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若促使发病的病机相同,可用同一种方法治疗"[1]。此为中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治疗原则,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精神。补中益气汤出自李东垣《脾胃论》,由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升麻、柴胡、陈皮、当归组成。此方为脾胃气虚、气虚发热及气虚下陷诸证而设。后世医家均以此方为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代表方。主治脾胃气虚之少食无味,发热,自汗出,体倦肢软,动则气  相似文献   

2.
补中益气场为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所创,功能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用治脾胃气虚,中气下陷所致的各种证候。笔者按辨证施治运用于临床,同治于多种病种,疗效卓著。现举二例如下:【例一)刘某,女,50岁,1988年12月初诊。于1988年7月患急性阑尾炎,因经济条件而拖延,未及时治疗而致穿孔,送西医院手术治疗后,局部感染,用过多种抗生素治疗,仍有窦道未愈,住院1个月余带纱条引流出院。后又服多方中药、草药历时5个月余未愈。一诊时症见右侧小腹部窦道,周围皮肤糜烂,色微红隐痛,脓液稀薄.伴见精神不振,头晕,声低.懒言,倦怠乏力…  相似文献   

3.
4.
1 虚人感冒林某 ,女 ,37岁。自述平素易患感冒 ,曾服用多种感冒药及抗炎治疗 ,效果不显。现症状 :自汗畏风寒 ,喜穿厚衣 ,周身酸痛 ,面色无华 ,精神萎靡不振 ,气短乏力喜卧 ,时有咳嗽 ,舌淡稍胖大 ,苔薄白 ,脉沉缓无力。证属脾肺气虚 ,卫阳不固 ,复感外邪所致 ,治宜益气解表。药用黄芪 2 0g ,党参 15g ,白术 12g ,陈皮 10g ,当归 10g ,桂枝 10g ,防风 10g ,白芍 10g ,附子5g ,生姜 3片 ,大枣 3g ,炙甘草 10g。服 6剂后 ,改服补中益气丸以固其本。按 :本病例属肺脾气虚 ,卫阳不足之候 ,复感外邪 ,正气驱邪无力 ,故感冒反复难愈。…  相似文献   

5.
补中益气汤源自《脾胃论》,是李东垣为治疗饮食劳倦导致内伤发热而创立。李东垣说:“内伤脾胃,乃伤其气,外感风寒,乃伤其形。伤其外为有余,有余者泻之;伤其内为不足,不足者补之。”“惟当以辛甘温之剂,补其中,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则愈。”《内经》日:“劳者温之”、“损者益之”。盖温能除大热,大忌苦寒之药泻胃土耳!今立补中益气汤。”本方以黄芪益气为君;人参、白术、炙甘草健脾益气为臣,共收补中益气之功;配陈皮理气,当归补血,均为佐药;升麻、柴胡升举下陷清阳,为补气方中的使药。综合全方配伍大意,一是补气健脾以治气虚之本;  相似文献   

6.
补中益气汤异病同治临证实践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补中益气汤是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创制的中医经典方剂。作者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始终坚持以"辨证论治"思想为指导,应用异病同治的方法,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咳嗽、月经不调、疝气、遗尿等多种病症,屡获良效。临床不论何种病症只要符合中医脾胃气虚、清阳下陷以及气虚摄纳无力的病机和病症,均可使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体现异病同治、治病求本的精神。  相似文献   

8.
收集近五年来有关临床应用方面的文献报道,发现该方在妇科、内科杂症、儿科、五官科等多个学科临床应用广泛,并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对此方在妇科临床应用加以举例概括。  相似文献   

