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头孢曲松治疗早期梅毒61例疗效追踪观察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我们于1995年5月~1996年12月应用头孢曲松治愈梅毒61例,追踪观察2年6个月,无一例复发,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根据梅毒诊断标准[1]确诊,61例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29例;年龄18~65岁,其中30岁以下38例,30~50岁20例,50~65岁3例;一期梅毒19例,二期梅毒37例,早期潜伏梅毒5例;病程2天~5个月。12 临床表现:一、二期梅毒均有皮损,表现为硬下疳、扁平湿疣、掌跖梅毒疹及躯干部斑疹、斑丘疹、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等。13 实验室检查:61例患者血清梅毒TP抗体检测(TPPA)均阳性及快速梅毒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滴度大于1∶2。14…  相似文献   

2.
患儿,男,3岁6个月。肛周、外生殖器处红褐色斑疹、斑丘疹1月余,虫蚀状脱发1周,无自觉症状,无性接触史。梅毒血清学检查: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阳性,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滴度为1∶32。其父母、祖父母梅毒血清学试验阴性,外祖父母TPPA、RPR均阳性,滴度分别为1∶16和1∶64。诊断为幼儿获得性二期梅毒。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早期梅毒临床表现及误诊原因,探讨组织病理学在梅毒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465例早期梅毒进行了临床分析,所有患者均作梅毒血清学检测,其中28例做了病理学检查。结果:一期梅毒81例,RPR(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及TPPA(梅毒螺旋体抗体凝集试验)阳性79例;二期梅毒361例,RPR及TPPA均呈阳性;隐性梅毒20例,RPR及TPPA均呈阳性。一期梅毒易误诊为软下疳、生殖器疱疹、疥疮结节、女阴溃疡等;二期梅毒斑疹及斑丘疹易误诊为玫瑰糠疹、过敏性皮炎等;鳞屑性丘疹易误诊为银屑病;扁平湿疣易误诊为尖锐湿疣等。结论:梅毒血清学检测对早期梅毒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病理检查对硬下疳、扁平湿疣、鳞屑性丘疹皮疹诊断有一定意义,而斑疹呈非特异性炎症改变,不具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4.
报告1例以全身雅司样丘疹为主要表现的二期梅毒。患者女,47岁。全身散在斑丘疹1个月余。皮肤科检查:头部、颈部、躯干及四肢散在大小不一的圆形斑丘疹,直径5~20 mm,表面有血痂,周围有红晕,较易剥离,剥离后为湿润出血性糜烂面,基底潮红,轻微浸润,有轻压痛。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滴度1∶2048,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诊断:二期梅毒。治疗:经苄星青霉素治疗后皮损基本消退。  相似文献   

5.
俞莺 《中国性科学》2010,19(12):10-10,14
目的:报告2例二期梅毒误诊病例,二期梅毒皮损多种多样,可有斑疹、丘疹、脓疱疹、斑块、结节等,常易误诊为一般的皮肤病而延误治疗。方法:2例患者查血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均〉1∶8(+),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结果:病理检查,表皮增生,真皮层可见密集混合性炎症细胞浸润,其中大量浆细胞。结论:诊断为二期梅毒。  相似文献   

6.
早期梅毒误诊1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由于早期梅毒表现的多样化和不典型性 ,极易造成误诊、漏诊 ,加之非正规诊所的增加及各类药物治疗的不规范 ,使梅毒的误诊有增多趋势。 1996年以来 ,我科共收治曾误诊为其他疾病的梅毒 13例 ,占同期梅毒 (13 8例 )的 9.43 %。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收治的早期梅毒误诊患者 13例 ,男 8例 ,女 5例 ;年龄 18岁~ 70岁 ;已婚 8例 ,未婚 5例 ;病程 2周~ 3月。其中 3例为吸毒者。所有病例梅毒血清学检查均阳性 (RPR滴度 1∶4~ 1∶64 ,TPHA滴度均超过 1∶80 )。2 临床表现2 .1 斑疹  6例首发为躯干、四肢的淡红斑疹 ,曾误诊为玫…  相似文献   

