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报道表明,髋关节置换术后DVT发生率42%~57%,膝关节置换术后约41%~85%。Colwell报道指出,骨科手术后如果无任何预防措施,DVT的发生率达40%~60%。可见,下肢关节手术是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少数血栓形成脱落后,随血流堵塞肺动脉可发展为致死性的肺血栓栓塞症。西药治疗多单用溶栓抗凝治疗,但存在费用高、切口渗血、增加感染机率等不利因素。近  相似文献   

2.
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发生率较高,达40%~60%,并且23%~60%的DVT患者会发展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ost—thrombosis syndrome,PTS),而致命性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的栓子多来自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因此,如何在关节置换术后干预DVT是非常重要的。笔者于2009年10月~2010年6月在关节置换术后对部分患者运用补阳还五汤加减干预,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早期可继发致命的肺栓塞或脑栓塞,后期可遗留深静脉功能不全,患肢反复肿胀。吕厚山等报道人工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率为47.11%。本院2005~2006年共进行髋关节置换术100例,其中50例采用口服华法林片,50例采用中药预防DVT的发生,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自拟化瘀方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6例行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空白组21例、自拟化瘀方组25例、低分子肝素组25例和自拟化瘀方联合低分子肝素组25例。疗程10d,比较治疗前后4组下肢DVT发生率及血液流变学等指标变化的差异。结果:96例均获随访,13例发生DVT,发生率为13.5%,其中有症状的DVT为4例,发生率为0.04%;空白组5例、自拟化瘀方组4例、低分子肝素组3例和自拟化瘀方联合低分子肝素组1例,发生率分别为23.8%、16.0%、12.0%和4.0%;自拟化瘀方联合低分子肝素可降低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DVT的发生率,较好地改善了血液高凝状态。结论:自拟化瘀方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5.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栓塞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施卓娅 《中医正骨》2008,20(5):71-72
下肢深静脉栓塞(DVT)是骨科病人的常见并发症,尤其在髋部及膝部手术后多见。Clarke等^[1]报道,全髋置换及全膝置换术后DVT的发生率分别为32%和66%。国内吕厚山等^[2]报道,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栓塞的总发生率47.1%,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栓塞的发生率40.0%,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栓塞的发生率达53.8%。下肢深静脉栓塞(DVT)一旦发生,可导致相关器官组织功能障碍,甚至引起肺动脉栓塞等严重后果。自2002年7月至2006年10月,作者对行人工关节置换的155例患者进行术前评估、观察,采取相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仅24例发生DVT,发生率为11%,比国内相关报道低。24例DVT经及时发现,对症治疗,治愈出院。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蔚百莲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6):153-153
髋关节置换术(THA)是治疗多种髋关节疾病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已经逐渐被医生和患者广泛接受,成为常规手术。但深静脉血栓(DVT)形成是人工关节假体置换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术后发生率为1.3%~25%。如未及时发现和治疗可导致下肢功能完全或部分丧失而致残,并可发生致命的肺栓塞。因此DVT的预防和护理对THA后的愈合非常关键,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骨科大手术的常见,严重并发症之一,特别是接受髋部周围骨折手术的病人其发生率更高,且发生后其致死率、致残率很高。据国外文献报告,接受髋部骨折手术未采取预防措施的患者其发生率高达40%~60%;国内邱贵兴等报告,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的发生率未预防组为30.8%,  相似文献   

8.
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高书文 《中医正骨》2007,19(8):94-94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髋关节置换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形成,可继发肺栓塞(PTE),影响病人的康复,甚至导致死亡。据国内报道,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率可高达47.1%,DVT并发肺动脉栓塞致死率为2.04%。为预防DVT的发生,我们对2005年1月~2006年6月收治的76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病人进行护理干预,收到了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背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常见的关节置换术后的并发症,中药预防DVT有较多临床报道,但缺乏相应的系统分析评价。数据来源Pub Med、embase、CBM、中国知网、万方。研究选择:中药预防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数据提取:重复3次提取数据。资料综合:16篇符合标准,通过数据提取。利用实验组与对照组DVT发生和未发生的频数进行合并计算相对危险度(RR)=0.791,95%CI(0.609~1.027),提示中药组与对照组预防DVT发生的无明显差异,但有中药组优于对照组的趋势。局限性:缺乏灰色文献,检索语种限制可能导致偏倚。结论:中药预防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作用于西药无明显差异,但有优于西药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 )是骨科病人的常见问题,尤其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多见。Clarke等报道,全髋置换及全膝置换术后DVT的发生率分别为32%和66%。因此,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做好DVT的预防护理显得尤为重要。现将我科自2009年12月~2010年12月对89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DVT预防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观察单纯使用低分子肝素(LMWH)与(LMWH)联合周期性充气压力装置(IPC)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2例单侧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1倒单纯使用LMWH和治疗组21倒使用LMWH联合(IPC)。对照组从术前第1天开始应用低分子肝素0.2ml/d皮下注射。治疗组在应用对照组预防方法的同时,联合应用IPC治疗。结果:对照组发生5例DVT,发生率为23.8%,治疗组发生1例DVT,发生率为4.7%,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周期性充气压力装置较单纯使用低分子肝素对关节置换术后DVT形成的预防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40~70%,当患者突然活动或用力过度时。可导致血栓脱落并随血液流人肺动脉而发生致命的肺血栓栓塞(PTE)。2005年8月至2007年8月,我科行髋关节置换术85例,术后并发DVT9例,发生率为9.4%。我们通过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DVT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预见性护理,取得明显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nousthrombos i s,DVT)是骨科患者术后常见的、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有资料显示,外科手术后出现DVT的发生率为10%~80%。DVT可并发致命的肺栓塞及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  相似文献   

