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献血后皮下瘀血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对街头无偿献血者6418名发生皮下瘀血的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418名献血者中有70名穿刺周围出现皮下瘀血,发生率占1.09%,皮下瘀血发生率初次献血者明显多于二次以上献血者(P<0.05).结论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采血人员穿刺水平,创造良好的采血环境,可有效预防皮下瘀血的发生,促进无偿献血工作健康有序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输液穿刺部位皮下瘀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19例穿刺部位皮下瘀血的原因进行总结分析,用热敷和硫酸镁湿热敷瘀血部位; 结果 皮下瘀血的发生与输液时间(天数),操作者的穿刺技术(决定穿刺次数或成功率),拨针后按压时间、方法等有关;瘀血3-7天消失.结论 高度负责的工作作风和熟练过硬的穿刺技术是预防或减少穿刺部位皮下瘀血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慈秀春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24):105-105
目的:总结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后皮下瘀血的预防体会。方法:通过对进针方法、注射部位、按压时间加以改进,从而减少患者皮下瘀血和皮下硬结等不良反应。结果:通过观察组72例和对照组66例的比较,结果显示两种不同注射方法皮下出血发生率,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预防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后皮下瘀血与进针角度、拔针方法、拔针后局部是否按压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4.
老年人静脉输液拔针后皮下瘀血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老年人静脉输液拔针后皮下瘀血的发生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减少皮下瘀血的发生。方法:对168例门诊输液的老年患者进行分组对照实验,采用不同的按压方法和时间,观察皮下瘀血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皮下瘀血发生率为0.57%,对照组为15.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改变老年人静脉输液拔针后的按压方法及时间可防止皮下瘀血,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静脉输液是快速有效的给药方法,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护理操作技术之一。拔针是静脉输液的最后一个环节。作者通过对拔针后疼痛、皮下瘀血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出相应的预防对策。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郑滢 《中国医药导刊》2009,11(6):1058-1059
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如静脉穿刺方法不佳或献血后按压不当,均可导致献血后皮下瘀血,轻者可给献血者造成心理负担,大面积的瘀血可给献血者带来疼痛等痛苦,甚至影响血站的声誉,给无偿献血工作带来困难.现对献血后皮下瘀血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及护理方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孟桂兰 《基层医学论坛》2014,(12):1529-153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腹腔镜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9年1月-2013年9月74例在我院妇产科实施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术后分别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在腹腔镜手术后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术后并发皮下瘀血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后对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静脉穿刺拔针后皮下瘀血的原因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静脉穿刺拔针后发生皮下瘀血的相关因素,并采取措施以减少皮下瘀血的发生率。方法对我科2006年-2007年门诊接受静脉穿刺拔针后皮下瘀血5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皮下瘀血的发生与患者自身原因、拔针后按压方法不当、穿刺成功率低有关。结论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及指导患者正确按压方法,可减少皮下瘀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米舒 《中外医疗》2010,29(25):152-152
通过对拔针后引起皮下出血、皮下瘀血相关因素的分析,探讨静脉输液后科学的拔针按压方法。指出: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病人相关知识缺乏;按压部位及按压面积太小;按压方式不当,边压边揉;按压时间和力度不够;肢体过早下垂及负重为引起皮下出血、皮下瘀血的重要因素。针对以上因素提出加强护理人员责任心,做好健康教育,采用非交换式纵向按压法既减轻了病人拔针时的疼痛感,又有效防止了皮下出血的发生,大大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减少或杜绝献血者穿刺部位皮下瘀血的发生率。方法采用回顾性总结分析3965例献血者穿刺部位皮下瘀血所产生原因的方法。结果全组3965例有43例(1.08%)出现穿刺针眼周围皮下瘀血;初次献血者2562例,有34例(1.33%)发生穿刺部位皮下瘀血;第二次及两次以上献血者1403例,仅有9例(0.64%)发生;两次比较P〈0.05(χ^2=3.927);局部瘀血发生的原因:①献血者献血后穿刺部位按压不当,精神紧张、恐惧、袖口太紧,极少数为血管原因;②采血人员技术及护理未能到位。