7.
我们于 1999年 8月~ 12月应用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罗氏芬治疗早期梅毒 5 8例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所选患者均来源于本院性病科门诊 ,符合梅毒诊断标准。其中男 34例 ,女 2 4例 ;年龄 2 2~ 5 6岁 ,平均为 33 6岁 ;一期梅毒 2 3例 ,二期梅毒 2 5例 ,早期潜伏梅毒 10例 ;病程 1周~ 3月 ,平均为 35天。一、二期梅毒均有较典型皮损 ,主要表现为硬下疳、扁平湿疣、掌跖梅毒疹、躯干部斑疹、斑丘疹等。其中 32例查见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部分患者曾用过青霉素不规则治疗。1 2 实验室检查 所有患者…  相似文献   

8.
报告1例以外阴、肛周扁平湿疣为主要临床皮肤表现的二期梅毒。患者女,15岁,因"外阴、肛周多发丘疹伴瘙痒10d,阴道流血2d"就诊,本例患者既往有非婚性生活史。实验室检查:梅毒非特异性血清试验(TRUST)阳性(+),滴度1∶32,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阳性。最后诊断:二期梅毒。经头孢曲松钠驱梅治疗10d后,皮损大部分消失。  相似文献   

9.
报告1例以环状皮损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二期梅毒。患者,男,阴茎、阴囊多个环状红色斑疹。梅毒血清学检查:快速血浆反应素实验(RPR)阳性,滴度1∶32;TPPA阳性。诊断为梅毒。4周规范治疗后皮损消退。  相似文献   

10.
报告1例以环状皮损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二期梅毒。患者,男,阴茎、阴囊多个环状红色斑疹。梅毒血清学检查:快速血浆反应素实验(RPR)阳性,滴度1∶32;TPPA阳性。诊断为梅毒。4周规范治疗后皮损消退。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 ,我院接诊的梅毒患者逐渐增多 ,且二期梅毒增长的速度较快 ,误诊情况亦很高 ,现将 1998年 1月~ 1999年 8月我院接诊的 14例二期梅毒患者误诊情况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14例患者均为我院皮肤性病门诊患者。其中男 5例 ,女 9例 ,男女之比为 1:1.8;年龄 2 3~ 46岁 ,平均年龄 35 .1岁 ;已婚 9例 ,未婚 5例 ;传染来源 :男 5例均为暗娼传染 ,女 3例为配偶传染 ,5例为嫖客 ,1例原因不明。临床表现  14例患者均表现为二期梅毒疹形态各异 ,皮疹多样。男性 :丘疹 1例 ,丘疹鳞屑性损害 1例 ,斑疹 1例 ,单纯以包皮龟头细微鳞屑性损害 2例 ,…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43岁。上腹部红色皮损伴发轻度瘙痒4月余。查体:上腹泛发红色斑疹、斑片、斑丘疹及丘疹,部分皮损呈拱形或半环形排列。血TRUST 1∶16(+),TPPA(+)。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大量淋巴细胞浸润,散在浆细胞和组织细胞浸润,部分淋巴细胞异型性改变,表皮少数淋巴细胞浸润。诊断为二期梅毒。苄星青霉素治疗后皮损显著好转。  相似文献   

13.
梅毒是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由苍白螺旋体感染引起,近年来梅毒的发病有明显上升趋势。现将我院皮肤性病科1996年至1999年80例梅毒的临床分析情况报告如下:临床资料:80例梅毒均经临床症状及RPR血清试验确诊。其中男性42例,女性38例,62例(77.5%)有婚外性生活史,均为一期、二期及早期潜伏梅毒,未发现晚期梅毒患者。一期梅毒28例、二期梅毒44例,在二期梅毒中,玫瑰诊15例、丘疹鳞屑性梅毒疹6例,掌跖脱屑性斑疹20例、扁平湿疣3例、潜伏梅毒8例。患者按年龄分5个年龄组,其中18—20岁2例,21—30  相似文献   

14.
梅毒 (syphilis)是常见的一种性传播疾病。二期梅毒疹常以斑疹型、丘疹型、斑丘疹型、外阴扁平湿疣者多见。皮损呈脓疱型者少见 ,近期我们遇到 1例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患者 ,女 ,35岁 ,身上起红斑丘疹 ,瘙痒伴脓疱 3月。曾到某医院皮肤科就诊 ,按“湿疹”治疗 2月  相似文献   

