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5 毫秒
1.
目的调查重点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湖北省武汉市某重点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以被测试者某项因子分≥3分,表明他(她)们存在着中度的不良心理反应,9个因子中任一因子≥3分的人数共54人,占总人数的17.0%;研究组大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全国青年常模组(P<0.05);男女比较,焦虑、恐怖和偏执因子分女性高于男性(P<0.05);就专业而言,社会科学学部,除人际敏感、敌对及偏执之外,其他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其他专业的学生(P<0.05)。结论重点高校学生存在普遍的心理健康问题,相关工作人员应提出积极有效的措施,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某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当代大学生烦恼产生原因、宣泄烦恼方法及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203名在校大学生调查烦恼产生原因和宣泄烦恼方法,并使用SCL-90测试其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大学生烦恼产生的原因有学习压力、前途渺茫、和同学有矛盾等等。自述烦恼多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比自述烦恼少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烦恼和宣泄呈正相关(r=0.45,P<0.01);宣泄烦恼方法有睡觉、听音乐或跳舞、让时间淡忘、向同性朋友诉说、看课外书等等;自述宣泄方法有效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好于自述宣泄方法效果不明显者(P<0.01)。结论当代大学生有较多的烦恼,烦恼多者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当代大学生也有较多的宣泄方法,这些方法对缓解其烦恼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特征,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问卷(16PF),对内蒙古民族大学临床医学院145名贫困大学生和158名非贫困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贫困生在人际敏感、抑郁、强迫、焦虑及偏执因子得分上显著高于非贫困生。其心理问题检出率为27.26%;在恃强性、有恒性、敏感性、忧虑性、独立性及自律性上,贫困生显著高于非贫困生;而乐群性、稳定性及兴奋性显著低于非贫困生。结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应根据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个性特点,开展相应的心理健康促进活动。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大学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心理状况,以便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采取针对性心理卫生措施。方法对49名大学新生慢性乙肝患者进行(SCL-90)测试。同时随机抽取同期入学的健康学生作为对照组进行心理评价。结果大学生慢性乙肝患者中男生在躯体化、焦虑、抑郁因子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生在躯体化、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精神病性因子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观察组中曾有反复肝功能异常者焦虑因子分高于无反复肝功能异常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学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武陵山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提出应付方式。方法运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和应付方式问卷。对312名吉首大学贫困生进行调查。结果贫困大学生表现出较高的人际敏感和焦虑倾向。贫困生较少用解决问题、求助等积极的应付方式。不同的应付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之间存在相关。不同的应付方式、心理健康状况与学习成绩之间存在不同的相关。结论寻求积极的应付方式,有益于贫困生的心理健康和学习成绩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贫困地区农村初中生心理卫生状况。方法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505名贫困地区农村初中生进行施测。结果贫困地区农村初中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20.40%,心理问题发生率较高的因子为敌对、偏执、人际关系敏感等。贫困地区农村初中生SCL-90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全国中学生常模,其中,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和精神病性等因子差异有显著意义。男生和女生的心理健康差异没有显著意义。各年级在总分和各因子上的得分均呈现差异具有显著意义,初二年级的心理健康状况最差。结论贫困地区农村初中生心理问题严重。 相似文献
7.
8.
9.
某职业中专学生心理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掌握职业中专学生心理特点,以便更科学地在学生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笔者调查了开封某职业中专在校学生的心理现状,并对职业中专学生存在的具体心理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试图寻找解决的方法,以便能使心理学科学研究更好地为实际工作服务。因此,我们进行了此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11.
259名大学生体质量超标及营养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了解北京大学医学部部分学生的营养与体质量超标现况,为探讨防治大学生体质量超标的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北京大学医学部三年级学生259名,采用自填问卷及个人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利用卡方检验和方差分析对学生中体质量超标和营养摄入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医学生中体质量超标及肥胖的检出率为32.4%,男生(47.3%)明显高于女生(17.7%),学生营养状况较好,学生中水产类和豆类食物摄入不足,按时吃饭、喝汽水次数与体质量超标呈负相关,进食奶制品、吃肉类及蛋类的次数与体质量超标呈正相关。结论应改善医学院校学生营养习惯,为大学生提供均衡营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医学大学生性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 随机抽取某医学院在校大学生203名。分别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其性格和心理健康状况。以SCL-90各项为因变量、以EPQ各维度为自变量建立多元回归方程,筛选出对心理健康最具影响的性格因素。结果 对心理健康最具影响的因素是N(情绪稳定度)和L(成熟度)。结论 性格对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生维生素A营养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大学生维生素A营养状况,为指导学生合理营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抽取内蒙古民族大学学生377名,采用膳食记录法进行5d的膳食调查,与《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Chinese DRIs》推荐摄入量(RNI)进行比较;同时采用暗适应仪测定学生暗适应时间。结果男、女生膳食中维生素A每日摄入量为472.0μ犂视黄醇当量(RE)和409.4μ犂(RE),仅达RNI的59.0%和58.5%;暗适应时间延长者占20.0%~22.2%,未发现夜盲症。结论学生维生素A营养水平较低。应注意调整膳食结构,适量增加富含维生素A和β-胡萝卜素食物的摄入。 相似文献
14.
广州市大学生生殖健康行为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大学生生殖健康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对广州1245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已具备一些预防艾滋病/性病知识,但不全面,50.1%的学生赞成婚前性行为,曾有性行为的比例为14.9%,大学生性行为发生与多种健康危险行为有密切关系。结论在高校开展生殖健康教育是预防艾滋病/性病的重要举措,要关注有健康危险行为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15.
家庭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家庭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情况,掌握家庭贫困大学生心理异常发生比率,寻找帮助家庭贫困大学生走出心理困境的方法。方法 以萍乡高等专科学校115名家庭贫困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统计得出115名家庭贫困大学生9个方面的因子和均分,以及心理异常发生比率,分析研究家庭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情况。结果 家庭贫困大学生心理异常发生比率很高:家庭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显著低于全国青年常模;男、女家庭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存在差异。结论 家庭贫困是大学生产生心理卫生问题的重要原因,家庭贫困甚至比学业受挫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还大,应关注家庭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并采取切实措施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6.
医科大学生抑郁和焦虑情绪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调查分析医科大学生抑郁、焦虑情绪状态及其相关的心理社会因素。方法分层整群抽取某医科学校509名本科生进行抑郁、焦虑情绪的流行特征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结果医科大学生抑郁、焦虑情绪检出率为22.40%、9.03%。不同年级学生在SDS、SAS得分差异具有显著意义,抑郁、焦虑情绪与医科大学生的对专业满意程度和就业前景评价有高度相关性。结论对医科大学生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措施,倡导应用积极的应对方式,提高适应环境能力,改善心理素质,以防止或降低其抑郁、焦虑情绪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了解南京市大学生零食消费现况。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确定739名大学生,采用零食消费问卷获取信息。结果100.0%的大学生有吃零食的习惯。不同性别、生源地及生活费大学生零食消费频率不同(P〈O.05)。大学生最常在晚餐后和休息日、休假日吃零食,看电视、游玩、聚会时吃零食也比较多。吃零食主要是因为饥饿和口渴,其次是无聊。选择零食时主要考虑口味。谷类、果蔬类、奶类和饮料类零食每周吃3次以上的人分别占68.1%、63.1%、50.4%和55.1%;糖果类零食每周吃1次及以上的占49.O%;坚果类零食每周吃不足1次的占68.3%。结论应针对大学生的零食消费特征,采取多种方法开展营养教育,使其学会合理选择零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