结论根据上述原因,制定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减轻献血者的痛苦,保护献血者,促进无偿献血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化瘀散外敷治疗皮下瘀血的疗效,总结其有效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发生皮下瘀血的内科住院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予硫酸镁湿敷治疗,观察组应用化瘀散外敷,两组患者疗程均为5 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瘀散外敷治疗皮下瘀血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临床上应规范操作技术及做好穿刺处的按压等护理措施以防止皮下瘀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儿静脉穿刺后皮下瘀血及血肿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2536例住院小儿不同部位静脉穿刺后皮下瘀血及血肿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四肢静脉穿刺及头皮静脉穿刺发生皮下瘀血和血肿的几率较小。而颈外静脉和腹股沟股静脉穿刺容易发生皮下血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适当的穿刺部位,静脉穿刺后正确地拔针和准确地按压穿刺部位,可以减少皮下瘀血及血肿的发生,减轻患儿的痛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预防麦默通系统行乳腺病灶旋切术后乳房血肿的护理要点.方法 B超引导下利用麦默通旋切系统对68例病人行乳房肿块旋切活检,术前、术中、术后采取相应措施预防乳房血肿的形成.结果 手术效果满意,护理得当,仅4例发生乳房皮下瘀血.结论 术毕恰当加压包扎对减少麦默通旋切术后乳房血肿的发生至关重要,还应重视术后注意事项的宣教.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预防麦默通系统行乳腺病灶旋切术后乳房血肿的护理要点。方法B超引导下利用麦默通旋切系统对68例病人行乳房肿块旋切活检,术前、术中、术后采取相应措施预防乳房血肿的形成。结果手术效果满意,护理得当,仅4例发生乳房皮下瘀血。结论术毕恰当加压包扎对减少麦默通旋切术后乳房血肿的发生至关重要,还应重视术后注意事项的宣教。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和分析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合并皮下瘀血的形成与术后隐性失血量的相关性,探讨减少或杜绝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合并皮下瘀血的方法和措施.方法 以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43例(60个膝关节)作为研究对象,对发生皮下瘀血情况包括位置、面积、发生时间,以及隐性失血量(红细胞)做观察统计.将研究对象分为单膝和双膝两组分别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 43例中术后发生皮下瘀血37例,发生率86.0%;60个膝关节中术后发生皮下瘀血51个膝关节,发生率85.0%;每侧肢体皮下瘀血的面积,最大为18%,平均为(12.89±3.54)%;皮下瘀血都发生在术侧下肢且多集中在切口周围(5例,9.8%)、腘窝处(16例,31.4%)、小腿及足踝后外侧(15例,29.4%)、大腿后内侧(15例,29.4%)四处,低分子肝素钙注射部位未发生皮下瘀血;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合并皮下瘀血的形成面积与术后隐性失血量呈正相关.结论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合并皮下瘀血的发生以及皮下瘀血的面积取决于进入组织间隙及淤积停留在关节腔内的血液即隐性失血的有无和多少,而其又与围手术期的出血量和术后切口的血液引流量密切相关,尽可能减少围手术期的出血量和术后合理使用引流管充分引流是减少皮下瘀血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脑血管病人静脉输液致皮下淤血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120例老年脑血管病人静脉输液致皮下淤血的原因进行分析,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实施有效的护理对策后病人再次发生皮下淤血减少.结论 通过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预防和减少老年脑血管病人静脉输液皮下淤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低分子肝素注射方法与注射部位的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桑秀文 《吉林医学》2005,26(9):976-976
低分子肝素钠(江苏江山制药有限公司)在预防和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时,通常采取腹壁脐周围皮下注射,因为腹壁皮下血管和淋巴管丰富,易于药物的吸收;但在用药时常易引起注射部位皮下出血、瘀血甚至皮下血肿,造成病人心理紧张、恐惧、焦虑等不良影响,不利于疾病的恢复.通过对注射方法及注射部位不良反应的客观指标进行观察,从而证实良好的注射方法、正确的注射部位可以减少皮下出血、瘀血、血肿等不良反应,消除病人的紧张、恐惧、焦虑的心理,促进病人早日康复,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40例静脉穿刺局部瘀血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静脉穿刺是疾病治疗和抢救中最重要的一项操作,是护理工作中的一项基本技能,穿刺成功与否与护士基本功的训练有着密切联系。尽管护士训练有素,但在实际操作中仍有失误,而不能一针见血。尤其是输液完毕后,拨针按压部位不当,使病人穿刺部位出现皮下瘀血,影响下次静脉穿刺。因此,值得护理人员重视。现将 40静脉穿刺局部皮下瘀血原因分析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40例皮下瘀血者均为我科住院病人。其中男12例,女28例,均因病情需要行输液治疗、静脉穿刺采血,穿刺次数为1~62次,静脉穿刺周围见大小不一、多少不等的青紫色或  相似文献   

19.
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方法时间及护理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在门诊输液拔针后按压方法与最佳时间效果。方法:将2006年在门诊输液的老年患者1091例,输液次数6834例次,按《基础护理》掌握拔针法,作为对照组;将2007年输液老年患者的1210例,输液次数7131例次,实施保护静脉的护理措施,作为实验组。结果:实验组拔针后出现皮下瘀血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实施保护静脉的护理措施,可以减少皮下瘀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乳腺癌患者术后皮下积液的预防以及护理对策。方法:收集136例乳腺癌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针对皮下积液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皮下积液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皮下积液发生率为14.7%和30.9%,两者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科学的预防和护理能够降低乳腺癌患者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率,从而改善患者身体健康,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