程度采用不同的矫正方法.结果 282例患者中,除去6例唇部感染切口裂开,2例鼻假体张力过大取出,3例唇红切迹纠正不明显而再次修复外,271例手术取得良好效果,外形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唇裂术后继发鼻部和口唇畸形临床表现十分复杂,修复技术没有固定模式,选择何种修复方法要依具体情况而定.但在术式的选择上应以简单易行、操作简便、创伤小、术后改善明显为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单侧唇裂整复的不同方法-旋转推进法和三角瓣法对唇及鼻畸形的改善的比较.方法 235例单侧唇裂修复术后患者为样本,其中行三角瓣法110例,旋转推进法125例,术后平均复诊时间5.1年.采用VLS分类评价于行单侧唇裂修复术后唇部外观及鼻畸形的情况.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旋转推进法组和三角瓣组术后唇红部畸形、上唇疤痕及唇高方面无统计学差异,但三角瓣组术后有22.7%(25人)出现人中破坏,与旋转推进法组有统计学差异.运用旋转推进法鼻翼根部畸形能够得到较明显改善.三角瓣法对患侧鼻翼根部远中错位几乎无改善.结论 旋转推进法适用于鼻畸形程度较严重的单侧唇裂患者,三角瓣法适用鼻畸形程度较轻的单侧唇裂患者.  相似文献   

10.
单侧唇裂术后唇鼻畸形的综合矫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一期矫治单侧唇裂术后遗留唇鼻畸形的手术方法.方法 对27例单侧唇裂一期矫治术后遗留唇鼻畸形的患儿以畸形病理解剖为基础,具体分析个体唇、鼻畸形的外在表现和畸形的严重程度,实施个体化治疗,制定总体治疗方案包括唇部整形,鼻翼软骨悬吊、鼻基底整形等部分.结果 27例唇、鼻部外形均获显著改善,随访3~16个月,手术瘢痕不明显,随访期间唇鼻部外观无明显改变.结论 客观评价畸形的外在表现并分析其病理基础,从针对其形态解剖特点入手,才有可能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鼻翼软骨肌肉环在单侧重度唇裂术后鼻畸形整复中的作用。方法:经鼻小柱基底的“V—Y”型切口行患侧鼻翼软骨肌肉环修复,对裂侧上颌骨退缩明显者,在裂侧梨状孔边缘处充填自体肋软骨组织,整复76例唇裂鼻畸形患者,观察近、远期效果。结果:76例切口均一期愈合,随访12~38个月,对唇裂鼻畸形患者的鼻尖、鼻翼、鼻孔及鼻小柱畸形矫治术后外形满意。结论:唇裂患者因鼻翼软骨肌肉环发育不良,进而导致了鼻部肌力的失衡。因此,唇裂鼻畸形矫正中修复鼻翼软骨环肌肉状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单侧唇裂术后鼻畸形整复术的,临床方法。[方法]采用单侧唇裂术后鼻畸形形态测量结果,参考部分正常成人鼻的形态学测量数据,根据患者的脸形、眼形、口形,设计鼻尖高度、鼻长度、鼻宽度,然后雕塑自体肋软骨植入整复单侧唇裂术后鼻畸形。[结果]59例患者均达到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采用单侧唇裂术后鼻畸形形态测量和自体肋软骨植入整复单侧唇裂术后鼻畸形的方法可最大程度地恢复患者鼻部的正常形态,指导临床整复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单侧唇裂术后鼻畸形整复方法,以便修复单侧唇裂术后鼻畸形,以提高其治疗水平。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接受Millard Ⅱ单侧唇裂修复术及鼻畸形整复术(隆鼻、鼻翼及鼻小柱软骨整形综合术式),实验组在整复后的鼻腔内置硅胶管维持形态,对照组不做处理。3个月以后进行随访,主要观察鼻小柱、鼻尖、鼻翼及鼻孔形态等指标。结果: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效果良好者32例,良好率80.O%,对照组效果良好者23例,良好率5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单侧唇裂患者术后鼻畸形整复方法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4.