14.
刘贵芳  百莉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2):142-143
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关节置换术已成为一种公认有效的治疗方法。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特别是危及生命的深静脉血栓继发的肺栓塞,已越来越引起医务人员的高度警觉,根据国内最新数字显示人工关节置换围手术期DVT的发生率高达47.1%,因此我科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开展了预防性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络法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提供临床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的预防手段。方法:本项目观察益气活血类中药方剂药预防髋部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阐明益气活血法预防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机制,提高骨科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水平、丰富其预防方法。结果:根据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彩色超声诊断标准,86例患者中术后共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4例,血栓均发生在患侧肢体,发生率为4.7%。结论:益气活血通络法能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有一定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发生率及应用多模式预防DV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根据入选标准选择101例下肢骨折内固定术,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参加该项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52例和49例。结果:手术前后血红蛋白、血小板、凝血酶原比值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下肢DVT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模式预防方案可以有效预防下肢骨折内固定及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中医药预防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下肢创伤、外伤性截瘫病人的增多以及人工髋关节、膝关节置换术的普遍应用,骨科病人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病例逐渐增多。吕厚山等通过下肢深静脉造影发现,国人人工髋关节置换后DVT的发生率为48.2%。由于DVT并发的静脉功能不全严重影响着病人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并引起致死性肺栓塞,因而探讨中医药预防DVT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5月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80例患者,对高危患者给予有针对性的预防与护理干预措施,有效降低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率.结果:增强医护人员和患者对DVT的认识及重视程度,减少髋关节置换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促进肢体尽快康复,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及经济负担.结论:对于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除了应严密观察患肢的血运外,还应注意进行早期的功能锻炼和早期下床活动等有效的预防与护理干预措施,可降低DVT的发生率,特别对高危患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活血Ⅰ号方预防髋、膝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4例髋或膝关节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中药治疗组(治疗组)54例(65个关节),西药治疗组统计50例(60个关节)。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种、累及单双侧、患病关节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自术后第1天予活血Ⅰ号方口服,每日1剂;对照组自术后当天予海普宁皮下注射,单侧关节置换术后用量为2500u,双侧关节置换术后用量为5000u,每日1次。术后两组功能锻炼和康复治疗完全相同。手术后第7天做下肢彩色多普勒检查,观察血栓形成与否。结果:治疗组65个关节中8个髋出现DVT,占18.60%,7个膝出现DVT,占31.82%,共15个关节出现DVT占23.08%;对照组60个关节患肢中7个髋出现DVT,占18.92%,8个膝出现DVT,占34.78%,共15个关节出现DVT占25.00%。两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在预防髋、膝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在预防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5年10月在本院进行髋膝关节置换术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预防DVT的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采取基于DVT预防指南综合干预措施,主要包括健康教育、早期功能锻炼、梯度压力弹力袜或间歇充气加压装置、药物预防等四项,分别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7 d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相关症状,以及检测术前及术后第5~7天血浆D-二聚体水平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术前及术后7d干预组患者Homan征阳性率为5%,Nenhof征阳性率1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6.67%及81.67%,术后第5~7d干预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组60例患者中,58例患者血流通畅,2例患者发生血流淤滞,但无1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显著低于文献报道的DVT发生率;对照组中9例患者血流通畅,28例血流淤滞,23例发生DVT,干预组与对照组超声结果具有显著差异。结论基于DVT预防指南的综合干预措施能有效地减轻关节置换患者术后DVT的相关症状以及降低DVT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