9.
郭旭 《光明中医》2024,(1):157-159
辨证论治是临床诊治疾病的基本法则,异病同治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因而可以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法。该文全面分析补中益气汤的健脾和胃以益气的治法,温、和、调、养的温补法的治疗原则,同时从全方用药,明确了补气健脾以治气虚之本,升提下陷阳气,以求浊降清升、脾胃和调,水谷精气生化有源,脾胃气虚诸症自愈的功效。最后从补中益气汤的临床应用进行了案例总结,确定在痛经、眩晕、不寐、燥痹患者不同症状相同病机时,运用补中益气汤的具体用药经验、治疗思想理念,强调异病同治的重要性,证实结合患者整体情况,调整方药治疗兼夹证,可取得理想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谨守病机异病同治——补中益气汤治验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补中益气汤出自李东垣《脾胃论》。千百年来以其卓著的功效倍受推崇。其治疗范围也早已超出原方及教科书所涉及的病证。现将个人临床应用该方之肤浅体会略述如下 ,以求同道斧正。1 眩晕眩晕 ,临床有肝阳上亢 ,肾精不足 ,气血亏虚 ,痰湿中阻之分。现代医学中诸多疾病均可引起眩晕 ,高血压是引起眩晕最常见的原因之一。现就补中益气汤治疗中气虚陷所致眩晕伴高血压者列举一二。某女性患者 ,44岁。眩晕反复发作 3年余。初诊证见 :眩晕 ,头痛 ,发热 ,劳累多汗时加重 ,心烦口苦 ,神疲纳呆 ,便意频频而大便不爽 ,面色萎黄 ,舌淡红苔白厚 ,脉弦缓…  相似文献   

11.
异病同治是中医治疗学的一大特色。在临床实践中,笔者运用补中益气汤辨证治疗便秘、崩漏、咳嗽等不同疾病,获得满意疗效。再次证明了不同疾病只要病机相同即可采用相同的治法。因此临床在辨证论治的指导下,掌握并灵活运用异病同治的方法,对于提高临床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肾病综合征、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病、病毒性心肌炎,均取得满意疗效,体现了异病同治法则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3.
补中益气汤方出李东垣《脾胃论》,是治疗“清气隔于下、阴火乘其土位”之证,适应范围较广,是一切虚损劳伤所致气虚的主方。方中黄芪益气为君药,党参补中为臣药,白术健脾、当归补血、陈皮理气为佐药,升麻、柴胡升阳为使药。本方不仅能补气升阳、甘温除热,而且还有补气摄血之疗效。笔者近几年把此方广泛用于临床各种病症,尽管它们是不同疾病,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均出现共同的中气下陷病机,均取得较好  相似文献   

14.
崔硕 《河北中医药学报》2007,22(3):F0003-F0003
补中益气汤出自李东垣《脾胃论》一书,是补气升阳、甘温除热的代表方。主治脾胃气虚,中气下陷所引起的一切病证。笔者近年来根据“谨守病机,异病同治”的古训,师古法而不泥其方,灵活辨证,运用于内伤杂病,收效满意,现举验案数则如下。1心动过速患者,男,38岁,2006年9月16日就诊。  相似文献   

15.
活血化瘀法为历代医家所推崇,沿习至今,运用愈加广泛。《素问·调经论》曰:“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只有保持气血运行通畅,病邪才无稽留之害。临床若能四诊合参,把握病机,如法施用,每可执简驭繁,异病同治。兹举验案4则,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笔者从事中医心血管临床工作近10载,喜用经方治疗内伤杂病,尤其对活血化瘀法有独到感悟,临证善抓"血瘀"之核心病机,运用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疑难杂症,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撷验案4则,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7.
补中益气汤的"异病同治"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红 《江西中医药》2007,38(6):60-60
补中益气汤出自《脾胃论》,是金代名医李东垣所创立的升阳补气的名方,该方由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陈皮、当归、升麻、柴胡八味药组成.本方升举阳气,补中固卫.劳倦得之,寒热自除;脾虚得之,气陷自举.笔者遵循异病同治的治疗原则,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运用补中益气汤治疗一些临床疾病收到较满意的效果,现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异病同治指不同疾病若病因相同,病机吻合时,可采用相同的治法,这是中医辨证施治的内涵之一。异病同治,核心是辨证。临床上应着眼于"证"的异同,遵循"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的治病原则,在辨证同时也注意辨病,做到证与病统一,有的放矢的治疗。三仁汤(杏仁、飞滑石、白通草、白蔻仁、竹叶、厚朴、生  相似文献   

19.
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临床应用体会李海丹胡萍广东省少年犯管教所医院,广州51043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疾病由于时间、地点不同,或由于病情发展、病机变化,以致正邪双方盛衰差异,出现了不同的证候而用不同的方法治疗。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相同...  相似文献   

20.
正银翘散出自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辨》,文中载:"太阴风温、温热、温疫、冬温,初起恶风寒者,桂枝汤主之;但热不恶寒者,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之。"银翘散由金银花、连翘、桔梗、薄荷、竹叶、荆芥穗、淡豆豉、牛蒡子、芦根、生甘草组成,具有辛凉透表、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