15.
早期梅毒误诊39例临床及病理分析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目的 了解梅毒误诊情况及原因,探讨组织病理学在梅毒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首诊误诊4 39例早期梅毒进行了临床分析,其中12例做了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一期梅毒男性易误诊为软下疳,生殖器疱疹,疥疮结节等,女性易误诊为急性女阴溃疡,软下疳等;二期梅毒斑疹及斑丘疹皮损易误诊为过敏性皮炎,玫瑰糠疹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滴度的妊娠梅毒治疗后对治疗结局的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9月于我科治疗的120名妊娠梅毒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将选取的120名妊娠梅毒患者根据妊娠梅毒确诊时的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滴度)的不同分为三组:分别为妊娠梅毒确诊时TRUST滴度小于1∶4、妊娠梅毒确诊时TRUST滴度1∶4~1∶8、妊娠梅毒确诊时TRUST滴度1∶8以上。TRUST滴度小于1∶4组患者30例,TRUST滴度1∶4~1∶8组患者50例,TRUST滴度1∶8以上组患者40例。然后对各组患者的妊娠结局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TRUST滴度<1∶4组自然流产1例(3.3%)、宫内死胎1例(3.3%)、早产儿2例(6.7%)、新生儿先天性梅毒1例(3.3%),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为16.7%;TRUST滴度1∶4~1∶8组自然流产5例(10%)、宫内死胎3例(6%)、早产儿5例(10%)、新生儿先天性梅毒5例(10%),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为36%;TRUST滴度>1∶8组自然流产5例(12.5%)、宫内死胎4例(10%)、早产儿8例(20%)、新生儿先天性梅毒7例(17.5%),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为60%。结论:妊娠梅毒不同滴度的患者治疗结局不同,妊娠梅毒滴度越高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越高。  相似文献   

17.
24例早期梅毒被误诊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了解早期梅毒误诊情况,探讨误诊原因。方法 对误诊的24例早期梅毒进行临床分析,并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查。结果 一期梅毒易误诊为软下疳、生殖器疱疹、脓皮病等,女性还易误诊为急性女阴溃疡;二期梅毒斑疹及斑丘疹皮损易误诊为过敏性皮炎、玫瑰糠疹等;鳞屑性丘疹易误诊为银屑病;扁平湿疣易误诊为尖锐湿疣等。结论 对早期梅毒采用暗视野梅毒螺旋体(TP)检查和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PPR),可提高诊断质量,降低误诊几率。  相似文献   

18.
二期梅毒较少见的皮肤损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二期梅毒皮疹以形态多样著称,其中斑疹最常见,其次是丘疹、斑丘疹和丘疹鳞屑性损害。偶可表现为结节样、银屑病样、脓疱型、环状、湿疹样,或表现为脱发、甲病变、口腔黏膜斑等。了解二期梅毒较少见的皮肤损害类型,详细询问病史和性接触史,仔细检查皮损,做梅毒血清试验,必要时进行皮肤组织病理检查,可最大程度地避免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圣彼得堡巴甫洛夫医科大学皮肤性病科对1993- 1995年间10 5 2例二期梅毒的临床表现进行了分析。其中男5 0 1例,女5 5 1例。二期显发有4 98例,90 2 %皆登记有一期梅毒或其残余表现;二期复发有5 5 4例。发现:和2 0世纪4 0~6 0年代相比,当前斑疹(玫瑰疹)是二期显发梅毒疹的主要表现占91 4 % ,其中单一斑疹占5 3 4 % ,合并丘疹型梅毒疹发生率降低占38% ;单一丘疹型梅毒疹占8 6 % ;脓疱疹减少占0 4 % ,而过去为2 4 %~8 7% ;掌跖部梅毒皮疹增加占4 9 1% ;未见梅毒白斑过去占0 3%~2 .2 % ,梅毒性脱发减少占2 % ,而过去为1 4 %~4 1% …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研究男性梅毒的误诊情况及原因。方法:选择近年资料完整的35例男性患者,分析研究其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经过;对首诊误诊的15例梅毒进行了误诊分析。结果:一期梅毒男性易误诊为生殖器疱疹、疥疮结节等;二期梅毒斑疹及斑丘疹皮损易误诊为过敏性皮炎、玫瑰糠疹等;鳞屑性丘疹易误诊为银屑病;扁平湿疣易误诊为尖锐湿疣等。结论:病史、临床表现和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长片试验(RPR)可以快速准确地诊断一、二期梅毒,青霉素(或头孢类抗生素)疗效最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