硅胶联合肋软骨移植在单侧唇裂鼻畸形整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更好地整复单侧唇裂鼻畸形的方法. 方法 利用"L"型硅胶支架联合肋软骨移植选择性地对20例单侧唇裂鼻畸形病人进行了鼻部的整复. 结果 20例患者经过3-12个月的随访,均获得满意的效果. 结论 硅胶联合肋软骨移植整复单侧唇裂鼻畸形,其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硅胶假体整复单侧唇裂鼻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单侧唇裂鼻畸形整复术中,应用硅胶假体辅助支撑鼻小柱,抬高鼻尖,并作为患侧鼻翼软骨悬吊的支架。结果通过6个月~3年随访,35例患者鼻畸形全部取得了较满意的矫正效果。结论应用硅胶假体整复单侧唇裂鼻畸形,方法简便,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髂嵴软骨移植修复单侧唇裂术后鼻畸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在单侧唇裂术后鼻畸形修复时,利用自体髂嵴软骨修复鼻畸形的临床方法。方法 9岁~12岁的单侧完全性唇裂患者,采用自体髂嵴软骨雕刻成"L"形,移植于鼻背和鼻小柱处,修复唇裂术后鼻畸形。结果 48例患者均一期痊愈出院,患侧鼻翼基部凹陷、鼻小柱偏斜、鼻尖低平等畸形得到良好的矫正。结论自体髂嵴软骨移植修复对鼻翼塌陷有良好的支持作用,可以有效地矫正唇裂术后鼻畸形。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临床观察单侧唇裂术后鼻畸形伴鼻中隔偏曲的同期矫正效果。方法对33例单侧唇裂术后鼻畸形患者采用鼻翼缘及鼻小柱飞鸟形切口入路行鼻翼软骨内侧脚上移悬吊及鼻尖弓背成形、鼻面沟、鼻翼沟形态塑造术进行鼻畸形及鼻中隔偏曲的同期矫正。结果所有病例术后鼻外形明显改善,鼻小柱居中,两侧鼻孔大小基本相等,鼻尖抬高并形成自然的弓背形态;偏曲鼻中隔软骨前端复位。结论鼻小柱及鼻翼缘飞鸟形切口入路行鼻翼软骨内侧脚上移悬吊及鼻尖弓背成形、鼻面沟、鼻翼沟形态塑造术是单侧唇裂术后鼻畸形Ⅱ期矫正有效方法;同期进行鼻中隔偏曲的矫正,对维持术后鼻部形态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翟仁义  王占义 《吉林医学》2008,29(7):534-536
目的:探讨应用Noordhoff术式修复单侧唇裂手术治疗的整复效果。方法:对158例单侧Ⅰ度、Ⅱ度,Ⅲ度唇裂采用Noordhoff术式进行手术修复,测量患者手术前后健侧和患侧唇高、唇长及鼻孔宽度,对测得数据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检验,确定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同时由6名整容医师和6名非专业人士随机抽取40例患儿术前后照片及术后一年照片给出印象分值。结果:手术前后患侧唇高、唇长及鼻孔宽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患侧唇高、唇长及鼻孔宽度手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58例患儿术后整复效果均较满意。结论:应用Noordhoff术式修复单侧唇裂,可基本恢复患儿患侧唇高,唇长及鼻孔宽度,手术整复效果满意;但Ⅲ度唇裂患侧唇峰下降不足,对患侧鼻翼塌陷矫正不足。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一种使继发性唇裂鼻畸形获得较好外形的新手术方法。术式包括切除偏曲的鼻中隔软骨,并将一片硅胶植入于中央作为鼻小柱支柱,从而矫正歪斜的鼻小柱和抬高鼻尖,使两侧鼻孔形态对称一致,用本法为11例单侧唇裂畸形较重者进行了整复,随访4个月至4年半。绝大多数(10/11)取得满意效果,未见有严重感染和变形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